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見聞:難民營裡的心理危機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界弟 醫學界

難民營裡的心理危機。

10月30日,愛琴海海域發生6.9級地震,據報導目前已造成土耳其和希臘上千人傷亡。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市受災嚴重,房屋倒塌、海水倒灌的畫面讓人震撼。震中距離希臘薩摩斯(Samos)島僅13公裡,這裡收容了大量移民和難民。無國界醫生在地震後展開緊急應對,派發500張毛毯及40張床墊給無家可歸的災民,醫療隊也支援當地醫院,持續評估醫療需要以隨時準備提供所需援助。

多年來,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的移民和難民接連不斷來到希臘,以尋求一個安全的地方,卻發現他們陷入生活條件惡劣、缺乏醫療等基本配套、營地內人滿為患,人們前途未卜的困境,而這一年,在這種種挑戰之外,還有新冠肺炎、大火、地震的多重打擊,對處境艱難的人們而言,2020年尤其殘酷。

在地震前,無國界醫生已經在希臘為萊斯沃斯(Lesbos)島和薩摩斯島以及雅典的移民和難民提供醫療和心理健康服務。心理學家凱特琳娜( KATEŘINA ŠRAHŮLKOVÁ)在萊斯沃斯島上的莫裡亞難民營內的兒科診所工作近半年,主要為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她見到了大多數接受治療的孩子都沒有父母的陪伴,其中很多人因為過往的創傷,選擇自殘,用身體上的疼痛來轉移對精神折磨的關注,在千辛萬苦逃離暴力衝突,走完逃難的旅程後,依然被噩夢追隨……

心理創傷不像地震和洪水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理震撼,但就對個人的破壞威力而言,何嘗不是人心裡的山崩海嘯?這次的天災,只是人們日常苦難的一角。以下是凱特琳娜的講述。

無依無靠

在兒科診所,我們照顧的大部分病人都是沒有成人照顧的18歲以下的兒童,他們在這裡孤身一人,沒有家長陪伴:有些人父親去世,母親留在祖國;有些人的父母在戰爭死亡或失蹤;有些人的父母還活著,設法籌到了錢把孩子送往更安全的地方,但這些錢也只夠把孩子送出去了……

我看到的大多數無人陪伴的兒童都來自阿富汗,且都是男孩。他們告訴我,女孩獨自旅行反而更危險,會遇到不少暴力侵害,因此家人不會讓女孩獨自逃難,而女孩子們也不敢這麼做。然而可悲的是,大多數男孩在旅途中,甚至在到達難民營後也未能倖免於暴力侵害,包括性暴力。所以這裡的兒童出現自殘、自殺的念頭是很普遍的現象。

控制疼痛的辦法

我常聽到割傷自己的孩子說,他們無法控制內心深處的疼痛,而自殘行為讓他們感到自己對身體疼痛的掌控——這疼痛是切割造成的,而不是平白無故的。

我一直在照顧一個無人陪伴的17歲男孩。他曾嚴重自殘,割傷自己好幾次。他的父親去世了,母親只能留在衝突持續數年的祖國。幾個月以來,男孩都是伶佇一人在正式營地之外被稱為「叢林」的地區生活,連帳篷都沒有,獨自在寒冷天氣裡煎熬。

還算幸運的是,幾個月後,他被安排到青少年營地。現在他的情況時好時壞。最近一次見他,他身上的傷口很深,醫生不得不為他進行縫合。

他每天都在數日子,一旦年滿18歲,就會被扔出青少年區。他正等待當局將他轉移到希臘大陸。在那裡,沒有成人照顧的青少年能得到較妥善照顧,並獲得學習機會以融入社會。

只是,到現在為止他已等了九個月。

說不出口的心願

有一個來自非洲的女孩在自己的國家被強暴,在逃難途中也同樣遭遇了這種不幸。她經常來接受我的諮詢。

女孩的庇護申請被移民局蓋上了一枚紅章,這代表她仍不能離開萊斯沃島,她要再等到2021年7月才可以再次提交庇護申請。

她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名修女,但過了一陣子,她便害怕談論這事,因為她擔心這是個永遠無法實現的願望。

她時不時做著同樣的噩夢。有一次治療中,我讓她在紙上畫畫。她畫出了其中一個噩夢,還想像出了一些新的東西——當遇到夢裡出現的事情時可以保護自己的方法。我於是建議她在睡前想想能保護自己的方法。我們還討論在現實情況中,她可以採取哪些安全措施保護自己。但坦白說,方法也真的不多,無非是晚上不要走出帳篷,甚至是上廁所也應儘量避免,並儘可能找其他女孩陪伴。

