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建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13 中國建設新聞網

今年兩會期間,江西代表團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盧天錫分別帶來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進一步加強傳統建築保護的建議。盧天錫建議,從加大宣傳力度、出臺政策標準、壓實工作責任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傳統建築保護。江西代表團建議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相關法律體系,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協同推動相關工作。

傳統建築保護措施有待強化落實

傳統建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和重要載體。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傳統民居保護、傳統建築保護等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分五批公布了6799個中國傳統村落,先後開展了傳統建築掛牌保護、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館、遴選傳統建築名匠、編印《傳統建築解析與傳承》等工作,傳統建築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於政策法規不全、掛牌標準不明、建築底數不清、保護措施落實不力等原因,造成了傳統建築仍以驚人的速度消亡。

2017年以來,江西省組織開展傳統建築調查工作,共調查登記1萬餘處傳統建築。通過深入調查和分析,一些地方對傳統建築保護工作認識還不夠到位,存在重申報輕管理、重建設輕保護、「等靠要」等問題;由於傳統建築保護措施落實不力,傳統建築資源普查還不到位,掛牌保護的數量嚴重不足,應掛牌保護的傳統建築未掛牌,目前各地仍然存在破壞和擅自拆除傳統建築的行為。

面對這些問題,盧天錫建議,國家儘快出臺一部專門的傳統建築保護法規,制定傳統建築認定標準,並且要求各地出臺進一步細化政策標準,明確部門職責,落實保護舉措,為規範傳統建築保護、查處破壞傳統建築的違法違規行為提供制度依據。同時,全面開展傳統建築資源普查,進一步摸清傳統建築的數量和現狀,為每處傳統建築建檔造冊,建立完善的電子檔案及資料庫,並做好掛牌保護各項工作。此外,國家有關部門將傳統建築納入督察考核範疇,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狠抓傳統建築的資源普查、掛牌保護等各項工作落實。

加大對傳統建築的保護力度,要自上而下開展傳統建築調查、登記、掛牌保護工作,依法打擊傳統建築異地遷建、傳統建築構件盜賣等非法行為,加大對瀕危傳統建築的搶救性保護修繕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盧天錫還建議,在具體的落實中,要注意廣泛宣傳傳統建築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政策規定等,讓社會充分認識到保護傳統建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人人保護傳統建築的良好氛圍。要加強對基層業務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傳統建築工匠的交流培訓,不斷提升基層管理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傳統建築工匠的技術水平,並且鼓勵傳統建築工匠積極參與傳統建築的保護修繕。

傳承紅色文化 做好革命遺址村落保護

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2017年7月,江西省開展首批省級傳統村落申報評定,經省政府批准公布了248個省級傳統村落。這些傳統村落覆蓋了90%以上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縣,保留了大量的革命遺址。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登記在冊的革命遺址達2000多處,如青原區橫坑村、金谿縣後龔村、井岡山茅坪村等都是典型的「革命遺址村」。這些重要的革命遺址,承載了豐富、鮮活和生動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傳統村落調查工作,公布了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江西省共登記上報800餘個傳統村落,有343個村落入選,列全國第八位。

據了解,目前,江西省傳統村落大多按要求均編制了保護規劃,制定了較完善的保護措施,但由於鎮、村規劃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難以對規劃實施有效管理。同時,由於傳統村落改善提升的資金缺口較大,基礎設施水平仍然比較落後,尤其是傳統建築保護的投入嚴重不足,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再加上傳統村落保護是一項綜合性的複雜工程,需要各部門統籌推進。目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僅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甚至鄉鎮單打獨鬥,沒有整合資源和力量,保護發展任重道遠。

為此,江西代表團建議,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相關法律體系,從國家層面出臺加強傳統村落的法律法規,為規範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建設、管理行為以及嚴厲查處破壞傳統村落的違法違章行為提供法律依據。在資金方面,繼續加大對傳統村落的資金投入,設立國家、省、市、縣各級傳統村落保護財政專項資金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由縣級人民政府統籌用於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和環境改善、傳統建築的保護維修等;省、市、縣共同籌集資金,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基金,專門用於保護傳統村落,為古村落保護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

