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丨外長新年首訪的這5個非洲國家,有哪些合作項目?

2021-01-17 澎湃新聞

1月4日,中國外長開啟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此次訪問5國分別是位於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分別位於非洲西部、中部、南部、東部和印度洋海域。

今年中非雙方還將召開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因此此訪也將為未來三年的行動計劃凝聚共識。

那麼中國和這些國家在哪些領域有合作,未來又有哪些新的合作前景?

奈及利亞:非洲第一大經濟體

奈及利亞位於西非,人口超過2億(2019年為2.01億),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250多個民族。

奈及利亞目前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2019年GDP為4753億美元),經濟總量全球排名第26位。

同時,奈及利亞也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因此,石油業是奈及利亞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尼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85%、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來源於石油行業。

不過由於國內煉油能力較低,仍有85%左右的國內成品油消費需依賴進口。

除了煉油業,其他領域產業發展也相對滯後,電力供應嚴重不足,據外交部資料顯示(數據時間截止2020年10月),現有裝機容量1040萬千瓦,實際最大發電能力507萬千瓦,僅不足四成家庭通電。鋼鐵行業,全國有3座鋼廠,年產量僅1萬餘噸。

尼當前正著手制定《2050年奈及利亞議程和中期國家發展計劃(MTNDP)》,根據新計劃,奈及利亞將於2030年前使大約1億奈及利亞人擺脫貧困。

根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50年,奈及利亞人口將超過4億,成為僅次於印度、中國的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國。應對人口過快增長,促進就業與經濟發展問題成為奈及利亞未來發展的頭等大事。

因此,在石油、基礎設施、脫貧等方面,中尼之間有著較大的合作空間。

目前,尼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領域涵蓋鐵路、公路、房屋建設、電站、水利、通信、打井等領域。

▲ 2020年8月,發往奈及利亞阿卡鐵路、拉伊鐵路的內燃機車。

剛果(金):世界原料倉庫

剛果(金),全稱剛果民主共和國,位於中非,全國共有8134萬人(2017年),也是個多民族國家,全國有254個民族。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19年GDP為473.2億美元。農業、採礦業佔經濟主導地位,加工業不發達,糧食不能自給。

不過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和「地質奇蹟」之稱。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工業鑽石、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儲量頗為可觀,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鐵、煤、黃金、銀等儲量也很豐富,還有白金、鉛、磷酸鹽、矽酸鹽等。

很多中國礦企,如紫金礦業、洛陽鉬業、金川集團等都在當地有合作項目。

比如,全球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銅鈷礦產資源之一的Tenke Fungurume 銅鈷礦,洛陽鉬業擁有65%的股權。根據洛陽鉬業公告,Tenke擁有超過2800萬噸銅和300萬噸鈷的資源量。其中鈷在鋰電池、飛機發動機、永磁性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Tenke Fungurume 銅鈷礦

世界第五大銅礦的卡莫阿—卡庫拉銅礦,紫金礦業擁有49.5%的股份。

全球第二高品位的地下活性銅礦Kinsenda,金川集團擁有77%權益。

在經貿領域,2015年1月起,剛97%輸華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2019年5月,剛中央銀行批准人民幣進入剛外幣流通體系,並授權有關商業銀行在剛開展人民幣結算服務。

波札那:不想只賣鑽石

波札那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2019年人口230萬,GDP183.41億美元,是非洲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

鑽石業是其經濟支柱,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畜牧業是傳統產業,製造業落後,旅遊業近年來發展較快,成為新興產業。

中博兩國籤有貿易協定。2019年,中博雙邊貿易額為3.19億美元,同比上升7.67%。中方主要出口紡織服裝、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等,主要進口的則是鑽石。

不過波札那駐華大使莫圖西·帕拉伊在去年3月份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坦言:「我們不想只賣鑽石,也想升級產業。」

農業是很多波札那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性產業,但目前波札那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還不高,希望通過與中國的合作提升波札那農業發展水平,帕拉伊說,「2018年莫克維齊·馬西西總統訪華後,博中兩國在很多領域的合作加速推進,我們正在探討將波札那牛肉出口到中國的可能性。」

帕拉伊還希望中國企業到波札那投資。

坦尚尼亞:將向中國出口大豆

坦尚尼亞位於東非,同樣也是個多民族國家(126個民族),全國總人口為5910萬(2018年),GDP僅為636.58億(2019年),是聯合國宣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和其他國家類似,坦尚尼亞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水力資源豐富,發電潛力超過4.78億千瓦;森林面積約440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46%,出產安哥拉紫檀、烏木、桃花心木、烤樹等。

