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精神病患者不願意就診怎麼辦?什麼程度需要住院治療?

2020-12-21 專注健康知識講解

對於精神類疾病,很多患者在日常的治療當中,自然而然的會遇到不少問題,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有——

精神病人不肯就醫怎麼辦?

如何早期發現精神病人?

這類問題……

那麼當這類情況被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屬碰到,如何去合理的結局是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這些看似問題不大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後患。

所以,筆者今天總結了一些關於精神病患者或者家屬,日常可能會碰見的問題、解決方式供大家參考:

有哪些症狀才算是真的精神病人?

從醫學定義上來說,精神病屬於一組嚴重的精神障礙,可能在日常中會出現幻覺或者是妄想這類精神症狀,對於病人來說有時候自己可能還不知道已經患病。

同時,在日常生活患者會出現習、社會交往和生活能力下降。

精神病本身還包含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這類情況,多發於青壯年時期,屬於慢性病程,復發率高,致殘率高。

如何才能較早發現精神病人病情?

由於一些精神類疾病的症狀,所以很多時候在實際案例中,一些精神病患者的早期症狀不容易被人發現,甚至有些被發現時,已經處於比較嚴重的情況。

所以,針對早期症狀,如果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就應該及時就醫檢查了:

、出現情感斷崖式變化:患者會突然變的冷淡起來,在日常社交中會變得和朋友疏遠,有時候也會莫名其妙的無故發笑;

②、出現異常行為:患者會出現獨自發呆,甚至對著空氣自言自語的怪異行為;

、性格發生變化:一般類的性格變化,都是從原本開朗、樂觀的性格變成沉默少語,孤僻,不愛說話這類情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個人衛生也不再重視;

、變得敏感多疑:敏感多疑也是精神病人早期的一個典型症狀,會經常性認為別人的說笑是在說自己;

家裡面有精神病人應該如何對待?

本身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首先要知道的是精神病患者本身並沒有什麼錯,他們現如今所做的「錯事」可能並非處於理智本意。

在理解這前提後,建議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應該遵循三原則:坦誠承認、正確對待、積極就醫

承認已經既定的現實,正確對待患者的實際情況,主動積極的尋找治療的方式方法。

精神病人不配合、不肯就醫怎麼辦?

在精神類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配合,不願意去醫院就醫的情況是最讓患者家屬無奈的事情。

在很多患者眼中,可能自己認為自己壓根就沒有疾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會應該家人勸說就醫而出現躁怒的情況。

但是,在實際中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如果遇到有哪些辦法呢?

①、情感勸慰:對於一些患者來說,家人的勸說可能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但是可以讓一些平時在患者心中分量比較重,或者是威望比較高的長輩或者是朋友來嘗試勸說就醫;

②、激將法:在一些精神類疾病患者中,有些患者的性格因為疾病的影響,可能比較執拗甚至會有些「犟」,這時候,常規的勸說對於患者來說,根本不會產生效果。

面對這種性格的病人,可以嘗試使用激將法,去引發患者自己執拗的性格,比如有些患者不願意去醫院,堅持自己沒病,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採用激將法,旁敲側擊表示:「沒病為什麼不敢去醫院檢查」這類的刺激性話術;

③、醫生上門:在一些態度極其強硬,對醫院這類地方有非常大的牴觸的患者群體中,邀請主治醫生上門會診,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然,這類情況需要多方面協助才行;

④、強制就醫:這種方法一般會出現一些精神疾病非常嚴重,甚至有自殘或者是傷人的隱含的患者群體中。

面對這類患者,需要在徵求患者監護人的同意後,才能執行一些強制措施,對於一些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患者,甚至還會需要用到公安機關執行,當然了,這類情況比較少;

怎麼樣的病情才需要住院治療?

對於一些精神病患來說,住院治療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但是也不是左右的精神類疾病患者都需要進行住院治療。

一些症狀較輕的,只需要進行簡單心理疏導的患者,可能多數回家進行休養就行,不一定需要住院治療。

但是,也有一些患者的情況,就需要住院治療了——

、症狀明顯,有強烈的興奮躁動,或者是經常性出現幻覺妄想,行為舉動經常出現怪異的患者;

、出現自殘、傷人舉動、經常出現逃跑舉動的患者或者是拒絕治療的患者;

、精神狀態非常不好,並伴有一定的軀體疾病(心臟病、肝炎這類)的患者;

、有嚴重的藥物副作用、不良反應的患者,需要進行住院,以方便主治醫生及時進行調整;

如何預防精神病?

