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媽媽給熱的牛奶,你喝還是不喝?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Helen 羅博深數學

作者 | Helen

文 3555字 閱讀時間 5分鐘

導語

願每一位母親都可以"放下以愛為名的重負,充滿生命力地回到孩子身邊,你會欣喜地看見他明亮的眼神、燦爛的笑容......"

2020年夏天,一部《隱秘的角落》重新點燃了無數人對國產電視劇的信心。

這部劇作以兩條看似平行的敘述線,講述了兩位互為鏡像的主人公——張東升,朱朝陽最終命運交錯故事。改編自中國推理小說家紫金陳的長篇小說《壞小孩》,兩位主人公都是智商極高的理科學霸,都喜歡著為了愛人畫出「心臟線」,說著「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本性善良細膩的他們,卻在各自不同的家庭境遇中走上了令人扼腕嘆息的道路。

邏輯縝密,推理有趣,我一口氣刷完了12集,並陷入了對各種橋段不停地咂舌回味之中。劇中有這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節:逼仄狹窄的公寓裡,燈光昏暗,空氣潮溼,老式電風扇吱吱作響,出於對兒子與前夫去遊樂場遊玩的不甘與嫉妒,母親周春紅逼迫兒子朱朝陽在睡前喝完了整杯滾燙的牛奶。媽媽和兒子兩位大小演員對這場戲的情緒演繹十分到位,讓作為觀眾的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這個離異家庭裡,每個人都承受著的極大的痛苦和壓抑;但對於學數學的我來說,這杯牛奶也引發了我更多的戲外的思考,如果只考慮朱朝陽的心理活動,為什麼他不想喝牛奶呢?

邊際效應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經濟學裡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實際上孔子幾千年前就曾提到過非常類似的概念:「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學生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 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邊際效用遞減正反映了這個道理,拿喝牛奶來舉個例子。

當你在風雪交加的天氣裡站了幾個小時,飢腸轆轆地回到家時,喝到的的第一杯熱牛奶的邊際效用最高,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牛奶最香甜可口。但是當第二杯擺在你面前,你再次拿起它時,卻總是覺得味道就不如第一杯好。更可怕的是,當你已經喝得非常飽,而媽媽還要逼你喝一杯燙嘴的牛奶 ,這時候喝牛奶的邊際效用就會變得非常低,甚至到了負數。

邊際效用是消費者的一種心理價值,消費某種物品實際上就是提供一種刺激,使人產生滿足或類似的心理感受。消費某種物品時,最開始的刺激一定是較大的,從而引起消費者更高的滿足程度。但不斷消費同一種物,即同一種刺激不斷反覆時,人在心理上的滿足感受就會逐步減少。或者說,隨著消費數量的增加,效用不斷累積,新增加的消費所帶來的效用增加越來越微不足道,這也就導致了邊際效用的遞減效應。

2013年,哈佛大學Jordi Quoidbach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Elizabeth Dunn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參與者分成了人數大致相同的3個小組,並要求參與者分別執行不同的指令:第一組收到的指令是「回到實驗室之前不能吃巧克力」;第二組被要求「在承受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吃巧克力」;第三組沒有收到任何指令。一周後,參與者們再次回到實驗室,研究者給每人發放了一塊新的巧克力。接下來,在被詢問對這塊巧克力的喜愛程度時,與被要求「在承受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吃巧克力」的參與者們相比,「那些收到命令後一周內沒吃巧克力的參與者們更加享受再次吃到巧克力的過程,且情緒更為亢奮。」

上面這兩張圖反映了我們吃巧克力的時候的效用曲線,邊際效用就是效用曲線的斜率,也就是效用變化的程度。可以看到,一開始我們每吃到一顆巧克力,就會更開心一點點。但是吃到第六顆巧克力的時候,就會覺得有點甜到齁,反而不如吃五顆巧克力開心。如果繼續吃下去,邊際效用就會像右圖一樣進入下降狀態。

