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到2019年,中國公裡裡程從8萬公裡到484.65萬公裡(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70年60倍增長,中國人民用勤勞、智慧與汗水將公路修到了每一處人煙匯集之地。
1988年到2019年,從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到14.26萬公裡(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30年後高速裡程位列世界第一,中國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基建狂魔。
百餘年的近代中國史讓中國人民清醒意識到貧窮落後的可怕,地域遼闊的中國成為基建狂魔是歷史的必然。得益於用70年時間鋪就的一張遍布全國的公路網,網購成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同時也造就了順豐、三通一達等一批上市快遞公司。路,成就了中國,也成就了人民。
胡勇 :長安大學2009年碩士研究生畢業,道路專業,高級工程師,諮詢工程師,公路檢測工程師,從事公路養護設計、檢測等10年,於2017年創立秀川科技。
01、學以致用,道路信息化的初次探索
2002年6月,出生於江西新建縣西山鄉的胡勇剛剛參加完高考,在叔叔的建議下報考了時下熱門的土木工程專業,對農村家庭出身的胡勇來說,土木工程無疑是較為適合自己的專業,畢業後工作穩定,收入較高,能幫自己負擔起以後的家庭責任。
兩個月後,胡勇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對他而言,大學裡的一切都是新鮮而有趣的。大學期間的胡勇訥言敏行,幾乎將所有精力放在專業課程上,圖書館幾乎成了他的第二住處,這也練就了他一身紮實的專業基本功。
「我在大學時基本所有時間都在學習專業課,不過對當時興起的網際網路也感興趣。」胡勇說道。胡勇大學本科階段正是國內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階段,淘寶於2003年上線、2005年獲得雅虎投資10億美金,谷歌、百度先後於2004/2005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博客成為網民新的聚集地,與網際網路有關的一切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6年,胡勇考上碩士研究生,在長安大學攻讀道路鐵道工程專業。長安大學的道路橋梁類專業是亞洲權威,學業上的壓力讓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專業課程上,不過他對計算機的興趣卻沒有消退,從本科到研究生,胡勇開始抽出時間自學計算機編程。
時間就在緊張學習中悄然流逝,轉瞬間胡勇迎來了碩士階段的畢業設計,由於個人興趣使然,他選擇的課題是「瀝青路面質量動態控制系統」。
「開發瀝青路面質量動態控制信息系統的目的就是利用質量動態控制方法,把複雜的計算繪圖工作讓計算機來處理,使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變得簡單、實用、靈活、快速,填補現行質量控制的不足。」這是胡勇在論文中對於自己畢業設計目的的原文論述。
道路伴同人類活動而產生,又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歷史文明和科學進步的標誌。新中國的道路建設雖然取得很大成就,但與傳統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當時,發達國家在道路建設方面對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而國內在道路工程方面對計算機的應用才起步不久。
「談不上改變現狀,只是覺得自己兩個領域都比較了解,就想試著將兩者結合,看看能做得怎麼樣。」胡勇道,在開始畢業設計前,胡勇選擇這個課題只是興趣使然。
畢業設計帶給胡勇的,是一個此前從未有過的體驗。將想法變成現實後,計算機帶來的效率上的提升讓胡勇真切認知到計算機對於工程的幫助有多大,改變了他最初的看法,道路工程信息化,必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在他心裡種下了為公路行業做點什麼的小小心願。
02、跨界組合,公路養護中的實戰演練
2009年,畢業後的胡勇回到江西,就職於江西高速集團。彼時,正值江西省九景高速大修,這是江西省第二條大修的高速公路,也是胡勇畢業後第一個接觸的工程項目。
「公路養護就是對公路的保養與維護,保養側重於從建成通車開始的全過程養護,維護側重於對被破壞的部分進行修復。」在江西高速集團,胡勇負責的是公路養護設計這塊的工作,當時的工作更偏向於養護中的『護』,也就是維護。
