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換匯有風險 外交部:莫因貪小利成為洗錢幫兇

2020-12-12 環球網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中國領事服務網消息,日前,近百名在英國中國留學生的銀行帳戶因涉嫌洗錢被凍結,該事件引起媒體普遍關注。無獨有偶,前段時間,西班牙也發生了大量中國公民帳戶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包括限制使用櫃員機、禁止國際匯款、凍結帳戶、甚至直接要求關閉帳戶等。對此,外交部領事司提醒海外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有關洗錢風險。

資料圖片:英國新版五英鎊塑料鈔票。

據有關駐外使館了解,部分留學生帳戶被凍結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私下換匯」或者幫助別人換匯,有關帳戶因異常變動遭當地警方懷疑涉嫌洗錢而被凍結調查。

長期以來,因匯率更優惠、換匯門檻低,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習以為常。但是卻往往忽視這背後的的風險,給自己在當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一、私下換匯可能遭遇詐騙

2018年以來,中國駐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使領館多次發布提醒,稱接到中國公民求助反映遭遇換匯詐騙。詐騙分子往往以「優惠匯率」為誘餌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受害人多通過朋友推薦認識詐騙分子,在微信群中與對方聯繫,輕信對方發來的銀行轉帳截圖,導致上當受騙,遭受經濟損失。

二、私下換匯涉嫌洗錢犯罪

私下換匯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合法性,易淪為洗錢鏈條的一環。在各國加大對洗錢案件查處打擊力度的背景下,犯罪團夥利用留學生來實施洗錢活動屢見不鮮。

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斷加大打擊包括洗錢在的金融犯罪活動的力度。英國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是世界上最早通過刑事立法打擊洗錢犯罪的國家之一。2018年10月成立國家經濟犯罪中心,打擊嚴重有組織經濟犯罪。西班牙也不斷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嚴查偷運巨額現金、代購奢侈品變相幫助洗錢等行為。同時,大力強化對銀行監管。當地銀行一旦發現帳戶資金往來有可疑之處,很可能採取凍結帳戶、無理由銷戶等手段。

如銀行帳戶使用較隨意,資金往來頻繁,就極易引起當地銀行監管部門警惕。如被調查人員無法證明帳戶資金來源的合法性,可能面臨錢款被沒收、罰款、行政處罰等,甚至陷入刑事犯罪訴訟當中,直接影響在當地求學、就業、徵信、籤證申請等。

美元。(資料圖)

三、私下換匯也涉嫌違反中國法律法規

根據200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者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9年2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違法行為做出了更詳細更嚴格的解釋,其中明確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從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中不難看出,如海外中國公民私下換匯,無論是通過銀行轉帳、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還是當面交易,均涉嫌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的行為,達到一定數額的,構成非法經營罪,或將面臨罰款、拘役、5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更嚴重的刑事處罰。

四、海外中國公民應提高防範意識

外交部領事司提醒海外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有關洗錢風險。

一是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要全面了解並遵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對一些所謂以「優惠匯率」換匯的行為要保持警惕,務必通過銀行等合法渠道換匯。同時,要避免小額多次存款等有洗錢嫌疑的行為。

二是在幫他人代購、置業等行為中如涉及大筆資金,應事先要求對方提供證明其資金來源合法性的證據。

三是如帳戶被凍結,請積極配合調查,與銀行等有關方面保持溝通,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於銀行提出的合法合規的要求,應予以積極配合。對於銀行服務缺失甚至涉嫌違法的情況,特別是涉及歧視的言行,應堅決予以反對並妥善維護自身合法維權。

