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首爾漢城

2021-01-20 愛做不愛吃的小思姐姐

韓國首都漢城 (Seoul)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於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裡,距東海岸約185公裡,北距平壤約260公裡。

漢城是韓國的首都,人口約1200萬,面積為627平方公裡。漢城是世界第10大城市,在這座城市裡古與今以奇妙的方式並存。 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

充滿活力的漢城到處呈現出令人心動的景象,無論是漫遊幽雅富麗的故宮遺址,還是寮默於大自然的懷抱,整個旅程都會留給遊客鮮明的印象和新奇的感受。位於市中心的摩天大樓鱗次櫛比,漢江兩岸的高級公寓星羅棋布,一派現代化都市景象。  

漢城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設有漢城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漢城有三角山、冠嶽山、仁旺山、景福宮、德壽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蹟和420餘座寺廟。市區內的濃蔭下,古老的宮殿、廟宇等同直入雲霄的現代建築群交相輝映,顯示了漢城既古老又現代的歷史和時代風貌。

首爾(諺文:;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人口約1000萬,面積605平方公裡,年均氣溫11.6℃。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相關焦點

  • 水原市是韓國京畿道的首府城市,是該道的政治、經濟的中心
    水原市是韓國京畿道的首府城市,是該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積為121.13平方公裡,下轄長安區、勸善區、八達區、靈通區四個區。人口103萬(據2004年統計數字)。水原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岸的中部,市中心位於東經127度、北緯37度,距漢城44公裡,距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42公裡,是首爾的衛星城市。同時,水原市還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城市之一。平均海拔高度128米,年平均氣溫攝氏11.4度,年平均降雨量1261毫米,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水原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建於公元1796年,是朝鮮第22代王-正祖大王設立的第一個城市。
  • 韓國僅僅是把首都從漢城改成首爾,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問題
    說起韓國首都,可以說很多人都知道,是首爾。首爾可以說絕對是國際大都市。目前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GDP總量佔韓國的21%。可以這樣說,首爾對韓國來說地位至關重要。不過關於首爾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地方之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漢城,漢城這個地名用了幾百年了。
  • 漢城這麼好聽,為啥韓國的漢城現在叫首爾了?
    2005年之前,中國稱韓國的首都為漢城,2005年1月19日,韓國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首爾以前叫漢陽,是漢江邊上的重要城市。
  • 「漢城」的由來和中國有什麼淵源?韓國為何要把它更名為首爾
    如今的年輕人大多知道韓國的首都叫做首爾,但是,在多年前,韓國的首都一直都叫做漢城。2005年初之時,韓國才正式將漢城更名為首爾。一直以來,中國、韓國、日本都是漢文化經典的傳承國度,全國上下都有著很濃厚的漢文化氣息,這與三個國家的歷史由來有著脫離不開的關係。作為漢文化的經典代表漢字更是在歷史中受到了廣泛的流傳。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68年的韓國首爾
    首爾舊稱漢城,是韓國的首都,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68年的首爾。圖為1968年的韓國首爾。韓國在2005年把漢城改名為首爾,目的就是為去漢字化,覺得韓國用到的漢字地名太多了,於是他想維護自己民族一種自尊,就想起來改名字。其實漢城這個名字很早就有了,在14世紀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朝鮮李成桂王朝,由於朝鮮國王比較崇拜中原文化,就把他們的都城漢陽改名為漢城。圖為1968年首爾街頭的時尚女性。圖為1968年首爾街景。圖為1968年首爾街景。
  • 「漢城」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何韓國要把它改為「首爾」
    2005年1月19日,時任漢城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將韓國首都的中文名字更改為「首爾」,不再使用「漢城」一名。李明博同時對外做出解釋,他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用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就如同倫敦、華盛頓等城市的漢語譯音稱呼一樣。而「漢城」卻與「SEOUL」在語音和文字上沒有任何的聯繫。
  • 著名旅遊聖地——韓國首爾
    首爾(諺文:;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1]、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2]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位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首爾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
  • 韓國首爾(漢城)大學
    ◎ 學校簡介  首爾(漢城)大學校建立於1946年,是韓國最早的國立綜合大學,與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同被視為韓國超一流大學。50多年來,首爾大學得到了劃時代的發展,成為國內最高水平的教育與研究機構,如今全校有冠嶽、蓮建2個校區,設立16個單科學院及研究生院、3個專科研究所(專修研究生院)、93個研究中心及支援單位。學校現有本科生22,237人、碩士生7,446人、博士生2,693人、教授1,868人。由於國立大學受到政府的資助和重視,學費和住宿等費用均比私立大學便宜,師資力量雄厚。故此首爾大學一直是學生首選大學。
