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文化惠民工程激活文旅融合發展

2020-12-20 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近年來,無為市緊緊圍繞文旅融合發展理念,依託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品牌。

以「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鄉韻無為」地方戲曲展演為兩大品牌活動為載體,結合文化惠民活動,著力挖掘文旅資源,打造特色文旅隊伍,以文化惠民文藝演出、鄉村春晚,新創劇目展演、廣場舞比賽等文體活動為主體,在鄉村旅遊景區、省級美麗鄉村、旅遊集聚地廣泛開展文旅融合活動。今年11月7日在紅廟鎮山水澗景區舉辦的「秋之實」——山水澗邊歌聲飛民俗文化周,群眾呼聲高,社會評價好,傳統民俗在旅遊景區大放異彩,既讓廣大群眾領略戲曲、非遺等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又能感受到綠色生態旅遊與紅色革命文化深度融合帶來的切身體驗。

發揮各級場館作用,加強品牌宣傳推廣。

無為市圖書館、文化館及各鎮綜合文化站,發揮陣地牽頭引領的作用,藉助場館(站)平臺,加強對文旅資源、地方民俗的宣傳推廣,讓更多人知曉當地文化旅遊資源。比如我市開城鎮都督、羊山村是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無城鎮黃雒古村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魚燈的發祥地,通過發揮村級文化服務中心資源優勢,將這些古村落、古街道、非遺等文化資源融入到旅遊產業當中,進一步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升文旅品質和內涵。

廣泛開展文旅活動,突顯資源疊加效應。

為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我局先後走訪基層,與開城鎮綜合文化站、紅廟鎮綜合文化站以及當地的風景管委會多次溝通,統籌安排送戲下鄉劇團走進我市兩大旅遊集聚區——西九華風景區會和紅廟山水澗景區。同時安排志願者在旅遊景區發放文化惠民工程手冊,在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文化宣傳陣地發放我市旅遊精品線路推薦材料,向當地群眾推廣「皖美無為」公眾號,充分發揮文旅方面的人、財、物資源的疊加效應。

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根據《無為市文旅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構築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重點開發和打造紅廟鎮、開城鎮兩個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政策、資金、宣傳等方面給予兩個田園綜合體支持,實現現代農業與文化旅遊相互融合。依託我市特色非遺資源,通過電視、報紙、自媒體等宣傳方式將「無為魚燈」「無為剔墨紗燈技藝」等省級以上非遺名錄打造成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文創產品,加強挖掘保護非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相關焦點

