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公斤香蕉=1盒便當? 臺灣果農深受「獨」害

2020-12-18 海外網

鳳梨、香蕉、荔枝……這些熱帶水果香甜可口,長勢喜人。可是,面對大豐收的臺灣農民,嘴裡卻感受不到甜味,只泛出苦澀的味道。高雄市大樹區更有農民掛出「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的橫幅。這是為何?

原來,由於民進黨當局政治掛帥,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前不久臺「行政院長」賴清德又自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造成兩岸關係大倒退,嚴重影響了兩岸農業產業合作。過去,臺灣農民種植的水果不愁拿到大陸賣,現在卻愁起了銷路。當生計問題受到了「獨」害,就算是綠營大票倉(臺灣中南部)的農民,他們一樣也會炸鍋、反彈。

今年的水果價格到底跌得有多慘?據臺灣南部的農民表示,高雄大樹的玉荷包荔枝,過去價格最好時可以賣到1公斤120元(新臺幣,下同),前幾年也有七八十元,但今年只剩30元左右,幾乎與成本打平;臺南的鳳梨從過去的每公斤40多元下跌至現在的12元,臺南市有果農載著1整車約1200公斤鳳梨到臺南議會民進黨團陳情;高雄旗山的香蕉過去每一株可以獲益1000多元,現在只剩不到100元,最低時果農被殺價到1公斤賣1元,拿布袋裝滿80公斤香蕉才夠換一個雞腿便當……

可是在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前的一段時間裡,臺灣的水果銷路比當下暢通很多,主要在於有大陸這個龐大市場。當時,兩岸農業合作非常緊密,大陸為協助臺灣農產品進口,陸續建立了「綠色通道」,給予部分臺灣水果、蔬菜準入及零關稅,也提供檢驗檢疫的便利。2010年,兩岸籤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大陸不僅給予臺灣農產品優惠,並加大收購力度,保證了臺灣農漁產品價格與出口數量的穩定,兩岸農產品貿易逐漸增加。

據統計,2006年兩岸農業貿易額為9.9億美元,而ECFA籤署後,2013年兩岸農產品貿易增加至18.16億美元,增加近一倍。僅以大陸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為例,前些年來每年都向臺灣果農採購3000噸水果,迄今為止已採購數萬噸水果。

島內的果農認為,「小三通」「大三通」多年運作成熟,通關迅速,部分水果甚至免稅,所以臺灣水果能出口到大陸去的,市場都不錯,消費者的分布也從過去的一線城市拓展到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此外,每年數百萬的陸客,同樣偏愛臺灣的熱帶水果,島內農民不愁銷路,因為就算新鮮水果來不及賣,還可以加工成鳳梨酥、芒果乾賣給陸客。

但是,這一切已成明日黃花。民進黨當局執政兩年多來,不斷阻礙兩岸關係發展,造成島內相關業者的損失,農業方面也是如此。因為兩岸服貿、貨貿被民進黨卡關,導致如今臺灣高附加值的芒果乾、鳳梨酥等加工類農產品銷往大陸時,不享受優惠政策,仍需繳納40%的增值稅、關稅,競爭力大減;許多大宗採購也由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停滯被取消,就算是部分果商能登陸展銷臺灣水果,很多大陸客商、消費者也刻意迴避,表示不買「臺獨水果」;而每年少掉近兩百萬人次的陸客,也讓島內水果的銷售量掉了一大截。

而且在面對問題時,民進黨當局並不願從根本上反省、解決,反而找「南轅北轍」的方式來解決,甚至「甩鍋」撇責任。例如經濟上力推的「新南向」,在觀光業、投資方面都已證明效果不彰,這在農產品出口上更是如此。可想而知,東南亞國家同樣盛產熱帶水果,與臺灣的農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當地消費力也有限,東南亞人為什麼要買遠道而去的臺灣香蕉、鳳梨呢?所以賣水果從「新南向」上找路子,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此外,「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近日還說,媒體報導有一公斤一元的香蕉,這是「格外中的格外」,根本就是該拿去餵豬,質量差本來就不應該進入市場。這樣的說法,擺明了當局在撇清政策不當的責任,把鍋甩給了果農。難怪有果農說,靠當局?果農會死啦!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表示,一個制度、一個政黨,有沒有吸引力,關鍵在於能不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能夠讓民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給民眾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僅從臺灣的農民來說,他們只希望風調雨順,農產品長得好、賣得好,生活有保障。

