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賣不動,臺灣農民深受「獨」害

2020-12-15 覽潮網

每年的四五月間,都是臺灣鳳梨成熟、品質最佳的時期。今年臺灣金鑽鳳梨獲得大豐收,賣得也還不錯,但是最近半個月來,鳳梨銷路突然受阻,產地價跌了一半還多,臺灣果農的心裡止不住地擔憂。

大陸是臺灣農產品外銷的最大市場,最近島內「獨」派人士動作頻頻,兩岸關係深陷僵局,業內人士擔心兩岸農業產業合作也恐受影響。不少臺灣農民通過多種渠道,點名臺「行政院長」賴清德等「臺獨」分子們閉嘴,千萬別因他們逞口舌之快而斷了臺灣農民的生計。

(臺灣鳳梨以及鳳梨酥、鳳梨果醬等加工品大部分都銷往大陸。資料照片)

大陸給予臺灣農民最大照顧

臺南鳳梨外銷90%銷往大陸,目前正進入盛產季節,但突然價格崩跌,從每臺斤25元(新臺幣,下同)左右跌至七八元。臺南市果農吳忠桀日前載了1整車約2000斤鳳梨,到臺南議會國民黨團陳情,他十分懷念馬英九執政時期果農創下的產銷佳績,感嘆「臺南要換黨換人拼經濟」了。

確實,在2016年5月民進黨上臺執政以前,兩岸農業合作非常緊密,大陸對臺的對口採購等優惠措施讓臺灣農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臺灣農會理事長蕭景田回憶說,兩岸「三通」後,臺灣大量農產品銷往大陸,大陸為協助臺灣農產品進口,陸續建立了「綠色通道」,給予部分臺灣水果、蔬菜準入及零關稅,也給予檢驗檢疫的便利。2010年,兩岸進一步籤署了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大陸給予臺灣農產品優惠,並加大收購力度,保證了臺灣農漁產品價格與出口數量的穩定,兩岸農產品貿易逐年增加。

「2006年兩岸農業貿易額為9.9億美元,而ECFA籤署後,2013年兩岸農產貿易增加至18.16億美元,增加近一倍,臺灣農業貿易首次實現順差。」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介紹道。

(臺灣水果大陸廈門展銷,賣相引人駐足。資料圖片)

「臺灣水果在大陸打開市場,歸功於大陸目前開放數十種水果進口免稅。」臺灣王姓果農說,「小三通」、「大三通」多年運作純熟,通關迅速,讓臺灣農產品近幾年在大陸賣得很好。「以往臺灣水果主打大陸一線城市,隨著大陸經濟起飛,二、三線城市崛起,老百姓也願意品嘗貴一點的水果。」臺南市玉井區農會總幹事黃澄清說。

綠營「嘴炮」讓臺農擔憂

如今,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影響了兩岸農業產業合作,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在兩岸貿易缺乏互信基礎的大環境下,臺灣農民產銷出路受阻,生計出現問題,收入一落千丈。

黃澄清表示,臺灣的農產品多是亞熱帶多漿瓜果,好吃但不耐儲運,收成、口味等容易受氣候環境影響,價格也隨之上下起伏。蕭景田以2017年的香蕉價格為例,2月最高時每公斤價格86元,10月最低時每公斤價格只有7元,一年之內價格竟然相差12倍,大起大落的價格充分顯現出產銷失衡、臺當局調控失敗的窘境。

(臺灣田間即將成熟的鳳梨,用保護紙包覆著,是果農們的心血。資料圖片)

今年的鳳梨也出現類似情況。吳忠桀說,兩三周以前,鳳梨產地價還維持在28元每斤左右,現在一下暴跌到7元每斤,已經低於成本價,肯定要賠本了。而在馬英九時期,鳳梨大盤價可至30多元,頂多降至25、26元。「四五年前大陸客戶來臺灣採購鳳梨的盛況真可用『瘋狂』形容,如今這種盛況不再。」有15年水果貿易經驗的太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忱勳表示,兩岸關係掉進冰窟,絕對影響兩岸農業及相關貿易,「大陸民眾不買『臺獨』水果是來真的。」

