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
(原標題: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陸生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含交換生
63%陸生被排除在外
蔡英文在10月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拍板將陸生納入健保,但保費全部自付。11月3日中午,臺「行政院長」林全與民進黨「立委」舉行「便當會」,決定通過黨籍「立委」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大陸學生納保除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外,還限定為「經許可來臺就學的學位生」,至於短期來臺的交換學生或只是來臺修學分而沒有取得學位者,則排除在外。「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稱,短期一學期或一年交換生川流不息,因此決定不納入。
臺「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起陸生來臺超過1.5萬人是非學位生,9000餘人是學位生。也就是說,陸生納保約有1.5萬人被排除在外,佔整體人數的63%,當局此舉等於大幅限縮納入健保的陸生範圍。
陸生納健保全額自付
遠高於商業保險保費
對於臺當局拍板讓陸生納入健保,島內教育部門官員稱,這是對大陸釋出的「善意」,然而,這真的是對陸生的「很大優惠」嗎?
目前法令規定,外籍生、僑生在臺居留滿六個月就可納健保,保費自付6成(749元新臺幣)、當局負擔4成(500元新臺幣)。但陸生不能納保,就醫需全額自費。
按照民進黨當局規劃,未來陸生及僑外生均納健保,但保費全額自費。也就是每個月要繳1249元新臺幣,這遠高於目前陸生投保商業保險的保費。
有陸生表示,如果陸生繳納的健保費還高於商業保險,就談不上善意了,反倒象是當局用公權力和保險公司搶生意,對於陸生納保問題,他認為,要麼重新評估健保和商業保險間的差額關係,重新核定一個合理的保費,要麼允許陸生自行選擇健保還是商業保險。
根據臺「健保署」概估,陸生納入健保後,每年健保收入增加1.35億新臺幣,但醫療支出僅6,400萬,健保反而倒賺7,100萬。因此,外界質疑,陸生納健保究竟是對陸生的「很大優惠」,還是補充健保財務缺口的及時雨呢?
一名大陸臺灣問題專家11月3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民進黨讓陸生納入健保,卻又大幅限縮陸生納保資格,是因為「臺獨」的壓力。一些「立委」過去就反對把陸生納入健保,他們要對支持者或選民有個交代,而目前「獨派」分子在不少方面,如特赦陳水扁等議題上要求蔡英文讓步,而蔡英文肯定無法在大的議題退讓,就只能在一些他們認為的小事兒上做出一些妥協。該大陸學者還說,對比臺灣學生在大陸的待遇,以及大陸對臺胞的「準國民待遇」,「看看整天台當局在高舉人權大旗的情況下的態度和政策,相信會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