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乾燥,多吃這五種食物,健脾祛溼,輕鬆趕走「秋老虎」

2020-12-18 一碗煙火味兒

雖然已經入秋,但仍暑氣難消。秋天氣候乾燥,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症狀,總是感覺身體很沉,腦袋昏昏的,四肢乏力,沒有精神氣,再加上不愛運動,長此以往,很容易生病。

往往出現這種症狀,就說明你體內有嚴重的溼氣了,要開始注意調理脾胃,多吃一些健脾祛溼的食物,預防各種腸胃疾病。

對於祛溼的食物,大多人毫無頭緒,不知道哪些食物可以祛溼?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哪些祛溼的食物?

一、薏米

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而且米仁入藥有健脾、利尿、清熱、鎮咳之效,是保健養生的主要食材之一。

薏米跟大米長相相似,可以煮粥吃且極易消化,而且薏米有消除一定的水腫的功效,對於起床容易水腫的小姐姐尤其適用。

二、莧菜

莧菜有「長壽菜」之稱,且莧菜葉內富含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

莧菜梗性涼味甘,菜身軟滑,入口甘甜,富含膳食纖維,常食可以減肥輕身,還可以增強體質。

三、扁豆

扁豆,質地堅硬,種皮薄而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溼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扁豆,可以健脾和胃。

