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在桃源,一枚梨改變了一個村

2020-12-06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文建美 通訊員 李澤紅 萬麗 張銘齊 桃源報導

編者按: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常德,老鄉脫貧靠什麼?紅網時刻為您推出《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

四月的陽光正好,常德市桃源縣熱市鎮龍家嘴村的玉露脆梨園裡,30餘名村民在果園裡疏果,這片果園承載著全村老少的小康夢想。

「種出一個花果山」

玉露脆梨是新疆庫爾勒梨和雪花梨雜交育成的新品種,汁多、酥脆、口感好,能賣出高價。但種植難度大,種出來後闖市場的風險也不低,如果僅靠村民自己扛風險很難下這個決心。湖南省人大代表、龍家嘴村黨支部書記龍建山卻將它變成了現實。去年,300畝掛果的玉露脆梨產量達到50萬公斤,實現收入600萬元,今年全村預計產量100萬公斤並且收入達到800萬元。

2008年,龍建山放下每年收入近50萬元的自家生意,擔起了振興龍家嘴村的擔子,說「我們就是要種出一個花果山」。2015年10月12日,經過不懈的努力,龍建山帶領村支兩委班子和黨小組終於引進了優質雪梨種植項目。在湖南龍家嘴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龍家嘴村掛牌,公司流轉土地650畝,帶動村民一起發展水果種植1500餘畝,建設以桃源玉露脆梨為主的現代化的水果產業示範園,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帶動,打造脫貧攻堅雙「引擎」。

「一個梨富了一村人」

在常德市桃源縣熱市鎮龍家嘴村200多名村民和周邊村民在基地就業,人平均年收入超過1萬元,40餘戶貧困戶依託基地也實現了脫貧致富。村裡龍雲夫婦、龍俊傑夫婦等都在果園長期務工,每年務工收入5萬餘元。

2019年,常德市桃源縣熱市鎮龍家嘴村舉辦了以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為主題的首屆生態梨園採摘節,採摘節推出的玉露脆梨肉質細嫩,口感脆甜,品質上乘,受到了各界來賓和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活動現場籤約購梨的愛心企業共有4家,籤約總金額50萬元。

湖南省人大代表、龍家嘴村黨支部書記龍建山說,通過幾年的探索,常德市桃源縣熱市鎮龍家嘴村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扶貧,扶貧助力黨建」的思路,走出了一條集現代化、品牌化、綠色化、四季化發展的新路子,每年從五月到十月每個月都有水果上市,示範帶動村民建玉露脆梨等名優水果園,拉動名優新特水果種植、儲藏、加工和觀光旅遊等產業發展,為最終實現「公司帶大戶、大戶聯散戶、共創致富路」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在的龍家嘴村裡,村民都說「一個梨富了一村人」。

