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法祛溼,調理脾胃套路多

2020-12-14 三湘都市報

    本報記者  湯江峰

    「長沙卑溼地,九月未成衣。」歷史上屈原、賈誼等文學大家,被人詆毀、被君王疏遠,就流放到潮溼的長沙。自然潮溼的環境,本身有滋潤萬物,令其繁華等作用。然則,溼氣太過,化為溼邪,易使人精神倦怠,胃納呆滯,風溼病迭起。傳統中醫把人體喻為一個小宇宙,脾胃相當於宇宙間的水利樞紐,只有這個樞紐正常運轉,才不會造成水溼淋淋。如果體內水分過多,抑或代謝廢物排洩不暢,損傷脾胃,痰溼之症便翩然而至。

    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出任「卑溼之地」長沙太守。時值酷暑難耐,熱迫溼蒸,溼邪患者多,尤以風寒感冒、風溼病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為甚。工餘,他大開衙門,端坐大堂為百姓診治。針對溼病有的放矢,「保胃氣、顧津液」,醫人無數,並留下《傷寒雜病論》等巨著。而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遵循《內經》「人以胃氣為本」理念,繼承醫聖張仲景衣缽,臨床重視溼邪,創新以溫法祛溼治脾胃病之經驗,形成了獨特自家風格——「路派中醫」,提出了「溼病不獨南方,北方亦多溼病」「百病皆有溼作祟」的新論點,從脾胃運化理念出發,融成了調理脾胃「持中央,運四旁,怡情致,調升降,顧潤燥,納化常」之「套路」。以路志正及其弟子為首的「路派中醫」團隊坐診長沙市雨花區,特聘路志正、張學文、李今庸等國醫大師為顧問團,匯集全國各地名老中醫專家,並將其應用於各種疾病調治中,療效有口皆碑。

    長沙市民賀某,自述患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年,伴中度腸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此前曾有胃出血3次。望之面部滿布褐斑,唇暗,舌體中,質暗,苔薄膩微黃,脈緩中帶有澀滯之象。胃鏡顯示,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頸腺增生中度,中度腸上皮化生,間質淋巴組織增生。路志正採用溫中健脾、疏肝和胃治法,以仲景理中湯為主方化裁理。半年後隨訪,療效穩定,大便成形。複查胃鏡:腸上皮化生現象基本消失。路志正認為:脾胃貴運,運脾貴溫。在治療慢性脾胃病時,常以培土建中、溫運中陽為大法,佐以祛溼化濁,調其升降,健脾伏土,使真火伏藏,才能命根永固。

    懸壺濟世70多年,路志正以調理脾胃治療胸痺心痛及慢性疑難病症作為主攻方向。對臨床上常見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和中風,路教授認為,病在血脈或絡脈阻滯,除氣血不足、運行失調外,溼、濁、痰、瘀四者相互搏結是關鍵因子。脾胃溼聚變濁,濁聚生痰,痰入血脈,與血相結,痰瘀互結,沉積脈中,導致動脈硬化或狹窄,甚至導致血脈不通;痰濁積聚於內臟、肌膚等產生肥胖。

    路志正在臨床診療中發現,有的心臟病人經常復發,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消化不好和氣機不通暢所致,調理脾胃才是治本之法。如缺血性心臟病,路志正用和胃降逆、芳香化濁的方法治療冠心病,取得寶貴的經驗。同時,路志正還觀察到,一部分脾胃失調的病症,常並發心痺,二者並非孤立存在,互不相關,而是在標本緩急等諸方面表現出相同趨勢,他用「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痺經驗」曾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礎研究二等獎。

    北京市40歲女職員佟某,大便秘結5年。平素月經量過多,身體虛弱,服用蜂蜜及番瀉葉,多吃蔬菜,大便尚通暢。近日因工作忙碌,便結加重,使用番瀉葉即腹瀉,停藥即秘結,4~5日無大便,排便無力,腹脹,納差,急躁易怒,形體消瘦,舌質紅,脈細弦。路志正治以健脾益氣、養血潤燥。藥用:五爪龍15克,西洋參10克(先),生白朮、炒山藥各15克,厚樸花12克,半夏10克,生谷芽、生麥芽各18克,當歸、炒白芍、紫苑各12克,桃仁、杏仁、大腹皮各10克,炒萊菔子、火麻仁各12克,炒枳實15克,肉蓯蓉10克,上方加減調理近2月,大便恢復正常。諸藥合用健脾養血潤燥,助運化,消食滯。

    路志正認為,便秘雖出自腸道,但根在脾胃,辨治重在調理脾胃升降,要準確把握運、潤、降、通幾個方面,堅持運中有降,降中有通,通中有潤,潤中寓通的原則。臨床採用可健脾和胃法、健脾祛溼法、溫中健脾法、芳化溼濁法、疏肝健脾法等治療,可獲奇效。

