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及典型地市發展研究報告

2020-10-07 艾媒諮詢

報告根據艾媒數據中心、艾媒諮詢商業情報資料庫、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基礎數據,對博物館旅遊的發展模式及產業鏈主要環節進行剖析,並且特別關注到了地方博物館發展面臨的問題,結合國外經驗提出解決思路。文化消費已成為國民消費升級的重要標誌,相應的博物館旅遊模式也開始發展。但是目前中國的博物館旅遊依然內容相對單一、展覽相對常規,未能很好地結合博物館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旅遊資源以及博物館的群聚效應進行博物館旅遊的資源利用和開發。 (《2020年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及典型地市發展研究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105頁,可點擊文章底部報告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

報告介紹:《2020年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及典型地市發展研究報告》對博物館旅遊的模式進行了分析,結合博物館旅遊的主要模式以及國外的經驗,對中國博物館旅遊發展情況進行剖析,並且總結了當前中國博物館旅遊以及地方博物館發展的主要問題,為中國的博物館旅遊發展做出指引。

本報告研究涉及案例:故宮博物院、深圳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老史德橋村博物館。

核心觀點

目前中國博物館數量眾多,但是有明確品牌效應的少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目前只有故宮、觀復等博物館具有較高知名度,有普通遊客慕名到訪。很多博物館還是都幾乎不為人知曉,並且由於宣傳或活動相對較少,就只有專業人士會到訪,他們的IP或文創產品也沒能「出圈」。因此,需要加強博物館的品牌建設和IP開發,吸引更多用戶到訪。

博物館應依循當地的歷史文化或展品特色進行展覽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博物館基本都依循當地的歷史文化或展品特色進行展覽,這能比較好地體現博物館優勢。但是很多博物館並沒有很明確和突出的特色,也沒有與當地的旅遊資源結合,更沒有形成博物館之間的協同效應。建議通過聯票、集印章等形式,推動博物館之間、博物館與旅遊資源之間形成協同效應。

博物館創建多元化體驗要注重旅遊產品的多元化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創建多元化體驗要注重旅遊產品的多元化,不能將產品僅僅定性在物品。要注重一個產品的多元化的開發方向,例如故宮所特有的皇宮展覽的資源,不僅可以利用相應的物件進行開發,還可以打開互動性體驗的大門。再如「皇帝的一天」體驗活動,從兩個不同的體驗方式進行開發,遊客的選擇性增多,成功的機會也就相應增加了。

行業背景概況(節選):

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發展特性

博物館旅遊內涵:博物館旅遊是以博物館為載體,以博物館文化及其文化衍生品為對象,吸引遊客的一種服務和消費模式。博物館是非營利性的文化事業,注重社會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館旅遊中,博物館是其中最大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發展驅動力分析:經濟

數據顯示,2013-2019年期間,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攀升,到2019年,已突破3萬元,同比增速達8.9%。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者購買力水平也隨之提高,刺激了居民的博物館旅遊需求,從而促進中國博物旅遊行業的發展。

2020年中國中秋國慶假期國內旅遊人次預測

2020年,隨著全國各地防疫工作的穩步推進,截至9月中旬,全國已復工復業旅行社為29694家,佔全國現有旅行社總量的75.72%,團隊旅遊業務已恢復至去年同期40%左右;在線旅遊企業訂單恢復至去年同期四成左右。預計中秋國慶8天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旅遊人數將達5.5億人次。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可能會迎來首次遊客高峰。隨著國內對文化旅遊的需求提升,博物館旅遊開始逐步發展,特別是此次假期期間的博物館旅遊或將成為新熱點。

 2020年中國中秋國慶假期旅遊流向分析

2020年中秋國慶期間,遊客旅遊目的地呈現出明顯的分層,海南、雲南、四川、陝西等旅遊大省和國內著名旅遊城市依然是遊客選擇的頭號目的地,其次是西部地區,此外沿海城市和低線城市也有一定的熱度。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相對於冷門旅遊地區的博物館,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博物館有更好的發展機遇,但同時較高的客流是機遇也是挑戰,因而這些博物館需要在展覽、遊客互動活動、基礎設施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市場數據分析(節選):

開發基礎:2010-2019年中國博物館數量分析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博物館數量持續增加,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19年,中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共有5535家,比前一年度增長181家。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普惠均等已經成為中國博物館顯著特徵,博物館數量和類型的提升為推動博物館旅遊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開發基礎:2019年中國博物館類型及地域分布

當前,中國形成了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2019年,中國國有博物館佔比69.1%,接近7成。從地域來看,華東地區博物館總數位居第一,為1913家,佔比34.6%,這與華東地區悠久的曲阜文化等歷史文化因素有重大的關係。同時,不同地域歷史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博物館旅遊開發各具特色。

