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習語|新年首訪,習近平為何選擇這三個歐洲國家

2020-12-25 新華社客戶端

3月21日至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義大利、摩納哥、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也由此開啟2019年的首次出訪行程。

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為何選擇這三個歐洲國家?他又如何看待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

我們用4個「一」,和你一起領會習近平主席與歐洲各國的「交往之道」。

一座橋梁

義大利是習近平本次歐洲之行的首站。此訪也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

對於兩國關係,習近平主席曾這樣概括,中意同為文明古國,古老的絲綢之路將兩國緊密相連,架起一座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的橋梁。

的確,中意傳統友好,兩國人民都為各自古老的文明感到自豪,彼此相互欣賞和借鑑。馬可·波羅、利瑪竇等「絲路使者」在中意交往和東西文明交流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成為連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和紐帶。

2017年2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舉行會談。會談後,兩國元首集體會見中意企業家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中意文化合作機制大會與會代表。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萬裡絲路,跨越古今。「一帶一路」建設又將兩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2017年,中國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時,習近平主席對來華出席論壇的時任義大利總理真蒂洛尼表示歡迎,希望意方繼續在歐盟發揮積極作用,維護中歐關係良好發展勢頭。

不久前,義大利總理孔特明確表示,希望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此外,中意在文化、科技、教育、衛生、創新等各領域務實合作也全面開花。

2016年5月2日,中意首次聯合警務巡邏在義大利羅馬啟動。在義大利羅馬君士坦丁凱旋門外,中方警員與意方警員合影。新華社記者金宇攝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明年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在這樣的重要節點,兩大文明的現代碰撞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

一個典範

摩納哥,以藍色海岸的瑰麗風光、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等聞名世界。習近平主席稱讚它具有獨特魅力,長期以來,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圖為摩納哥蒙特卡洛的遊船港口。新華社記者劉作文攝

這個有魅力的歐洲國家,國土面積僅約2平方公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微型國家」。中摩兩國的體量差異是否會成為交往的阻礙?

習近平主席在評價兩國關係時這樣說道:中國和摩納哥雖然相距遙遠,國情存在顯著差異,但兩國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雙邊關係發展得很好,為大小國家友好相處、共同發展樹立了榜樣。

中摩兩國一直保持著頻繁的友好交往。摩納哥國家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曾經先後10次訪華。他是國際奧委會委員,積極支持和參與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等在華舉辦的重大賽事。

阿爾貝二世去年9月訪華時,習近平主席對他和摩納哥王室長期致力於發展中摩關係表示了讚賞,並邀請他來華出席2022年冬奧會。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中方一貫主張,國家不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

2018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阿爾貝二世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參與多邊氣候治理進程,而摩納哥在發展過程中尊重自然和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發展理念。

「大」有需求,「小」有經驗,中摩兩國交往相得益彰,已經成為大小國家友好交往的典範。

一份責任

習近平主席此訪的最後一站定在了法國。

他曾將中法關係稱為「世界大國關係中的一對特殊關係」。

為什麼「特殊」?習近平主席這樣說過:

——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

——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大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有特殊重要責任。

——當今世界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中方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法方也持相似的理念。兩國可以超越社會制度、發展階段、文化傳統差異,增進政治互信,充分挖掘合作潛力。

從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到共建新型國際關係,從加強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到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兩國這份「特殊」關係,既是互利共贏,也是為世界作貢獻。

「新時代中法關係大有作為。」2018年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對來華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這樣說道。

2018年1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馬克龍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王曄攝

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五年後,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將再赴法國,見證兩國關係又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

一種力量

這是最近四個月內中國國家元首對歐洲交往的日程表:

2018年11月底至12月初,習近平主席訪問西班牙、葡萄牙。2018年元首外交的收官之作留下了歐洲印跡。

2019年1月,應習近平主席邀請,芬蘭總統尼尼斯託訪華,成為新年到訪中國的第一位歐洲領導人,拉開了2019年中歐交往的序幕。

2019年3月,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聚焦義大利、摩納哥和法國。

習近平主席曾說,中國和歐洲雖然遠隔萬裡,但都生活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之內,生活息息相關。

因為息息相關,所以常來常往。

2014年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對於當前形勢下中歐合作契合點,習近平主席作出這樣的精闢概括: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

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經濟體,中歐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

作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

對於中歐關係前景,習近平主席也這樣說過:

「中國和歐盟都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進程,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國際形勢越複雜,中歐關係穩定發展越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中歐合作已成為推動國際格局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主席出訪之日,正值春分節氣。春風春雨潤人心。在萬物復甦的美好季節,相信中國外交必將取得新的更大收穫。