道路維護不比新建路,考慮的問題更多,施工也更困難。拿常見的瀝青路面來說,新建路可以把路基推平再進行瀝青攤鋪,而對維護路段來說,施工設計時既要修復好病害問題,又要考慮和原有路面的結合,保證施工質量,這對設計者的要求無疑會更高。
「我們這個專業其實和計算機是不太相干的,所以說兩個都懂的人比較少。」 胡勇道。
一畢業就面對如此棘手的工程,初出茅廬的胡勇充滿幹勁。在工作中,他嘗試將畢設所做的系統稍加修改應用在實際工作中,效果顯著,需要三四個人完成的設計量他以一人之力就可快速完成,並且更加精準、細緻、有效。憑藉計算機系統對工程帶來的效率提升,剛剛畢業的胡勇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並成為團隊的技術骨幹。
同事們的交口稱讚與領導的認可,讓胡勇對於計算機編程在公路養護中的效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此時的他更加堅定決心,將來有機會一定要把信息化的手段推廣到全行業,為中國的公路建築貢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03、淺嘗輒止,一次試探性的創業嘗試
2011年,胡勇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身上多了一份家庭的責任,也在同時,他動了創業的念頭。創業有兩條路,一條是將目前還不夠完善的養護系統市場化,一條是嘗試一下賣家鄉的米酒。
「12年的時候,那時候就特別想創業,老家的米酒我從小就覺得特別好喝,心想不如去賣米酒吧。」 放棄穩定工作從單位出來賣米酒,當時有許多人不理解,胡勇卻不覺得有什麼放不下的。在他看來,家鄉的米酒味道好,品質好,如果進入市場肯定會受到很多人喜歡,而且將家鄉米酒帶出去也是他兒時心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2012年,胡勇註冊了一個商標叫谷德米酒:谷之德,代表了胡勇對西山鄉米酒品質的認可。但創業並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就這麼一頭撞進市場中的胡勇很快跌了跟頭,事情似乎和他想像的並不一樣。米酒的質量沒有問題,但市場是個問題。
他的米酒想要打開市場,既沒渠道又沒品牌,且鄉下米酒難以量產,很快就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創業當然不是一件想當然的事,最基本的是要對市場有了解,我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既沒有想過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也沒考查過市場,是不可能成功的。」胡勇談起這段經歷,帶著一些釋然,這次經歷也讓他暫時冷靜下來,創業並不是靠一腔熱情的事。
此外令胡勇感到遺憾的是,直至今日,寄託了兒時美好回憶的西山鄉米酒,明明有走出去的優秀品質和潛力,卻只能在這藏在西山鄉,見證又一代人的成長。
04、整裝再發,打造智慧公路養護體系
失敗後的胡勇,認識到公路行業才是自己的優勢所在,且信息化系統在公路行業的應用還需要更加完善。2012年,胡勇來到江西省檢測中心上班。在這裡,他開始接觸公路養護檢測方面的工作,與在高速集團工作不同的是,之前的工作是偏重對單條道路養護設計的,而在這裡偏重的是對路網的整體養護檢測,側重點不同。
「在省檢測中心這幾年,讓我了解到公路養護的一個整體行業情況,檢測也是最基礎最中心的環節。」胡勇說道。這幾年對胡勇來說相當於修煉內功,一邊了解養護行業的整體狀況,一邊提升編程在行業中的應用水平,因為他愈發清醒意識到,信息化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胡勇利用業餘時間開發出一套公路檢測養護系統。
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規劃》指出,要將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貫穿於交通全鏈條各環節,實現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國家政策與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聽到這個消息的胡勇意識到,實現內心小小願望的機會來了。
2017年,帶著他的系統聯繫了幾個同學,和他們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想法和前景,同學們都很支持他,幾個人湊了50萬資金,成立了江西秀川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道路檢測和養護設計是隔壁的兩個分區,檢測信息是直接存儲在硬碟中的,提取、調閱、應用都較為麻煩,而且原始數據保存相對來說也不是特別重視,很容易丟失。在行業8年,胡勇對於行業痛點十分了解。
