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 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1)

2020-12-15 中華網新聞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

(原標題:臺規定大陸交換生不納入健保,約1.5萬人被排除在外)

陸生健保僅限有學位者不含交換生

63%陸生被排除在外

蔡英文在10月24日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拍板將陸生納入健保,但保費全部自付。11月3日中午,臺「行政院長」林全與民進黨「立委」舉行「便當會」,決定通過黨籍「立委」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大陸學生納保除了必須全額自付保費外,還限定為「經許可來臺就學的學位生」,至於短期來臺的交換學生或只是來臺修學分而沒有取得學位者,則排除在外。「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稱,短期一學期或一年交換生川流不息,因此決定不納入。

臺「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起陸生來臺超過1.5萬人是非學位生,9000餘人是學位生。也就是說,陸生納保約有1.5萬人被排除在外,佔整體人數的63%,當局此舉等於大幅限縮納入健保的陸生範圍。

陸生納健保全額自付

遠高於商業保險保費

對於臺當局拍板讓陸生納入健保,島內教育部門官員稱,這是對大陸釋出的「善意」,然而,這真的是對陸生的「很大優惠」嗎?

目前法令規定,外籍生、僑生在臺居留滿六個月就可納健保,保費自付6成(749元新臺幣)、當局負擔4成(500元新臺幣)。但陸生不能納保,就醫需全額自費。

按照民進黨當局規劃,未來陸生及僑外生均納健保,但保費全額自費。也就是每個月要繳1249元新臺幣,這遠高於目前陸生投保商業保險的保費。

有陸生表示,如果陸生繳納的健保費還高於商業保險,就談不上善意了,反倒象是當局用公權力和保險公司搶生意,對於陸生納保問題,他認為,要麼重新評估健保和商業保險間的差額關係,重新核定一個合理的保費,要麼允許陸生自行選擇健保還是商業保險。

根據臺「健保署」概估,陸生納入健保後,每年健保收入增加1.35億新臺幣,但醫療支出僅6,400萬,健保反而倒賺7,100萬。因此,外界質疑,陸生納健保究竟是對陸生的「很大優惠」,還是補充健保財務缺口的及時雨呢?

一名大陸臺灣問題專家11月3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民進黨讓陸生納入健保,卻又大幅限縮陸生納保資格,是因為「臺獨」的壓力。一些「立委」過去就反對把陸生納入健保,他們要對支持者或選民有個交代,而目前「獨派」分子在不少方面,如特赦陳水扁等議題上要求蔡英文讓步,而蔡英文肯定無法在大的議題退讓,就只能在一些他們認為的小事兒上做出一些妥協。該大陸學者還說,對比臺灣學生在大陸的待遇,以及大陸對臺胞的「準國民待遇」,「看看整天台當局在高舉人權大旗的情況下的態度和政策,相信會高下立判」。

