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保監會披露的上半年小額理賠服務監測情況的通報可以看出,小額案件理賠效率越來越高,縮短小額理賠周期已是大多數保險公司的基本策略。
保監會統計了今年上半年車險小額已決賠案數量在1萬件以上或者個人醫療保險小額已決賠案數量在1千件以上的保險公司的小額理賠服務情況,包括經營車險的42家保險公司和經營個人醫療保險的59家保險公司。
2017年上半年,車險正常賠付案件2374.56萬件,其中小額正常賠付案件1877.12萬件,佔全部正常賠付案件的79.05%。個人醫療保險正常賠付案件475.69萬件,其中小額正常賠付案件382.52萬件,佔正常賠付案件的80.41%。
理賠周期是小額案件最關注的問題。
上半年車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為0.45天,同比提速48.28%。這得益於行業近年來依靠網際網路技術從紙質人工理賠到電子化個人自助理賠的探索,使得車險行業小額案件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由前年的1.58天降至0.45天。包括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安心財險等許多公司均已實現小額案件微信、APP端自助理賠。
當然,也有部分公司索賠周期較長,遠落後於行業水準。最長的便是安華農業,車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達到6.95天,是行業均值的15倍。此外還有渤海財險、華海財險、鼎和財險、國泰財險、安邦財險、信達財險、永安財險、陽光農險、中煤財險和長安責任(10家公司周期比較長,前兩者接近3天,後8家則在1天以上)。
上半年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為1.66天,同比提速14.87%。財險公司比人身險公司效率提升得更快,財產險公司個人醫療險平均索賠支付周期由前年的2.95天降至1.04天;人身險公司則由2.29天降至1.70天。不管從提升力度還是今年的效率方面,財險公司都更優一籌。
公司方面,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平均索賠支付周期最長的都邦財險,高達5.79天。其餘未超過5個自然日但相對較長的10家公司分別是中德安聯人壽、中國人壽集團、泰康養老、長安責任、安盛天平、平安養老、中意人壽、中國人壽、華安財險和史帶財險。
5日結案率是另一個反映理賠服務效率的指標。上半年車險小額理賠5日結案率為98.69%,同比提升1.73個百分點。
車險小額理賠5日結案率最低的公司亦是安華農業,不到66%。顯而易見,這家以農業險為主的專業農險公司,車險理賠服務是其短板。此外,包括華海財險、渤海財險、安邦財險、鼎和財險、永安財險、中煤財險、英大財險、國泰財險、長安責任和都邦財險在內的10家公司結案率相對較低,其中前兩家公司低於90%。
上半年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5日結案率為96.69%,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其中人身險公司為96.70%,同比提升0.71個百分點,財產險公司為96.48%,同比提升5.43個百分點。
從公司看,個人醫療保險小額理賠5日結案率最低的公司是中德安聯人壽,僅為56.76%。都邦財險和中國人壽集團次之,分別為62.34%、77.41%。其餘10家相對較低的公司是泰康養老、安盛天平、華安財險、長安責任、平安養老、太保財險、眾安在線、利安人壽、中意人壽和華夏人壽。
顯而易見,各保險公司理賠服務能力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包括簡化理賠索賠流程、減少理賠單證種類、單證無紙化和積極引導消費者出險後儘快報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