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華僑華人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瑞士。 圖片由華人華僑提供
中國僑網1月16日電 題習近平新年首訪的這個國家,華人十分「搶手」!
1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赴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並訪問位於瑞士的國際組織。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
雖說是首次,但中國與瑞士的友誼,其實源遠流長。早在1950年,瑞士就頂住壓力,成為最早與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歐洲國家之一。2016年,中瑞建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這在中國夥伴關係體系中獨樹一幟。習主席這次裡程碑式的訪問,將為中瑞關係賦予全新內涵和外延,有力推動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全面提質升級。而這,正是瑞士華僑華人最希望聽到的好消息。
在瑞華僑華人(資料圖)
據不完全統計,瑞士有華僑華人數萬人。中國前駐瑞大使吳懇,曾風趣地笑稱旅瑞華僑華人是典型的「三高」人群,因為他們——
1素質高
當地僑胞在科研院所和企業工作的居多,也有少數人經營旅行社或經商。著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在瑞士工作。
丁肇中教授(資料圖)
2融入當地社會程度高
吳懇說,他在參加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爾舉辦的「巴塞爾中秋節」時,感到中國文化很受歡迎,華僑華人與當地社會關係非常融洽。
巴塞爾中秋節現場(資料圖)
3愛國熱情高
許多僑團,比如瑞士華人華僑聯誼會、潮州會、華商會等,平日裡都十分活躍。無論是慶祝奧運會成功舉辦、還是向中國受災地區捐款、又或紀念辛亥革命,大家都非常積極地參加,身在海外,心繫祖國。
因為上述特質,「三高們」在瑞士十分「搶手」!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
報社社長朱愛蓮
希望瑞士人看到中國的好
瑞士《歐亞時報》社長朱愛蓮,自從獲悉習近平主席訪瑞消息之後,就開始張羅著組織華僑華人迎接主席。
定居蘇黎世的她,已大概在瑞士生活了十個年頭。2013年,她創立了《歐亞時報》,希望用當地人看得懂的語言來報導中國人的故事,在中國與瑞士之間架起一座跨越語言的交流之橋。她說,我希望瑞士人能多一些機會看到中國的美,了解中國的好。
學術新貴成帥華
幸運的一代人,看到祖國的強大
2006年就來到瑞士學習工作的成帥華博士稱,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看到了祖國的強大。
常年從事中瑞兩國學界交流工作的他已收到主辦方的邀請,將親臨現場聆聽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的重要演講。他表示,「能夠到萬國宮親耳聆聽習主席的演講,作為中國人我感到非常榮幸。」
金融業女神周晴
金融合作將助推中瑞關係持續發展
20年前,周晴赴瑞進修金融專業;20年後,周晴已在瑞銀集團任職主管。制定風險管理政策,計量集團槓桿率和資本充足率,利用監管標準法評估各種風險....。。樁樁件件,她都做得來!
看看這自信的臉龐,真真是華人魅力!
工作之餘,周晴還擔任著瑞中企業商會會長一職。此次,她尤為期盼能聽到習主席在達沃斯論壇上闡述中瑞兩國未來在金融及其它相關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翻譯大家朱文輝
勤奮自愛,華人很搶手!
69歲的朱文輝1975年赴瑞,年輕時做過外交官,如今從事文字工作。
一路走來,朱文輝算得上見證了在瑞華人的每一步發展。據他介紹,瑞士第一代華人多是經營餐館或受聘用於公司,第二代則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從事較為高等的職業。「由於華人有著深厚的文化基底,忠實家庭及學校教育,能成為瑞士社會與經濟建設的砥柱,故而受到當地整體社會的尊重」,朱文輝表示。
除了專業精湛,龐大的中國及亞太市場也需借重華人的地緣和人脈來打開。因此,「華人在這裡特別搶手!」
盼習主席到訪
瑞士華僑華人熱議
此次訪問的消息,早在瑞士華人圈傳開,大家既激動又振奮,既想見到來自中國的「娘家親人」,又盼著習主席此行能為他們帶來更多「大禮包」。有人感嘆,「兩國關係的加深,不僅能讓我們胸脯挺得更高,還會幫助我們得到更多社會關注、就業機會和經濟合作的可能。」(周欣嬡)
(資料來源:中新社、歐洲時報、央視新聞)
【編輯:齊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