相關焦點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綠營一些人趁機建議,修改陸配及其子女、親屬取得健保的相關規定,臺灣「基進黨」民意代表陳柏惟更以煽動的口吻說,「如果2300萬人繳交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這無法接受」。他並質疑,為何臺灣學生在外留學要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大陸學生在臺灣卻可以使用健保,未來將與民進黨合作解決相關問題。
  • 「陸生納入健保」案再度被擱置 臺媒籲勿政治綁架
    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由於「臺聯黨」杯葛,以及民進黨黨團主張將提案與「全民健保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併案討論、國民黨黨團不反對,「立法院」決定當天不予處理陸生納入健保案,此案在本會期「流產」。  2011年起,臺灣有限度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大學,但陸生不能參與當地健保,這使得他們遇到大病或發生意外時承受巨大經濟壓力。
  • 藍營民意代表:日本學生都納健保 沒理由排除陸生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針對外籍生、大陸在臺學生不納稅,為何可享健保(健康保險)的問題,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說,臺灣有3成薪資所得者也沒繳稅,農漁民所得者也不必繳稅,低收入戶也不用繳稅,因此繳稅與否不是反對陸生納入健保的適當理由。
  • 外籍新生兒可望納入臺灣健保 每年近百人受惠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18日初審通過健保法修正草案,未來合法在臺居留的外籍人士,如在臺灣居住期間生寶寶,新生兒出生後不必等6個月,可直接納入全民健保,每年近100名寶寶受惠。
  • 2300萬人的健保14億人用?疫情當下綠營點燃「健保」烽火
    還有網友調侃說,綠營人士咋不說2300萬人交的健保讓70億地球人都用了呢?  記者查詢臺灣健保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2019年大陸人士使用臺灣健保人數約為5.4萬人,其中赴臺團聚、長期居留與依親居留等3類共為5.28萬人,未成年子女只有955人。
  • 大陸將臺灣學生納入醫保 臺「陸委會」表肯定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針對中國大陸加強對在大陸就讀臺生的醫療照顧,臺當局「陸委會」昨天表示肯定;同時,對於在臺就讀學位的陸生比照外籍學生納入全民健保一事,當局也在持續推動。
  • 臺灣健保錢快用完了,陳時中不顧爭議再拋震撼彈
    臺灣「健保」明年的安全準備金將即低於1.5個月,健保費率面臨調漲壓力。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昨日表示,年底勢必要增加健保的規模,不排除由「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而保費的調漲亦在討論之中,依健保5年精算報告,明年費率應由現行4.69%調至5.69%,如此可以維持3年。
  • 臺灣健保:醫療制度烏託邦?
    ■編者按自去年以來,大陸關於"醫改基本不成功"的討論一浪高過一浪,一海之隔,臺灣地區的醫療制度因西方媒體對其毀譽不一而被稱為"烏託邦",同樣引起外界的高度關切,3月底,全國記協因此組織了大陸赴臺醫療保健採訪團,對臺灣的"健保制度"進行了探訪。
  • 臺灣專家談健保40年煉獄 給大陸總額預付哪些啟示
    1995年,臺灣全民健保制度實施後,上述各類保險中的健保部分被合併在全民健保體系下。臺灣勞保、農保和低收入戶保險的實施時間分別是1950年、1985年和1990年。在政策範圍內,這些保險實施綜合保險、醫療全額支付,被保險人不需要自負或部分負擔,保險支付範圍包括門診、住院、中醫、牙醫、居家照護等,承辦單位為臺閩地區勞工保險局。
  • 臺胞在大陸就醫 基本實現與臺灣健保「無縫對接」
    藉助這一計劃,臺胞在大陸就醫可基本實現與臺灣健保的「無縫對接」。   據了解,「平安-磐石臺籍人士綜合福利保障計劃」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旗下平安養老險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上海磐石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推出。另一合作方上海瑞東醫院將為這一項目代辦臺灣健保理賠服務。   在充分徵詢兩岸相關部門建議的基礎上,這款產品設定的價格為1660元/人。
  • 臺灣「健保改革」觀察:工資高,看病比大陸便宜(1)
    顯然,這完全迥異於大陸80%的醫院是政府舉辦的現狀,但始於1995年的全民醫保改革,與今天正在推行的新醫改在很多地方,如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等方面有著不謀而合之處,前者的困惑與經驗值得探究。改革前後2009年4月,爭論了數年的新醫改正式實施。這距離臺灣全民健保改革已有14個年頭。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我來唱白臉了針對「獨派」陳姓「立委」、本黨「立委」林俊憲提案限制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在臺大陸人等特定人群享受健康保險。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
  • 一言不合就改「健保」?大陸臺青怒批蔡英文:做人厚道一點
    蔡英文當局借疫情大肆炒作「反中」情緒,近日更是有民進黨、「臺灣基進」的民代紛紛提出修改「健保(健康保險)法」,將「炮火」鎖定陸配與臺商,造成大陸與海外臺胞的恐慌。常年在加拿大與中國大陸學習生活的臺青王裕慶對此痛批民進黨當局氣量狹小,為了政治目的將「健保」議題過分民粹化,不惜傷害在陸臺胞與海外臺胞們的權益,也忽視了「健保」設立的初衷。「我有這樣的經歷,對這兩類臺胞的處境感同身受,所以也願意為他們說實話。」王裕慶指出,不少居住在外的臺胞,有的努力打拼養家餬口,有的還為臺灣產業帶來機會與資本。
  • 兩岸醫療保險制度大比拼,解秘臺灣健保神話
    臺灣正好與大陸相反,連生產藥品的原料藥大部分都來自大陸,折騰了一年連「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都生產不出來。一次「核酸檢測」全自費收費約1700元人民幣,大約是大陸的二十倍;新冠病人治療費用人均210萬臺幣(約49萬人民幣),大約是大陸的三十倍。臺灣的醫療水平之落後、醫療價格之高出乎你想像。
  • 全民健保——最實惠的臺灣奇蹟
    看不起病,早和「上不起學」、「買不起房」一起,被並稱為困擾民眾的「新三座大山」。有感於此,中央政府正策劃施行福惠全民的醫療改革制度。追循臺灣健保制度建構的軌跡,參酌臺灣的發展歷程、臺灣經驗,或許是一套值得大陸鏡鑑的制度。
  • 臺灣全民健保:海內外稱羨的醫療保險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醫療資源本就有限或匱乏,再加上分配不均,造成民怨沸騰。看不起病,早和「上不起學」、「買不起房」一起,被並稱為困擾民眾的「新三座大山」。有感於此,中央政府正策劃施行福惠全民的醫療改革制度。追循臺灣健保制度建構的軌跡,參酌臺灣的發展歷程、臺灣經驗,或許是一套值得大陸鏡鑑的制度。
  • 臺醫療服務滿意度低 「全民健保」惹的禍?
    原標題:臺醫療服務滿意度低 「全民健保」惹的禍?  美國知名醫學期刊對29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民眾對醫界信任度及服務滿意度調查,臺灣民眾對醫師信任度排名第12,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則排名倒數第三。一向給人以服務見長印象的臺灣醫療服務,卻獲得這樣的排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報記者進行了相關了解。
  • 陸生,臺灣「健保」為何還是沒你的份?
    廖元豪說,臺灣健保制度的本意是普惠性的,包括陸配、外配、外勞以及來自港澳、海外地區在臺讀書的學生,都是健保的覆蓋對象;但是,2011年臺灣當局為開放大陸學生赴臺灣讀書而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時,沒有一步到位地將陸生來臺的性質定為「居留」,而是表述為「停留」。 既然不是「居留」,當然就不能參加健保。
  • 臺灣的全民健保
    一、臺灣省全民健保的要點1.本質臺灣省的全民健保採取強制性的社會保險方式,是一種繳費互助、社會統籌、平等就醫的醫療安全保障制度。不在上述範圍內、但無力繳納醫保費用的貧困人員,也可向健保管理部門申請分期繳納保費、辦理幫困基金無息貸款、申請慈善團體代繳醫保費。此外,為減輕重大疾病患者負擔醫療費用的困難,健保管理部門將惡性腫瘤、尿毒症、精神病、先天性畸形、免疫性疾病、燒燙傷、職業病等31種疾病納入重大傷病項目。
  • 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2日電 題: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大陸交換生」鄭玉冰,22日和遊學了半年的臺灣海洋大學(簡稱「海大」)告別,從桃園機場啟程回大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