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 恬莊一碗豆腐花火了19年,一天只賣30碗

2020-12-14 江南人家G

繁華熱鬧的恬莊古街旁,有一條「興隆路」,沿著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會發現一個帶著帽子袖套的老爺爺,圍著圍裙,在路邊賣豆腐花。

老人姓王,今年76歲,以前在村裡面幹活,54歲下崗後,獨自一人去港口學了這門手藝,這一做便是19年。

「不,是19年!」坐在旁邊一桌正在吃豆腐花的小夥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從小學一年級天天來吃,現在孩子都滿月了!」。同桌的女士笑著調侃道:「你倒是記的比叔叔還清楚」

見女士手裡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孩童,想必是幸福的一家三口,待男子匆匆吃完豆腐花,便一同駕車離開了。

豆腐花傳承了幾代人的舌尖記憶,許多人或許也像那名男子一樣從一個小小的娃娃到長大成人,娶妻生子,還不忘這一份承載著小時候回憶的豆花。

小編去的時候接近五點,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有的趕著回家吃飯,有的停駐在豆腐花攤前。

「爺爺,來碗豆花!」。「好嘞!」。只見老人從木桶中盛了滿滿一碗的豆花,淋上醬油,撒上蝦米再放點紫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花就做好了。

「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老人笑著說。嘗上一口,鮮香嫩滑,入口即化,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加點辣椒醬、香菜調味。

「老闆來碗豆腐花!」。騎車電瓶車的女子喊道,前面還坐著一個小孩。「賣完了,最後一碗給這位小姑娘了!」,「還剩半碗,給這位小朋友吧,就不收錢了!」。說完便利落的做了起來。

買豆子、磨豆漿、煮豆腐花,一道道工序成就了這碗雪白滑嫩的豆花。老人每天中午開始準備,下午2點準時在十字路口擺攤,每天30碗,一碗3元,賣完收攤。來買的大多都是街坊鄰居,一碗豆花的功夫,隨便聊上幾句,滿載的人情味。

