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款叫「優匯通」的境外人民幣匯款產品被央視指責涉嫌違規洗錢。對於普通人,換匯也有講究——用10萬元人民幣去銀行兌換美元,不同的兩家銀行可能最終兌換金額相差將近一百元,如果採用匯票、電匯和旅行支票,可能還要再付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那麼,貨比三家,如何換匯才能更省錢呢?本期小編就為您整理幾種攻略!
攻略1 銀行兌換
點評:多數銀行均可因私購匯,但掛牌價有所差別
去銀行直接用人民幣兌換外幣,在市民心中是最保險的一種方法。目前,出境時間半年以下的購匯限額由3000美元提高為5000美元,半年(含)以上購匯限額由500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5000美元的數額,通常已經可以滿足普通居民旅遊時的購物需求。
據了解,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各家銀行的大部分銀行網點,都可以為居民辦理因私購匯。而且在幣種選擇上,除基本的美元、日元、港元外,市民也可以選擇兌換加元、澳元等特殊貨幣。此外,中行還宣布在國內首家開辦韓元的兌換業務,但對於普通居民,韓元的兌換目前還僅限於出國後剩餘韓元兌換成人民幣。
由於銀行兌換外幣的掛牌價一般會緊跟國際匯市的變化,同時也會考慮自己在國際匯市的資金運營成本,因而在牌價上會有所不同。為了換到更實惠的掛牌價,不少市民在各銀行之間來回對比,費時又費力。其實目前不少軟體都有相應的服務功能,如iPhone版省錢換匯軟體、Wind資訊的「省錢換匯」等等,可以查到每家銀行的報價,以及附近該銀行網點的具體位置。而且個人還可以設置匯率刷新的時間,如「實時、五分鐘、十分鐘」等,可以說是省時又省力。
另外,部分銀行還會在市民用匯高峰期推出換匯優惠活動,市民也可多留意。不過,各家銀行的報價實際上差別比較細微,雖然大額兌換確實價差比較大,不過對於換匯金額小的市民來說,其實無需來回折騰。
攻略2 私人換匯
點評:比較「便捷」,但渠道風險較大
由於貪圖便宜,很多市民直接到外匯黑市進行外匯交易。而這個渠道雖然風險較大也並不合法,但其能長期的存在,說明也能滿足一部分市民的需求。
黃牛換匯為什麼如此火爆?主要還是在於方便和划算。一來,黑市交易不受有關政策的換匯額度限制,也可以免去準備證件、填表等繁瑣的購匯過程。二來,黃牛換匯本身的價格優勢是吸引眾多顧客的根本,某些時段在黑市換匯還可以獲得比銀行更為靈活的匯率,以把1萬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為例,黃牛提供的報價有時比正規渠道多300多元。
由於人民幣持續升值,現在在銀行門外走動的黃牛黨和往年相比明顯減少,而且很多都基本不接大單生意。與此同時,「黃牛」們也在為獲得生存不斷改進自己的「服務」,如為了讓換匯者感覺安全,現金交易越來越少,「黃牛」會選擇和換匯者在銀行櫃檯交易,或是通過帳戶直接轉帳。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小額交易,黃牛一般要收取幾十元以至上百元的手續費。而且由於換匯人對行情不太了解,加之黑市交易不合法,黃牛們漫天要價,會導致交易成本更高,更為危險的是,不良黃牛採取其他欺詐手段誘使換匯者換到假幣,風險比較大。對於剛「入門」的市民來說,還是通過正規途徑兌換比較妥當。
與此相比,目前正在興起的銀行授權並與民間資本結合運作的私人外幣兌換點,雖然在匯率上沒什麼優惠,但其賣點主要就在於「便捷」,省去了銀行排隊的時間,市民在緊急的時候可以用到。
攻略3 匯票、旅行支票
點評:可作大額資金使用,但手續費較高
目前,外管局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分別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但按照我國《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不應超過等值5000美元,如果超過5000美元,應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證》。也就是說個人攜帶外幣額度有限,如果大額的資金想帶出國,還是要應該採取其他方式。
對於還未在國外開立銀行帳戶的市民,可以辦理匯票後攜帶出國。個人匯票是銀行根據客戶要求籤發的,以外匯標明面額的,由客戶持有、攜帶,併到境外憑此辦理外匯支付或取款的銀行票據。因為一般剛出去留學的學生都沒有海外帳戶,可以攜帶匯票出國,並在國外的銀行辦理託收,然後轉存入自己開設的海外帳戶內。匯票需要支付一筆額外的手續費手續費,與電匯的相比較要便宜,但缺點是資金到帳慢,匯票跟市民到達國外後,要到國外銀行進行託收,10個工作日才能到帳。同時,匯票通常還有有效期限,一般為半年。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丟失需要本人回原網點辦理掛失手續,這對於旅行者來說就比較不適合了。
與此相比,「外幣旅行支票」對於出境遊來說則要方便得多。我國銀行目前主要代售的是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AMERICAN EXPRESS INTERNATIONAL INC)發行的「外幣旅行支票」。幣種有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共6種。在境外,旅行支票可直接用於消費支付或兌換當地貨幣,特別是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旅行支票就完全視同現鈔,可在境外酒店、商場、計程車等場合直接消費,可直接向境外機構和個人進行支付,也可到當地銀行或兌換機構兌換當地現金。遊客未使用完畢的旅行支票,回國後可在銀行兌回人民幣。而且遊客在旅途中萬一不慎遺失旅行支票,還可以立即在當地辦理掛失和旅行支票補發手續,解決後顧之憂。不過旅行支票手續費高,目前國內收取的手續費為支票金額的0.75%,不設置上限和下限。
攻略4 外幣信用卡
點評:在應付境外消費時,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儘管換匯仍是目前我國居民獲取出境時所需外匯的主要手段,但刷卡消費正在強烈地衝擊這一傳統的方式。在各家銀行都在進行信用卡大戰時,你也許會為被捲入這場戰爭而感到煩惱。但你不知道的是,信用卡在應付境外消費時,卻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
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推出了雙幣信用卡,可支持美元和人民幣兩種幣種消費。如果在境外用美元消費,那麼還款時只需將人民幣兌換為美元,支付購匯的費用。但如果是選擇非美元消費,那麼可能就需要支付貨幣兌換手續費,一般是交易金額的1%~2%,每家銀行有一定區別。也就是說如果用歐元消費,那麼需要先將歐元兌換為美元,支付貨幣兌換費,再進行購匯還款。外幣信用卡在全球超過25萬家商店消費時,只需完成相應退稅流程,即可通過自己的銀聯卡收到退回的消費稅款。退稅款項直接由消費地貨幣轉換成人民幣,免收貨幣轉換費,退稅成本更低。據了解,銀聯國際受理網絡已拓展到境外110個國家和地區,可進一步滿足居民持卡境外消費支付等用卡需求。
除了雙幣信用卡之外,目前各家銀行推出的信用卡透支消費中,都有一項叫做「刷外幣,還人民幣」的功能。也就是說,在境外消費可以直接在卡中刷走外幣,對於出國旅遊的人來說,這項功能不僅使你可以免去上銀行購買外匯的過程。通常而言,可以刷走外幣的額度是根據信用卡中人民幣的額度折算的,如果說你卡中的額度是10萬元人民幣,那麼你實際上可以刷卡的額度就已經超過了6000美元,其實已經變相突破了外管局設置的兌換最高上限。
如果僅從安全角度看,信用卡也是值得信賴的方法。(資料來源:信息時報、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