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遊。這裡不僅風景秀麗,是世界長壽之鄉,而且素有「華僑之鄉」的美稱。在大埔,走出過很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僑客商,其中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就出生於大埔縣西河鎮,他成年後只身前往南洋,創造了一個富可敵國的商業帝國。
張裕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一行與當地領導在張弼士故居「光祿第」前合影。
斥資千萬,還原張弼士傳奇一生
9月19日,「共商共建張弼士博物館」座談會在大埔縣西河鎮舉辦,大埔縣相關領導、張裕孫健一行,以及梅州市龍發生態旅遊度假有限公司、北京藍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主要負責人,就張弼士博物館建設等事項進行洽談。
會上,西河鎮黨委書記丘武秋介紹,張弼士故居旅遊區已被列為大埔縣的重點項目,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含張弼士故居、張弼士博物館、張裕葡萄酒體驗館、文化街等旅遊配套設施,目標是打造成為首個集民族文化、商道文化、酒文化、客家文化、農耕文化為一體的文化產業園。
其中,全新建設的張弼士博物館,總投資約為4000萬元,建地規劃用地4230平方米,建設面積2600平方米。
張弼士故居「光祿第」
目前,張弼士博物館已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明年初建成。
按照規劃,張弼士博物館將圍繞張弼士生平故事、商業帝國和實業報國為中心,展現張弼士創辦張裕、推動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發展的全過程,全景式還原張弼士充滿家國情懷、民族氣節、使命擔當的人生軌跡,並通過設置豐富的沉浸式體驗環節,讓遊客在寓教於樂中感受中國葡萄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張裕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表示,從2002年建成國內第一座專業化酒莊——張裕卡斯特酒莊開始,張裕目前已在全國布局6家國家級4A級景區,擁有18年豐富的工業旅遊實踐經驗,併入選首批「中國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名單並位列第一,當選山東省工業旅遊聯盟理事長單位。
目前,張裕正在上海建設北外灘葡萄酒文化博物館,並計劃在煙臺籌建中國葡萄酒國家館。
孫健表示,此次建設張弼士博物館,張裕將充分總結18年來公司在旅遊行業的成功經驗,同時積極吸納全球優秀的經驗和做法,並結合張裕實際情況及大埔當地的風土人情特點,力爭做到三點提升,讓遊客「來一次數年不忘」。
首先是文化內涵的提升,博物館要充分挖掘張弼士與張裕百年的歷史厚重感,讓遊客感受心靈上的震撼;其次是視覺呈現的提升,利用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以及創意與技術的結合,打造令人過目不忘的震撼視覺效果;最後是用戶體驗的提升,要站在遊客的角度規劃項目,例如在品鑑環節拿出最好的酒接待遊客,通過好玩、互動、有趣的方式來講故事等。
群策群力,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葡萄酒之父
張弼士(1841~1916年),別名振勳。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人,是著名的客屬華僑實業家、愛國僑領、近代中國「實業興邦」的先驅、張裕創始人、中國葡萄酒之父。
張弼士出生於1841年,18歲時隻身闖蕩南洋,事業獲得驚人成功,成為南洋華人首富,資產高達8000萬兩白銀,1915年被《紐約時報》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摩根」。
張弼士被評為「客家八賢」之一,還是南粵先賢館首批「南粵先賢」之一,是客商的傑出代表。張弼士一生遵循仁、義、信、勇、謀的處世原則,身懷「吾生為華人,當為中華民族效力」的民族大義,以及堅定地認為「唐人是了不起的,只要發憤圖強、後來居上,祖家的產品都能成為世界名牌」的信念,一生都在為振興中國民族工業奔走。孫健一行參觀了大埔縣博物館、縣陶瓷展館、縣漢劇團、百侯古鎮等地,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精髓。以張弼士為代表的客家人以團結和奮進為精神內核,具有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優良品格,歷代英傑層出不窮。
大埔縣委書記朱漢東表示,張弼士是愛國精神、實業興邦精神的體現,我們更要講好他的傳奇故事。張裕公司不忘初心,積極回饋作為張弼士老家的大埔縣,大埔要把博物館做好,縣裡將為張弼士旅遊區提供更多旅遊資源支持,未來爭取打造成為5A級景區。
同時,他認為張裕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以及豐富的葡萄酒旅遊實操經驗,值得學習,後續大埔也將派遣人員去張裕取經。
孫健代表張裕向大埔縣回贈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題贈的「品重醴泉」捲軸。
據了解,張弼士前後創辦了多達28個企業,目前僅有張裕還在運營中。孫健表示,講好張弼士的故事,就是講好張裕的故事,張弼士的人格魅力和創業精神,即使跨越了百年時光仍然有眾多發光點值得探討和學習。
同時,張弼士博物館的建設,也將讓當地受益。近幾年來,大埔縣致力打造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縣,「世界長壽鄉」的稱號更是聞名遐邇。張弼士博物館在大埔的落地,無疑對於做大做強大埔縣文旅產業、建設美麗鄉村及助力扶貧攻堅,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