四是中國駐外使領館將在職責範圍內積極協助海外中國公民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但也不會包庇任何違法犯罪行為。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私下換匯?駐澳使館提醒:莫成洗錢幫兇
    海外網3月23日電據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大使館網站消息,私下換匯被大多數國家認定為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活動,其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的合法性,也是不法分子「洗錢」的常用手段,澳大利亞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
  • 私下換匯涉嫌洗錢風險 中使館籲公民正規合法換匯
    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私下換匯被大多數國家認定為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活動,其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的合法性,也是不法分子「洗錢」的常用手段,澳大利亞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
  • 留學生私下換匯,謹防陷入「洗錢」陷阱
    其實除了英國,不少在海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的留學生,乃至遊客、華僑華人等群體都存在私下換匯的行為。一些換匯網站、微信群在海外華人圈裡處處可見,新移民、新留學生的相關需求尤為突出。雖然不少人確實只是圖省事,圖方便,但類似行為卻存在較大的法律和權益風險,很容易給其自身帶來大麻煩。
  • 留學生私下換匯被判刑 哪些行為涉嫌「洗錢」?
    英國留學生換錢被判刑  不是危言聳聽,前兩天,英國就爆出有中國留學生因幫助朋友私下換匯被警方收押,並因涉嫌洗黑錢被判緩刑。  小莉(化名)在英國一所大學讀研,去年9月入學後加入一個私人換匯微信群,群友大多有用人民幣兌換英鎊的需求。匯率比銀行利率低,而且沒有手續費,小莉覺得這很方便。
  • 英國加大力度打擊私下換匯 律師呼籲重視法律風險
    中國僑網2月28日電 據英僑網微信公眾號報導,近日,許多曾經私下換匯的在英華人都收到警局來信,告知他們帳戶因涉嫌洗錢而將被警方申請凍結,而且此次是英國多個執法單位聯合的新行動。警局來信稱,這些現金收入的來源皆是無法被辨別或者追蹤的,它們被小筆多次地存進當事人的銀行帳戶中,可以被視為一種「洗錢」的常見手段。
  • 華人私下換匯案例頻發 律師呼籲重視法律風險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付強)華文媒體近日報導稱有中國留學生因幫助朋友私下換匯被警方收押,並因涉嫌洗黑錢被判緩刑。報導事例並非個案,對此,有華人律師呼籲海外中國公民及華人群體勿貪圖小利,務必通過正規、合法途徑換匯。
  • 澳洲又有人私下換匯被騙,中國留學生自爆被騙10萬
    在澳洲留學、生活,最少不了的就是換匯。 然而為了圖低匯率和方便,不少人喜歡在人私下換匯。 最近澳元匯率暴跌,正是換匯的好時機,然而私下換匯真的是陷阱重重!
  • 換匯有風險 華人須警惕
    華文媒體近日報導稱有中國留學生因幫助朋友私下換匯被警方收押,並因涉嫌洗黑錢被判緩刑。報導事例並非個案,對此,有華人律師呼籲海外中國公民及華人群體勿貪圖小利,務必通過正規、合法途徑換匯。
  • 還敢私下換匯?又有中國留學生被騙16萬元!還有人因此被判刑!
    一位處理過換匯詐騙案件的英國華人律師介紹,自己的當事人也是通過微信與交易方聯繫,輕信了對方發來的經過偽造的銀行轉帳截圖,被騙匯款。「私下換匯往往涉及大筆資金,加之此舉本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容易被不法人員盯上,使換匯者成為搶劫或詐騙對象。」
  • 朋友圈換匯存風險 中領館:勿輕信,需通過正規渠道
    因手機朋友圈裡一直有「朋友」廣告提供換匯服務,匯率很有吸引力,小張聯繫之下,對方就發來一張給小張銀行帳戶匯入1萬美元的交易截圖,小張便將相應人民幣通過微信支付給對方。小張遲遲沒收到美元,再聯繫「朋友」已被對方拉黑,方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據了解,私下換匯在「朋友」圈裡並不罕見,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相互推薦介紹添加的「朋友」。這種做法存在很大的法律和權益風險。