我們還可以看到,吃到第一顆巧克力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快樂最多,所以效用曲線增長得最快,斜率最大。吃第二顆的時候,就不覺得有第一顆好吃了,所以效用曲線在這裡就增長得慢一些,邊際效用在減少。

也就是說,當喝牛奶仍然能夠帶給飢腸轆轆的朱朝陽享受的感覺時,他還能夠獲得滿足感。而如果已經在遊樂場和爸爸一起吃得很飽,媽媽給的這杯牛奶就成了額外負擔,不但不能帶給他享受的感覺,反而徒增了喝完洗杯子的麻煩。這個經濟學裡最簡單樸素的定理,能夠指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我們在做出一種行為時,仔細思考是不是處在「過猶不及」的那個點。

被倒掉的牛奶

歷史上需要思考喝不喝牛奶的,不只是我們和朱朝陽。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那場著名的倒牛奶運動,總是讓人想起杜甫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寧肯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讓窮人喝。」這是我們對資本家的第一印象。但這句話,對,也不對。

舉個例子,今年新冠肆虐,人們在家隔離,由於許許多多花農的花賣不出去,一捆捆的玫瑰原地堆在一起發黴。於是,我們總能在朋友圈上總能看到各式各類「助農產品」的消息。但是幾十年前消息閉塞,沒有網絡的幫助,運輸也不發達。所謂「免費的牛奶」實際上並不免費。假設從農場到城裡,牛奶1升能賣1美元,而運輸牛奶的成本卻需要1升1.5美元。這些牛奶除了倒掉,還能怎麼辦?奶農們沒有辦法聯合起來說服國會給奶農們運輸補貼。想法是好,但是結果更糟糕,奶農們不指望牛奶賺錢,反而開始依賴政府的補貼。所謂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在這裡發揮不了作用。

倒牛奶這個問題展開來講可能能講一整本書,這裡我就簡單地概括一下。

還是上面那副圖。AS是供給曲線(supply),AD是需求曲線(demand)。在這裡供給曲線沒有變化,奶農們來不及調整生產規模。另一個方面,因為經濟大蕭條,人們對牛奶的需求普遍減少了,換句話說,人們買不起牛奶了。因為需求的價格降低,需求曲線從AD0移到AD1,這時候在供給需求的平衡點的價格,就變低了。很自然地,奶農的想法是要改變這條供給曲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倒掉牛奶,這樣供給曲線能夠向左移動,平衡點的價格才能維持在同一點。

博弈論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博弈論(game theory)的問題。在這裡博弈論中的兩個對手是生產商,和消費者。生產商想要最大的利潤,消費者想要最低的價格。生產商決定生產多少,消費者決定購買多少。這兩者的決定能夠互相影響,產生許許多多種不同的雙方收益情況。這其實是一個複方均可預先了解對方出什麼的複雜版的剪刀石頭布。

假設參與者1是生產者,參與者2是消費者,錘頭,剪刀,布分別代表減少消費(生產),維持不變,增加消費(生產),我們就可以得到下面這張圖:

我們把石頭剪刀布的所有情況列出來,贏了得一分,輸了扣一分,平局就不得分。因為兩個人都想要贏,但是這裡並不存在兩個人都贏的情況,很容易想像最後大家會陷入平局(都是零分)。(實際上我們也能計算出這樣的結果)而這個平局會成為一個平衡,亦即供需雙方達到共識。這裡我們又要把《美麗心靈》拿出來講一講了。這部電影的主角納什(John Forbes Nash)後來證明了,在各式各樣的博弈中,即使每個人都只願意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如果他們都知道對方也是這樣「自私自利」的人,雙方仍然能達到一個共識,叫做納什平衡。