  • 文旅融合發展的「臨沂答卷」
    「十三五」期間,臨沂積極發揮區位優勢,充分利用文化歷史和生態環境資源,全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公共服務提升、產業轉型升級三個重點,不斷擴大「親情沂蒙」旅遊品牌影響力,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2020廊坊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9月22日,2020年廊坊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圓滿落下帷幕。在全省率先打造「1+10」大會品牌,開啟縣縣舉辦文旅大會的先河,文旅大會對十一個縣(市、區)的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的綜合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全市旅遊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文旅融合,擦亮大運河文化「金名片」——《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解讀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都提出要通過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了強化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加快將大運河打造為「繼古開今的璀璨文化帶」和「享譽中外的繽紛旅遊帶」,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後簡稱《規劃》)。
  • 時評丨文旅融合 激活發展新動能
    編者按:8月11日召開的全市文化旅遊大會為我們勾勒出了未來25年文化旅遊強市發展目標,提出構建「兩核三板塊六組團」文化旅遊發展格局。如何在保護和傳承中利用好文旅資源,增強文化自信?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挖掘城市高質量發展潛能?
  • 權威發布|山東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大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十三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工作,省文化旅遊廳先後編制了《山東省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山東省精品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山東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省政府印發了《大力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構建「兩大基地引領,兩極六帶支撐,四區示範」的文旅融合發展布局。
  • 京口區文旅融合發展亮點頻現
    金山網訊 近日,在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聯等單位主辦的「數·說運河」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現場,首次發布了「2020年度大運河文化和旅遊發展榜(江蘇段)」,京口區收穫頗豐,「三榜」齊上,榮登2020年度大運河文旅服務滿意度榜(江蘇段)、大運河文化影響力榜(江蘇段)金榜,並躋身大運河文旅產業競爭力榜(江蘇段)銀榜。
  • 文化 | 惠民演出進景區 讓遊客盡享文旅融合「大餐」
    連日來,我市多場惠民演出走進德明古鎮、蒼巖山景區,藝術工作者的精湛技藝引得現場遊客掌聲陣陣,大家表示,「去不了劇場,在景區看演出還是挺開心。文旅的深度融合發展,讓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遊也更加富有魅力。」
  • 淄博聚焦文化賦能聚力七大工程 奮力實現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攻堅突破
    昨天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茂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咬住高質量發展目標,聚焦文化賦能行動,強化市場化、專業化、法治化理念,以「有解」思維和改革創新的辦法,聚力實施七大工程——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工程成立精品旅遊產業(文旅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建立健全「一周一了解
  • 濟南:聚力文旅深度融合 激活泉城創新動能
    2019年文旅融合元年,濟南持續聚力文旅深度融合,不斷激活泉城創新動能。數據測算,預計今年全年濟南市旅遊消費總額將突破13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1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8.5%,兩項數據再創歷史新高。
  • 2020年唐山市文旅融合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
    導 讀12月10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全市重點媒體,在新聞發布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重點工作成果展示」系列之文旅融合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陳福利進行了發布。研究編制文化廣電旅遊「十四五發展規劃」,目前已完成初稿。出臺了《唐山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唐山市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唐山市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同時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實施方案》,豐富消費業態,推出消費惠民措施,提高消費便捷程度。二是抓實項目建設。
  • 生態、民俗,惠民演出多項文旅融合,樓觀之夏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豐富多樣的特色美食、琳琅滿目的全球創意市集將齊聚樓觀,形成以「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生態綠色鏈,呈現一場全民歡慶的夏日盛宴。強強聯合,深化文旅融合交流作為系列活動重點板塊生態文旅融合暨西安樓觀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建設發展論壇將在7月30日開啟。文旅融合,文化為魂,打造新時代文旅融合的典範。
  • 河北廊坊:文旅融合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廊坊謀劃組織了一批文旅融合亮點活動,打造了一批「明星景點」,實施了一批文旅惠民工程,推動了一批文旅產業項目,文旅融合成為促進廊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今年謀劃啟動了「2019廊坊文化旅遊季」系列主題活動,組織開展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廊坊建市3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惠民工程,「旅遊+文化」的新探索逐步取得「1+1>2」的效應。8月8日至28日,三河、霸州、香河等9個縣(市、區)成功召開首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叫響了縣域特色文旅品牌,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從山水田園到「詩和遠方」——巴中市以文旅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
    通江諾水河風景區樓子古鎮  冬日裡,恩陽古鎮寧靜樸實,古榕樹訴說著古鎮經久不衰的魅力;光霧山上白雪皚皚,人們滑雪、打雪仗,上演一幕又一幕冬日狂歡;通江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裡,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在人們口中傳頌……  近年來,我市把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加快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主抓手,著力激發文化旅遊資源,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 【2020看發展】文旅融合促發展 亮點紛呈譜新篇
    、黃河文明·黃帝文化研究傳承項目、市博物館建設、景區提質升級等工程,紮實推進。主動形成「建成運營一批、開工建設一批、論證儲備一批」的梯次推進、滾動發展格局。大力實施「文化+」「旅遊+」戰略,積極推進文化產業、旅遊產業與農業、科技、教育、林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文旅新業態。
  • 區文廣旅體局:努力開創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文旅融合發展 不斷激發融合潛力今年3月,我區召開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明確以爭創全省文旅融合試驗區為抓手,打造全國文旅融合樣板區的發展目標。作為開啟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第一年,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實際行動攻堅「新五場硬仗」,推進「三個全域」建設,努力打造長三角旅遊休閒目的地和國際知名文化旅遊勝地。
  • ...奮進著華章|詩意山水競芬芳——平頂山市文旅融合發展綜述
    「十三五」時期,平頂山市把文旅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支柱產業,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遊,用旅遊的方式傳播文化,加快文旅融合,把文旅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勝勢,讓文化看得見、摸得著、品得出味道,在打造近悅遠來的文旅名城的生動實踐中留下一串串鏗鏘足音。
  • 四年來,山東省、市、縣三級共發放文化和旅遊惠民...
    四年來,山東省、市、縣三級共發放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4.74億元大眾日報記者 於新悅2020-12-08 11:18: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統籌利用文化和旅遊雙重資源優勢,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的堅實支撐。
  • 浙江發布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
    充分挖掘利用當地文化和旅遊資源稟賦,正確處理文化和旅遊資源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關係,找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結合點,激發文旅融合IP的新動能和新活力,全面提升文旅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統籌規劃。要將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作為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強統籌謀劃,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分類指導,建立健全文旅融合IP的挖掘、開發、利用、保護、評價體系。
  •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以「黨建 」為引領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今年來,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結合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要求及發展趨勢,以開展「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創建活動為契機,全力實施「黨建 」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建立激勵機制、開展志願服務和抓好平臺建設等,力促泉州文旅融合發展,為全方位推動泉州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 「八公山文化」:激活淮南市文旅經濟的新亮點
    如何讓這座富蘊中華先賢修道信仰及理想的名山,繼續福蔭後人,成為當前淮南城市文旅經濟發展的重要而鮮活的資源,就十分值得深思研討。充分發掘出「八公山」的豐厚的文化底蘊,進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座中國道家名山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每一個淮南文化人都理應積極關注與認真解答的重要課題。  1.激活「八公山」的文旅經濟活力,必須提出「八公山文化」的核心概念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