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為《守護東京的「地下神殿」:宛如科幻片》,介紹了日本東京地底下的排水系統,宛如神殿一般。
上圖就是東京地下排水系統的一景,似乎身處在異空間一樣。建造這樣的排水系統,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和人力,也需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而今天要說的這家日本公司,在這套排水系統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地下神殿的動力:超級排水泵
埼玉縣東部的地區是日本的洪水多發區域,因為涉及多條河流,比如利根川、江戶川以及荒川等。在這裡有一個長度大約6.3公裡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如果下了大雨發生洪水的話,水就會流入這個內部直徑有10米的地下水路,然後通過水泵以及調壓水槽將洪水排出。上圖出現的大柱子,就是調壓水槽的一部分,莊嚴肅穆的氛圍,被媒體稱為「地下神殿」。
這個地下排水路,大幅度減輕了當地被洪水侵害的風險,在2019年15號以及19號颱風的時候,該流域發生了超紀錄的洪水,這個排水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有這個水路的存在,才保證了流域居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水流入這裡其實是很簡單的,通過重力引導即可,但是想要把大量的水抽上地面,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為了實現此目的,日本人在此處設置了4臺超級水泵,1秒能夠排水200m,而提供這個排水系統的公司,就是本次要介紹的隱藏巨頭--荏原製作所。
在大阪的毛馬排水機場,有著號稱日本最大級的排水水泵,每秒流量達到330m。在日本大大小小的一千多個排水場中,都有荏原製作所排水泵產品。不僅如此,這些水泵被應用在都市的雨水排水系統、農業水路系統等方面,範圍十分廣泛。毫不誇張地說,這家公司在日本應對水災中佔據著重要作用。
伴隨著地球溫室化的發展,氣溫會逐漸上升,如果全球氣溫上升兩度,降水量會增加1.1倍,河川流量會增加1.2倍,洪水發生頻率會增加2倍。這些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方,其實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水患,可是在地勢不平坦的日本,是有著重大風險。日本人通過自己的技術,來與自然達成和解,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
社會,產業與產品
實際上水泵是荏原製作所的祖業,1912年,當時日本都是進口水泵。荏原製作所是由創業者山一清和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井口在屋共同設立,當時屬於來自大學的創新型企業。在大正時代,主要用途是農業以及灌溉,隨著近代化的發展,水泵被用於向城市輸水的用途。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時,堤壩崩潰,東京的供水系統損壞。當時荏原製作所捐贈了8臺水泵,用於水路修復,此事讓日本政府也認識到水泵的作用。
日本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自己的產品如何對社會提供貢獻,荏原製作所同樣如此。比如從水泵技術發展而來的冷凍設備,在日本高速經濟發展期,提供了眾多製冷設備。60年代,日本的環境問題十分嚴峻,開始著手將設備運用到垃圾焚燒以及環境管理方面。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興盛,這家公司的產品也運用到半導體設備之上。從諸多方面來看,荏原製作所與日本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也正是有眾多如此多的日本企業,日本整體才會騰飛。雖然在普通生活當中,很少能夠看到這些產品,可是這些產品卻支撐著日本人的生活。尤其是在肥料製造用的氨氣高壓泵領域,幾乎佔據了100%的份額!至今他們依然奮鬥在技術的前沿,開發了永久磁石驅動的泵設備,同時也在開發半導體用的CMP裝置。
2020年2月份,這家公司發布了今後的長期目標,他們想像的是2100年的地球,當時人類會達到110億,氣候變化以及人口加劇增加,會導致水資源以及糧食資源的枯竭,而屆時如何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重要的議題。
如果不是這個領域的人,很難知道這家企業的存在,如果深入之後才發現,這家1912年成立的日本企業,對社會有著重大的貢獻與支撐,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