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論語之美,提升人生智慧——桃花島讀書會第二期活動溫馨啟程
會員們在濮陽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論語之美》作者張自福的領讀與闡釋中,開啟了一段「感悟論語之美,提升人生智慧」的精彩旅程。張自福認為,《論語》語言平實簡潔,雅俗共賞,常讀《論語》,會發現《論語》中有大美。他從《論語》的思想美、人物美、語言美、故事美、歧義美五個方面入手,結合《論語》中的經典篇目,暢談孔子的仁愛思想、禮樂觀念、中庸之道、教育智慧等,充分闡釋了他心目中的《論語》之美。
-
這五十個日常應用的成語,都出自《論語》
《論語》是四書五經之一,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是兩千年來讀書求學的必修課程,雖然僅僅一萬兩千字,但出自《論語》的成語竟達數百個之多,即使你沒讀過《論語》,但這些成語,你肯定很多都聽過、見過。下面我們就列舉五十個出自《論語》的日常成語:一,朝聞夕死。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夫子溫、良、恭、儉、讓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
「論語心解」「裡仁為美」
論語心解《論語》是言說不盡的……面對這部指導人生實踐的語錄體經典,不同時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圍繞自己的生活體驗,對它做出不同的解讀。這也是我們00後的優秀學生們鬥膽來分享自我思考與闡釋的原因,我們生活的時代賦予了我們不同的人生體驗。
-
我讀《論語》62:裡仁為美
【原文】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廟這是論語的第四篇第一章,也即為《論語.裡仁》的第一章,《論語.裡仁》共計26章,主要談仁、義、利等,整體而言較談禮的《論語.八佾》更務實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於《論語》通篇中,不斷地提及仁。我個人理解,該篇僅僅只是強調居住環境應該是充滿仁的,居住環境中沒有薄情寡義、輕薄殘忍之輩,而是充滿仁愛,父子親近,兄弟友愛,鄰裡和睦,其樂融融。
-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
儒家經典主要是四書五經,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包括《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而《論語》是四書五經之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當然這句話可能有點誇張的成分,但是足夠說明了《論語》的歷史地位。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學習內容全解
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孔子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聖人」,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聖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
《論語學而》入世之道——學習之樂,朋友之樂,君子不慍之德
《論語》為孔子儒家之入世法,故以《道德經》皆《論語》,無往而不利。道以德化,儒以禮約,佛曰見性,墨以睦鄰,法以去奇,兵以止暴,農盡地理,陰陽以和天人,堪輿以明地理,萬法歸宗,終歸道體;百家同源,都是自然。
-
論語大義(崔栢滔)裡仁篇 第一章
仁是人心所能達到的最高精神境界,這一境界是人之為人的本質內容。人的本性在仁的境界中得到滋養生發而不斷的成長,人才能夠獲得與天地平齊的地位和能力。仁是孔門全部學問的核心,是全部《論語》文心之所在。本篇首先解決什麼是仁的問題,隨之確立仁道,接下來講,求仁從孝行開始,進而指明行仁道,致大孝於天下的方法和要點。
-
凡夫俗子讀國學之論語篇——《論語》是一本越讀越厚的書
於是,閱讀量加上經歷與思考就有了這些關於《論語》的釋讀與感悟。《論語》成篇一定不是隨意的,不管輯《論語》的人是誰或者誰們,他或他們都一定是真正理解了夫子思想的精髓!《論語》立體的刻畫了一個人,說得再具體些就是它用語言記錄了一個人的行為,有著這樣行為的這個人成為「萬世師表」一直「譬如北辰」般地被人仰望!
-
讀懂這些成語,就理解了《論語》
15.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全,幫助人使他成功。 成全別人的好事。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我讀《論語》—《論語學而篇》之八:「賢賢易色」到底是啥意思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對於這一章的解釋,從「事父母……吾必謂之學矣。」一段各家差異不大。但「賢賢易色」一句,分歧就大了。咱們先看看有哪些解釋:1、何晏《論語註疏》:「賢賢易色」者,上「賢」,謂好尚之也。下「賢」,謂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
-
出自《論語》的40個成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當仁不讓
【出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5、成人之美【釋義】成全別人的好事,幫助別人實現其美好願望。【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9、發憤忘食【釋義】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出處】《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
110個成語,讀懂《論語》
《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的許多警句格言,廣為流傳。而你可知道,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竟有110個之多!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全,幫助人使他成功。 成全別人的好事。
-
《論語》千年名句,受用千年!
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是一部影響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人類文化經典,是學者必讀之書。 孔子被後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聖人」,孔子濟世救民的思想,都體現在這部《論語》之中。
-
《論語》中誠敬之道的當今社會意義
誠信,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學習、踐行道德的過程。「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一個人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做到言而有信,這本身就是在學習、踐行道德。誠信,有利於公民理解、配合政府的工作。
-
讀《百家姓》不如讀諸子百家,讀諸子百家不如讀《論語》!
《論語》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學習《論語》早就成為了培養少兒人格養成的重要途徑,早有新聞報導,重視教育的日本,孩子從三歲開始,就必須要學習《論語》。林語堂在《論語》裡讀出了趣味:「吾嘗細讀《論語》,精讀《論語》而咀嚼之,覺得聖人無一句話不幽默。」餘秋雨在《論語》中體味到了美德:「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論語》。」每位文學大家讀同一本書得到的都是不同的收穫。
-
美哭了!嵩縣高顏值美景刷爆朋友圈!秋天快來一場紅葉之旅吧!
秋天,是紅葉最鼎盛之時秋天的紅葉,似團團殷紅的火焰漫山遍野、這紅葉經霜一打在荷盡菊殘的季節,越發紅得妖燒遊人穿行其間,周圍瀰漫著紅葉的芳菲加上林間清幽典雅的氣氛,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下面嵩小妹就介紹一下嵩縣可以觀賞紅葉的景區趕緊挑選一下準備好行李出發吧木札嶺感/受/秋/天/的
-
記住這110個成語,就讀懂了《論語》!
《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了兩千年來的中華文明。書中的許多警句格言,廣為流傳。而你可知道,出自《論語》的成語典故,竟有110個之多!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全,幫助人使他成功。 成全別人的好事。
-
《論語》中的經典語錄
《論語》是是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的語言的文集,要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學習儒家的修身治國理念,《論語》是敲門磚。讀《論語》發現其中發人深省的經典語句很多,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語句有以下這些。「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說你看顏回真是個賢德之人啊,吃著一碗飯,喝著一瓢水,住在沒有洗手間、沒有自來水、沒空調沒暖氣、拆遷無望的偏僻的胡同兒裡,換了別人愁也要愁死了,可顏回照樣絲毫不改他的快樂.這說明顏回的思想境界非常高,他的快樂擺脫了物質的束縛,貧乏的物質條件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心境,這大概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