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9點56分,通向上海軌交11號線迪士尼站的首班列車,停靠其上一站——康新公路站。站臺上黑壓壓的乘客很快填滿了車廂。地鐵工作人員根據目測,稱載客率達到了八成左右,大約有一千四五百人,其中九成以上是老年人。
從當日10時起,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迪士尼站實現載客試運營。
對於迪士尼站的設計,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內設計負責人馬凌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與國內外專家反覆討論,迪士尼站最後定位為一個交通建築,「地鐵迪士尼站只是迪士尼歡樂旅程的一個起點,但它畢竟不是一個樂園。」
馬凌穎表示,迪士尼站未來面對大客流,在這樣的一個空間當中,給人的第一視覺應該是導向。所以在這個車站裡,導向比一般車站的導向更大,便於遊客知道怎麼出站,應該從哪進園區。還有就是乘客的人性化設計,該站的廁所比其他車站多配置一些母嬰室、高低洗手臺,以及無障礙設計等。
首班列車:超九成乘客是老年人4月26日上午9點30分左右,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地鐵11號線康新公路站看到,站臺上已經黑壓壓一片,還有源源不斷的乘客從下面的站廳層上來,與前一日記者去迪士尼站探營時空蕩蕩的站臺形成鮮明對比。
住在桃浦新村的張阿姨說,自己早上8點從家裡出發,「11號線一部頭,正好一個小時。比去香港迪士尼方便多了!」
「昨天在電視上看到報導,覺得設計很現代化,乘自己還走得動,非常高興能去看看。」住在浦東高橋的徐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和妻子早上6點30分出門,8點趕到了康新公路站,等待換乘通往迪士尼站的列車。72歲的市民莫先生說,他來得更早,為了搭乘首班車,他5點半從嵐皋路的住處出門,7點多就到達康新公路站。
為應對開通首日的客流激增,康新公路站增派了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站臺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康新公路站自開通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客流,「比早晚高峰的客流量還要多出很多。」
11號線管理部負責人表示,康新公路站正常情況下,車站裡即便是早上,也不到10個工作人員。但是4月26日僅志願者和加班的工作人員就有30多個,如果加上管理部的管理人員和配合的軌道公安、當地派出所的民警,最起碼有50人以上。天雨路滑,加上老年人多,所以車站管理也特別小心。
9點56分,通向迪士尼站的首班軌交列車停靠在康新公路站,車廂內很快站滿了人,其中九成以上是老年人。
地鐵工作人員根據目測,稱載客率達到了八成左右,大約有一千四五百人。11號線管理部負責人表示,由於下雨,迪士尼站試運營首日來的人還不算很多,估計「五一」節人數會更多。而對於迎接「五一」小長假以及接下來的整個度假區的壓力測試演練,該負責人表示,已做好了相應準備,除了日常的工作人員,還準備了增援人員,應對客流增加給車站運營帶來的壓力。待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正式開幕後,地鐵運營管理部門還將根據園區的開閉園時間及遊客的出行需求做進一步調整,確保滿足乘客需求。
設計方:經反覆討論迪士尼站定位為交通建築隨著迪士尼站的開通,其裝飾設計引來不少人評頭論足。
聞阿姨和丈夫在車站裡走了一圈後,感覺車站很大氣,「車站真的很大,就像是一個火車站,不像是一個地鐵站。」還有很多乘客認為,迪士尼地鐵站設計上很簡潔、很寬敞,四面設計了四個出入口,進出也很方便。
正在車站內拍照的汪先生則認為,車站能夠明顯突出迪士尼特色的元素還是少了一些,「我一直在尋找有特色的地方,想拍幾張照片,但看下來感到能吸引人的地方還是少了點。而頂上的五角星還有彩色的立柱,讓人覺得有點像幼兒園的裝飾了。」甚至有網友吐槽迪士尼站頂棚稱,黑白相配,不規則的波點元素像極了斑點狗。
對於地鐵迪士尼車站的設計,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內設計負責人馬凌穎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迪士尼車站的設計經過與國內外專家的反覆討論,最後還是定位為一個交通建築,裝飾設計主要是為了呼應迪士尼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但不能做得很誇張,「地鐵迪士尼站只是迪士尼歡樂旅程的一個起點,但它畢竟不是一個樂園。」
馬凌穎表示,
因為迪士尼未來面對的是一個大客流,在這樣的一個空間當中,給人的第一視覺應該是導向。所以在這個車站裡,導向比一般車站的導向更大,便於遊客知道怎麼出站,應該從哪進園區。還有就是乘客的人性化設計,在這個車站裡的各種各樣的人群會非常多,包括孩子會很多,有可能會有媽媽抱著孩子,推著嬰兒車。廁所比其他車站會多配置一些母嬰室、高低洗手臺的設計、無障礙設計等。
至於迪士尼的元素,馬凌穎透露,和迪士尼有關的卡通形象都由美方的執行團隊負責創作,並與整個設計相融合。站臺採用的黑白元素,其實也跟迪士尼的發展有關係,因為早期的迪士尼動畫是黑白影像的,而通向站廳的樓梯邊上,則出現了彩色的迪士尼5個主要角色的平面卡通圖像,這些圖像意欲帶領乘客走向迪士尼樂園的區域。「從黑白到彩色的一個過渡,其實也是空間上的一個過渡。」馬凌穎說。
在站廳中央,一紅、一籃兩個「身材高大」的迪士尼卡通形象雕塑引人注目,而且還帶有明顯的中國傳統剪紙的特色。「這兩個剪紙雕塑上的圖案,比如蝴蝶,是從中國元素中抽離出來的,跟迪士尼卡通形象結合,展示了地方特色,讓迪士尼的形象更好地融入所處的地域。」 馬凌穎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