光明的時刻

我和一個同樣來自非洲的少年一起經歷了一些更光明的時刻。

他第一次接受諮詢的時候,運動衫的兜帽一直拉上來遮住腦袋,看起來也心不在焉。他談到了他在原籍國的遭遇:很多創傷性事件發生,包括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死亡,他自己也經歷了暴力事件。

後來他慢慢放鬆下來。現在他會放下帽子,看著我的眼睛。他談論足球時會與我有最多的眼神交流,甚至會大笑。

然而,他仍然會做惡夢,他甚至不敢談論那些夢。

他害怕其他男孩,所以他寧願不和任何人說話。不過,他確實有一個朋友——另一個和他來自同一個國家的男孩。他的英語水平在提高,這意味著他可以和管理營地的人交談,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意見。

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營地裡有個十歲出頭的男孩反覆提到要自殺,現在他似乎也在改善。

他的祖國經歷了廣泛戰爭和衝突。經過一起探尋,我們認為已經發現了他渴望或需要自殺的背後原因。

他做了惡夢,夢見有人來到他們的帳篷裡想殺了他的全家,只留下他一個活口。所以,他必須自殺。要保護家人的念頭已經壓得他不堪重負。

我們試著解析這個夢,夢中發生了什麼,在白天醒著的時候他能做什麼。他很積極地回應我的建議。但同時,他說他知道事情已經發生了:有人在營地被刺傷。

他還說,有小偷爬進他們的帳篷偷走了一些東西。

我想我和他可以一起戰勝惡夢的影響,但我很難與營地裡的暴力抗爭。

支離破碎的心靈

以上提到的都是我的長期病人,但新到來的家庭和新孩子也需要心理護理。例如,有兩個十歲出頭的女孩來自經歷了幾十年戰爭的國家。她們和父母在營地裡待了幾個月,度過了漫長、空洞,沒有上學或兒童活動的時光。

年幼的女孩有自殘行為,而稍大一點的女孩則在制定自殺計劃。她們都不相信自己會離開莫裡亞。她們的母親自己也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所以無法向女孩提供所需的支持。我在找精神科醫生和社工,但等待時間非常長,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自己來應對這種局面。

我還照顧了一個自殺未遂的男孩。他曾經要求心理健康護理。但當時有些病人的需求比他更急迫,所以他不得不等待。這裡的需求太大了。我們不得不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確定先給誰治療。自殺未遂後,他的病情變得緊急起來。一想到如果他能早點得到治療,事情就不會發展到那個地步,我就很傷心。

莫裡亞的許多兒童在到達營地之前都經歷過創傷事件。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他的原籍國失蹤了,他等了一年都沒有結果,這才開始了長途旅行來到這裡。因為自殺的念頭一直揮之不去,有時這些想法會發展成一個可怕的、詳細的計劃,他在服用強效抗抑鬱藥。最近,當他發現他失蹤的家人實際上是被武裝組織謀殺時,他的情況變得更糟了。

日子過得真快。我現在也習慣了目睹以前對我來說不可能的事情發生。

冬天的時候,我習慣了大人和孩子在寒冷的天氣裡只穿人字拖,連襪子都沒有。

在夏天,我習慣於談論蟑螂和老鼠在兒童帳篷裡橫行。

對大人和孩子們身上的疥瘡,我不再有從前的反應了。

人們身上的泥垢也不會讓我感到意外了。尤其是在經常下雨的日子裡,父母很難讓孩子保持清潔。

但我還是無法對談論孩子們所經歷的暴力、他們感到的空虛和痛苦以及他們破碎的心靈習以為常。

在萊斯沃島上的莫利亞難民營,最初僅為容納3,000人而設計,但截至今年7月,營地已擠滿近17,000名難民,其中大部份人都住在正式營地以外的周邊地區,更有不少是6-18歲兒童,他們在營內獨自求存,沒有家長和照顧者的庇蔭,更要面對過去種種創傷。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孩童活動受限,令心理健康狀況惡化。今年9月8日晚上,莫利亞難民營發生大火,近12,000人被迫從營地疏散,之後新的莫利亞臨時營地很快聚集了超過一萬人。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令全球各國經歷重大考驗,但最脆弱的人群往往首當其中衝地遭受直接的影響。對這些群體的關注,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災難性畫面的新聞發生的當下。

