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留學生換匯代購或涉法律風險 中使館提醒

2020-12-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4月2日電據領事直通車消息,近年來,旅西中國留學生因私下換匯、參與代購、有償帶物等問題在西被調查、拘捕甚至判刑的案件已發生多起。使館領事官員在提供協助期間,相關學生均慨嘆因小失大、追悔莫及。留學海外,本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以豐富知識、增長才幹為本。身在異國,更應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自覺規避風險,避免誤陷泥潭。

在此,駐西班牙使館提醒廣大留學生關注相關問題,遠離因法律意識淡薄和風險意識不足造成的「大麻煩」:

1

嚴格遵守當地法律及銀行規定,切勿通過非正規渠道私下換匯。部分留學生因貪圖優惠匯率,選擇通過網友等私下換匯,全然不顧對方身份是否可靠和資金來源是否合法等問題,或被犯罪分子騙取大量資金,或無意中成為協助洗錢的嫌疑人,進而嚴重影響留學生活。

2

自覺提升法律意識,切勿參與任何代購。少數留學生參與代購行為,大量購買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各類奢侈品,個人帳戶也頻繁出現與留學生活不符的資金進出,輕則被金融監管機構視作風險帳戶而受限制,重則被警方監控調查,遭受牢獄之災。

3

提高警惕,防範風險,切勿陷入有償帶物陷阱。部分留學生因社會經驗不足、風險意識不高,輕信他人而協助帶物,甚至有個別留學生為賺取「旅行利潤」,以明碼標價的方式「出租」國際旅行個人託運行李空間。已有學生因涉嫌偷稅漏稅、攜帶違禁品甚至是毒品而被調查逮捕。

中國駐西班牙使館再次提示廣大旅西中國留學生增強法律意識,自覺規避風險,確保留學平安。

(原標題:西班牙中國留學生換匯代購或涉法律風險 中使館提醒)