  • 海外換匯有風險?注意,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了!
    就這樣,小A跟群裡的人進行了多次換匯交易,再從中抽取提成。每一次都會在不同的地址,跟不同的人「碰面」後取得現金,多的時候更高達幾萬英鎊。就在一次與人接頭時,她被警察當場抓住。就這樣,小A原以為的安全之舉成為了入獄的鐵證。
  • 西班牙留學生換匯代購或涉法律風險 中使館提醒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4月2日電據領事直通車消息,近年來,旅西中國留學生因私下換匯、參與代購、有償帶物等問題在西被調查、拘捕甚至判刑的案件已發生多起。使館領事官員在提供協助期間,相關學生均慨嘆因小失大、追悔莫及。
  • 因私下換匯受害者損失12000歐 能不能長點教訓?
    中國僑網1月21日電 題:因私下換匯,受害者損失高達12000歐!能不能長點教訓?「私下換匯」風險大,這早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總有人想抱著僥倖心理一試。也因為如此,心有詭計的作案者常常「屢試不爽」。最近,根據德國生活報微信公眾號報導,換匯搶劫事件再次出現在北威州。
  • 美國華人男子私下換匯遭槍指頭部被搶3萬美元
    華人因私下換匯而遭遇搶劫甚至被害的事件時有所聞。5月11日,美國紐約市警109分局防止犯罪小組於指出,法拉盛華人社區最近發生多宗類似案件,嫌犯假裝要求兌換貨幣,在當面交易時進行搶劫。其中一起發生在3月的案件,一名男子假裝要換匯約受害人出來,結果用槍頂住受害人的頭,將財物搶走。
  • 因私下換匯,受害者損失高達12000歐!能不能長點教訓?
    「私下換匯」風險大,這早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總有人想抱著僥倖心理一試。也因為如此,心有詭計的作案者常常「屢試不爽」。最近,根據德國生活報微信公眾號報導,換匯搶劫事件再次出現在北威州。在為其感到惋惜的同時,我們也再次提醒:不管在何地,很多時候,私下換匯往往「賠了夫人又折兵」。
  • 有人因私下微信換錢坐牢了,大家在新加坡要小心!
    小麗在不知道自己已經在觸碰法律的邊緣的情況下,幫助一個業餘從事「私人換匯」的同學,進行私下換匯。 原來,整個私下換匯的過程早已被警方掌握。   洛杉磯已經發生多起華人跨境換匯被FBI臥底盯上的案件,要求兌換者說清楚美元的來源,如果無法證明這些錢來路合理,不僅這些錢會被政府沒收,還要面臨涉嫌洗錢罪名的指控。
  • 私下換匯有風險,當心「賠了夫人又折兵」!
    境外旅遊、海外求學、出國勞務,對外幣兌換的需求可不少,然而不少人為了圖個方便快捷,不去專門的合法金融機構兌換外幣,而是選擇通過私下換匯的方式,進行私人換匯......出國旅遊,私下換匯2018年夏天,於先生計劃和家人一塊去國外旅遊,打算兌換歐元。在朋友的介紹下,於先生與案外人胡某聯繫,並委託胡某與曹某聯繫,胡某與曹某商議好換匯事宜後,於先生分多次將40萬元人民幣匯入曹某的帳戶中,另6萬元按照曹某要求匯入案外人徐某的帳戶中。
  • 留學生私下換匯被騙,留心你身邊的「好心人」
    沒過多久,群裡已經有五位留學生因為找cici換匯被騙,成交金額都是2600塊,8.25匯率。其中一為受騙者劉旭,因為拉cici入群的Jioy是自己的學姐,完全相信對方。幾位留學生一看各自與cici的聊天記錄,才確信,被騙了:同樣的低匯率,同樣的「網絡卡頓」理由,唯一不同的是cici給的卡號和名字各不相同。
  • 出國留學當心陷入「洗錢」陷阱!_出國留學_西培留學
    不少中國在英留學生出於便利性原因會選擇私下換匯,但會有一定的被懷疑涉嫌「洗錢」風險。當然啦,留學生私下換匯的情況不在少數,但其中涉及的法律風險我們需要高度警惕。_出國留私下換匯,一方面出於日常開銷需要,一些人覺得私下換匯比到銀行辦理更方便,匯率更優惠,但也有少數人是出於代購、代辦退稅等需要,或換取大量資金,或將自己的私人銀行帳戶提供他人用於資金轉帳,從中賺取酬勞。但是海外留學生私下換匯可能會遇到遭受詐騙、涉嫌洗錢、違反當地及中國法律等問題。
  • 私下換匯行為屬違法
    可是有一些家長卻碰上了「好心人」,他們提供兌換外匯的「捷徑」,不通過銀行以人對人的方式換匯。這些人稱,如此可以避免去銀行排隊之類的手續,還能提供更低的匯率。實際上,這種看似「便捷」的方法,已經觸犯到了法律,而且會暗藏陷阱。銀行匯錢遇「好心人」隨著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多,銀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換匯服務,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方便。但有的家長發現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