來源:醫學界

作者:無國界醫生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原標題:《無國界醫生見聞:難民營裡的心理危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無國界醫生:希臘難民島像「人間地獄」,兒童有自殺傾向
    萊斯沃斯島難民營 圖自無國家醫生組織 下同 歐盟希望協議能夠減少湧入歐洲的難民,但現實並不樂觀:遣返難民的第一艘輪船離開後幾小時,希臘海岸警衛隊又救起兩艘險些沉沒」 來自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的巴貝裡奧(Alessandro Barberio)透露,「島上的性犯罪很猖狂,每周都會發生幾例。不管是男是女都會被強姦,小孩更不例外。」
  • 無國界醫生安娜 奔走在戰火中
    從小隻想當醫生安娜說自己在東城區的胡同裡長大,自小的性格就比較痛快,在成為一名無國界醫生之前,她便對歷史悠久、野生動物多的地方感興趣,由於父母都是醫生,她自小便沒想過做別的職業,只想當醫生。 據悉,1982年出生的安娜如願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系。
  • 無國界醫生公布「2008年十大人道危機」_騰訊網
    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今日公布第十一屆「十大人道危機」名單,突顯了在衝突地區提供援助的主要困難。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利亞、伊拉克、蘇丹和巴基斯坦,在暴力衝突之下,大批平民被迫流離失所,醫療需要未獲響應;緬甸和辛巴威的醫療緊急情況被忽略,這些都是全球最嚴峻的人道醫療危機之一。
  • 無國界醫生的中國面孔:他們的心留在了逆行路上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女醫生蔣勵,辭職加入無國界醫生,遠赴戰火紛飛的阿富汗接生嬰兒。最近,有關這個無國界醫生的中國成員的視頻在網上流傳。  實際上,加入無國界醫生的中國醫生們,並不止蔣勵一個人。這個成立了超過45年的全球最大獨立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已經有28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志願者加入。對於他們來說,加入無國界醫生,這是一種神聖卻又謹慎的人生選擇。
  • 對話無國界醫生中國志願者:我們不是不顧危險的聖人
    1998年就開始在無國界醫生工作的潘淵,是無國界醫生中首位來自中國內地的工作人員。而出生醫生世家,曾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工作的婦產科醫生屠錚,則是無國界醫生中首位來自中國內地的醫生。但成為無國界醫生的一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魏保珠說,無國界醫生前線救援人員的招募一直都是開放的,在無國界醫生的官網就可以報名。
  • 無國界醫生自述:一個75000人的難民營,是這樣應對新冠的
    原創 無國界醫生 醫學界我們的團隊正努力不懈地為新冠肺炎這個定時炸彈做準備。孔貝(Tumaini Kombe)來自坦尚尼亞,是無國界醫生設於西北部的恩杜塔(Nduta)難民營項目的健康促進員。這個難民營有75000名蒲隆地難民聚居,無國界醫生是營內唯一提供醫療服務的組織。作為健康教育活動的協調人物,孔貝通過推動社區參與,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即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在恩杜塔難民營裡暴發。
  • 無國界醫生:戰爭中逆流而行的人
    今年5月,當她坐在車裡,從機場前往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霍斯特省的項目——一家婦產醫院,為自己的第一次前線救援工作興奮不已時,並不知道十幾天後,自己將面臨多大的挑戰……  一名已經足月的孕婦在家中昏迷,家人花了4個小時才把她送到醫院,當時孕婦已因缺氧引發癲癇,抽搐不止,舌頭都被咬破了,七孔出血,血壓非常高。  是子癇!
  • 「無國界醫生」組織裡的中國醫生
    幸而他們還有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s)的幫助。然而,2月15日,中國新年後上班的第三天,援助敘利亞民眾的無國界醫生組織被軍事襲擊,8名醫護人員失蹤。
  • 沒有國界的醫生 回到漢語裡朗讀
    及肩的直發,裸粉色上衣,灰色裙子,蔣勵斯文而安靜的形象,讓人很難將她和無國界醫生聯繫起來。她曾是一名在衝突下的阿富汗風風火火的無國界醫生,每天為近40個孩子接生。    蔣勵曾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產科主治醫師,2012年參加了無國界醫生。2013年3月,她前往阿富汗霍斯特婦產醫院,為當地的孕產婦提供醫療服務。
  • 一位無國界醫生的講述:從中國到世界
    期間,在無國界醫生任職翻譯的朋友告訴我,無國界醫生正在招一個短期翻譯,需要到國內發生洪災的地區工作。當時,我也一直在關注災情和救災的新聞,希望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同時鍛鍊英語,於是決定一試。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成了我人生中一個最有意義的決定。        隨後三個多月,我和無國界醫生的工作隊輾轉於湖南、武漢的受災鄉鎮。作為翻譯,我可以親身在第一線與民眾交流。