相關焦點

  • 私下換匯涉嫌洗錢風險 中使館籲公民正規合法換匯
    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私下換匯被大多數國家認定為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活動,其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的合法性,也是不法分子「洗錢」的常用手段,澳大利亞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
  • 中國留學生私下換匯?駐澳使館提醒:莫成洗錢幫兇
    海外網3月23日電據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大使館網站消息,私下換匯被大多數國家認定為擾亂金融秩序的違法活動,其最大的隱患在於,無法保證對方資金來源的合法性,也是不法分子「洗錢」的常用手段,澳大利亞高度重視打擊洗錢犯罪。
  • 私下換匯有風險 外交部:莫因貪小利成為洗錢幫兇
    對此,外交部領事司提醒海外中國公民進一步提高防範意識,採取有針對性措施規避有關洗錢風險。資料圖片:英國新版五英鎊塑料鈔票。據有關駐外使館了解,部分留學生帳戶被凍結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私下換匯」或者幫助別人換匯,有關帳戶因異常變動遭當地警方懷疑涉嫌洗錢而被凍結調查。
  • 華人私下換匯案例頻發 律師呼籲重視法律風險
    據英國華文媒體報導,該名在英中國留學生被警方收押達兩月之久,出獄後致信華文媒體,稱在獄中結識多位有類似境遇的中國留學生,才意識到私下換匯存在的法律風險,希望引起公眾注意。「因換匯被定罪,說明控方已證實留學生換取的英鎊現金是『贓錢』。」
  • 數名留學生被英國凍結銀行帳戶 中使館:勿私自換匯
    (原標題:數名留學生被英國凍結銀行帳戶 使館提醒:勿私自換匯)
  • 使館提醒:中國留學生謹防換匯騙局及電信詐騙
    近期,駐雪梨總領館接到多起留學生來電反映其遭遇換匯騙局及電信詐騙,帶來經濟損失。犯罪分子一般以「優惠匯率」為誘餌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尋找作案目標,收到轉帳匯款後即將受騙人拉黑並註銷微信帳號,或直接「玩失蹤」。
  • 換匯有風險 華人須警惕
    華文媒體近日報導稱有中國留學生因幫助朋友私下換匯被警方收押,並因涉嫌洗黑錢被判緩刑。報導事例並非個案,對此,有華人律師呼籲海外中國公民及華人群體勿貪圖小利,務必通過正規、合法途徑換匯。
  • 留學生私下換匯,謹防陷入「洗錢」陷阱
    來源:中國僑網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表的一則聲明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95個中國在英留學生因被懷疑涉嫌「洗錢」,導致他們的銀行帳戶被凍結。使館還提醒相關留學生積極配合英方調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
  • 俄羅斯中國留學生換匯被騙 中使館呼籲合法換匯
    中國僑網10月16日電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有在俄中國留學生向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反應,通過國內中介人用人民幣換取盧布時被騙,損失巨大,給學習和生活造成較大困擾。中使館對此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國內相關部門儘快調查,爭取早日破案。在此,提醒包括廣大留學生在內的旅俄同胞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務必選擇銀行等正規渠道換取外匯,切勿受高匯率誘惑而通過陌生中介人換匯,避免上當受騙,損失錢財。如不幸受騙,應及時報警。
  • 朋友圈換匯存風險 中領館:勿輕信,需通過正規渠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6月5日電據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館網站消息,近日,紐約某大學留學生小張,找手機朋友圈「朋友」私下換匯被騙,損失大筆錢財。駐紐約總領館特此提醒大家,增強網絡詐騙防範意識,不輕信朋友圈「朋友」各種「優惠換匯」、「低價代購」廣告,不私下換匯。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館網站截圖近日,紐約某大學留學生小張,打算用人民幣兌換一些美元,用於日常開銷。
  • 海外換匯有風險?注意,一不小心就觸犯法律了!
    英國留學生熱心「換匯」含淚入獄這位熱心腸的朋友小A,三個月前加入了一個私人換匯微信群,群裡大多是需要人民幣兌換英鎊的人。小A想賺點零花錢,於是在不知道自己已經觸碰法律的邊緣的情況下,幫助一個業餘從事「私人換匯」的同學,進行私下換匯。在他的指引下,小A跟一個人接頭,取得英鎊現金,在用自己的英國銀行帳戶把錢分別匯入換匯人的英鎊帳戶裡。
  • 留學生私下換匯被判刑 哪些行為涉嫌「洗錢」?
    「因換匯被定罪,說明控方已證實留學生換取的英鎊現金是『贓錢』」,英國華人刑事律師康清稱,換匯者無法確認現金出處,如果其來源是毒品交易或搶劫等犯罪行為,那麼一旦被查實,換匯者也可能受到牽連,即使並不知情。  因私下換匯承擔法律風險,此類案例屢屢見諸報端。
  • 中使館提醒:在加拿大中國公民謹防換匯騙局
    最近,有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因在微信上私下兌換加元而上當受騙,損失幾千加元。詐騙人一般會以「優惠匯率」為誘餌,收到轉帳匯款後即將受騙人拉黑並註銷微信帳號,或直接「玩失蹤」。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提醒在加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一定要增強防範網絡詐騙意識,不要輕信各種「優惠換匯」廣告,切勿因圖一時方便或貪小便宜而吃大虧。
  • 中國留學生兌換加元受騙 使館籲公民謹防換匯騙局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兌換加元受騙 中使館籲公民謹防換匯騙局》)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消息,最近,有中國留學生因在微信上私下兌換加元而受騙上當,損失幾千加元。
  •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赴澳中國公民注意換匯安全
    新京報快訊 外交部領事司今日消息:近期,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注意並接到報告
  • 還敢私下換匯?又有中國留學生被騙16萬元!還有人因此被判刑!
    一位處理過換匯詐騙案件的英國華人律師介紹,自己的當事人也是通過微信與交易方聯繫,輕信了對方發來的經過偽造的銀行轉帳截圖,被騙匯款。「私下換匯往往涉及大筆資金,加之此舉本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容易被不法人員盯上,使換匯者成為搶劫或詐騙對象。」
  • 日本無資質代購違法,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謹防詐騙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10月8日,據領事直通車消息,近期,詐騙分子的「套路」不斷翻新升級,詐騙手法愈發「真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防詐騙提醒,建議中國公民提高警惕、切莫上當。事實上,中國駐日本大使領館並不會通知公民去使館領取公文,國內公檢法機關也不會通過電話、微信、QQ等跨國辦案,任何通過網絡發送的警官證、公文、政府文件等均為偽造,接到此類電話立刻掛斷即可。受日元匯率波動影響,部分留學生在交納房租、學費時選擇找熟人或網友兌換日元,被騙案件明顯增多。詐騙分子與受害者的所有聯繫均通過網絡,一旦收到錢後會立刻將受害者拉黑。
  • 別再私人換匯了!大批留學生涉洗錢帳戶凍結,大使館緊急提醒!當事人...
    「私人換匯」,在海外華人群體、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群體中已經不是什麼話題了,並且一直也是爭議來源。然而這次,英國政府官方出手,在英國華人群體裡引發了軒然大波。3月1日一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也就此事發布通知,再次提醒在英中國公民務必通過正規合法渠道換匯▼圖: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官網截圖通知全文如下:「近期,數名中國留學生因銀行帳戶被凍結向我館求助。
  • 中國留學生私人換匯被判刑!這些便宜你可千萬別佔
    寄信人聲稱自己是中國留學生,幾個月前因為幫朋友一個忙卻被英國警方逮捕入獄了。這位留學生在監獄中認識了一些和她同樣理由被逮捕的中國留學生,她意識到他們都是被利用了,因為他們不懂英國法律。出獄後,她希望大家了解她的經歷,並引以為戒。一個忙就被逮捕入獄???其實讓這位同學被捕的事情,相信大多數留學生都接觸過。
  •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提醒在加中國公民謹防換匯騙局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12日電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消息,最近,有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因在微信上私下兌換加元而上當受騙,損失幾千加元。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提醒在加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一定要增強防範網絡詐騙意識,不要輕信各種「優惠換匯」廣告,切勿因圖一時方便或貪小便宜而吃大虧。如需換匯,應到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否則不僅容易上當受騙,還可能會涉嫌參與洗錢、非法買賣外匯等犯罪活動。如受騙,請儘快向當地警察局或加拿大反詐騙中心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