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還沒到,農村溝渠旁、屋角、田邊,星星點點開出了一片片裂開五瓣的小白花。
這就是薔薇科植物懸鉤子的花朵。
花開兩月,結出的懸鉤子就成熟了。
懸鉤子學名蓬蘽,果實無核,成熟時顏色鮮紅。懸鉤子成熟的季節,每逢雙休日,小孩子興高採烈成群結隊相約到野地採摘。為預防農民朋友噴灑農藥,大人常常叮囑小孩子不要到田邊去。採摘屋角、山邊、溝渠旁的懸鉤子才比較安全。
近年來,懸鉤子這種在市場上買不到的野果,越來越受到城裡人的青睞。
除了好吃,最重要的是它的藥用價值。
懸鉤子(蓬蘽)果實及根莖均入藥,清熱、鎮驚、解毒、祛風溼。
懸鉤子蒸瘦肉,服後補腎益精,對尿頻,陽痿,不育、鬚髮早白及癰疽等病症有獨到的輔助治療的功效。
將採摘回來的懸鉤子當做佐料,燜雞、焗鴨、燉骨湯,清甜而不膩,回味無窮。
懸鉤子(蓬蘽)的果實與茅莓、山莓、蛇莓十分相似,採摘時要注意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