「當初賴清德在臺南市長任內言論不當,好不容易養成的蝨目魚、石斑魚一下子就賣不出去,血淋淋的例子歷歷在目,果農們就怕綠營政治人物隨便張口放話,剛打開的交流大門一下子又關起來了。」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張玉成指出,臺灣水果在大陸前景看好,但很多果農都擔心好景不長,希望民進黨當局與綠營政客,尤其是臺「行政院長」賴清德們千萬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生不出雞蛋只會放雞屎」,讓業者心血毀於一旦。

(「嘴炮二人組」被媒體評選為「幹話王」,激起島內民怨沸騰。資料照片)

兩岸合作是大勢所趨

因為民進黨當初從中作梗,兩岸貨貿、服貿卡關,導致如今臺灣附加值高的芒果乾、鳳梨酥等農產加工品,銷往大陸時光是增值稅、關稅等就要40%,競爭力一下子大減,對臺灣農民來說不可謂不心痛。民進黨上臺後,又搞「柔性臺獨」,讓兩岸陷入政治僵局,原本銷往大陸的臺灣農漁產品滯銷,急得臺灣農民更是站出來疾呼「承認『九二共識』」「我們農民要吃飯」。而賴清德最近一系列「我是臺獨工作者」的言論以及蔡英文當局隨後所謂的「解釋」,都讓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希望徹底破滅。臺南關廟的農事小組長、鳳梨產銷班長沈龍興對著媒體嘆氣道:「靠政府?果農會死啦!」

(臺灣盛產香蕉、芒果、鳳梨等熱帶瓜果,圖為臺灣街頭的水果攤。資料照片)

業者只能靠自救了。在今年年初於臺北舉行的「兩岸發展農業論壇」上,臺灣農業人士期盼通過臺灣農漁會等民間組織加強兩岸產業的合作,解決臺灣農業產銷失衡的困境。與會者紛紛發言道:「最大、最好、最能照顧臺灣農業利益的地方就是大陸了。」「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將有效帶動臺灣農業發展。」……

島內有識之士都看得明白,兩岸合作是大勢所趨。正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所說:「與大陸農業合作,共創雙贏,才是真正為臺灣農民謀福利。」他表示,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臺灣農業發展是一個機遇,兩岸可以在農業研發、農業金融、行銷、管理人才培養等各個領域合作,促進兩岸農業的快速發展。