  • 無國界醫生組織唯一信條:生命沒有國界(圖)
    黃潔心/供圖  無國界醫生:生命沒有國界  「我立刻想到那些父母,他們一定十分傷心,我替他們難過,覺得一定得做點什麼」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楊梅菊發自北京 「生命沒有國界」——這是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的唯一信條。
  • 無國界醫生:在醫院戰勝不了大傳染病,真正的戰場是在社區
    2020年4月2日,就新冠疫情一線醫療救助情況以及國際公共衛生體系應對疫情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中國慈善家》專訪了無國界醫生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新冠疫情應對特別工作組負責人布萊斯•德勒文 (Brice de le Vingne)。布萊斯·德勒文在27歲時加入無國界醫生,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項目所在國的項目總管、以及行動中心的項目總監等職位。
  • 「無國界醫生」組織裡的中國醫生
    幸而他們還有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s)的幫助。然而,2月15日,中國新年後上班的第三天,援助敘利亞民眾的無國界醫生組織被軍事襲擊,8名醫護人員失蹤。
  • 被疫情聚光燈遺忘的角落:難民營裡,新冠和「死刑」劃上了等號
    物資短期、人員匱乏、恐慌蔓延.......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工作人員表示,在他們援助的多個地區的難民營中,都面臨著和羅興亞難民營類似的困境,是被疫情聚光燈遺忘的角落。美國無國界醫生組織執行董事艾薇兒(Avril Benoit )說,在孟加拉的難民營裡,感染新冠病毒好像成了一種恥辱,許多羅興亞難民認為感染便意味著「死刑」,因此不願前往定點醫院。「人們已經習慣了在出現症狀時首先求助於當地的巫醫,醫生們發現一些新冠病人在來醫院之前,已經採用過巫醫的藥方,耽誤了病情。」
  • 外科醫生無懼槍林彈雨 參與無國界醫生救援
    不過,香港外科醫生範寧無懼槍林彈雨,昨晚啟程趕赴該國西部城市米蘇拉塔,參與無國界醫生在該地的醫療服務,成為首位到利比亞參與人道救援的香港醫生。 不過,香港外科醫生範寧無懼槍林彈雨,昨晚啟程趕赴該國西部城市米蘇拉塔,參與無國界醫生在該地的醫療服務,成為首位到利比亞參與人道救援的香港醫生。範寧笑言,能為世界盡一分力,是他的光榮。  現年40歲的範寧,不但是公立醫院外科手術醫生,也是現任無國界醫生香港董事會主席。
  • 黃潔心:無國界醫生的危險生涯
    2013/09/24   1971年在巴黎成立的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由各國專業醫學人員組成的國際性志願者組織,也是全球最大的獨立人道醫療救援組織。在最危險、最有需要的地方踐行人道理念、實現公益價值,是這個組織帶給世界的全球性禮物。黃潔心,從《明報》記者到無國界醫生的行政人員,她在媽媽的哭聲中前往前線。
  • 醫生無國界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醫生和其他志願人員在全球約65個國家進行醫療援助。它的捐款超過九成來自大眾捐贈,限制來自企業財團及其他組織的大額捐款,只為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自主性。1999年,無國界醫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1年,無國界醫生成立四十周年。
  • 無國界醫生戰疫 | 在西班牙的養老院,醫護看到了什麼?
    無國界醫生戰疫 | 在西班牙的養老院,醫護看到了什麼?養老院的其中一名護士曾經為無國界醫生工作,護士向我們報告了院內的情況,我們立即派出了由醫護人員和後勤人員組成的救援隊。無國界醫生正在西班牙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護理年長者,他們特別容易感染病毒。我們的養老院年長者護理項目統籌洛洛(Doctor Ximena Di Lollo)醫生告訴我,我們在養老院的工作是不間斷的。
  • |無國界醫生戰疫
    養老院的其中一名護士曾經為無國界醫生工作,護士向我們報告了院內的情況……就在幾個小時前,我和阿德裡安娜通了電話。她是西班牙一間養老院的醫生,那裡有65名年長者,其中,至少有50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阿德裡安娜說,當意識清醒的老年人在公共空間看電視,或在自己房裡聽廣播,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時,有些人讓她回家。他們告訴阿德裡安娜,她是一個年輕女子,應該好好照顧自己。他們感謝她的勇氣和奉獻精神,也跟她說她應該回家,呆在安全的地方。至於他們自己?
  • 一個無國界醫生的戰爭與和平
    今年4-6月,他作為一名無國界醫生,在阿富汗昆都士省外科創傷醫院工作了兩個月。  他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二位、廣州第一位參與「無國界醫生」組織前線救援的麻醉醫生。  8月14日,趙一凡在廣州與醫生同行和市民們分享在阿富汗期間的救援經歷。而由無國界醫生組織(簡稱M SF)舉辦的《救援·無疆—無國界醫生廣州圖片展》,目前正在中山圖書館展出,一直到9月7日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