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1月27日電 (記者 陳小願 賈靖峰)將就讀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27日未能列入臺「立法院」院會近期議程,而被再度擱置。
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由於「臺聯黨」杯葛,以及民進黨黨團主張將提案與「全民健保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併案討論、國民黨黨團不反對,「立法院」決定當天不予處理陸生納入健保案,此案在本會期「流產」。
2011年起,臺灣有限度開放陸生來臺就讀大學,但陸生不能參與當地健保,這使得他們遇到大病或發生意外時承受巨大經濟壓力。
在兩岸有識之士多方呼籲下,臺灣「行政院」於2012年10月向「立法院」函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2條修法草案,建議將陸生來臺身份由「停留」改為「居留」,允許陸生在臺居留滿6個月後,即可依法納入健保。但該修法提案提出3年多來,至今未獲通過。
臺「教育部長」吳思華27日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他指出,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保障,唯獨陸生沒有,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他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
對於有「立委」聲稱陸生納入健保將加重當局財政負擔,臺「衛生福利部」26日引用統計數據指出,2014年外籍生自付保險費約1.02億元新臺幣,使用醫療費用約0.45億元,其自付健保費足以支付醫療費用;屬於年輕族群的陸生比照外籍生納入健保後,不會增加財政負擔。
「衛福部」還強調,「全民健保」的精神是長久居住在同一土地上的人,通過「自助、互助」來共同分擔彼此的醫療風險,將陸生納入健保體系,符合全民健保的制度精神。
對於提案被延宕三年多,臺灣《旺報》27日發表社評指出,「反中仇中」人士將陸生視為宣洩不滿情緒的出口,其反對理由荒謬不堪,也不值一駁;決定陸生應否納入健保,除考量社會氛圍外,還應計算成本收益比,以及相關配套措施,這些都是保險精算和公共醫療領域的專業問題,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這篇題為《陸生納保只是遲來的正義》的社評強調,陸生納入健保事關臺灣的人道形象與兩岸長遠關係的良窳,民進黨與「綠營」團體不應該依據錯誤的理解延宕社會正義的實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