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湯江峰
「長沙卑溼地,九月未成衣。」歷史上屈原、賈誼等文學大家,被人詆毀、被君王疏遠,就流放到潮溼的長沙。自然潮溼的環境,本身有滋潤萬物,令其繁華等作用。然則,溼氣太過,化為溼邪,易使人精神倦怠,胃納呆滯,風溼病迭起。傳統中醫把人體喻為一個小宇宙,脾胃相當於宇宙間的水利樞紐,只有這個樞紐正常運轉,才不會造成水溼淋淋。如果體內水分過多,抑或代謝廢物排洩不暢,損傷脾胃,痰溼之症便翩然而至。
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出任「卑溼之地」長沙太守。時值酷暑難耐,熱迫溼蒸,溼邪患者多,尤以風寒感冒、風溼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為甚。工餘,他大開衙門,端坐大堂為百姓診治。針對溼病有的放矢,「保胃氣、顧津液」,醫人無數,並留下《傷寒雜病論》等巨著。而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遵循《內經》「人以胃氣為本」理念,繼承醫聖張仲景衣缽,臨床重視溼邪,創新以溫法祛溼治脾胃病之經驗,形成了獨特自家風格——「路派中醫」,提出了「溼病不獨南方,北方亦多溼病」「百病皆有溼作祟」的新論點,從脾胃運化理念出發,融成了調理脾胃「持中央,運四旁,怡情致,調升降,顧潤燥,納化常」之「套路」。以路志正及其弟子為首的「路派中醫」團隊坐診長沙市雨花區,特聘路志正、張學文、李今庸等國醫大師為顧問團,匯集全國各地名老中醫專家,並將其應用於各種疾病調治中,療效有口皆碑。
長沙市民賀某,自述患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年,伴中度腸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此前曾有胃出血3次。望之面部滿布褐斑,唇暗,舌體中,質暗,苔薄膩微黃,脈緩中帶有澀滯之象。胃鏡顯示,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頸腺增生中度,中度腸上皮化生,間質淋巴組織增生。路志正採用溫中健脾、疏肝和胃治法,以仲景理中湯為主方化裁理。半年後隨訪,療效穩定,大便成形。複查胃鏡:腸上皮化生現象基本消失。路志正認為:脾胃貴運,運脾貴溫。在治療慢性脾胃病時,常以培土建中、溫運中陽為大法,佐以祛溼化濁,調其升降,健脾伏土,使真火伏藏,才能命根永固。
懸壺濟世70多年,路志正以調理脾胃治療胸痺心痛及慢性疑難病症作為主攻方向。對臨床上常見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和中風,路教授認為,病在血脈或絡脈阻滯,除氣血不足、運行失調外,溼、濁、痰、瘀四者相互搏結是關鍵因子。脾胃溼聚變濁,濁聚生痰,痰入血脈,與血相結,痰瘀互結,沉積脈中,導致動脈硬化或狹窄,甚至導致血脈不通;痰濁積聚於內臟、肌膚等產生肥胖。
路志正在臨床診療中發現,有的心臟病人經常復發,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消化不好和氣機不通暢所致,調理脾胃才是治本之法。如缺血性心臟病,路志正用和胃降逆、芳香化濁的方法治療冠心病,取得寶貴的經驗。同時,路志正還觀察到,一部分脾胃失調的病症,常並發心痺,二者並非孤立存在,互不相關,而是在標本緩急等諸方面表現出相同趨勢,他用「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痺經驗」曾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研究二等獎。
北京市40歲女職員佟某,大便秘結5年。平素月經量過多,身體虛弱,服用蜂蜜及番瀉葉,多吃蔬菜,大便尚通暢。近日因工作忙碌,便結加重,使用番瀉葉即腹瀉,停藥即秘結,4~5日無大便,排便無力,腹脹,納差,急躁易怒,形體消瘦,舌質紅,脈細弦。路志正治以健脾益氣、養血潤燥。藥用:五爪龍15克,西洋參10克(先),生白朮、炒山藥各15克,厚樸花12克,半夏10克,生谷芽、生麥芽各18克,當歸、炒白芍、紫苑各12克,桃仁、杏仁、大腹皮各10克,炒萊菔子、火麻仁各12克,炒枳實15克,肉蓯蓉10克,上方加減調理近2月,大便恢復正常。諸藥合用健脾養血潤燥,助運化,消食滯。
路志正認為,便秘雖出自腸道,但根在脾胃,辨治重在調理脾胃升降,要準確把握運、潤、降、通幾個方面,堅持運中有降,降中有通,通中有潤,潤中寓通的原則。臨床採用可健脾和胃法、健脾祛溼法、溫中健脾法、芳化溼濁法、疏肝健脾法等治療,可獲奇效。
路志正說,溼阻乃溼邪阻滯脾胃,以全身困重倦怠,胸悶脘痞,腹脹納呆,口粘苔膩為主證。飲食不節(饑飽失常,餐次餐時無規律,嗜食肥甘、生冷等)是本病主因;特別是逢年過節,餐餐大魚大肉,都可致使脾胃受損,中陽困遏,水溼停聚之證有增無減,脾胃根本無法承受這些膏粱厚味,以致代謝失常,堆積在體內形成了痰溼體質。選方擇藥,注意脾胃的燥潤相濟,宜溫而不燥,補而不壅;脾胃溫運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敷布,水分過多或居地卑溼,就成為陰邪。辨治時,溫運脾陽,以化水溼。
日常生活中,路教授主張調理脾胃「姜」做主。平時多吃薑、益壽保安康。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胃寒胃痛、嘔吐腹瀉、風寒感冒咳嗽等病症;還有醒胃開脾、增進食慾的作用。
今年99歲的路志正教授,河北石家莊藳城區人,幼承家學,拜山西鹽城名醫孟正已、王步舉先生為師,從小懸壺鄉裡,學驗漸豐,醫名大噪。幾十年行醫經歷,路老用藥輕靈活潑廣受業內人士推崇。所謂輕靈,即藥量不宜過大,藥味不可過多過雜。因為量大藥雜味厚氣雄,難以運化,脾胃不傷於病而傷於藥。所謂活潑,即藥物要選辛散芳香流動之品,不可壅滯滋膩,壅滯則澀斂氣機。他認為,藥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貴在恰中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