可是如今,因為兩岸關係原因,島內果農愁起了銷路,只能賤賣水果,而當局也無意通過改善兩岸關係來打開銷路。如此政治掛帥、枉顧民生,自然會遭到島內農民的反感和批評,哪怕是所謂民進黨的鐵桿支持者。因為人首先考慮的是生存問題,然後才是政治。

不管是島內農民通過多種渠道點名臺「行政院長」賴清德等「臺獨」分子們閉嘴,還是站出來疾呼「承認『九二共識』」「我們農民要吃飯」,都是他們反抗民進黨的表現。倘若民進黨當局繼續我行我素,讓「民粹」優先於民生,就算是他們的鐵票也會生鏽,最終遭到臺灣民眾的唾棄。

事態如何演變?我們拭目以待。(文/桃花島主)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責編:介瑾、李鵬宇

31327932,.80公斤香蕉=1盒便當? 臺灣果農深受「獨」害,.2018-06-04 10:29:36,.204348,.介瑾、李鵬宇

相關焦點

  • 臺灣香蕉跌至兩毛一公斤 果農:「臺獨」害了我們
    海外網6月8日電 近日,臺灣蔬果大豐收,但農民卻倒了黴,各種當季蔬果嚴重滯銷。臺灣香蕉價格更創歷史新低,在產地甚至出現了一公斤只賣一元新臺幣(約等於2毛人民幣)。果農紛紛抱怨:「就是因為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的『臺獨'言論,導致水果無法銷往中國大陸,丟了大陸市場。」加上其他市場被大幅度擠壓,現在臺灣果農是舉步維艱。據臺灣媒體報導,面對香蕉價格暴跌,臺行政部門發言人徐國勇宣稱,每公斤1元新臺幣的香蕉是「例外中的例外」,根本就是要拿去餵豬,本來就不該進入市場。
  • 鳳梨賣不動,臺灣農民深受「獨」害
    每年的四五月間,都是臺灣鳳梨成熟、品質最佳的時期。今年臺灣金鑽鳳梨獲得大豐收,賣得也還不錯,但是最近半個月來,鳳梨銷路突然受阻,產地價跌了一半還多,臺灣果農的心裡止不住地擔憂。大陸是臺灣農產品外銷的最大市場,最近島內「獨」派人士動作頻頻,兩岸關係深陷僵局,業內人士擔心兩岸農業產業合作也恐受影響。
  • 臺灣水果價跌到難以想像,蔡英文束手無策,果農和民進黨公開作對
    不過臺灣果農今年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臺南市長任內因言論不當,導致農民的蝨目魚、石斑魚一下子賣不出去的例子,又在果農身上再現了。據臺灣《中國時報》2日報導,島內鳳梨、荔枝與香蕉等當季水果價格慘跌。
  • 今年臺灣果農的窘境,最好的香蕉去餵豬!
    不過,就算臺當局的官員們個個都是大肚彌勒佛,能吃得完全臺灣的香蕉?於是臺「農委會」6日晚間宣布,啟動收購香蕉去商品化作業,將收購價由每公斤3元(新臺幣,下同)調高為5元,並在全臺各地設立收購點。不少蕉農因盤商(中間商)收購價格低於5元,不論香蕉等級好壞,全送到收購點,導致農會集貨場香蕉堆積如山。其中僅屏東南州農會(屏東共有9個收購點)就收了16噸的格外品香蕉。
  • 10公斤香蕉換一顆茶葉蛋?臺灣農民大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 | 聽風
    今年,臺灣各類蔬果大豐收,但島內農民的心卻在淌血。據臺媒介紹,目前臺灣香蕉的產地批發價格已經跌到1公斤1元新臺幣(按最新匯率,1元新臺幣=0.21元人民幣)    這是什麼概念?還記得幾年前,有臺媒黑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麼?
  • 繼香蕉鳳梨價格崩 臺灣紅龍果農的噩夢恐成真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聯合新聞網7月5日報導,臺灣地區今年水果盛產,繼香蕉、鳳梨價格崩跌後,本月起進入產季的紅龍果,果農憂心量大價跌的噩夢恐怕要成真!島內最早採收的屏東縣恆春半島產品,上月頂級品送臺北果菜市場拍出每公斤75元(新臺幣 下同 1新臺幣約合人民幣0.2元 觀察者網注),之後一路下跌到35至40元的低價,有果農看壞市場決定棄收止血。