從供給和需求來看,儘管影響因素有很多,我們仍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博弈論的問題。在這場博弈裡,假設每個人都是經濟學家,商家知道消費者想要最便宜的價格,消費者知道商家想要最大的利潤。把每一種情況都表示在矩陣裡可能有些困難,但是根據納什的證明,我們知道這兩者一定能夠達到共識,找到一個最終的平衡點。這也是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

話又說回來,博弈論討論的是最抽象,最簡化的情況。數學的世界永遠最理想,好像所有問題都能在數學裡找到答案。我想這可能是朱朝陽和張東升喜歡數學的原因吧。

數學是個非黑即白的童話,可是真實世界裡朱朝陽的童年卻充斥著深深淺淺的灰。恰到好處的母愛有著宜人的溫度,但孤注一擲的母愛卻能燙傷孩子的五臟六腑。母愛也講邊際效用。《隱秘的角落》已經落幕,最後也把朝陽媽媽扮演者寫給「自己」的一封信送給各位媽媽,願每一位母親都可以"放下以愛為名的重負,充滿生命力地回到孩子身邊,你會欣喜地看見他明亮的眼神、燦爛的笑容......"

原標題:《《隱秘的角落》|媽媽給熱的牛奶,你喝還是不喝?》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爬山?禿頭?我最關心的,是單親媽媽周春紅!
    《隱秘的角落》作為一部懸疑劇,在種種局限下,依舊能較為完整地展現整起事件的種種疑雲,將原著《壞小孩》改編到讓眾人都交口稱讚的地步,實屬不易。《隱秘的角落》大火後,自然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最熱的時候甚至創造出了25.6億的話題量,位列國內影視劇榜首。
  • 隱秘的角落:一杯牛奶背後隱藏的是什麼?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塊純白的畫布,而帶著孩子開始在畫布上作畫的是爸爸媽媽,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兒女,陪伴孩子最多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隱秘的角落》是最近在知乎、豆瓣吹爆的一部戲,秦昊主演,眾戲骨加盟,被認為「沒有一個廢鏡頭」,是國產懸疑劇之光。
  • 準媽媽孕期經常喝豆漿與經常喝牛奶的,好處千差萬別
    女人在懷孕之後,抵抗力會變得比較的弱,這就需要準媽媽們在孕期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需要在日常的食物中獲取更多的營養元素。最近關於孕婦「喝牛奶好還是豆漿好」話題在媽媽圈裡被聊得火熱,大家都想知道,到底是牛奶還是豆漿才能給孕媽媽提供更多的營養呢?
  • 喝牛奶還是喝羊奶?
    新聞線索提供方式簡訊發送至:13681294729 郵箱:cbjiankang@163.com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渠路3號競園《北京晨報·健康周刊》編輯部郵編:100124互動平臺嬰幼兒配方奶粉一般是以牛奶為奶基製成的,但是近幾年,本土和國外奶粉頻頻出現問題,使得部分家長開始尋找其他比牛奶嬰兒奶粉更為安全
  • 準媽媽懷孕後喝什麼牛奶好?
    因此,推薦準媽媽每天喝250---500ml的牛奶,不但可以滿足準媽媽的營養需求,還可以強壯胎兒骨骼和牙齒。準媽媽可以喝的牛奶:●鮮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奶的風味和營養物質,價格實惠,性價比比較高,適合大部分準媽媽食用,鮮奶中細菌比較多,容易引發腹瀉,所以準媽媽喝鮮奶必須煮開了喝,高溫加熱殺菌。●純牛奶,一般而言,添加物越少的牛奶純度越好,如核桃奶的營養肯定比起鮮牛奶的營養大打折扣。
  • 鄭州「隱秘角落」:海灘街復古大片曝光