記者:溫馨、馬卓言

相關焦點

  • 外交習語|當茶遇到酒——習近平的歐洲觀
    ——習近平  一場大雪把初春的北京裝點得格外美麗。2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先後同來訪的法國總理卡澤納夫、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會見會談。  這是春節之後習近平主席首度會晤外賓。在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選擇瑞士之後,歐洲兩個重要國家的領導人又同時訪華,凸顯出當前形勢下中歐對彼此交往合作的重視。
  •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習近平新年首訪瑞士 這個國家的華人十分「搶手」
  • ——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五大精彩看點
    ——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五大精彩看點  新華社記者楊依軍、鄭明達  「歐洲屋脊」即將迎來中國國家主席到訪。  1月15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將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其間將出席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奧委會。  行程密集、內容豐富、意義深遠——習近平主席2017年首次出訪亮點紛呈。
  • 海外丨外長新年首訪的這5個非洲國家,有哪些合作項目?
    1月4日,中國外長開啟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此次訪問5國分別是位於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分別位於非洲西部、中部、南部、東部和印度洋海域。今年中非雙方還將召開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因此此訪也將為未來三年的行動計劃凝聚共識。
  • 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外交部回應
    請問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有什麼重要意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訪有哪些重點議題?華春瑩:今天上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已經啟程,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五國的正式訪問。自1991年起,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都是到訪非洲。
  • 外長新年首訪的這5個非洲國家,有哪些合作項目?
    1月4日,中國外長開啟第31年新年首訪非洲。此次訪問5國分別是位於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分別位於非洲西部、中部、南部、東部和印度洋海域。今年中非雙方還將召開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因此此訪也將為未來三年的行動計劃凝聚共識。那麼中國和這些國家在哪些領域有合作,未來又有哪些新的合作前景?
  • 大公社評:習近平訪捷為「一帶一路」謀篇布局
    去年,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點穴式」訪英,卡梅倫首相矢言,英國要做中國在西方的「有力盟友」,兩國宣布構建面向二十一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英關係步入「黃金時代
  • 習近平「歷史性」訪捷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蔣濤)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將首次訪問捷克,雙方關係迎來歷史性時刻。北京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3月28日至30日對捷克的國事訪問,至少有三重深意。
  • 習近平11天訪歐洲4國 帶去「領導人訂單」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認為,習近平訪歐是中國外交整體布局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用中國人的坦誠和理解換取歐洲人的真誠相待和平等尊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閆瑾認為,習近平此訪開啟中歐關係新起點,影響深遠。
  • 習近平訪波音公司 三任國家領導人均曾訪問波音
    (記者 長遠)  波音·背景  三任國家領導人均曾訪問波音  據波音官網消息,習近平主席到訪西雅圖第二日將參觀波音和微軟公司,屆時,在位於埃弗雷特市的波音工廠,包括波音CEO丹尼斯在內的數位高管將歡迎習近平的到來。  波音工廠迎接過哪些中國領導人?
  • 連續30年首訪非洲,王毅連用3個成語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非洲這一獨一無二的做法,充分體現了中非世代友好、患難與共的特殊情感。」14日,針對有關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新年出訪非洲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作上述評價。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王毅此次訪問非洲五國,是中國外長自1991年以來連續第30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期間王毅在同辛巴威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莫約共同會見記者時,還專門談到中國外長為什麼連續30年首次出訪都選擇非洲的原因。中非友誼始終歷久彌堅,薪火相傳。三十年如一日,難能可貴!
  • 習近平訪捷:深化雙邊關係迎來「夢想時刻」
    3月28日至30日,習近平主席將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將全方位推進兩國在貿易、投資、航空、金融、文化和運動等多個領域的互利合作,推動中捷關係上升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新高度。捷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習近平主席訪捷是深化雙邊關係的「夢想時刻」。
  • 日百貨公司迎來新年首個營業日 顧客搶購「福袋」
    據日媒2日報導,日本大型百貨公司高島屋、大丸松坂屋百貨店及三越伊勢丹(部分店鋪)2日迎來了新年首個營業日。包括從元旦開始營業的崇光西武在內,欲購買「福袋」和特價商品的顧客熙熙攘攘。
  • 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為何總選非洲?(環球熱點)
    這是中國外長連續第31年新年首訪前往非洲。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外長依然延續外交傳統,彰顯中非雙方團結互信,傳統友誼更加鞏固。    疫情之下 延續慣例  1月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開始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等非洲5國展開正式訪問。自1991年起,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必前往非洲。
  • 世界觀點:為何日本首相首訪選擇越南和印尼?
    ,為何此次日本首相的首次出訪不是其重要盟友美國和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中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日本新任首相第二次將首訪國選擇越南,雖然不是中國和美國,但分析認為這背後依舊有中國和美國的影子。當時安倍說首訪越南的理由和今天加藤勝信宣布菅義偉首訪越南的理由如出一轍,安倍說:「訪問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在民主、市場經濟等方面和日本有共同價值觀,他們可以看做是日本的夥伴國家。所以,日本十分有必要和這些國家加強合作,藉此強化外交實力。」
  • 一圖| 習近平今年首訪選定瑞士 這個國家你了解多少?
    一圖 | 習近平今年首訪選定瑞士 這個國家你了解多少?、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位於瑞士的一些國際組織總部,這是習近平2017年的首次外訪。不過,僅僅知道這些還不能算是了解瑞士這個國家。小編先來提一個問題,瑞士的首都是哪裡?
  • 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中非友好情比金堅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
    連續31年新年首訪非洲,中非友好情比金堅_觀點中國_中國網馬漢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2021年1月4日起到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應邀對奈及利亞、剛果(金)、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
  • 中國國家主席首訪摩納哥意義深遠
    3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舉行會談。會談前,阿爾貝二世親王為習近平舉行隆重歡迎儀式。(圖源:新華社)3月24日,習近平主席對摩納哥公國進行國事訪問。2018年9月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第十次到訪中國期間,向習近平主席發出訪摩邀請。3月習近平主席即到訪摩納哥,中摩兩國元首在半年內實現互訪,體現出中摩關係的高水平。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摩納哥,對中摩關係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從習近平主席與阿爾貝二世親王的會談看,此訪至少將產生三方面重要影響。
  • [海峽新幹線]論道臺北 蔡英文為何選擇首訪臺東都蘭部落?
    [海峽新幹線]論道臺北 蔡英文為何選擇首訪臺東都蘭部落? 論道臺北,蔡英文為何選擇首訪臺東都蘭部落?
  • 劉鴻武教授發文談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
    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教授文章《中國外交譜華章:31年中國外長新年首訪彰顯中非合作光明未來》。文章從「中非發展始終歷久彌新」「外長首訪推進合作新篇」「中非合作之路提質升級」三個方面評述了中國外長新年首訪的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