博物館開發創新模式一:旅遊體驗模式

體驗旅遊模式是在一定社會基礎之上,以遊客的心理滿足為目標、以服務為舞臺、旅遊產品為道具、旅遊活動為媒介,使旅遊者融入旅遊過程中,滿足心理感受為宗旨的旅遊形式。

 2019年中國博物館數量區域分布統計數據

2019年,中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共有5119家,其中山東省博物館共56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浙江、河南、廣東、陝西擁有博物館數量超過300家;江蘇、四川、安徽、甘肅、湖北博物館數量超過200家,位於全國前十。

典型案例分析(節選):

2013-2019年北京市博物館活動展覽分析

2019年,北京的博物館舉辦活動場次居全國之首,達57969場次,其中教育活動55515個,基本陳列展覽1260個,其他活動1194個,基本陳列展覽數據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博物館活動的數量與藏品數量密切相關。2019年北京市博物館的藏品增加了200多萬件,這位博物館的展覽等活動給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基礎。

標杆開發案例分析:故宮博物院(一)

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座中國綜合性博物館,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宮建築群與宮廷史跡的保護管理機構,也是以明清皇室舊藏文物為基礎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標杆開發案例分析:故宮博物館(二)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故宮博物院共有藏品1863404件/套,較2010年增加了3.09%。藏品可以分為25種大類別,其中,古籍文獻數量最多,共602148件。「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為了保持文物質量,故宮在接受現當代作品捐贈方面相當嚴格,對捐贈作品的作者及捐贈數量都有規定。

 行業趨勢分析(節選):

中國博物館旅遊開發主要問題

中國博物館旅遊開發問題存在原因分析(一)

博物館旅遊開發觀念原因分析

中國博物館大多屬於事業單位,經費全部由財政撥款。鐵飯碗、大鍋飯現象依然存在,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由於缺乏與綜合效益掛鈎的績效考核制度、與參觀人數相關的經費制度、與工作績效相關的員工獎懲制度,博物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績效較差。在這背景下,管理者與員工對陳列藏品缺乏熱情,缺乏主動宣傳的意識。

博物館旅遊開發宣傳原因分析

博物館旅遊發展缺乏宣傳,主要是因為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明顯滯後。許多人認為博物館作為非營利組織,不應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旅遊活動,因此缺乏進行營銷宣傳的動力。此外,很多博物館仍然不配合旅遊部門進行對外宣傳,博物館也沒被納入當地旅遊部門發起的宣傳活動中,無法吸引遊客前來參觀。在營銷宣傳方面,他們習慣於依賴政府部門組織發起宣傳活動,「等、靠、要」思想嚴重。

 中國博物館旅遊開發未來面臨的挑戰分析

中國博物館旅遊開發發展趨勢分析(一)