  • 臺灣20斤香蕉值1個茶葉蛋!蔡英文的對策是……
    資料圖據臺媒報導,近期臺灣南部香蕉價格大崩盤,原產地旗山香蕉最低跌到1公斤只賣1元(新臺幣,下同,約合0.21元人民幣),10公斤香蕉才值一個茶葉蛋,拿布袋裝滿80公斤才能換到一個80元的雞腿便當…… 6月3日,蔡英文辦公室為此舉辦特色農產市集,被狂批為「捨本逐末」「做秀超過做事」。
  • 臺灣人對大陸櫻桃讚不絕口,而臺灣香蕉十公斤才能換一個茶葉蛋
    大連櫻桃歷史悠久,據悉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而山東大櫻桃也聞名全國,臺灣一節目主持人親自到大連櫻桃園裡邊採邊吃,讚不絕口,稱各個品種都特別好吃,因為不能帶到臺灣,所以在飛機上還在使勁吃,完全停不下來。大陸櫻桃雖然盛產但依然賣的很好,而臺灣的香蕉今年卻不太好,不是長得不好,只是供過於求,以至於價格很低,據說十公斤的香蕉才能換一個茶葉蛋。很多果農都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堆堆賣不出去的香蕉而發愁。
  • 民進黨出手「救香蕉」 果農們的心卻更疼了
    這其實是涉及到了最近島內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臺灣夏季水果價格。因為去年天氣不錯,今年開春後氣溫持續上升,導致臺灣的夏季水果集中在這段時間上市。但是島內消費能力有限,又沒有辦法開拓對外銷路,讓臺灣的夏季水果尤其是香蕉的價格幾近崩盤。更要命的是,今年又是選舉年,民進黨和國民黨正拼得水深火熱,於是,水果話題就成為了最好的選舉牌。
  • 30多萬公斤香蕉梨滯銷 遵化相古莊村果農盼幫助(圖)
    30多萬公斤香蕉梨滯銷遵化相古莊村果農渴望社會幫助  圖為相古莊村果農正在摘梨。昨日,在遵化市黨峪鎮相古莊村一片梨園內,面對眼前滿園滿樹的累累果實,73歲的村民才順宇心急如焚:香蕉梨已經成熟,卻少有收購商前來,辛辛苦苦一年的付出無法獲得回報。遵化市天方圓香白杏種植合作社理事才秀東為此急得嘴上直長燎泡:「眼下30多萬公斤香蕉梨滯銷,我們熱切期盼社會各界伸出援手,幫助果農銷售香蕉梨,為他們減少一些損失。」
  • 和鳳梨香蕉比慘,臺灣這一水果要懸
    開啟了搶答模式……近日,臺灣多種水果價格崩盤,香蕉、鳳梨、紅龍果(註:紅心火龍果)相繼「比慘」。7月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在談鳳梨價格時質問:「你們告訴我下一個會是哪種水果?」如今,木瓜來搶答了。有果農認為,木瓜價格暴跌與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的錯誤政策脫不了關係。
  • 令臺灣農民崩潰的香蕉真相:山上的猴子都吃胖了,「軍隊」受不了了,大陸怎麼才出手!
    民進黨政府雖祭出「新南向」政策(降低對大陸經貿的依賴,轉而強化與東南亞、印度等國的經貿關係),但東南亞等地區卻無力吸納這些臺灣水果,從而導致了水果價格「慘跌」。過去,臺灣農民種植的水果不愁拿到大陸賣,現在卻愁起了銷路。當生計問題受到了「獨」害,就算是綠營大票倉(臺灣中南部)的農民,他們一樣也會炸鍋、反彈。
  • 每公斤1元的香蕉是餵豬的?臺蕉農:徐國勇應該下臺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香蕉價格崩盤,旗山香蕉最低殺到1公斤1元新臺幣。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日前宣稱,每公斤1元新臺幣的香蕉是「格外中的格外」,根本就是要拿去餵豬,本來就不該進入市場。對此,臺灣65歲蕉農黃幹表示,他把2300萬臺灣人當豬嗎?他應該要下臺的。據臺「中時電子報」6日報導,屏東縣新埤鄉5日的產地收購價格為A級蕉1公斤4元新臺幣、B級蕉1公斤1元新臺幣。屏東賴姓盤商表示,現在很多集貨場根本不收1公斤1元新臺幣的香蕉,但這群農民跟他長期往來彼此都有感情,所以才願以這價格收購。