1、、減少誘發因素:減少誘發因素是預防精神病的關鍵一項,大家一定要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經常與病人談心,使自己更加正確對待疾病,正確對待現實生活,幫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鼓勵病人增強信心。

2、經常活動手腳:經常活動手腳對於預防精神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大家一定要每天堅持伸手展臂、轉動手腕、空抓每天堅持伸手展臂、轉動手腕、空抓手、空擊拳、拋球接球、玩健身球等,每個動作做1到2分鐘。腳部運動,以赤腳在卵石上走效果最佳,或用腳趾夾核桃,腳尖裡扣再伸直,腳腕左右旋轉等,每次做1到2分鐘。

3、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病由心生,精神病也不例外,主任指出:與個人情緒、性格、處境等相關。對於家長來說,是應該儘量創造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不要對子女要求過嚴,使孩子們過早的背負上思想負擔從而導致精神崩潰,這就叫「欲速則不達」, 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快樂的生活才是精神病的預防方法。

相關焦點

  • 如何讓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療?有精神病不肯治療怎麼辦
    有不少精神病人,要麼對病沒有認識,要麼病情已經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本人不承認有病,家屬拿他們也沒有辦法。但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還停留在胡說八道,胡打胡鬧,滿街亂跑的「武瘋子"階段,缺乏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更不知道如何處理。 調查發現有超過70%精神病人及家人都有明顯病恥感。由於歷史文化和對精神病認識的不足,老百姓對精神病人往往持有歧視和排斥的態度。耽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久拖不治嚴重影響了患者社會功能,給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加重了社會負擔,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 重性精神病患者為何不承認自己有病
    1.什麼是重性精神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臨床表現有幻覺、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症狀,且患者社會生活能力嚴重受損的一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六種。
  • 被「消失」的1600萬人:在中國,精神病患者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在中國,提及「精神病」三個字,多數人腦海裡都是一句「精神病殺人不犯法」。自2013年5月實施《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格、尊嚴、人身和財產完全不受侵犯後,社會出現:「精神病」成為強勢者脫罪的工具的現象層出不窮。
  • APA新版精神分裂症指南(六):抗精神病藥維持治療
    *(*:應在以患者個體為中心、包括循證學非藥物及藥物治療手段的治療計劃中實施。)對於診斷精神分裂症且症狀在抗精神病藥治療後得到改善的患者,抗精神病藥維持治療可帶來大量獲益,包括降低復發、再住院及死亡風險。
  • 精神病若不及時治療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
    精神病不及時治療造成的後果,很多人都熟悉,提起精神病,但是並不是真正的解,所以很容易和神經病相混淆,這樣就會影響治療的方向,這樣也會耽誤病情,精神病患者患病後會出現一些比較不正常的行為,不只傷害自己還會傷害家人,及時治療是關鍵,下面烏魯木齊愛德華醫院專家介紹精神病若不及時治療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
  • 精神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我們該如何去判斷其康復情況?
    精神病患者在治療期間,作為患者本身和家屬隨時關注患者恢復情況這點是必須的,這樣才可以預防病情突然出現變化而不知情。但是很多人對於該怎麼看出患者的恢復情況卻不了解,這就導致有時候會出現患者還沒好卻認為好了而放棄治療的情況。
  • 遼寧結核病患者住院治療不設起付線
    近日,遼寧省醫療保障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全省結核病防治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結核病診療全流程合理確定門診和住院待遇標準,結核病患者在指定醫療機構住院治療不設起付線,綜合支付比例達到75%以上。
  • 我國精神病收治制度缺陷巨大 人人皆可能被治療
    報告指出,一方面,許多應當被收治的患者由於無力支付醫療費,得不到治療,或被家人長期禁錮,或流落街頭,成為散落在社會中的「不定時炸彈」,威脅公共安全,同時這些患者本身的自由乃至生命安全也時常被侵害。另一方面,大量無病或無須強制收治的人,被與之有利益衝突的人送往精神病院,承受喪失人身自由、被迫接受本不該接受的治療帶來的痛苦。
  • 大學生「被精神病」134天:每天吃10片藥 經歷4次電擊
    趙陽回憶,到了醫院,徐民從等人沒有把趙陽送到門診或進行檢查,而是直接把車開到住院部,一下車就把趙陽送進鐵柵欄裡,強制趙陽就醫。李燕雖然不願意趙陽直接住院,但本著希望入院後能做個檢查,出個證明報告,最終同意趙陽入院。事後回想,趙陽覺得母親是個「糊塗蛋」,輕信了老師和醫生的話。
  • 精神病患者如何護理 4種方法護理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使人在情緒、思想、行為上產生混亂的一種疾病。那麼,精神病患者如何護理?精神病的症狀有哪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精神病患者如何護理1、要尊重患者如在患者面前避免高人一等,要謙虛、熱情、親切地對待患者,切忌歧視、諷刺、戲弄患者,不能拿發病期的病態言行作為笑料的內容。