趁著天還未黑透,老人獨自一人收起了攤,就這麼一輛電瓶三輪車,一張摺疊桌,幾個板凳,一位老人,堅持了19年。

來源這就是張家港

相關焦點

  • 天津這家豆腐腦店用蝦仁打滷,一碗只賣3塊錢,一天賣完300碗收攤
    天津人個個是吃主,只要是好吃的食物,不管是日常常吃還是不常吃的,都會前往品嘗,就拿早餐來說吧,一碗豆腐腦也可以惹得顧客絡繹不絕上門,很多人為了能吃上一碗好吃的豆腐腦,還特地要起個大早。天津不光有好喝的豆腐腦,還有特別好喝的老豆腐,天津有家老豆腐店特別與眾不同,大早上就有人排隊,很多人還在外面支起桌子來吃,原因就是他家的豆腐腦是用蝦仁打的滷,吃起來特別的鮮,有時候還能吃到大個的蝦仁,但不是每一碗都有。
  • 江蘇張家港三大古鎮,寧靜風光值得品味
    江蘇蘇州,張家港。原名沙洲,後以境內河流張家港命名。北濱長江之地,自古人文薈集,留下了不少古老的水鄉、市鎮記憶。一起來看看張家港三大古鎮,你曾經去過幾處?1 恬莊古鎮張家港,恬莊古鎮。,清代中期在楊岱等人的經營下,恬莊迅速崛起。
  • 偶俚張家港,有你真好!不接受反駁!
    走遍香山「十八景」,只覺芳香馥鬱,百鳥婉轉,處處可嗅豐厚的文化氣息。拾級而上,滿山綠波翻湧,綠意醉人,從香山峰巔俯視張家港全景,朦朧縹緲,影影綽綽。 ▲來源於偶俚張家港 空閒時,來到了這裡,看看這個蘇州最低調的古鎮——恬莊古鎮,一個怡然自得的水鄉。
  • 老夫妻賣面30年,每天只賣200碗,有人出高價多買一碗被老闆婉拒
    老夫妻賣面30年,每天只賣200碗,有人出高價多買一碗被老闆婉拒。大叔做的面並不單一,根據顧客的需求有牛肉麵、或者海鮮面、雞腿麵等很多種,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吃什麼。人多的時候大叔和丈夫兩個人經常忙不過來,因為來吃麵的顧客太多了,有的時候因為店鋪太小桌子不夠用,還要在外面臨時的搭上幾張桌子。吃過大叔做的面的顧客,都愛上了這家麵館的味道。
  • 匆匆走過江南古鎮恬莊
    早在幾年前就看到博友發的恬莊古鎮作品,那時已把它列入尋古訪勝目錄之中,不知什麼原因一拖再拖至今沒有去成,這次跟隨攝友圈去張家港香山一日遊,順道去了恬莊古鎮,也如願完成了計劃內的出遊,2月23日上午10點40分走進了古鎮老街
  • 江蘇-張家港~花園浜這家小餛飩,吃了整整11年
    在花園浜路(23號)上有一家開了11年的老店鋪,名為「小新餛飩」(原周記餛飩),取自老闆的名字周小新,因原店名被搶先註冊,故而改名為小新餛飩。這是一家不到30㎡的小店,踏進店門,左右兩邊各放了三張長桌和幾張板凳,一眼望去能看到開放式的窗口,窗口上放著各種調料,再裡面是周叔煮餛飩的地方。
  • 江蘇-張家港~泗港一碗麵,做了34年!
    張家港人早上習慣泡在一碗熱騰騰的湯麵裡,去哪吃麵,吃什麼面,老饕們都有自己的私藏,往往喜歡蟄居在市井的街巷吃一碗地道的面,一吃就是幾十年。「個麼肯定是天福,開著快四十年哉。」「叔叔,閘上你吃的最多的麵館是哪家?」「天福吧,這家店開了很久,久到不知道多少年,只曉得我小時候它就在了。」準確的說,今年是天福麵館的第34個年頭了。只要是閘上人,提及麵館,每個人的回答都是「天福」、「天福」、「天福」。
  • 沒來過張家港,隨便一搜推薦地都說恬莊古街
    沒來過張家港,隨便一搜推薦地都說恬莊古街,那就帶著父母來逛一圈,大概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好多店鋪都關了,天氣也陰陰的,人不多。反倒是這種天氣,才更好拍的江南水鄉。從牌坊走到底也就沒幾分鐘的路,再拐進南街走出來,一個圈子很快就走完了。
  • 濟南最火爆的「老鍋雞湯」攤,10元一碗,一天賣500碗,利潤超半
    濟南最火爆的「老鍋雞湯」攤,10元一碗,一天賣500碗,利潤超半!在濟南的夜市裡就隱藏著一家老鍋雞湯攤,攤主是憨厚的大伯,做老鍋雞湯已經10年了,並不是半道做的,而是一名實打實的老師傅,20歲開始學廚藝,就這樣一直幹了20多年了,現在孩子都已經出來工作了,就想換個環境,後來想憑藉自己的一身手藝做點小生意,於是就在夜市做起來老鍋雞湯.
  • 天津大姐做撈麵30多年,打滷面炸醬麵一碗10塊錢,一天只賣300碗
    天津有一家做撈麵做的很好吃的小麵館子,位置很偏僻,不太好找,就算是導航之後也要仔細找才能找到,這家飯館現在很火,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店,老闆是位天津大姐,她做撈麵做了30多年,她的這家小麵館現在還保留著原來的經營模式,每天只賣三個小時,賣完300碗就清場。
  • 老店只賣一種面,一天限量賣200碗,35塊錢一碗,大家看值不值?
    老店只賣一種面,一天限量賣200碗,35塊錢一碗,大家看值不值?大家好,我是小胖,又來給大家分享美食了,今天小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碗特殊的麵條。說到麵條,很多人都會想到自己家裡平常煮的麵條,或者是在外麵粉麵館吃的麵條。
  • 售價100元1碗的方便麵,一天只賣100碗,生意火爆售完為止!
