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歷史千問秘密,今天和大家聊聊各國的炸雞。說到炸雞,你知道哪些吃法呢?其實同樣的炸雞,會有很多種做法。韓式炸雞稍微有些油膩,特點是帶著骨頭。而比較典型的日式炸雞,骨頭則基本去掉了,一般選用雞胸肉或者雞腿肉。而日韓炸雞大火的同時,也別忘了我們傳統的中式炸雞,一樣可以做的非常好吃,並且方便又省油,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日式炸雞塊:它一般選擇雞腿肉或者雞胸肉,會先把雞肉醃入味,然後再裹著麵粉或者玉米澱粉炸。一般人會選擇用蛋黃醬、千島醬、塔塔醬沾著吃雞塊,當作是下酒菜。準備材料有,大蒜、薑片、醬油、糖、鹽,清酒或者日式料酒(沒有的話就用白酒或者料酒代替),辣椒粉或者黑胡椒或者白胡椒都可以。
雞肉最好是去骨雞腿肉,把大蒜和姜都磨成末配合醬油和酒以及其他調料混合,和雞腿肉一起醃製,一點點往裡面灑水,一邊用手揉,讓它入味。有條件的話,醃製多一個小時左右,當然隔夜醃製也可以,那樣會更入味。然後將醃好的肉準備下鍋炸。
裹麵粉有兩個辦法,第一種是直接沾上乾麵粉炸,出來的雞塊會有些顆粒感,第二種雞肉是裹著麵糊炸,出來的雞塊看著比較大,裡面的肉比較鮮嫩多汁,當然飯店食堂都會這樣做,因為這樣顯得量大。如何裹麵粉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安排。
炸要分兩步,油儘量沒過雞塊,不然會影響口感。第一次炸的時候170度油溫即可,炸到外皮金黃撈出瀝乾油,第二步再講雞塊回鍋炸,這回的油溫需要高一些,200度左右h即可,這次油炸是為了讓雞塊口感更好,更酥脆。一直油溫高會讓雞塊變硬,而不是酥脆,一直低溫又會讓雞塊口感焦硬。
日式炸雞排:其他做法和炸雞塊一樣,就是炸制過程中,要先在雞排上裹一層雞蛋液,然後裹上麵包糠,然後再下鍋炸。最好只用雞腿肉,因為雞胸肉很容易就變柴。這個一般配合日式黃芥末,喜歡的朋友也可以配合孜然或者黑胡椒食用。
中式炸雞簡易版:說到中式炸雞,當然要用我們自己的材料了。同樣的,雞腿肉去骨準備好,用黑胡椒、青麻椒、孜然、辣椒、醬油等調味,將粉狀料抹到雞腿肉上醃製30分鐘以上,也可以適當加入糖和料酒去腥,注意青麻椒一定要放整顆粒磨成末的。
醃製好之後再表面抹上普通的乾麵粉即可,然後再平底煎鍋倒入少量的油,將有雞皮的那面朝下煎,大火2分鐘然後小火2分鐘,此步驟重複兩次,直到最後金黃時大火煎,這樣煎出來的不油膩。然後喜歡的朋友可以在雞塊上擠上幾滴檸檬汁,真的很提味,吃起來也不油膩,再配合一瓶清新啤酒,爽歪歪哦!本文為歷史千問秘密原創,轉載請註明歷史千問秘密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