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6月4日下午,敦煌市導遊協會主辦了《北京-敦煌 入境旅遊導遊、翻譯學習交流會》。
特別邀請嘉賓:竇俊傑老師,國家金牌導遊、高級英文導遊。2018年入選文化和旅遊部「萬名旅遊英才」計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繼續教育專家庫成員,北京入境旅遊海外推介人。2018年《北京市外語導遊講解服務規範-英文》編寫組成員,獨立撰寫編輯《故宮》和《中軸線》,合作編寫《天壇》《北京非遺》等。2019年出版《全國英語導遊實戰彙編》。2020年被喜馬拉雅FM授予「外語頻道優質主播」,同年2月與阿里巴巴旅行品牌——飛豬籤約為其專屬「金牌導遊」主播。
首先,竇俊傑老師向大家分享了他從業20年的豐富經驗,以及在接待工作中遇到的突發事件是如何處理。竇老師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讓大家了解到來自北京同行的工作方法。
其次,在談到外語導遊的職業發展前景時,他說:「敦煌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國外遊客來到敦煌時,還是得通過導遊來了解其中的歷史和文化,如果自已去景點,是看不到其中的內涵。儘管目前在北京、上海,國際遊客的旅行方式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敦煌,疫情過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際旅客還是會以通過團組的形式,在旅行社的協助下、導遊的精彩講解下了解敦煌。」
竇老師說遊客對景點的興奮點是30-40分鐘,導遊在講解一個景點的時候,要充分抓住這個黃金時間,把最精華的點傳遞給遊客,同時,還要融入自已的想法。竇老師還對旅遊英語翻譯和境外旅遊宣傳發表了自已獨特的觀點。
別開生面的學習交流會,大家主動發言,向竇老師請教了在淡旺季分明,以及沒有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學習和提高語言能力。
通過本次學習交流會,很好的穩定了入境旅遊從業人員的隊伍,加強了凝聚力,即使今年的疫情影響,對入境旅遊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但是,大家並沒有被疫情擊垮。聽完竇老師的分享,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竇老師鼓勵大家,從業15年以上的人員,既然沒有轉行做其他工作,依然在自已的崗位上堅持,是因為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是對涉外接待工作的熱愛,對家鄉和國家的這份特殊情懷,相信這份情懷將會一直伴隨大家向前走。
監製:陳錦業 責任主編:賀雁鴻
供稿:敦煌市導遊協會
原標題:《【學習借鑑】北京與敦煌入境旅遊導遊翻譯學習交流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