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2020-12-11 蜂鳴古今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

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靠著一雙巧舌如簧的嘴,也是為了招攬買他草鞋的顧客,硬生生的把自己說成沒落皇族。其實是一個靠編賣草鞋為生的窮人罷了。再說一下關羽,關羽在當時就是一個隱姓埋名的殺人逃犯,全國各處的流亡,平時也就是打些零工賺點生活費,也是在溫飽線來回遊蕩的窮人。這樣來說劉備和關羽能結識的話就一點不奇怪了,關羽打零工時比較廢鞋,鞋壞了就去能說會道的劉備那裡買草鞋,一來二去肯定能相熟。

要說劉備和關羽他倆是窮人的話,那張飛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張飛就相當於暴發戶了,那為什麼有錢的張飛能和劉備關羽二人結識那?那當然就是劉備的三寸不爛之舌了,劉備在集市上到處宣傳自己的貴族身份,在當時的那種社會向張飛這樣的暴發戶不管是沒落貴族還是強大的貴族都看不起暴發戶商人的,就在這時候劉備向張飛拋出了橄欖枝,張飛一看有貴族搭理自己就屁顛屁顛的跟了劉備混。

張飛是個「暴發戶」他是有多有錢那?當時張飛名下有一座「酒店」和一個連鎖肉鋪,還有良田及大院。大院之中不僅有質量上乘的房屋還有一個花園,花園之中載滿桃樹(估計也是要賣錢吧),當劉備每天和他們灌輸自己的宏圖大業時,兩個人都對劉備產生了深深的崇拜,劉備也看出他們各自的優點,於是三人就在「暴發戶」張飛的桃樹林裡豎上三炷香,擺上三個碗,呈上張飛家的豬頭肉,三人一起說出流傳千古的: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並拜了關聖人。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之後,劉備就提議我們想要幹大事的話怎麼能沒有殺人武器哪?於是張飛就拿出錢財打造了一副雌雄雙股劍、一柄青龍偃月刀、一桿丈八蛇矛。後來有到處招兵買馬,招兵買馬的錢前期都是張飛出的,可見張飛的家底之厚。再後來就是靠劉備的一張巧嘴拉來的贊助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三國中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的意義有哪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一段盪氣迴腸、催人淚下的劇情。劉關張三人偶然結識,因為同樣的政治抱負三人走到一起,義結金蘭,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生死相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但是在正史中,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那麼,羅貫中先生寫桃園三結義的意義何在呢?
  • 關於桃園三結義,我懷疑是劉備和張飛給關羽下的套!
    三關於國演義,我懷疑是劉備和張飛給關羽下的套。在歷史中沒有具體描述桃園三結義這件事,然而三國演義中卻有詳細的描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是因為一次張飛和關羽的集市鬥毆事件中認識的。然後三人因為武力不相上下,於是惺惺相惜相約去張飛家喝一杯。
  •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詳細,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詳細,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張飛原來是殺豬賣肉的。
  • 民間流傳的桃園三結義
    打開《三國演義》,第一回寫的就是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地點就在今天的河北省涿縣。如今當地還殘存著劉、關、張結義的一些遺蹟,在民間仍流傳著他們結義的故事。這故事與小說寫得並不完全相同。
  • 歷史上並沒有桃園三結義的真相曝光
    而稠人廣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關羽還說了一句話:「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從以上兩句話中可以看出劉、關、張三人關係密切,休戚與共,患難相攜。關羽、張飛二人對劉備忠心耿耿,在人多的地方終日侍立在劉備左右,保駕護航,不避艱險。但此句只說三人「恩若兄弟」,未見得是結拜兄弟的關係。
  • 桃園三結義中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有哪些是虛構的哪些是真實的呢?
    但是第一 個為後人所銘記的當屬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故事小說中的這段 描述不長,在此不妨先重溫一下: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 「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 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桃園三結義只存於三國演義中,因此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來分析。關於桃園三結義,如果以三國演義中的原文記載來看,劉備是老大,因為三國演義中是這樣記載三人的位次: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桃園三結義先說張飛,張飛在三國演義中的介紹是涿郡的富戶,以賣酒和殺豬為生,家中有些田產,以家庭背景來看的話,張飛的背景比劉備還要好,要知道劉備當時只不過是以編織草蓆和販賣草鞋為生,家裡也很窮,連平常的生活都很困難,哪有什麼錢財去招兵買馬?
  • 南靖的桃園三結義文化園