江西代表團建議,要整合各方資源協同推動工作。建立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定期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督察評估。堅持保護為主、活化傳承的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共同推動傳統村落、傳統建築(革命遺址)的健康發展,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與鄉村振興、農村環境整治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將傳統建築和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與紅色陣地建設和紅色旅遊發展結合起來,不斷延伸和拓展傳統村落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實施「十大行動」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山東省文化廳決定實施包括規劃建設「曲阜經濟文化特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會」徵集展演、縣級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等在內的十大行動。  山東省文化廳14日印發了關於《山東省文化廳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十大行動》的通知文件。
  • 府谷作協參加「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載譽歸來
    ,參加了在榆林召開的榆林市陝北文化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研討會。會議表彰了「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專題研討活動優秀組織與優秀論文。榆林市陝北文化研究會授予橫山區黃土文化研究會、府谷縣作家協會(原縣黃土文化研究會) 「保護傳統村落與弘揚陝北文化」專題研討活動優秀組織獎。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馬文洋)11月26日上午,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挖掘儒釋道文化內涵
    圖為大會會場    海外網12月21日電 儒釋道三教文化已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2月18日齊雲山道教文化論壇在安徽黃山國際大酒店舉行安徽省有關領導,黃山市及休寧縣政府領導和宗教界人士在論壇大會上講話,一致認為,儒釋道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許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係,是我國整個思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道教又是中國唯一的土生土長的本土文化,表示願與中外人士一道,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對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鑑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論述,共圓中華復興之夢,為發展中國區域經濟文化做貢獻。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也都知道,習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6日參觀了曲阜之後有一個重要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也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所有的這些論述,都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復興。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弘揚,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12月6日,為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一場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在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對此,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微思維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鍾哲輝也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抒發自己的看法,他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出全新需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階段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必要條件、海南特色性地方文化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可靠動力、海南地方性社會組織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開創實踐範例等四個方面,表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題: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新華社記者「媽媽,他們在幹什麼?」「燒太平窯呀,這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農曆八月十五燒「太平窯」,是景德鎮多年來的中秋傳統習俗,意在祈求未來平安幸福。中秋節前後,全國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挖掘展示節日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和傳承。9日晚,一場「『越』夜『月』魅力」的夜遊中秋活動在廣州越秀區南粵先賢館拉開帷幕。
  • 壽光市臺頭鎮舉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大會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11月22日上午,壽光市政協原主席、市關工委主任、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王茂興圍繞「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做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表率」為臺頭鎮作專題授課。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了多場講座,收穫了大量的「文化粉絲」。2020年12月6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
  • ...江西、福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
    七年來,山東、江西、福建等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積極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傳統文化的發展在這裡枝繁葉茂。
  • 復古夯土牆效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勤儉節約精神
    復古夯土牆效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勤儉節約精神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逐漸穩定,人們已經從單純的物質追求發展到精神、物質雙追求,而國家也對於我們曾經優秀的傳統文化日益重視,但是單純的空喊口號對於傳統文化的追求並不十分有利,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東西能夠作為一種精神寄託
  • 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記者周瑋  2019年2月底,中國歌劇舞劇院開啟民族舞劇《孔子》第二輪全國巡演。  從民族舞劇《孔子》《昭君出塞》《趙氏孤兒》《李白》,到民族歌劇《劉三姐》《林徽因》《玉堂春》,再到民族音樂會《國之瑰寶》《國韻流芳》,中國歌劇舞劇院近年來聚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以歌劇、舞劇藝術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傳遞中華美德。
  • 「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
    圖為 「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現場   >  4月11日下午,「彰顯貴州獨特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陽明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市觀山湖區喀斯特公園舉行。建議:傳統文化要融入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價值體系中去,成為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傳統文化要與市場對接。如建設弘揚陽明文化的基地,成為研究、傳播和產業發展的平臺。借文化產業之力,宏揚傳統文化之美,讓陽明文化「顯象」而親切,走入人間,走進人心,走向未來,造福於貴州發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巡展
    河南法制報全媒體記者訊,2020年9月14日至1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尉氏縣新尉工業園區棗朱小學、尉氏縣邢莊鄉水黃村小學、尉氏縣邢莊鄉屈樓小學、尉氏縣鵬達學校承辦,河南路之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巡展
  • 【文明】渝北青少年:探尋非遺之美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文明】渝北青少年:探尋非遺之美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15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時代
    傳承厚重中華文明,堅定全民文化自信。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暨文物捐贈儀式在河南省方城縣博物館舉行。來自南陽市各縣(市區)文物工作負責人、方城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等領導、以及方城縣貧困家庭青少年、留守兒童、輔導老師代表等參加此次活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圳鑑源文化網上博物館和館長榮獲了這些殊榮
    筆者獲悉,深圳資深收藏家、國家一級藝術品鑑定師與評估師、鑑源文化博物館館長匡俊旺榮獲2項殊榮,分別為2020中國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網上博物館創始人。此外,鑑源文化博物館獲2020中國科技創新示範單位。
  • 嵐山一中|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為認真落實《教育部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及《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於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圍繞我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團委特組織此次「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暨元旦假期文化自信主題教育活動。01堅定文化自信,拒絕「洋節」倡議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
  • 習近平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為傳承和創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