    大家好,我是美食小編小阿倩,今天跟大家聊的是售價100元1碗的方便麵,一天只賣100碗,生意火爆售完為止!泡麵應該是世界上最溫柔的食物了,你討厭它埋怨它離它而去,它還是會在許多深夜裡給你最溫暖的慰藉。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的是售價108元的蘇州三蝦麵,徐老闆說他一天只賣100份,來晚的顧客就遺憾吃不到了。許多人可能認為是聽錯了,108元的泡麵就究竟是什麼做成的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蘇州三蝦麵,顧名思義是用蝦和泡麵搭配而成。用鮮蝦到三個部位組成,蝦仁蝦腦和蝦籽。
  • 襄陽最破舊麵館 30年只賣一種豆腐面 一碗3元顧客排隊十幾米
    而對於襄陽人來說,吃豆腐面肯定得去董記麵館,畢竟這家麵館30年就只做豆腐面,味道肯定差不了,而顧客也是天天排隊長隊,估計也得有十幾米長了,破舊的小店看起來非常熱鬧,有人排隊,也有人在吃麵。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這豆腐面的「靈魂」就在於豆腐,老豆腐切成小塊之後,用各種香料炒著,做成紅燒豆腐,看顏色就感覺很有食慾了,像這樣的紅燒豆腐,老闆每天都需要好幾鍋,不然根本是不夠賣的。
  • 張家港被忽視的古鎮,曾今人才輩出、格外繁榮,如今僅剩一條古街
    張家港位於江蘇省境內,是江蘇蘇州市代管縣級市,張家港地處長江下遊南岸,南臨蘇州、無錫相鄰,北濱長江。張家港經濟十分發達,在中國百強縣(市)佔有一席之地並且名列前茅,排名僅低於崑山和江陰。此外,張家港自然環境優越,山清水秀,風光秀麗,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適合旅遊度假。
  • 農村大媽擺攤賣小吃30年,油雞飯加碗豬蹄大腸湯,一天只賣4小時
    沒有人做生意一開始就很順利的,我們那裡的大媽擺攤30年,每天都是能在美食中找到問題並改良過來。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大媽這生意是越做越好了,大媽在賣的這美食就是一碗油雞飯外加一碗豬蹄大腸湯。小妖也去吃過,不過大媽每天就只賣4個小時,中午賣兩個小時,晚上賣兩個小時,要是去晚了可就吃不到了呢。這油雞飯少不了的肯定就是雞肉了,這雞肉都是用最新鮮的手撕雞肉做的。大媽先是把雞給蒸熟後,再把雞肉在鍋裡做成油雞飯。
  • 廣州最火爆的「牛雜」小吃,6塊一碗,一天賣600碗,利潤過半!
    廣州最火爆的「牛雜」小吃,6塊一碗,一天賣600碗,利潤過半!大姐在廣州賣蘿蔔牛雜已經30年了,最早是推四輪手推車在居民樓的樓下賣的,最早期的是用竹籤一串串穿好了賣的,現在改變成用一次性碗來裝著吃,味道還是那個味道。牛雜可以說伴隨著廣州人成長的小吃了,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牛雜小吃的身影。
  • 武漢30多年的小店,只賣1種小吃,一天賣6000碗來吃的大多回頭客
    武漢這家30多年的小店,已經是周圍鄰居眼裡的自家食堂,他家30多年來只賣一種小吃,那就是魚糊粉,一天能賣出去600碗,來吃的大部分是回頭客,有不少人離開了武漢,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吃一碗他家的魚糊粉,這家小店就是老楊家鮮魚糊湖粉。
  • 白髮蒼蒼大爺賣「北京特色」美食,13元1碗一天最少賣500碗
    人人都愛吃美食,每個人眼裡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不管貴賤自己喜歡的就是美食,也有的人認為價格越貴的越好吃,認為山珍海味就是美食,不過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只要自己吃著順口就是美食,今天我要給大家說這樣的一個美食,這個美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老北京人最愛吃,而且這個美食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開的一家小店
  • 「親子遊學記」張家港遊學旅行全攻略
    恬莊古街恬莊古街恬莊老街歷史是悠久的,是張家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置身於古街之中,恬莊古街恬莊古街恬莊及周邊地區共湧現出歷史名人65位,其中狀元4位,榜眼1位,進士31恬莊古街和寶寶穿上旗袍,走在恬莊老街,自己都覺得美美的,有時候旅行也要有點儀式感~恬莊古街
  • 一天只賣72碗面卻比一天賣幾百碗面賺錢,你信嗎?
    老街人看到這代掌勺兼老闆都笑嘻嘻地打招呼:「多做一碗吧,饞面嘍。」老闆也笑:「三六九,年年有,祖宗的老規矩俺可不敢改了!餓餓吧,明天再來。」祖上說,烹小鮮如治大國,一日賣兩頓,一頓36碗上等面,就保得麵館不衰。祖宗規定的數量不光是為了討個吉利,也是經過實踐得來的,一個人不急不忙,一天頂好才能做出72碗上等面來。可是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打算。老闆有個獨子,腦子靈光,很早就跟爹學手藝,比他爹還要強一分。兒子認為,有自家的百年招牌,一天做出多少碗就能賣出多少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