    該廟宇供奉著劉備、關羽、張飛等雕像,被譽為閩南海拔最高的關聖帝君廟,也是閩南罕見的同時供奉劉備、關羽、張飛的廟宇。其大門豎聯:自古桃園三結義,而今世間萬戶尊。埕地前一對石柱豎聯:佳境勝地懸日月,山巒秀水播春秋。
  • 桃園三結義,生死手足情
    三義宮,原為「三義廟」,又稱「漢昭烈帝廟」,坐落於河北省涿州市,是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故地,為紀念劉備三兄弟在此結義而建。始建於隋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1508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親賜璽書「敕建三義宮」。整座廟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文化底蘊豐厚。
  • 桃園三結義 大溪豆乾禮盒很Q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大溪普濟堂的關聖帝君誕辰宗教慶典,已有百年歷史,當地業者大房豆乾推出「桃園三結義」豆乾禮盒,在外包裝上分別印上關公、劉備和張飛3款Q版公仔,同時推出限量4000份的關公立體盒包裝,吃完還能拿來當面具,古法研製加上創新概念,讓豆乾成為時尚美食。
  • 桃園三結義
    劉、關、張萍水相逢,一下子打得那麼熱乎,其實也脫不開這酒肉二字,都同樣是為了吃吃喝喝,可從中討點便宜。當時,張飛最富,賣的又是肉,自然要常常作東請客;關公販賣糧食,不愁錢用,上門也不空手,這酒便由他包下來;劉備賣草鞋,本小、賺頭少,餬口尚且困難,每次總是只帶張嘴巴赴宴。張飛、關羽見他老是一毛不拔,慢慢就受不了了。他倆私下議論:這麼下去哪行?就是有金山銀山,豈不也要被他劉備吃空?
  •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要說檢測人世間的情感是否真的情比金堅,在亂世中的情感就尤為珍貴了。在耳濡墨染的患難之情無疑是在三國時期的桃園三兄弟,相結於落魄時期,但三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忍耐,最終在三人相輔相成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三人在桃花盛開的園林之中,義結金蘭,舉杯對天,共飲酌酒,立下有苦同受,富貴同為的生死狀語,一起實現心中的豪情壯志,共創美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這三人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 「桃園三結義」背後的歷史真相,劉備與關羽真正的關係像父子?
    它們對歷史和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比如開篇第一回寫的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對於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其中有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更是被無數人所模仿。成了華人世界中兄弟情深的經典代表。
  • 桃園三結義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桃園三結義被羅貫中列為《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個故事,自成書以來數百年的時間裡,眾口傳頌至今,被認為兄弟間義結金蘭的典範。就連民國時期青幫入會儀式上都要插上幾隻桃枝,以示效仿劉關張「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之意。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在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中緩緩拉開帷幕。公元188年三四月的一天,在一片灼灼盛開的桃花林中,端放著一黑漆案桌,桌上擺滿了烏牛白馬等祭禮,案前有三人正莊重地焚香跪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
  • 涿州市舉辦「桃園三結義」系列紀念活動
    4月19日,涿州市舉辦《三國源——桃園結義在涿州》展覽和「樓桑春社」暨「桃園結義」紀念日活動,吸引廣大市民和遊客參加。據了解,今年農曆三月二十三(4月19日)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1834年紀念日。
  • 劉備、關羽、張飛是如何相遇的,又為何要桃園三結義
    壯士回答說:自己名叫張飛,字翼德,是涿郡的一個富戶,他是靠買酒肉為生的。不過張飛準備去幽州投靠軍前效力,恰巧劉備也有此打算,張飛便說道:我有些財力,咱們可以拿出來招募自己的力量,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劉備聽後也表示同意,於是去酒館裡慶祝。至此,桃園三結義的兩位主人公已聚集於此,接下來就剩下最後一位主人公的出場了。
  • 如果桃園三結義,張飛成了老大……
    地點: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怡人。人物:賣草鞋的劉玄德、賣綠豆的關雲長、賣豬肉的張翼德。關羽:拜的這人有點熟悉啊於桃園中,三人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焚香再拜而說誓曰:熟悉NBA的你,應該知道季後賽1-3意味著什麼,除了16年詹姆斯逆天改命了一回,風火還沒見過能有其他人改變什麼。雷霆沒有詹姆斯。
  • 桃園三結義之烤肉的誘惑
    剛一坐下,就聽到茶鋪裡有人在高談闊論,什麼黃巾軍,什麼招募鄉勇之類的,關羽聽了只覺得口氣太大,卻沒有半點實在的內容,正要埋頭啃饅頭,順便抬頭看了一眼,原來是豬肉鋪老闆張飛,旁邊還有一個大耳朵的,是經常在集市上賣鞋的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