    「帶你去爬山、拍照擺造型、唱小白船、寫日記......」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隱秘的角落》,這些梗都是你7月揮之不去的陰影。「隱秘的角落」在火遍全網的同時,還順便掀起一陣復古狂潮。同時身邊兼具「隱秘」氣質的復古老街,也在不斷被發掘,成為新的出片場。正因如此,五號線都「帶不火」的海灘街,最近終於被曝光在無數的長槍短炮、廣角定焦之下。
  • 孕期喝牛奶要慎重,這四類孕媽媽不建議喝,可能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並不是所有孕媽媽都適合大學同學芳芳懷孕三個多月,前幾天晚上突然給我打來語音電話,說是胃很難受,也不是孕吐反應。我問了一句:「你是不是喝牛奶了?」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覆,給出的建議是,她本身的體質不適合喝牛奶,最好以後不要喝了。
  • 兒子早餐不愛喝牛奶,自從學會這做法,隔1天喝一次,比喝豆漿強
    灶臺在淺吟低唱,媽媽的味道依舊芬芳。感謝你與兔子一起探索、尋覓記憶中的美食,一起打撈那些曾經慢慢消失的味道……讓味蕾唱歌,讓舌尖綻放!兒子早餐不愛喝牛奶,自從學會這做法,隔1天喝一次,比喝豆漿強在媽媽群做過小調查,10個孩子9個都喜歡喝果汁和飲料,可見不管任何口味的果汁,都深得小朋友的喜愛,但外面賣的果汁都添加了哪些東西?您真的了解嗎?
  • 牛奶該早上喝還是晚上喝?空腹喝牛奶好嗎?
    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學養育孩子!斌姐營養課堂每期一個短視頻為大家提供科學輕鬆的餵養心得!第七十一期牛奶什麼時間喝比較好呢?任何時間都可以!早餐(空腹)喝牛奶會不好消化嗎?並不會呀,誰還不是從空腹喝牛奶長大的呢~ 你見過小嬰兒先吃塊饅頭再喝奶的嗎?不過除了小嬰兒,其他人群還是建議你的早餐搭配儘可能的豐富一些,除了牛奶,最好還有主食、蔬菜、水果,再加一個雞蛋就最完美了喝牛奶什麼溫度比較合適呢?任何溫度都可以!
  • 孕媽媽「乳糖不耐受」,還能喝牛奶嗎?該怎麼補充乳糖?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有的孕媽媽喝了牛奶後會腹痛,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乳糖不耐受」,那該怎麼辦呢?
  • 一天中喝牛奶的「最佳時間」,早上還是晚上?喝對了「營養翻倍」
    一天中喝牛奶的「最佳時間」,早上還是晚上?喝對了「營養翻倍」! 牛奶當中的膽固醇含量較低,經常喝牛奶,還能夠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媽媽總是給我一個雞蛋一杯牛奶,讓我在上學的路上邊吃雞蛋邊喝牛奶。
  • 喝粥不如喝牛奶?您又被忽悠了!
    這不,最近又有一夥「叫獸」被放了出來,開始忽悠大家了。還別說,網紅的聲勢、院士的名頭,還是能嚇到許多人的。再加上事關自己或孩子的身體健康,有相當的一部分的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開始禁止自己的家人喝粥了。
  • 同是牛奶,減肥期間喝全脂牛奶還是脫脂牛奶?網友:我不喝總行吧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醫生都提出要多喝牛奶,別讓孩子喝粥的話題,引起熱議。有人說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說這樣喝牛奶確實是可以長壽。終南山常年喝牛奶的話題熱議直到今天,還會引起不少人轟動,那么喝牛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牛奶也有很多種,全脂、脫脂的一大堆,普通人應該喝哪種?