相關焦點

  •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安鄉:桃園結「翼」,生活起飛
    紅網時刻為您推出《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桃園裡,村民正忙。桃子掛滿枝頭。資料圖紅網時刻記者 文建美 通訊員 張炯 李歡 安鄉報導芬芳四月,春花夏果。在常德市安鄉縣安康鄉佔地約200畝果園裡鬱鬱蔥蔥的桃樹葉下掛滿了鴿子蛋大小的青色桃子。村民正在勞作,搶抓農時,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豐收的希望。安康鄉是遠近聞名的「黃桃村」,黃桃質地柔軟,細膩脆嫩,肉質厚實,水分又多,味道被描述為錦繡黃桃、黃蟠桃、錦園黃桃不同的品種,這三種品種很受顧客歡迎。每到豐收季節,果園裡忙著採摘、裝箱、鋤草的村民們喜笑顏開。
  • 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丨常德武陵:火龍果掛滿枝 滿眼都是豐收景
    紅網時刻為您推出《花果山裡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綠色果子掛滿枝頭。紅網時刻記者 文建美 通訊員 謝宛君 攝影 常暢 姜沛 武陵報導六月時節,在常德市武陵區河洑鎮三星壋社區昌龍紅肉火龍果採摘基地,綠色的果子已經掛滿枝頭。
  • 特色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在花果山等「李」
    脫貧攻堅重在農村,農民脫貧關鍵在農產業發展。在農村脫貧攻堅的過程中,農業特色產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只有做大、做強、做優農業特色產業,才能真正地做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才能真正解決鄉村振興這個問題。5月25日開始,銅仁學院大三學生楊菱逸參與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塘邊鎮脫貧攻堅戰,了解到該鎮的特色農產業之一為蜂糖李。塘邊鎮花果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楊菱逸 攝塘邊鎮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交通發達,S315旅遊公路橫穿花果山,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氣溫適宜、山陵地多、無溼澇,是蜂糖李生長的理想環境。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身「網紅村」如何逆襲?
    兩地齊心 協力脫貧 點擊觀看《獅峰村的美麗變遷》湖美魚肥,古村落的新景象獅峰村位於粵東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是一個創建於明朝成化年間的古村落49歲的村民林志強四年前一家五口住在只有30平方米的危房裡,每天貪早摸黑打散工維持全家生計,逢年過節還要借錢度日,小孩的學費更是常常沒有著落。而現在,在中山市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林志強擁有了自己整潔寬敞的工作間,又在幫扶政策下用小額貸款購置了炒茶機等設備。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寶藏村」,叻!
    廣東通過「萬企幫萬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扶貧產業,企業各顯神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速跑。  萬企幫萬村 合力拔窮根  點擊觀看廣東特色扶貧之路  「空心村」變百果園  「空心村」變百果園  肇慶市懷集縣連麥鎮文崗村的砂糖橘種植園迎來了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 巾幗脫貧故事丨隴忠麗:在和平社區譜寫「脫貧之歌」
    「當時我來之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讓村民都富起來。」為了這個目標,隴忠麗琢磨了不少辦法。村支兩委是群眾脫貧致富的「火車頭」,從第一天來到和平社區,隴忠麗便關注了解社區的黨組織建設。經過了解,她發現社區裡黨員老齡化嚴重、凝聚力低。
  • 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
    (中國減貧故事)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  中新社大同7月29日電 題: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  作者 楊佩佩  時值七月,山西大同黃花進入採摘季。有著600年種植史的大同黃花成為當地脫貧故事裡的「致富花」和走向小康生活路上的希望之花。
  • 視頻丨我的脫貧故事:雙灣鎮龍源村脫貧戶趙彪
    視頻丨我的脫貧故事:雙灣鎮龍源村脫貧戶趙彪 2020-10-20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⑥丨泉豐村:油茶樹成「搖錢樹」 村集體...
    走向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⑥丨泉豐村:油茶樹成「搖錢樹」 村集體經濟破百萬大關 2020-08-09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常德市領導到桃源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4月17日訊(李翔根)4月16日,常德市委副書記朱水平一行到桃源督導掛牌督戰貧困村和脫貧質量「回頭看」工作。他強調,桃源各級各部門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全力以赴狠抓問題整改,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荒山變成花果山
    我小時候聽爺爺說過,花果山,還有水簾洞,屬於孫悟空,是孫悟空的故鄉。孫猴子對其美麗的故鄉十分喜歡和留戀,取經途中一遇到唐僧對他的誤解,懲罰,他一個斤鬥就回到老家享樂去了。據《西遊記》裡說,花果山、水簾洞位於東勝神洲傲來國。
  • 安徽唯一花果山,皖南最獨特的秋色,黃山菊花開滿山柿子,免費玩
    花者,梅花也,主要是綠梅,花為白色,可入藥;果呢,一個是梨,一個是秋天的柿子。上豐花果山景區主要由蕃村古道、古村、雞公尖、禹村等村組成。秋天的黃山上豐鄉,古道兩旁菊花盛開,金絲象仙女一樣嫵媚,山上的燈籠柿掛滿枝頭。徒步在鄉間的古道間,仿佛走入詩畫徽州。
  •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漫畫丨橫崗街道幫扶臺東村脫貧圖鑑 2020-12-22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村千戶脫貧故事丨突泉鎮宏發村「養驢能人」武老漢的脫貧致富路
    2017年,縣裡號召發展大牲畜養殖,武老漢緊緊抓住這一政策,第一時間申請了大牲畜貸款購買了兩頭能繁母驢,這兩頭毛驢在武老漢看來就是發家致富的「法寶」,毛驢到家後,武老漢時常到養殖大戶家學習養殖經驗,還到盟裡學習大牲畜冷配技術。
  • 「我的扶貧故事」張梨:用青春換取脫貧攻堅路上的幸福之花
    我叫張梨,2012年12月至今工作於大水鄉農業服務中心。自工作以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同全體鄉村幹部一起以實際行動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張梨在田間走訪肯於實幹,努力促進業務工作脫貧攻堅路上,產業扶貧是農戶增收主要渠道之一,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我深感任務艱巨,面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包村服務、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等,我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升業務能力,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寶藏村」,叻!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廣東通過「萬企幫萬村」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優勢扶貧產業,企業各顯神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加速跑。2017年6月,南航投資近65萬元,與文崗村村委會合作建成第一個扶貧產業——60畝火龍果種植扶貧基地,採用「南航+村委會+合作社+社會能人+貧困戶」模式,當年即幫助村集體增收1.57萬元,貧困戶增收3.6萬元。隨後的幾年裡,扶貧工作隊還引入600畝鷹嘴桃種植基地,建設了一個合作社,打造了一個扶貧商城。現在,文崗村原生態、無公害的禽蛋和水果等種植養殖產品走入了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端上了城裡人的餐桌。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孫大聖」和他的「花果山」
    離承德市區30公裡,有個新杖子鎮,鎮裡有個葦子峪村,村裡有座「花果山」。這座「花果山」不是西遊記裡的那座「花果山」,但守著這座「花果山」的也是一位「孫大聖」。系列報導《再訪太行燕山,見證脫貧攻堅》承德站,我們一塊兒去看看「孫大聖」和他的「花果山」。
  • 脫貧攻堅丨湖北谷城蘇區村:薤山深處的紅火日子
    脫貧攻堅丨湖北谷城蘇區村:薤山深處的紅火日子 2020-09-22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外國使節打卡赤溪村 點讚中國脫貧故事
    有機會我還想再來福建,學習這裡的經驗,希望可以把這裡的脫貧模式帶回巴基斯坦。  一進村,外賓們就被這裡的秀麗風光吸引。坐落在青山綠水間的赤溪村,一幢幢民居整齊地從街頭延伸至街尾,村口的「赤溪老街」成為大家爭相拍照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