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全國47個縣(市)區被授予該稱號,我市石門縣成功入選。湖南省僅2個縣獲此殊榮,另一個是長沙縣。
據悉,石門縣共有小型水庫155座,其中小Ι型水庫38座,小Π型水庫117座。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工作,採用「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水利、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的領導,取得了顯著成效。
石門縣對全縣所有小型水庫建立了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的工程管理體制。縣水利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全縣小型水庫監督管理,鄉鎮水利管理機構和大中型水庫管理機構負責本區域內小型水庫的蓄水、供水、安全檢查、運行管理、樞紐設施管養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業務指導。縣裡與各水庫所在鄉鎮、農林場都籤訂了小型水庫由各鄉鎮、農林場為主管單位的責任書。
同時,該縣建立了制度健全、管護規範的工程運行機制和穩定可靠、使用高效的工程管護經費保障機制。鄉鎮人民政府是工程的管護主體,負責小型水庫日常運行管理,由鄉鎮水管站人員和聘請的水庫管護員為主組建了專門的管護隊伍和應急搶險隊伍;建立健全了防汛值班、水文報汛、日常檢查等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實行了水庫專人專庫管理模式;明確了安全責任主體,落實工程安全責任;縣級水利部門加強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與運行維護的監管和技術指導。
在工程管護經費保障上,原則上由工程產權所有者負責籌集,財政適當給予補助。縣財政通過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水利規費收入,安排落實了全縣水管站工作人員經費和水庫管護員的工資;落實了小型水庫管護員工資共54.1萬元,做到了各鄉鎮、農林場都有專管水利的站所、辦公場所和人員。
石門縣還建立了科學有序、嚴格透明的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督機制。縣水利局每年有計劃地組織技術培訓;強化對小型水利工程的行業監督,有效防止水資源浪費和掠奪式經營。
目前,全縣小型水庫明確管護主體和責任的比率達到100%,小型水庫建立穩定管護經費渠道的比率達到100%,小型水庫培訓巡查管護人員的比率達到100%。下一步,該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精神,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管理,扭轉「重建輕管」現象,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長效管理機制,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長效運行。
(責任編輯:晏紫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