    路志正說,溼阻乃溼邪阻滯脾胃,以全身困重倦怠,胸悶脘痞,腹脹納呆,口粘苔膩為主證。飲食不節(饑飽失常,餐次餐時無規律,嗜食肥甘、生冷等)是本病主因;特別是逢年過節,餐餐大魚大肉,都可致使脾胃受損,中陽困遏,水溼停聚之證有增無減,脾胃根本無法承受這些膏粱厚味,以致代謝失常,堆積在體內形成了痰溼體質。選方擇藥,注意脾胃的燥潤相濟,宜溫而不燥,補而不壅;脾胃溫運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敷布,水分過多或居地卑溼,就成為陰邪。辨治時,溫運脾陽,以化水溼。

    日常生活中,路教授主張調理脾胃「姜」做主。平時多吃薑、益壽保安康。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胃寒胃痛、嘔吐腹瀉、風寒感冒咳嗽等病症;還有醒胃開脾、增進食慾的作用。

    今年99歲的路志正教授,河北石家莊藳城區人,幼承家學,拜山西鹽城名醫孟正已、王步舉先生為師,從小懸壺鄉裡,學驗漸豐,醫名大噪。幾十年行醫經歷,路老用藥輕靈活潑廣受業內人士推崇。所謂輕靈,即藥量不宜過大,藥味不可過多過雜。因為量大藥雜味厚氣雄,難以運化,脾胃不傷於病而傷於藥。所謂活潑,即藥物要選辛散芳香流動之品,不可壅滯滋膩,壅滯則澀斂氣機。他認為,藥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貴在恰中病機。