去年10月,央視曾報導了中國帶去的農業技術幫助當地人擺脫了「吃飯靠天收」的困境。

2011年,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們帶著中國種植技術走進坦尚尼亞莫羅哥羅省的小村子,幫助當地村民提高糧食產量。第一年,接受中國專家指導的農戶們收成就增加了3-5倍。

不過在去年10月26日,中國與坦尚尼亞達成協議,開始從該國進口大豆產品。在此之前,衣索比亞是唯一向中國出口大豆的非洲國家,但也只佔中國進口量的一小部分。

基礎設施、資源開發、農業、製造業、旅遊等領域也是兩國合作的重點領域。去年12月15日,習近平同坦尚尼亞總統馬古富力通電話便提到了這些合作領域,此外馬古富力還表示,願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

塞席爾:獨立第二天就同中國建交

塞席爾位於馬達加斯加島東北度的印度洋海面上,全國總人口只有9.8萬,GDP17億美元。

塞經濟以旅遊、漁業和少量手工業為主。塞漁業資源豐富,魚類產品位居出口商品首位。

旅遊業則是該國經濟第一支柱,創造七成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2013年,中塞雙方相互免籤。

不過在中塞貿易中,幾乎全部為中方出口,中方僅進口少量海產品。

塞席爾1976年6月29日獨立,第二天(6月30日)便和中國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

中國從1977年起開始向塞提供各種援助。為塞援建了司法大樓、議會大樓、標準局大樓、國家遊泳池、安塞羅亞萊醫院、綜合工藝學院、蒙弗勒利中學、拉扎爾灣小學及幼兒園、格拉斯小學和幼兒園等30餘個項目。

目前該國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塞席爾大學,成立於2009年,前身便是中國援建的綜合工藝學院。

在全球疫情依舊肆虐的當下,抗疫方面的合作也是王毅此次出訪的重要話題之一。去年8月下旬,習近平主席在與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通電話時承諾,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將優先獲得中國生產的COVID-19疫苗。

▲ 2019年12月14日,中國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動工。

白俄羅斯:將在物流方面推動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中巴經濟走廊成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 統籌防疫與生產標杆疫情之下,中東歐「一帶一路」項目進展如何?

來源丨觀察者網

責編丨曹家寧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王志樂:共建「一帶一路」如何應對合規風險?