四、冬瓜

冬瓜味甘、性寒,有健脾祛溼、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

冬瓜除可作蔬菜外,還可浸漬為各種糖果,是一種非常平價又實用的保健養生食材。

五、紅豆

紅豆有清熱解毒、健脾生津、祛溼益氣的作用,是良好的藥用和健康食品。尤其如今正處於溼熱的初秋,更少不了紅豆,晚上把紅豆煮一煮,泡一晚上,早上紅豆水可以當開水喝。

現在人多熬夜、不愛運動、還貪涼,脾胃越來越虛,可以通過食補來慢慢調理。日常飲食中,不要吃得太過油膩,要常吃這些具有祛溼養生功效的食物,來強身固本。

相關焦點

  • 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多吃3種食物,健脾祛溼,脾胃慢慢好起來
    ,還有比較常見的有山藥、蓮子、芡實、茯苓、扁豆、豇豆、紅小豆、葡萄等,秋季多吃健脾胃的食物,能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適當多吃葡萄,能健脾胃,在平時就可以熬製山藥粥或者蓮子桂圓粥食用,小米粥、南瓜粥、蔬菜粥和紅薯都有健脾胃的作用,同時也可以經常吃一些生薑,可泡製生薑茶飲用,健脾效果都不錯。
  • 它的名字叫做「祛溼豆」,效果高薏米赤小豆幾個檔次,秋季吃剛好
    所幸還有秋老虎,讓小編可以抓住夏季的尾巴再好好享受一下,可令小編沒有想到的是秋老虎只發了幾天威天氣就變涼了。而進入秋季以後,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脾喜歡乾燥、厭惡溼氣,再加上整個夏季很多人一直都是在空調、冷食中度過,所以秋季來臨時祛溼和健脾兩者要齊齊注意才行。在平常飲食中,祛溼食物最為常見的就是紅豆和薏米,這兩種東西不管是煲湯粥煲水都是很方便的。
  • 吃什麼祛溼 8種食物可輕鬆趕走溼氣
    吃什麼祛溼呢?相信大家非常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吃什麼祛溼1、玉米玉米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多吃玉米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還能夠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平時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玉米是很好的。2、綠豆綠豆是祛溼的好物,還可以有解毒的功效,對於溼熱等情況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 立秋將至,喝這湯最養人,健脾補胃,祛溼潤燥,立秋不懂吃可惜了
    在我們當地,初秋的氣候其實跟夏天是一樣炎熱的,到了傍晚氣溫會稍微降下來,但也不要忽視了「秋老虎」的暑熱氣候。所以立秋前後的這段時間,白天還是要注意祛暑生津,到了夜晚儘量別再吹空調和風扇水了,以免夜間著涼感冒了。除了在生活作息上注意調整以外,立秋前後的飲食養生也是不容忽視的。
  • 夏日炎炎,3種食物多吃2種食物少吃,可以給身體排毒祛溼
    當熱量太熱時,吃一塊冰冷的西瓜不僅可以很好地冷卻熱量,而且味道甜美多汁。西瓜是一種冷水果。適度飲食確實可以達到散熱和降溫的目的,但如果吃得過多,則會增加體內的水分並影響健康。因此,即使西瓜是一種「甜品」,也不要多吃,不要暴飲暴食!
  • 溼氣「害怕」這5種食物,想趕走「溼毒」,就要多吃,男女都好用
    祛除溼氣,除了可以通過拔罐、刮痧等中醫方式祛溼外,還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接下來,就為各位推薦5種能祛除溼氣的食物,一起來看看吧。這是因為紅豆具有利水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因此,在夏季經常吃紅豆,有助於祛除溼氣,而且還可以加快胃腸蠕動,緩解便秘的症狀,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 多吃這8種食物幫你快速祛溼
    如何祛溼,祛溼方法和祛溼食物都有哪些,健康的養生食譜是要各位都能好好的看看的了。春季伴隨著陰雨綿綿的天氣,溼氣也隨之而來,也給人帶來了春困、腸胃不適和感冒等疾病,因此春季陰雨天祛溼是首要任務。那麼,春季陰雨天吃什麼祛溼呢。
  • 健脾祛溼喝什麼茶 試試這幾種
    喝茶是很多人養生的方式,早起一杯茶,快活似神仙,很多老年人都是茶杯不離手,那麼如果想要健脾祛溼喝什麼茶呢?健脾祛溼的食物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做具體的介紹,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的話,那就跟著一起來學習下!健脾祛溼茶1、五花祛溼茶五花茶顧名思義就是由五種花一起熬製成的茶飲,它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具體的做法是金銀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雞蛋花各10g,熬水喝即可。2、薏仁茶炒薏仁10克、鮮荷葉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溼、澀腸止瀉的作用。
  • 脾胃虛,溼氣重,喝點祛溼粥,趕走溼氣,激活脾胃,肚子慢慢變小
    三、祛溼首選薏米紅豆湯我們常用的食材中,時候經常可以吃的有淮山藥、茯苓,當然也可以多吃點冬瓜、藕、絲瓜利溼消濁化水的食物,還可以常吃薏米紅小豆的湯,最好用炒的薏仁米,再加上紅小豆一塊煮湯,這幾種食材都適合經常食用,薏米紅豆湯主要就是祛溼,它能夠祛除體內的溼氣,非常適合夏季及體內溼氣較重的人食用,它還能能當飯吃,是祛溼健脾的佳品