通過對博物館旅遊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看出,由於博物館具有較高的文化和社會福利性,博物館旅遊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不會退出旅遊市場,但會呈現出周期性波動。因而博物館旅遊地的經營者應該根據博物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特點,利用或者通過能影響周期長度的因素,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和管理方法,以便能夠延長博物館的旅遊生命。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內容節選自艾媒研究院發布的《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及典型地市發展研究報告》,下載完整高清PDF版本報告內容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這為旅遊演藝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年演出市場各類收入對比圖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旅遊演藝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認為,在國內旅遊市場較快發展的同時,國務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旅遊呈現加碼助力的發展態勢。
  • 私人博物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旅遊發展強勁,客流帶動展館收入
    私人博物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旅遊行業發展強勁,客流紅利帶動展館收入 報告摘要傳統意義上的私立博物館指通過徵藏、保護、研究、陳列、詮釋非國有文物、資料等物質及非物質遺產,為公眾提供教育、科普服務以發揚人類精神文明成果的具有實體場地的非盈利常設機構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莊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有機農莊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有機農莊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有機農莊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有機農莊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有機農莊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都市休閒農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都市休閒農業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自然資源是該地區有沒有可供都市休閒農業發展的資源條件,一般需要考慮到該地區的地貌、自然生態、動植物資源等幾個方面。消費空間指的是該地區城鎮居民服務性支出的平均水平,一般來說,都市休閒農業收費比較便宜,大部分市民是能夠承擔的起這種消費水準的。
  • 2020年中國文化地產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文化地產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文化地產是消費者理性與感性的結合, 在產品中提煉出其獨有的價值文化,然後用它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形成共同的價值觀,才能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現在,戶型、設計等等的精益求精已經不能成為消費者接受產品的理由,而僅僅是不讓他們找到拒絕的理由。
  • 2020年博物館旅遊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全方位打造自有IP
    雖然中國博物館旅遊行業已經經歷4個發展階段,但從國內博物館旅遊整體盈利情況、運營穩定性和品牌影響力來看,整體行業仍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因此構建穩定持續商業模式仍需探索。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者購買力水平也隨之提高,刺激了居民的博物館旅遊需求,從而促進中國博物旅遊行業的發展。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隨著旅遊業與農村、農業的不斷融合,將進 一步帶動農村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成為拓展農業多功能性、促進資源高效用、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朝陽產業。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休閒農業與鄉村 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
  • 2017-2022年中國客車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年全球客車累計進口金額TOP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客車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年以來全球客車出口貿易總額達到749.10億美元,當中**-**年間日本客車出口總金額為153.50億美元;中國累計出口金額為94.69億美元。
  • 2019-2025年中國郵輪經濟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郵輪經濟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月**日,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制定印發《關於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年,我國郵輪市場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郵輪旅客年運輸量將達到1400萬人次。
  • 中國旅遊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那麼,在截至**旅遊地產行業發展形勢下,我國旅遊地產企業該如何分析截至**旅遊地產行業的形勢、把握未來市場發展方向,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根據行業趨勢制定發展戰略呢?  《中國旅遊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旅遊地產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旅遊地產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旅遊地產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旅遊地產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商務旅遊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商務旅遊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由於我國商務旅遊市場前景廣闊,對於國際商務旅遊企業而言,我國已經成為其業務擴展的重點市場。截至**,眾多知名商務旅遊企業通過合資或獨資的方式進入我國市場。除了美國運通這樣的旅遊業巨頭外,部分航空公司及連鎖酒店管理集團也紛紛涉足我國商務旅遊市場,這些企業的加入使我國商務旅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 鴉片戰爭博物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2020年9月25日,國家發改委公布60個國家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廣東省2個案例入選,《依託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唱響紅色文化主旋律------鴉片戰爭博物館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名列其一。此次活動從5月正式啟動以來,面向全國徵集到紅色旅遊發展案例177個,最終遴選出紅色資源保護狀況良好、紅色內涵挖掘充分、經驗做法示範引領突出的60個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 中國主題地產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主題地產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2064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降幅比1-**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年為增長17.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9.1%,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3.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7.2%。
  • 《中國旅遊電子門票2017年度研究報告》:文化IP成為行業發展新引擎
    日前,由中國旅遊研究院指導,驢媽媽旅遊網與復旦大學旅遊學系聯合成立的中國旅遊電子門票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旅遊電子門票2017年度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景區門票預訂總交易額達到1316億,其中,線上渠道門票預訂交易額約為188.6億,同比上升47.3%。
  • 中國旅遊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顯示,**年**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年**月,再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解表》,從國家層面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內需啟動、消費升級以及國民收入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中國旅遊業正步入黃金髮展期。
  • 2020-2026年中國旅遊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國內旅遊收入3.3萬億元,增長12%;國際旅遊收入580億美元,增長3%;旅遊總收入3.66萬億元,增長11%。除入境旅遊外,全面實現「十二五」確定的發展目標。**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各省區市旅遊收入統計,山東省以347.5億元列旅遊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同時也是接待遊客總數最多的省份,達4750.9萬人次。
  • 《2019年度民宿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探究疫情後民宿行業發展走向
    2020年3月23日,中國旅遊與民宿發展協會正式對外發布《2019年度民宿行業發展研究報告》。近幾年民宿市場發展迅猛,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使得整個旅遊和民宿行業按下發展的暫停鍵,民宿行業面臨洗牌局面。
  • 中國生態旅遊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生態旅遊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報告編號 1431450   ←訪問時,請說明此編號。 2020-2026年中國生態旅遊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生態旅遊行業政策環境分析一、生態旅遊行業監管管理體制二、生態旅遊行業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分析三、生態旅遊進出口相關政策分析第三節 2015-2020年中國生態旅遊行業社會環境分析一、人口環境分析二、文化環境分析三、生態環境分析第4章 2015-2020年中國生態旅遊市場供需調查分析
  • 2020年中國自駕租車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自駕租車 | 研究報告全文字數:5281字 精讀時間:14分鐘核心摘要:我國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千人汽車保有量仍處於較低水平,租車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疫情對出行方式的安全、防疫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造就了租車企業培養用戶、挖掘用戶的新契機。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市場研究報告》
    近年來,我國旅遊產業發展迅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一直關注和致力於研究如何為中國旅遊市場提供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和服務體驗的同時,為保險行業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繼續聯合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就2017年度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市場狀況做進一步研究,並在今年中國旅遊日到來之際,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際網路旅遊保險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供旅遊產業和保險行業共同參考。   《報告》指出,2017年是中國旅遊業戰略地位提升和旅遊新業態蓬勃發展的重要一年,旅遊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