復旦大學朱傑進:瀾湄合作與跨境安全

原標題:《海外丨外長新年首訪的這5個非洲國家,有哪些合作項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外長新年首訪的這5個非洲國家,有哪些合作項目?
    1月4日,中國外長開啟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此次訪問5國分別是位於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分別位於非洲西部、中部、南部、東部和印度洋海域。今年中非雙方還將召開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因此此訪也將為未來三年的行動計劃凝聚共識。那麼中國和這些國家在哪些領域有合作,未來又有哪些新的合作前景?
  •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為何總選非洲?(環球熱點)
    1月4日至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應邀對非洲5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外長依然延續外交傳統,彰顯中非雙方團結互信,傳統友誼更加鞏固。
  • 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外交部回應
    新華社記者: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從今天起開始訪問非洲五國。請問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訪有哪些重點議題?華春瑩:今天上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啟程,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五國的正式訪問。
  • 劉鴻武教授發文談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
    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文章《中國外交譜華章: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文章從「中非發展始終歷久彌新」「外長首訪推進合作新篇」「中非合作之路提質升級」三個方面評述了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
  • 連續30年首訪非洲,王毅連用3個成語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非洲這一獨一無二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中非世代友好、患難與共的特殊情感。」14日,針對有關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新年出訪非洲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作上述評價。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王毅此次訪問非洲五國,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以來連續第30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期間王毅在同辛巴威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莫約共同會見記者時,還專門談到中國外長為什麼連續30年首次出訪都選擇非洲的原因。中非友誼始終歷久彌堅,薪火相傳。三十年如一日,難能可貴!
  • 王毅新年首訪公布,老地方見!
    20多年來,中國外長開年首訪都安排到了非洲,2019年同樣不例外,中國已將這當成了一種傳統。中國與非洲四國關係緊密1970年,中國與衣索比亞建立外交關係。近年來,中埃合作持續深化,中國已成為衣索比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地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
  • 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中非友好情比金堅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
    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中非友好情比金堅_觀點中國_中國網馬漢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2021年1月4日起到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應邀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
  • 大外交|六天五國,王毅新年首訪非洲傳遞哪些信號?
    1月5日,王毅在此行的首站奈及利亞向外表達了他此訪非洲的四點明確信息:中國堅定支持非洲抗擊疫情、堅定支持非洲加快經濟復甦、堅定支持中非合作提質升級、堅定支持非洲提升國際影響。 有分析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王毅此行弘揚了中非傳統友誼,體現了中方在中非關係中既珍視老朋友,也願意結交新朋友的明確態度,也加速了推進中非「一帶一路」合作,共同努力讓這個朋友圈越來越大。
  • 消息稱習近平訪非洲將籤署100億美元基建項目
    巴加莫約,這座桑給巴爾海峽之濱的安靜小城,正期待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坦尚尼亞所帶來的變化。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馬爾莫3月22日告訴本報,在中坦雙方將在習近平訪問時籤署巴加莫約港綜合開發項目合作備忘錄。香港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將承建這一預算達到100億美元的項目。
  • 海外丨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圖源:中新社)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在曼谷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坦尚尼亞:支持中方參與建設鐵路線新段、水電廠項目
    【文/觀察者網 鞠峰】我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新年首訪非洲5國,見證了坦尚尼亞總統的鐵路網構想,正逐漸變成現實。坦尚尼亞全國性報紙《每日新聞》(TDN)當地時間1月7日的報導題為「中國,真心朋友」(True Friend Indeed),對王毅代表團的來訪做了預告。
  • 臺當局:蔡英文4月將首訪非洲5天
    據臺媒報導,蔡英文將在4月17日到21日出訪非洲「友邦」史瓦帝尼,全程5天,據悉,這也是蔡英文上任後首度出訪非洲。據蘋果日報消息,蔡辦今天(29日)舉行記者會,臺外事部負責人吳釗燮在記者會中宣布,蔡英文將在4月17日到21日出訪非洲「友邦」史瓦帝尼,全程5天,將直飛史瓦帝尼並停留4天3夜,不會過境其他國家。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這也是蔡英文上任後首度出訪非洲。
  • 5個W+1個H=666
    有人將瀾湄合作比作一棵充滿朝氣的「藍莓」。如今,「藍莓」已經從培育期進入成長期。為方便新來的小夥伴全方位了解這棵「藍莓」,園丁為大家準備了5個W1個H的「藍莓6問」,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瀾湄合作。
  • 中英合作再拓新領域 英國夏洛特女王舞會和UKID籤訂合作協議
    人民網倫敦1月22日電(記者 強薇)1月22日,英國夏洛特女王舞會正式宣布深圳歐亞集傑技術有限公司(UKID China,以下簡稱「UKID」)為其大中華區(除澳門)和新加坡獨家授權合作方並籤訂了合作協議。
  • 外交習語|新年首訪,習近平為何選擇這三個歐洲國家
    3月21日至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義大利、摩納哥、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也由此開啟2019年的首次出訪行程。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為何選擇這三個歐洲國家?他又如何看待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我們用4個「一」,和你一起領會習近平主席與歐洲各國的「交往之道」。
  •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 國際銳評丨誰是非洲的真朋友?中國行動再次給出答案
    半年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攜手抗擊疫情、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合作。新年伊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非洲五國的豐碩成果,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國行動。對非洲進行訪問是中國外交連續31年的開年傳統。疫情之下,這一傳統照常進行,體現出中方與非洲國家共克時艱的真誠情誼。
  • 外交部:王毅將於1月7日至13日訪問埃及等非洲五國
    來源:北京青年報1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發布消息,應埃及外交部長舒克裡、吉布地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優素福、厄利垂亞外交部長奧斯曼、蒲隆地外交部長尼比吉拉、辛巴威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莫約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2020年1月7日至13
  • 美以安全為由警告以色列取消中國項目 外交部:盟友都覺得可笑,還要...
    人民網訊 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公眾號消息,在1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導,美官員日前以網絡安全和情報擔憂為由,警告以色列取消中國投資項目,特別是海法港項目。對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官員稱,關於中國的安全警告就是個笑話。
  • 「海外春晚」燃情聖多明各
    多米尼加華僑總會會長馮賜權感言:「藝術團跨越大半個地球,帶來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聽盛宴,讓我們華僑華人歡欣鼓舞、倍受感動。」 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譚天星、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張潤、多米尼加婦女部長卡米洛等中多政商界人士及僑領約1200人到場觀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