  • 臺灣香蕉1公斤2毛 民進黨黨員:蕉農苦一點沒關係
    (原標題:臺灣香蕉1公斤2毛 民進黨黨員:蕉農「死忠」,苦一點沒關係)
  • 臺灣香蕉的焦慮
    (王錦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今年臺灣的香蕉、鳳梨、西瓜、木瓜、荔枝等水果全面盛產,但價格低迷,其中香蕉產地價每公斤不到10元(新臺幣,下同)。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1日至10日,全臺香蕉批發價平均為每公斤11.9元,為10年同期新低,比過去3年的價格降了約六到七成。
  • 10公斤只能換1顆茶葉蛋,臺灣的香蕉怎麼了?
    尤其是香蕉價格「崩盤」,為「10年來最慘的一次」,香蕉產地的收購價最低探至1公斤1元新臺幣,以市價換算,「10香蕉只能換到1顆茶葉蛋」。 農業的好消息,往往是農民的壞消息,自古而然。出於不準確的預期,農產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種植行為常見,也由此造成了價格的大起大落。臺灣香蕉價格的暴跌,其原因想來不外乎也是如此,加上兩岸關係的惡化,自絕於大陸市場,雪上加霜無疑。
  • 臺灣風土人情—臺灣鐵路便當
    臺灣鐵路便當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臺灣鐵路的文化。(便當並不在高鐵上買,而是在鐵路站內專門的便當店,可拿到高鐵上吃)臺灣幾大便當店,東有池上,南有奮起湖,而東北面最有名的是福隆便當了。福隆有名的便當品牌是鄉野、發記、福新等。到底哪家才是福隆便當的始祖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尋一份喜歡的口味的便當,順便感受臺灣的便當文化。
  • 鳳梨、香蕉價格崩盤後,臺灣又一水果要懸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今夏,島內多種水果接連跌價,果農怨聲載道。如今,臺灣有的地方木瓜一公斤只賣3元(新臺幣,下同),果農欲哭無淚。對於木瓜價格慘跌,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參選人遊淑慧在發文痛批,蔡英文下令「農委會」要全力協助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做「政治攻防」,但吳音寧做了什麼?敢不敢為農民做「價錢的攻防」!
  • 優質香蕉梨滯銷急壞遵化果農
    記者採訪了解到,如果是往年此時,全村的香蕉梨早該賣光了,而今年從7月份香蕉梨成熟直到現在,全村的香蕉梨只賣出10萬多斤,其他的由於沒有買主依然掛在枝頭。香蕉梨滯銷愁壞了這裡的果農。據果農們介紹,在相古莊村十多年的香蕉梨種植歷史中,這是首次出現滯銷的情況。
  • 臺灣路易莎咖啡創始人 大學時靠便當盒烘咖啡豆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路易莎咖啡平均價5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1元),主打親自烘豆,是臺灣平價連鎖咖啡店中,提供最多莊園級精品咖啡豆的品牌。  走進路易莎位於五股的1650平方米的中央工廠,140公斤的烘豆機高溫運轉,董事長黃銘賢早習慣被咖啡豆烘得汗流浹背,他拿著生豆介紹:「我有3個獵豆師,在島外幫我找豆子寄回臺灣,所以莊園豆我是直接跟產區買,像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夫就是從我大量進豆以後,臺灣才開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