  • 早晨究竟該喝牛奶,還是喝豆漿?營養師:你可能一直喝錯了
    無論是牛奶還是豆漿,一直以來都是各位的鐘愛選擇;特別是在早晨,晨起早餐總要配些飲品,而它們又是首選家常飲品。正因為如此,關於豆漿牛奶,就有了多種多樣的傳言,有的人說喝牛奶好;有的人卻說喝豆漿靠譜,事實究竟如何?牛奶營養如何?
  • 喝全脂奶容易胖?教你正確喝牛奶
    說起牛奶,丁當的耳邊總是充斥著各種傳聞……空腹不能喝牛奶!有機奶更健康!全脂奶越喝越胖!牛奶和橘子不能一起吃!喝牛奶致癌,特別是容易得乳腺癌!……對此,丁當只想說:如果你一眼就能識破這些謠言,那你一定是個忠實的丁當粉,獎勵你一朵小紅花(假裝有獎品),再給你出個加分題:要不,聽聽你們最愛的營養專家——範志紅老師怎麼說?正如範老師所言,什麼時候喝牛奶其實很難一概而論。補鈣、控制食量、促進寶寶的成長……對於這些不同的目標,喝牛奶的最佳時間各有講究。
  • 「熱搜」早餐是喝粥好,還是雞蛋配牛奶好?
    一些朋友比較洋氣,早上要吃麵包喝牛奶喝咖啡,當然也有一部分朋友為了多睡一會,選擇早上不吃早飯,最近這幾天,關於早餐吃什麼被網友吵得登上了熱搜。最近大熱的網劇《我是餘歡水》中有一個橋段,劇中,餘歡水給兒子做一桌豐盛早餐,卻唯獨沒有牛奶,不承想,兒子指明要喝牛奶,他說,喝什麼牛奶啊,喝粥對胃好。
  • 懷孕期間堅持喝牛奶好處多多,但幾種情況的孕婦,勸你別喝
    就拿牛奶來說吧,有孕媽媽認為,牛奶是白色的,以形補形以色補色,多喝牛奶,孩子將來會長得更白淨。這個結論來得很突兀,喝牛奶的孕媽媽很普遍,可是孩子的膚色還是遺傳了父母的膚色。父母白的孩子白,父母黑的孩子照樣黑,並沒有因為喝牛奶而發生變異。牛奶的真正價值絕對不是淺顯,而是有更深層的價值。但是牛奶並不是每個孕婦都能喝的,有一些情況的孕婦,還是勸你別喝。
  • 喝牛奶好處多 那喝牛奶會不會上火
    原標題:喝牛奶好處多那喝牛奶會不會上火日前有關專家指出,夏天不喝奶,不可取;「夏天喝牛奶會上火」,說法欠科學。營養學專家介紹說,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牛奶中近80%是水分,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又易被吸收,夏季飲用牛奶,正好補充失去的水分和營養成分。
  • 牛奶是最好的補鈣選擇,可涼著喝還是加熱喝?冬天不要喝錯了
    我們常說,牛奶是「液體黃金」,不管什麼年齡段,喝牛奶都是補鈣、補充蛋白質最好的選擇。現在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牛奶喝起來實在太涼了一些,有些腸胃比較脆弱的人喝了涼牛奶就會腹瀉。這些人會選擇把牛奶加熱一下再喝,但是也有人說,牛奶加熱以後營養就損失了,應該涼著喝。其實,現在市面上的牛奶,都是經過嚴格下消毒措施,採用成熟的無菌包裝技術,所以不用擔心微生物超標的問題,畢竟牛奶加熱以後難免損失一些營養成分,如果腸胃能夠接受常溫牛奶的話,最好還是直接喝。
  • 經常喝牛奶和從不喝牛奶的孩子,小時候沒差別,幾年後差別很明顯
    小的時候媽媽跟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喝牛奶長大個」,但是我從小就不喜歡牛奶的味道,所以現在我的身高也只有150+,而我那個愛喝牛奶的弟弟真的是長得很高。有研究表明,經常喝牛奶的孩子身高增長比那些從不喝牛奶的孩子要高了近一倍。但是不一定喝了牛奶就會長高個,因為每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吸收情況也都不一樣,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名家長也不要勉強孩子。為什麼我家孩子喝了牛奶也沒見長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