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如心空,全在一念中

2020-12-15 短平快語

用天空來比喻我們的心,是再恰當不過了。

有多少相似之處,說都說不過來,留給各人自己去冥思吧。

有許多特別走心的人特別看重這一點,甚至於說道:沒有心空,哪來的天空。

這個「心生萬物」的說法,對與不對,根本沒必要在乎,在乎於它透著人類孩子般的可愛。

更可愛的是老子把心空與星空融為一體,找到它們的一個共點,他把這個融萬物、融心物為一體的東西叫「道」。

他把這個「道」寫成一本書叫《道德經》,從第一章開始講這個「道」的名稱,講到第四章說「道」的寬廣:

「淵乎,似萬物之宗」

這個「淵」,大而深,看不到底,用海來比喻就淺了,只有天空和人心與之可以匹配。

兩千多年前,老子的一句話就已經把心與物融合在了一起,可今人還在爭議「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眾人眼裡,老子是一個白鬍子老頭兒,是個哲師。

我的眼裡,他就是個孩子,用孩子的思維和孩子的語言,說透了最嚴肅的話題。

所以,區區五千言就說滿了世界。

所以,區區「淵乎,似萬物之宗」七個字,就說透了心物。

有感於斯,不禁又要賦詩一首:

淵原

本是一片淨空

伸手指一戳

層層波浪發散出去

天有多大,圈有多大

本是一潭靜水

丟粒石子

就會有一圈圈漣漪

水有多大,圈有多大

任你圈有多大

那粒石籽只往水底去

往幽谷裡去

往幽谷最深的潭底去

一張紙,一支筆

往外劃圈

紙有多大,圈有多大

紙無邊,圈無邊

撒把沙土就是星辰

都在心裡

這個宇宙沒有神

是某個孩子

一堆隨心的玩具

相關焦點

  • 百界千如,一念三千
    《法華經》是大乘圓教,所謂圓教,是說其教義是圓滿究竟的,是「實中實」。 佛陀一生說法,大部分講的是權教的方便法門,惟有《妙法蓮華經》是整個佛法當中的大乘實教,是佛陀真真實實的本來心懷。佛陀之所以降誕於世,其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要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也就是讓眾生統統覺悟到人人都能成佛,大家要有信心。
  • 洛陽白馬寺齊雲塔院住持心空法師示寂 將舉行追思法會
    心空法師,一生精進修道,嚴持戒律;德才兼備,默默無聞,領眾燻修,秩序井然;講經說法,令諸眾生,開其盲眼,破其心病,光顯佛法。使道俗生信,四眾景仰。 謹此訃告,白馬寺齊雲塔院全體尼眾哀告。 電話:0379-63789183 聯繫人: 印諦法師:15537901156 慧先居士:13525465128 心空法師生平簡介: 心空法師,俗姓劉,名玉敏。一九五一年十月初四誕生於河南省平頂山市井營村,1965年入本村小學,1974年畢業於平頂山一中。
  • 愛,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一簾輕雨,拾起記憶的碎片,在如煙的往事中,開啟了時光塵封的鎖。林清玄說:「思念,是一種淡然的美。想念,若有聲音 , 會是怎樣的天籟呢? 是,你的呼吸,我的心跳, 還是午夜裡,彼此的囈語。遇見你是緣分,分別後是一生的相思,明知相思苦,卻還是願意為你苦相思。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在人間
    很多人的生活優雅,幸福,也有很多人不滿、抱怨,我們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為何,一面可以是天堂,一面卻成了地獄,而我迷茫行走在人間,找不到歸途。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也有被選擇的義務,我們生活在這個以小家為單位的社會中。有父母覺得你很冷的無奈也有父母臨行密密縫的感動。每天睜開眼睛,你看到的這個世界是否是你唯一的世界,每天你所想到的事情是否都與你有關,如果是那麼你的心就有點小了。
  • 南存輝:與專注並生的是放下 心空及第歸
    「正泰的文化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詞是謙學,這可能跟我小時候貧苦的生活有關。我們本來就是最苦的,有什麼好驕傲的?要把自己倒空了才能不斷裝進新東西。」此是學佛場,心空及第歸。跟隨南老學習時,這幅對聯「貼」進了南存輝的腦海,從此再無或忘。因為專注,所以放下。因為放下,方可心空。心空,則更為專注,愈加放下,終至及第而歸。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故事
    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從中受益;最後的結局是鄰裡之間禮尚往來,其樂融融。很難想像,如果針鋒相對,得理不饒人,最後會發展到怎樣的程度?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敵是友,僅僅取決於一念之間,取決於一個決定。還有這麼一則公案:  一位將軍聽人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心裡不解,就急匆匆趕去寺裡問老方丈。
  • 一念成山,一念成河,鯨落十裡,萬物重生
    《鯨落》一念成山,一念成河,鯨落十裡,萬物重生當一條鯨魚在海洋中死去的時候,龐大的屍體會沉到海底。深海鯨落十裡 化作一方島嶼 孤獨又溫暖的你 養育著百年海底鯨落便一念成山 一念就百年之間 在山與海的那邊 這海闊天又多寬我體會你的孤獨 也感受你的成熟 我知道你的路途 前方是一片荒蕪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常常耳邊總會聽到「善惡總在一念之間」,在我看來用現在一句很似流行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來解釋最恰當不過了。最初接觸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是在網上一本小說上看到的, 然後真正的有所感悟卻是在自己身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必有壞,有善必有惡,關鍵是看自己如何理解。