  • 精神病能治好嗎 精神病這樣治療比較好
    精神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會對精神疾病較為關注,巨大的生活壓力,忙碌的生活,都會讓人的精神產生壓力。那麼請問精神病能治好嗎?精神病的表現及預防是什麼?精神病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精神病能治好嗎1.藥物治療用來改變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包括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藥物方面的治療,需要求助於精神專科醫生。
  • 專訪上海精衛中心專家王勇:無法復學的未成年抑鬱症患者應該怎麼辦?
    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如果他的家長不重視這個病,不認為他是抑鬱症,覺得孩子是在「作」,那孩子治療的依從性就會很差。而且,我們在臨床中看到一種現象,對於未成年患者來說,抑鬱症跟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家庭的氛圍有關。有些父母不支持孩子治療,為什麼?因為這些父母認為抑鬱症不是病,或者不願意接受。如果孩子有抑鬱症,父母從心裡會覺得自己有責任,這樣一來就不願意接受。
  • 北大人民醫院一住院患者確診新冠肺炎
    根據會上通報,北大人民醫院老年科一住院患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其住院的老年科病區患者5人及醫護等人員17人,共22人已經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發布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劉曉光通報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疫情處置情況。劉曉光說,患者田某某是一位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老年女患者,需要定期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
  • Tent City變身豪華精神病醫院?爾灣橙縣大公園將建治療中心再引發...
    SNN:近日橙縣通過在爾灣大公園建精神衛生中心引起網友擔心,因為報導說不考慮個人支付能力入住,而且明確說是解決流浪漢的舉措,之前爾灣反對Tent City帳篷城市進駐如今貌似升級成了豪華精神病醫院。不論患者的支付能力如何,預計Be Well OC項目的三個站點都將提供各種服務-包括精神病隔離控制收容所,短期和長期心理健康治療以及藥物濫用疾病的幫助。
  • 周口治療外陰白斑的費用需多少_患者更滿意
    關於外陰白斑治療費用的介紹,因為外陰白斑治療方法有很多、病情輕重也不一樣,只有經醫生檢查,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然後算出外陰白斑治療所需費用。而且病情的輕重程序決定著住院與否,如需住院治療,則另產生住院費、護理費等等,費用又不一樣了。
  •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院:新冠疫情期間門診和住院患者就診探視公告
    尊敬的門診、住院患者及家屬:  您好!  為了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市民就醫安全,根據疫情相關法規和通知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將我院門診就診管理相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醫院鼓勵門診患者實行實名制分時段預約,就診患者可通過以下預約方式進行預約:  1、工作日電話預約(7天內號源)電話:3726267。
  • 北京醫改一周年曬"成績單":基層就診患者增1200萬人次
    4月20日,北京市發布「醫改成績單」:完成門急診量2.1億人次,390萬出院病人治療有序;基層診療人次淨增1200餘萬人次;三級醫院平均住院日減少0.7天……「總體平穩有序,變化積極,符合預期,反響良好。」市衛計委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給出評語。
  • 2020年北京口腔醫院患者就診須知(附掛號入口)
    2020年北京口腔醫院患者就診須知  門診患者及家屬須知:  1.如果您有發熱(體溫≥37.3°),我院是口腔專科醫院,無發熱門診,請先就診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  掛號入口:點擊進入  4.為保護您的健康和安全,我院執行分時段預約就診,請您合理安排就診時間,按照預約時段錯峰就診,非必要情況親屬不陪同就診,必要時陪診家屬不超過1人,進入院區所有人必須全程佩戴無通氣閥的口罩、禁止吸菸、保持一米以上間距,避免人群聚集。  5.
  • 精神病會不會遺傳下一代?我們又該如何正確治療?
    最近有網友問我說:「戚醫生精神病會不會遺傳下一代?」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而對於精神類疾病是否具備遺傳性,可以說遺傳率是肯定有得的,但卻不等於一定會遺傳,在很多的臨床案例中發現,只要成長環境合適,很多都是非常「正常」的存在。所以,一棒子打死這種想法還是不要有的。患上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 精神科藥物對大腦的影響|利培酮|藥物|精神科|阿立哌唑|精神病
    我們在治療各種軀體疾病時,都能理解用藥的好處,可是偏偏治療精神疾病,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患者和家屬們依然需要需要學習啊。每個醫生對是否用藥有自己的選擇,對於某些疾病例如輕中度焦慮抑鬱,某些幻覺妄想等,我不一定剛開始就選擇用藥治療,可但凡是我評估需要用藥的情況,肯定是在我看來,服藥的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