相關焦點

  • 溼氣重的人,為什麼中醫都強調得先調理脾胃?
    「並不是,中醫講的脾胃是兩回事......」醫生巴拉巴拉解釋了一大堆,妙姐聽得雲裡霧裡。「其實,溼氣的出現,也與身體虛證有關,尤其是脾虛,更應該引起關注的。經過研究發現,脾虛的人,更容易出現溼氣。」為什麼會這樣呢?中醫眼中的脾胃有什麼區別?
  • 調理脾胃的中成藥都有哪些?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對疾病缺乏防範意識,不少人出現了脾胃不適的症狀,也就是中醫常言的脾胃不和。在調理脾胃不和這個問題上,權威中醫建議除了要做好飲食調理以外,不妨吃一些調理脾胃的中成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調理脾胃的幾種常用中成藥。
  • 調理脾胃、遠離溼氣,大肚腩悄悄變小蠻腰~
    4、便秘: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造成功能性便秘。5、睡眠不好:入睡困難、驚醒、多夢6、精神狀態不佳:健忘、心慌、反應遲鈍你是否有以上症狀中的兩條,那麼你就要抓緊祛寒溼了!溼氣的危害這麼大,祛溼調理刻不容緩!
  • 脾胃虛寒,經常上火,怎麼調理才好?教你妙方,祛溼降火養脾胃
    所以一旦脾胃虛寒了,那麼就要及時的調理。脾胃虛寒,如何調理?調理脾胃,首先要從飲食入手,飲食中多吃點健脾養胃的食物,比如說大棗。大棗是種溫補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營養,有很好的補氣血的作用,還能夠幫助我們健脾養胃,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多吃點。
  • 男人溼氣重,再強壯也是「虛」的,教你健脾祛溼小妙招,強健脾胃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的男性雖然看起來很高大,但是經常四肢疲軟無力,失眠多夢,有的男性則表現為腹部變大。其實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男性溼氣重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男性容易脾虛或腎虛,到時候不僅會損害消化系統也會影響生殖系統。
  • 脾胃虛,溼氣重,喝點祛溼粥,趕走溼氣,激活脾胃,肚子慢慢變小
    一、脾胃不好、溼氣重容易導致肥胖脾胃不好也會影響飲食的消化情況,導致肥胖,體內溼氣太重也會導致肥胖,這種體質主要是要進行去除溼氣處理,能有效的去除水腫,起到減肥的作用,體內有溼氣就要調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食物來調理,食物中赤豆、薏米、絲瓜、苦瓜、冬瓜都是有利於排出溼氣,祛溼利水;將這些食材做成為湯羹或者養生粥,常常食用這些食材就能夠達到除溼的效果了
  • 脾胃虛寒如何調理?藥補不如食療,多吃養胃食材好得快!
    導語:現在很多人的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很多人都有溼氣過重的現象,當身體出現溼氣過重時會容易侵犯脾胃,進而能引起脾胃的失調,嚴重會增加對心臟、肺部腎臟等帶來傷害,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調理,及時地去除身體中的溼氣,調理好脾胃,讓身體更好的吸收營養物質。
  • 祛溼茶可以天天喝嗎?如何祛溼安全有效
    長期不祛溼,溼氣還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風險損害,這個時候有的人可能會考慮喝祛溼茶來祛溼。這就必須了解祛溼茶相關的問題了,祛溼茶可以天天喝嗎?如何祛溼安全有效?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祛溼茶可以天天喝嗎?
  •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多吃3種食物,健脾祛溼,脾胃慢慢好起來
    二、多吃黃色食物,有健脾胃的作用健脾胃作用的食物多種多樣,很多常見的食物都可以補益脾胃,脾胃屬土,對應的是黃色,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黃色食物有小米、黃豆、玉米、南瓜、紅薯、胡蘿蔔、韭黃、金針菇、黃花菜、菊花、柑橘、橙子、檸檬、枇杷、菠蘿、木瓜、地瓜等,都屬於黃色食物,它們能夠補益脾胃,除了這些黃色的食物
  • 秋季乾燥,多吃這五種食物,健脾祛溼,輕鬆趕走「秋老虎」
    往往出現這種症狀,就說明你體內有嚴重的溼氣了,要開始注意調理脾胃,多吃一些健脾祛溼的食物,預防各種腸胃疾病。對於祛溼的食物,大多人毫無頭緒,不知道哪些食物可以祛溼?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哪些祛溼的食物?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扁豆,可以健脾和胃。四、冬瓜冬瓜味甘、性寒,有健脾祛溼、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冬瓜除可作蔬菜外,還可浸漬為各種糖果,是一種非常平價又實用的保健養生食材。
  • 身體溼氣重 夏季防暑祛溼只需做好這事
    夏季是一個特別的季節,這個季節的脾胃是最虛弱的,所以夏季調理脾胃是最佳的季節,夏季調理脾胃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防暑祛溼,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身體溼氣重怎麼回事?脾胃虛弱怎麼調理吧!身體溼氣重進入夏季雨水多,天氣又熱,很潮溼。中醫認為,溼屬於陰邪,而脾喜燥惡溼,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
  • 體內溼氣重導致虛胖怎麼調理?老中醫教你吃吃喝喝輕鬆祛溼!
    別急,查悅生活請教了資深老中醫,並將所有祛溼方式全部打包準備好,幫你輕鬆祛除溼氣!【消腫祛溼——佩蘭茶】 佩蘭有化溼的作用,可以解除溼熱困脾引起的腹脹、胸悶、食欲不振、大便粘膩等問題,還能預防天氣引漸熱起的頭暈頭痛等症狀。
  • 脾胃弱溼氣重,容易發胖,2種祛溼方,祛溼健脾,清心除煩助睡眠
    不過,白天的溫度仍達三十度左右,可是到了夜晚就下降到二十度左右,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 從中醫看疫情,祛溼邪,護脾胃,調氣機是重點!一個茶方幫你調理
    02 顧 護 脾 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我們所攝入的一切飲食包括湯藥,都要通過脾胃,才能疏布於全身各處。 脾土又生肺金,脾氣旺而肺氣足。肺作為外來病邪攻擊的第一道防線,在此次疫情中受邪最重,而唯有肺氣充盛,才有足夠的能力抵禦外邪。
  • 脾胃不好日常如何調理 吃什麼水果好
    如果人的脾胃不好,就會常常顯得脾胃不好,皮膚有色斑。那麼脾胃不好應該如何調理呢?吃什麼比較好?  如何調理脾胃  在脾胃虛弱的調理期間,要養成科學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當然,如能在日常生活就注意這些問題,則可事半功倍。
  • 小兒推拿,可以調理孩子脾胃?合理運用,或許能有收穫
    另外,很多人會用小兒推拿來幫助寶寶調理脾胃,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於小兒推拿調理脾胃的作用抱有懷疑的態度。小兒推拿調理脾胃有效嗎?小兒推拿對調理脾胃是有效的。中醫師在運用推拿給小兒調理脾胃的時候會選擇脾經,這是小兒手部一個特定的穴位。小兒脾經在小兒手拇指側端,中醫師可以通過推拿小兒的這條脾經,來改善小兒胃腸功能的作用。
  • 「健脾拉絲餅」,軟糯好吃,補鈣又調理脾胃,孩子多吃身體好
    關於孩子調理脾胃的食譜葉子曾經做了很多,關於這方面以前葉子也寫了非常多,公號「總目錄」的「營養小科普」欄裡有很多相關的文章。脾胃對於人體的重要性葉子也曾經寫過很多,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現在很多小孩挑食厭食,需要好好調理脾胃。
  • 該祛溼了
    臨床發現,夏季舌苔厚膩的患者,多是體內溼熱太重導致。天氣炎熱,人體代謝旺盛,如果汗液排洩不暢就容易溼熱積聚,導致體內生溼。現代人的一些習慣恰好為溼氣侵體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使得腠理(皮膚)閉塞,汗液不得外洩而留於體內;喜歡吃寒涼食物,傷及脾胃,引發溼從中生、久而化熱,出現溼熱。
  • 中醫:調理脾胃,4味藥有方法
    脾胃不好人遭罪,要想調理好虛弱的脾胃,應該怎麼做呢?其次是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燒烤、火鍋等,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稀飯等。當然,生冷的食物也要少吃,尤其是冰凍食物要少碰。為了調理好脾胃,平時也要多吃健脾胃的食物,比如以下這幾種。
  • 10人中3人脾胃不好 五個方法來調理
    現代人的脾胃毛病較常見,10個裡面大概有3個以上。如何調理脾胃成為了一門大學問,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了解。這類朋友可以多補充豆類食物,多吃一些豌豆、刀豆等。  鼻頭最忌諱出現黑灰色,說明脾胃或身體某些器官出現了較嚴重的問題,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