  • 出伏後,謹防「秋老虎」傷人!最忌做這3件事,最宜吃3菜…
    最忌做這3件事,最宜吃3菜…今天,是2020年「三伏天」的最後一天,這意味著,長達40天的加長版三伏天終於要結束了!告別了三伏天,是不是就意味著告別了夏天呢?大家別忘了還有:秋老虎!出了三伏,我們也將迎來最兇險的28天!
  • 春天多吃這8種豆子,祛溼健脾,收藏好了每天搭配換著做給家人吃
    它們都是春天裡的寶,健脾助消化,怎麼搭配都好吃,春天要多吃春天,不知不覺已過大半,但是依然不能忽略春季飲食要注意的地方,南方這幾天趕上陰雨潮溼的季節,忽而狂風大雨,忽而升溫變熱,空氣也變得潮溼,朋友嘲笑說,北方恨不得要加溼天天開著,而我們這還得抽溼
  • 10種祛溼食物,食療祛溼
    對於溼氣重的種種症狀、表現,想通過食療的方法,該吃哪些食物呢?祛溼食物一: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 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與赤小豆、芡實、馬齒莧、槐米等製作而成薏仁茶,更利於祛溼。
  • 脾胃虛弱的人,多吃這3種食物,健脾養胃,與麵粉搭配,胃更舒服
    ,在這個多事之秋,這3種食物應該多吃,就能很好的改善脾胃不好的問題。慄子的營養保健價值雖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控制食用量,不可以貪吃,慄子健脾祛溼,對女生常發生的水腫現象有明顯改善,慄子有一定的滋補作用,有百果之王的美稱,在深秋季節,每天吃幾顆慄子,有利於補養元氣,既可以補脾健胃,又能夠補腎強筋。
  • 春季陰雨綿綿 常吃這十種食物能祛溼
    原標題:春季陰雨綿綿 常吃這十種食物能祛溼   春季陰雨綿綿,「溼漉漉」的回南天更是讓人煩悶不已,而有時可能連續一周如此。在南方這樣溼氣重的季節裡,祛溼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該如何祛溼呢?食療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下面,和大家推薦10種祛溼食物。
  • 立秋後多喝這道湯,健脾祛溼,滋補強身,全家少生病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而且這時候慢慢的就是細菌病毒滋生的時候了,所以這時候大家一定要多吃一些滋補的食物來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而且在秋天的時候防秋燥也是非常關鍵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非常不錯的湯品,能夠起到健脾祛溼、滋補強身的效果,就是冬瓜薏仁老火湯。
  • 炎夏雨季話八大養生 首推清熱祛溼健脾食物
    大連市中醫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原所賢告訴記者,這個季節健脾是最重要的養生。  在炎熱和多雨的夏季,高溫與悶溼並存。很多人喜歡吹空調,這樣極易導致感冒、發燒、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小孩易出現受涼或腹瀉等症狀。  炎夏雨季養生好建議  建議一,少吃肥膩、甘甜的食物。
  • 廣東靚湯有N種,我家獨愛這一種,健脾祛溼身體棒
    這種天氣,我家最愛煲一種健脾祛溼湯來調理身體,這種湯就是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這個湯是廣東地方傳統名菜。土茯苓花生眉豆薏米雞爪湯不僅湯鮮味美,最重要的是它有健脾祛溼的功效,對腳氣病,大人小孩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胃口不開,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 香菇豆腐湯 九道健脾祛溼湯水
    隨著中伏的漸漸來臨,人們對於涼的食物更加的需要。但是你知道嗎?一旦涼性食物吃多了體力就容易導致溼氣的發生。因此三伏天也要注重健脾祛溼。那麼你知道健脾祛溼吃什麼好呢?下面就推薦幾道湯水。這道祛溼湯水能夠清熱解毒、降低血脂、潤澤肌膚、降低血壓。  2.冬瓜薏米水  冬瓜300克、薏米兩把(蜂蜜隨意),冬瓜薏米大火煮開,小火同煮40分鐘。適當加點蜂蜜能夠清熱解暑、健脾利尿,治療膀胱溼熱,小便少又黃。
  • 立秋之後,祛溼清火、健脾清肺要點!(建議收藏)
    祛溼,以養脾胃立秋後天氣仍熱,且雨水多,常暴雨成災。這段時間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溼,溼熱交蒸,合而為溼熱邪氣。《黃帝內經》言「溼氣通於脾」。因脾喜燥惡溼,溼邪留滯,最易困脾。早秋脾傷於溼,且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復發種下病根。立秋時節保養脾胃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多吃祛溼熱的食物或藥物。祛溼的藥物最常用的莫過於香薷了。《本草綱目》稱:「世醫治暑病,以香薷飲為首藥。」
  • 秋雨連綿祛溼有道 推薦四大膳方
    日常起居中想好好調養,就從四道膳方開始祛溼扶正吧。時令:「溼漉漉」秋老虎駕到從節氣來,處暑就標誌著暑氣結束,從此時氣溫開始下降,慢慢步入秋季。不過,由於嶺南地區緯度低,「秋老虎」會來得稍慢。雖然早晚溫差開始變大,人們可以開始感受到早晚涼風,但氣溫仍較熱,且由於下雨較多,多數地區都變得溼熱,局部地區氣溫可達3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