相關焦點

  • 臺灣果農深受「獨」害
    過去,臺灣農民種植的水果不愁拿到大陸賣,現在卻愁起了銷路。當生計問題受到了「獨」害,就算是綠營大票倉(臺灣中南部)的農民,他們一樣也會炸鍋、反彈。今年的水果價格到底跌得有多慘?據臺灣南部的農民表示,高雄大樹的玉荷包荔枝,過去價格最好時可以賣到1公斤120元(新臺幣,下同),前幾年也有七八十元,但今年只剩30元左右,幾乎與成本打平;臺南的鳳梨從過去的每公斤40多元下跌至現在的12元,臺南市有果農載著1整車約1200公斤鳳梨到臺南議會民進黨團陳情;高雄旗山的香蕉過去每一株可以獲益1000多元,現在只剩不到100元,最低時果農被殺價到1公斤賣1元,拿布袋裝滿80公斤香蕉才夠換一個雞腿便當
  • 臺灣屏東石板鳳梨深受大陸市場歡迎
    臺灣屏東石板鳳梨深受大陸市場歡迎 2015年04月29日 08: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為了種出糧食,這些兄弟動足了腦筋,據說還用篩子篩,在石頭地裡找泥巴,儘管如此,還是活不下去,於是改變種地瓜、木瓜和鳳梨。」  沒想到歪打正著,種出了屏東乃至臺灣最好的鳳梨。因為鳳梨像仙人掌一樣,怕水,不會幹死會泡死。石頭地滲水性好,適應鳳梨的生長,大同農場的金鑽鳳梨也逐漸成名。
  • 大陸鳳梨一顆賣9毛錢?你告訴我在哪買!
    今年由於氣候原因,鳳梨、香蕉盛產,但臺灣內銷市場小,外銷通路又不順,導致價格崩盤。不過民進黨當局第一時間想的,倒不是如何解決農民之苦,而是找了些「託兒」來粉飾太平。臺灣《聯合報》今天刊出的《大陸不收造成鳳梨價格崩盤? 臺南產地農民這麼說》一文裡,臺南關廟區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郭忠駁斥「大陸不收造成臺灣鳳梨價格崩盤?」
  • 蔡當局叫停「三通」自以為得計 臺灣鳳梨伯卻叫苦不迭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臺當局藉機宣布兩岸航空直航、海運交通及小「三通」10日起全面暫停,造成兩岸人貨不通,據香港中評網19日報導,臺灣高雄一位84歲的「鳳梨伯」林益接受採訪表示,今年臺灣鳳梨市場又要敗市。
  • 臺灣鳳梨消費市場疲軟,農民勉強保本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灣金鑽鳳梨雖未滯銷,但,價格比不上去年高價,有攤商推出任選一顆50元(新臺幣,下同),等於最基本的便當錢,來吸引買氣。以今年批發價格1公斤20元,農民稍微維持在獲利的底線,通路商則各憑本事賺取利潤。
  • 菠蘿一斤2元,鳳梨賣9元,為何農民不選擇種植鳳梨?
    自從水果市場越做越大,在人們需求的驅使之下,水果的品種也是層出不窮,越來越豐富,但在豐富的品種之後,也出現了那麼幾種讓人混亂不清、不易區分的水果,比如葡萄和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櫻桃和車釐子、桂圓和龍眼等等,以及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對,菠蘿和鳳梨,這些水果都是同一物種卻不同品種,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 臺南鳳梨攤老闆娘:羨慕高雄人有韓國瑜幫農民賣水果!
    圖為韓國瑜造訪高雄果菜市場,與農民握手致意。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不僅讓大批人潮湧入高雄觀光,更是大力將鳳梨、蜜棗等銷至大陸。有高雄網友發文提及,臺南一家鳳梨攤老闆娘直言很羨慕高雄人有韓國瑜幫農民賣水果,該網友問臺南市長沒幫忙嗎?該老闆娘的反應令人震撼!韓國瑜上任後首次出訪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搶農漁產訂單成果豐碩。韓日前指出,這次在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創造不錯的成績單,目前為止接到的訂單有新臺幣1億5600多萬元左右,不敢說金額非常高,但對未來高雄農、漁民來講是很重要的通路。
  • 馬英九喊話臺灣果農:綠營執政縣市 大陸不買你水果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馬英九在致辭時表示,臺灣南部有位鳳梨伯告訴他,大陸不收他的鳳梨,讓他損失近千萬(新臺幣,下同),以前都可以,現在卻沒辦法,讓他欲哭無淚;而旅館業者也告訴他,以前一年可以賺4、5百萬,現在卻要虧2百萬,心裡在淌血,「請你們回來(執政)好不好?」馬英九也提到,在桃園的市場拜票時,一位女菜販拉著自己的手說,「兩岸關係要改善啊!」
  • 臺灣鳳梨登陸一個賣60人民幣 大陸網友:就問臺灣鄉親要不要銷來
    中國臺灣網1月25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的首批農產品上周銷往大陸。有大陸網友在臉書「韓國瑜後援會」貼圖,曬出臺灣鳳梨在大陸超市一個賣59.8人民幣,笑問「約273新臺幣一個鳳梨!就問問臺灣鄉親要不要把水果銷到大陸來!」在臺灣,金鑽鳳梨全年都有產出,大陸市場對其的接受度尤其高。
  • 臺灣鳳梨外銷受阻,農民鼓勵入菜,「鳳梨黑木耳」據說很好吃
    鳳梨已經從臺灣南部開始收成,到了5月、6月中部也都盛產,島內農民擔心今年外銷受阻,量產期會造成價格下跌,鼓勵新鮮吃之外,鳳梨入菜、打果汁、做果醬等吃法。目前鳳梨批發價27元(新臺幣,下同)左右,是生產成本的三倍多,還在合理範圍。