秀川科技提供的養護解決方案,是基於公路養護大數據,深度對公路病害進行分析,智能提供養護處治對策,及智慧監控公路病害修復的雲平臺,為公路養護提供從生病、處治方案、到修復的智慧一體化解決方案。
「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是很多人對道路養護的調侃。公路建成通車後,因承受車輪的磨損和衝擊,受到暴雨、洪水、風沙、冰雪、日曬、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蝕和風化,以及人為的破壞和修建時遺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質量會逐漸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車後必須採取養護維修措施,並不斷進行更新改善。
「以 『一庫、一網、一圖、一雲』為核心,惠民、路暢為目標,對人、車、物、事、財整合管控,搭建智慧公路雲網,全面支撐智慧公路發展。」胡勇表示。
當前,秀川科技已針對公路道路養護建立起健全的養護檢測體系,一庫即公路基礎資料庫,一網即一套基礎網絡體系,一圖即智慧公路養護一張圖,一雲即公路養護雲平臺,通過秀川智慧雲平臺實現路面檢測「數據導入→自動評定→自動生成報告→數據可視化」,有效提高檢測數據處理效率,將原本60天的檢測報告周期壓縮為5天,實現效率的10倍提升,保障公路養護質量與效率。
此外,秀川科技還將系統應用到橋梁檢測上,將原本需要5天的橋梁檢測報告生成周期,通過信息化手段壓縮到3小時。
「我去過很多地方調研,我們的技術在全國來說都是領先的。」胡勇說道。與業內知名的中公高科、恆達時訊等企業相比,秀川科技除了市場不佔優勢外,在技術領域,胡勇認為秀川科技的在信息化、智能化與操作可視化上是領先業內的。
05、乘風而行,做自已認為有意義的事
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濟。胡勇認為,對創業者來說,找到對的人,對的團隊是十分重要的。令胡勇感到遺憾的是,曾經一起在創業路上的夥伴,卻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分道揚鑣,箇中感受冷暖自知。
「我應該感謝我的妻子,我兩次創業的時候,她都正好懷孕,很虧欠她,感謝她對我的理解與支持」,胡勇說,創業其實是一件需要堅持與毅力的事,會遇見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很多時候其實是不能兼顧家庭的,而妻子卻總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站在自己身邊,非常感謝她的陪伴與支持。
「現在我會儘量抽出時間去陪我的愛人孩子,但工作肯定還是重點」,胡勇道。
目前,在信息化浪潮的拍打下,各個傳統行業都在謀求轉型升級,公路養護在國家政策推動下,市場需求在未來幾年將迎來一個增長期。
「2020-2025年,公路養護市場將會迎來一個爆發期。」胡勇表示,秀川科技正在研發公路養護決策系統,養護決策是公路養護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科學智能化的養護決策,能有效減少公路養護成本,提高公路養護效率,保證公路養護質量。在行業深耕多年的胡勇,自信秀川科技能在下一波浪潮中抓住機會,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為行業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未來,我們還會積極開拓養護施工業務,在公路養護體系中,提供檢測、決策、施工的養護閉環服務」,胡勇說。目前,秀川科技已與江西省檢測中心、江西省省公路管理局、長安大學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秀川科技將以更昂揚的姿態,迎接更多的挑戰,
「我想為中國公路事業發展做點貢獻,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這句最樸實的話也是胡勇創業的初心。自進入長安大學道路鐵道工程專業以來,胡勇聽過太多前輩們為中國鐵路公路事業積極奉獻的故事,公路發展在中國發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大時代下奮力前行的胡勇,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做對公路行業有意義的事,對國家發展有意義的事。
躍馬揚鞭自奮蹄,未來已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