  • 打卡南京「天空之境」,美到心空
    這次,是因為被稱為南京的「天空之境」的石臼湖。在陽光正好的日子裡,我們甚至難以分出天空與湖面的分界線
  • 人間最美,不過鯨落,一念山河城,一念百草生!
    一念山河城,一念百草生。鯨,遊曳在海洋,溫柔的王者。一生,在日月星辰裡追風逐浪,在蔚藍深處引吭高歌,歡唱的,是心底的喜悅與悵然。鯨本身,就是一場奇蹟。我能夠明白,那種萬物之間莫名的吸引,可是,囚籠中的金絲雀,真的快樂嗎?難道望向天空的時候不曾期盼過飛翔?我也聽過,在深海,若遠航的人遇見了鯨,它們都會為人類歌唱,滿心的雀躍化成躍出水面的巨浪,每一滴晶瑩裡,都是鯨的愛。
  • 被譽為「惡魔的溫柔」的美麗之花,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彼岸花彼岸花,如名字般於彼岸妖嬈,但這份妖嬈之姿,是惡魔的溫柔?還是離魂的婆娑?一紅一白,一念地獄,一念天堂。是地獄還是天堂,是化鬼還是成神,全憑自身的造化了。但是,這血紅色與雪白色的彼岸花雖開在不同的地方,但她們共同代表的都是死亡。是不是很奇怪?不,其實並不奇怪,這兩者所代表的「死亡」的涵義,並不相同。
  • 留根與瀝乾,福鼎白茶煮茶和衝泡界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地藏經》告訴普羅眾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而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事在生活中更是數不勝數的存在著,彌爾頓告訴大眾:「心靈有它自己的地盤,在那裡可以把地獄變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地獄。」天堂或是地獄只在於一念之間。
  • 楊敏:一秒時光,一念天堂的人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百家影評#一秒時光,一念天堂
  • 什麼是佛法中「如如不動」的境界
    《金剛經》裡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淨慧老和尚開示說:「如果用《大乘起信論》的思想來解釋「如如」兩個字,第一個「如」是不空如來藏,第二個「如」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要通過修行,積累功德,發揮作用;空如來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說空如來藏是體,不空如來藏是用。第一個「如」是指怎麼樣通過修行達到與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說「與理冥符」,不走樣,用現代語言來說叫保持一致。
  • 率土之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魏騎大型攻略
    率土之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魏騎大型攻略 魏騎作為最為親民的國家隊,可以說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玩家在最初的一二賽季就能組出來,而魏騎由於全是主動戰法,所以在戰場上,魏騎又有臉騎之稱,臉好時毀天滅地,臉差時拿臉洗地。
  • 一念善惡,一分福禍!
    世間的悲傷和煩惱,大都因為內心中的不平而產生。所以,事無好壞,全憑一念,全憑做人做事的角度和立場。有善惡才有取捨,有執念才會有痛苦。一念善惡,一分福禍。即使是在苦難中,也不要迷失自己。一切苦難都是在消災,不放棄自己,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救渡!
  • 一念永恆_白小純 李青候_連載中_免費小說
    【獨家小說】一念永恆 白小純 李青候(全本完結txt),>>點這裡:一念永恆 白小純 李青候<完結/章節>,點擊即讀>>一念永恆 白小純 李青候(全本txt在線)
  • 讓人大開眼界的日本地獄溫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超乎你的想像
    幾乎各地都有有名的溫泉,對日本人來說,泡溫泉是一種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位於日本的九州北部,有一種名為地獄溫泉的地方,很少有遊客知道,是個度假旅遊的好去處。讓人大開眼界的日本地獄溫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超乎你的想像在日本九州島上的一座小鎮別府,這裡常年籠罩著蒸汽,是一處溫泉勝地。
  • 這些乾淨清爽的女孩名字,念一念便如清風過境,暗自留香
    都說字如其人,其實名字也有著相同的效果。未見其人,先聞其名。名可以指名聲,但在現代社會中也可以指代名字。比如說,在網絡上應聘時投遞的簡歷,參加各類比賽時的名單,上學時老師第一次點名……名字代表了第一印象,名字的風格也決定了孩子在別人心目中的氣質。
  • 犯罪懸疑片《長安道》中的人性灰色地帶:一念地藏王,一念伏地魔
    而那個活在理想中的人,把這樣的婚姻叫做沒有共同語言。缺乏情感共鳴與溝通的婚姻,慢慢地開始有了一些裂痕。直到完全破裂,萬正綱離婚另娶了懂他的林白玉。父親塞到她手裡的一把童年最喜歡吃的糖果,被她扔了出去,而手心裡卻仍然留著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