  • 大陸訂單銳減臺灣農民叫苦,馬英九籲:多吃鳳梨度過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各地開始實施「閉關」政策,關閉邊境期望降低疫情,臺灣地區的農業經濟也受到不小的影響,農民紛紛叫苦。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昨日在自己臉書上發文表示,這回因為疫情的關係,導致農民收益大減,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幫助,多購買臺灣農產品,一起度過疫情難關!
  • 和鳳梨香蕉比慘,臺灣這一水果要懸
    開啟了搶答模式……近日,臺灣多種水果價格崩盤,香蕉、鳳梨、紅龍果(註:紅心火龍果)相繼「比慘」。7月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在談鳳梨價格時質問:「你們告訴我下一個會是哪種水果?」如今,木瓜來搶答了。有果農認為,木瓜價格暴跌與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的錯誤政策脫不了關係。
  • 臺灣水果在大陸賣高價 網友:還支持「臺獨」嗎?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30日報導,日前有大陸網友分享,臺灣鳳梨登陸,超市一顆賣273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0元)。今日又有網友分享大陸的臺灣水果價格,釋迦一個人民幣98元,相當新臺幣450元。芭樂500克也售臺幣92元(約合人民幣20元)。他批評稱,「美國、日本除了把臺灣當走狗,會用這價錢跟你買水果嗎?還在支持『臺獨』、支持民進黨?豬腦袋!」
  • 從15億暴增至250億 這位食品包裝設計大師揭秘臺灣「鳳梨酥」經濟現象
    會上,主講嘉賓、兩岸文化創意策略聯盟執行長、臺灣包裝設計協會輔導理事長黃國洲首先從一張臺灣物產分布圖講起,以深受好評且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臺灣伴手禮作為案例,分享了獨具地域文化內涵的臺灣包裝設計之美。當日,海峽兩岸食品包裝設計師、食品廠家、食品經銷商等食企大咖相聚一堂,論劍「在臺灣深受好評的最美包裝」。
  • 臺灣省賣幾噸鳳梨給日本,綠媒又高潮了
    首批6.2噸金鑽鳳梨訂單14日裝箱上櫃,屏東縣長潘孟安稱,此次屏東鳳梨外銷日本SEIYU通路,是由縣府成立的臺屏農公司與沃爾瑪集團洽談,由子公司SEIYU直接在日本九州300多家連鎖超市上架,不僅分散原有大陸訂單,未來並將開拓更多新興外銷市場通路。
  • 走進臺灣,探究寶島臺灣特產文化之鳳梨酥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農產品、水果、高粱酒、工藝品等名優產品數不勝數。其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適宜茶葉以及水果的生長,使臺灣地區贏得「茶葉王國」和「水果王國」的美譽。其中,洞頂烏龍茶被譽為「茶中聖品」,臺東釋迦令人垂涎欲滴。另外,金門的高粱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臺灣第一名酒。
  • 令臺灣農民崩潰的香蕉真相:山上的猴子都吃胖了,「軍隊」受不了了,大陸怎麼才出手!
    臺灣網友認為,這是大陸對蔡英文政府的一次釜底抽薪!臺灣水果怎麼賣不出去了?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現在臺灣大環境不佳,內需市場不夠大,消費力又逐漸下滑,而民進黨當局一味「反中抗中」,導致大陸市場受影響,使得農民「血本無歸」,面臨生計危機。
  • 大陸菠蘿滯銷,為什麼還要買臺灣鳳梨?
    徐聞農民並非不知道「臺農17號」「金菠蘿」等品種,而是各種原因導致他們望而卻步:比如投入大,新品種每畝需要多投入三四千塊錢;有虧本的可能性;種植方式更精細化,更「麻煩」等等,這都是挑戰。因此導致種植的數量並不高,從而也導致了三年兩次滯銷的問題。這都是教訓。
  • 臺灣鳳梨外銷破萬噸 臺農委會高調直播
    臺農委會今天(20日)大動作在臺灣屏東縣高樹鄉綠地生產合作社舉行鳳梨外銷破萬噸記者會,並且全程直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3月20日訊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鳳梨產銷再成話題,臺農委會今天(20日)大動作在臺灣屏東縣高樹鄉綠地生產合作社舉行鳳梨外銷破萬噸記者會,並且全程直播。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示,今年鳳梨外銷數量可望突破3萬5000噸,陳表示,成立網絡小編、全程直播,主要是讓臺灣農民了解鳳梨真的可以賣到好價錢,遏止網絡假消息。
  • 大陸以2倍價採購鳳梨!臺灣滯銷水果找到出路
    從小跟著家人種鳳梨長大,「價格從沒這麼差」,臺灣果農憤怒道。受到端午節後連日豪雨的影響,臺灣鳳梨價格持續下降,苦壞了島內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