  • 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原因是什麼?與中韓恩怨有關係嗎?
    2005年1月19日,韓國宣布把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Seoul)。改名後,韓國特意通知中國,希望中國以後稱其首都為首爾。漢城的由來:「漢城」已經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命名的。
  • 韓國漢城大學介紹
    下面,為同學們介紹一下韓國漢城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建立於1972年,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是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前身是漢城女子大學,於1978年改名為漢城大學,憑藉出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為韓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韓國為什麼將首都名稱由漢城改為首爾?這跟中國又有什麼關係?我們...
    一、極端的民族主義,和去中國化韓國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就出現了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這一現象在韓戰結束後更加嚴重。
  • 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緣由
    2004年的1月2日,韓國政府正式叫停了首都漢城,改名首爾。這也是中韓兩國或者是中朝兩國,或者叫漢和朝鮮這兩個民族,多年來的恩恩怨怨中間的一環。韓國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抵制中國文化,包括他們用了那麼多年的漢字,最後變成了拼音文字。
  • 「奧林匹克效應」促首爾發展 韓國魅力之都將迎聖火
    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漢城的英文名字按韓國語固有詞發音用SEOUL標記,意為「首都」。    2005年,在市政府推動下,漢城的中文譯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漢城」改為SEOUL的諧音「首爾」。    作為韓國首都,首爾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
  • 現代與傳統文化並重 韓國首爾行攝之旅
    首爾(Seoul)是韓國的首都,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前稱漢城。2005年1月19日,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昔日的「漢城」名稱不再使用,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不僅是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同時首爾的傳統文化也傳承的非常好。
  • 韓國首都本來叫漢城,為何卻又更名首爾,跟中國又有何關係?
    "現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的首都名字叫做"首爾",它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其實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漢城",第24屆夏季奧運會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也就是以前的漢城舉行。 中國人對"漢城"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然而,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
  • 韓國最繁華的城市:首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韓國是繼日本和新加坡之後的第三個亞洲發達國家,作為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經濟高速增長,用短短十幾年時間完成了工業化。工礦業產值佔GDP的30%,其中半導體銷售額居世界第1位。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如果在2005年之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漢城,但在2005年之後,標準答案則改成了首爾。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
  • 歷史上的今天,漢城議會正式通過,把其市的中文名稱,定為稱首爾
    首爾(諺文:;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諺文:/漢字: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韓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傳疑時代的真番,辰國等後被統稱為三韓部落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
  • 漢城名稱變為首爾,韓國為什麼只要求中國更改?
    ——雨果 漢城是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很適合用作城市名,不看城市,只聽名字,就有一種歷史文化名城的感覺,有一種厚重的文化底蘊融在其中。這是因為漢是我國一個偉大朝代的名字,這個朝代對中華文明影響深遠,以至於朝代更替之後,人們還是自稱漢人。所以如果漢城是一座中國城市名字,那是很適合的,也很好聽,沒有半點問題。但問題是,漢城這個名字長期由韓國使用,而且還是韓國首都。
  • 首爾or漢城?一段對抗中華文化的韓國改名史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我們通常稱呼韓國的首都為漢城,而在2005年之後韓國便將「漢城」之名改為了「首爾」。但是由於許多國人叫慣了「漢城」,於是現在的韓國首都在我們中國人之間便有「漢城」和「首爾」這兩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