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專版︱千年貢橘鄉 甜蜜新事業 黃巖蜜橘振興煥發新魅力

2020-12-16 浙報融媒體

2018-11-16 07:08 | 浙江日報 | 陳久忍 趙靜

橘子熟了 羅加亮 攝

黃巖是世界寬皮柑橘的始祖地、中國蜜橘之鄉,黃巖蜜橘享譽國內外。黃巖歷來高度重視蜜橘振興工作,尤其是去年以來,黃巖將蜜橘振興提到了歷史責任的高度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柑橘產業規劃以及扶持政策,吹響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集結號。

新增柑橘種植基地6000多畝,吸引浙大環資、桔源地生態、北京達凱瑞等10多家優質工商資本進入,中國柑橘博覽園、中國柑橘博物館、黃巖貢橘園改造提升完成,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著手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一年多以來,黃巖從加強規劃編制、品種改良、招商引智、文化挖掘、品牌宣傳等舉措入手,大力推進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取得了突出成效。

11月17日,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暨浙江黃巖柑橘旅遊節將在黃巖開幕,屆時黃巖將群賢畢至。這個中國柑橘界年度盛會的召開,將為黃巖蜜橘振興增添新的發展動力,助力黃巖柑橘產業再上新臺階。

招商引智 產業發展更有活力

11月初的一個下午,走進位於黃巖區頭陀鎮新界村的柑橘科技園,只見兩臺十幾米長的大型機器特別引人注目。一筐筐橘子,經過滾軸運輸,從類似安檢儀的設備中依次穿過,再從機器另一頭21個不同的出口分別滾落出來,等待裝箱打包。

這是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花了近300萬元,購買的自動分選機。「它們可以根據柑橘的酸甜度、重量、大小、外觀等十幾個指標,將柑橘進行分揀,從而實現差異化銷售。每臺機器每分鐘可以分揀600個柑橘。」 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陶開泉介紹說。

去年,陶開泉投資2000多萬元,在新界村種下360畝蜜橘新品種「紅美人」,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也成為最早入駐柑橘科技園的現代化柑橘種植企業。

隨著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台州市和光同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相繼落地,這個位於永寧江北岸、佔地近千畝的柑橘科技園,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展露雛形。該園區採用連棟鋼架大棚栽培,配套了精準施肥系統、數據採集系統、監測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數據顯示系統,應用了水肥一體化、自動化噴藥等技術,通過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柑橘的精準監測、智能管控、質量追溯,成為了黃巖柑橘現代化種植的示範區。

蜜橘豐收 柯偉勝 攝

去年以來,黃巖區密集出臺了《黃巖蜜橘十年發展規劃(2017~2026年)》《黃巖區永寧江兩岸柑橘產業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黃巖貢橘園規劃》等3個柑橘產業規劃,以及一系列柑橘扶持政策,吹響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集結號。黃巖還爭取到3億元的省「兩山」財政專項激勵資金,用於投資田園綜合體、農業旅遊、生態農業等鄉村振興項目,預計5年內可撬動65億元工商資本投資。

黃巖區努力在土地流轉、政策扶助、項目支撐等方面創造良好環境,引進優質工商資本參與黃巖蜜橘產業振興,成為產業轉型的新動力。僅兩年時間,新建柑橘基地6000多畝,引進了浙大環資、桔源地生態、北京達凱瑞、浙江聖佳果、杭州華偉等10多家經營主體,資金、人才和技術隨之而來,一批現代化柑橘基地陸續建成,為產業振興注入活力。

同時,黃巖加強了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部門的合作,與華中農業大學、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成立了柑橘科技同創中心。實施多個科技項目,一大批柑橘專家把黃巖作為柑橘科技基地,引進了水肥一體、智能選果、溫室栽培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黃巖蜜橘品質。

在長潭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寧溪鎮嶺根村山腳下,100多畝柑橘幼苗迎風搖曳。與其他地方不同,這些柑橘苗採用限根種植的方式,種在一個個無紡布袋裡,好像一棵棵盆栽。這裡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植物營養學和土壤生態修複方面專家田生科的研究基地。

今年年初,田生科的《精品柑橘綠色智慧栽培模式構建及技術集成示範》研究項目,在黃巖正式落地。「我們將研究養分吸收對柑橘品質的影響,生態敏感地帶如何控制面源汙染等問題,同時探索建立可推廣的柑橘種植標準化技術體系。」田生科說,嶺根村優良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的貼心服務,以及黃巖出臺的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扶持政策,讓他最終決定將基地放在此處。

文化挖掘 橘鄉蝶變更有魅力

近日,浙江大學教授葉明兒專程來到台州溫嶺,尋訪世界最早的植物學辭典《全芳備祖》的作者、宋代學者陳景沂的故裡,為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課題搜集素材,用於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是一個大課題,涵蓋傳統技術的創新性、文化習俗演變、對現在技術的影響、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現今面臨的問題等多個方面,需要大量的文化挖掘工作,與古人進行對話。」 葉明兒說,他們計劃在明年3月份,提交申報書和保護發展規劃,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為進一步挖掘蜜橘文化,促進黃巖蜜橘產業振興,今年年初,黃巖著手推進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前期準備工作,申遺文本和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的編制工作委託給葉明兒教授團隊。

中國柑橘博物館 喻躍翔 攝

「一從溫臺包貢後,洞庭羅浮俱避席」,黃巖蜜橘品質優良,被古人譽為「天下果實第一」。其中的秘訣之一,就是黃巖先民創造性發明的黃巖蜜橘築墩栽培技術。

永寧江與靈江在黃巖三江口交匯,潮漲潮退,鹹淡衝融,俗稱「鹹淡衝」,使得這裡的土壤富含有機質和礦質養分。但古代,永寧江兩岸由於地下水位高,雨季常遭遇洪澇災害。黃巖先民們創造性地發明了築墩栽培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

所謂柑橘築墩栽培,即冬季用河泥築成土墩,春季再把橘苗定植上去,以缸瓦片阻根、枸頭橙砧木,蓄淡排鹹,不僅降低了橘樹的地下水位,而且通過洪水淡水交替灌溉,來提高果實糖度和品質。

「黃巖發明的築墩栽培技術,創造性地將不利的地理環境轉變成全新的栽培方式,這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大力傳承保護。」葉明兒說。

據了解,黃巖蜜橘築墩栽培技術不僅為我國柑橘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還直接促進了世界柑橘產業的發展。這一點,在《第一屆國際柑橘會議論文集》中就有記載:「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仿照中國浙江省黃巖1000多年前的栽培方法在海邊作墩栽培。」

黃巖柑橘種植歷史已有1700多年,橘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一直以來,黃巖都十分重視橘文化的挖掘和宣傳工作。黃巖建造了柑橘業的金名片中國柑橘博覽園和中國柑橘博物館,每年定期組織柑橘旅遊節、橘花節等節慶文化活動,延續千年來橘農們「祭橘神」「放橘燈」「種橘福」等傳統習俗,促進橘產業、橘文化、橘旅遊共生共榮。尤其是今年以來,除了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正按照4A景區標準打造中華橘源田園綜合體、中國柑橘博覽園、黃巖貢橘園項目,改造提升中國柑橘博物館,努力把黃巖打造成柑橘產業的文化高地。

詠橘碑林錯落有致,橘神鵰塑飄逸有神,柑橘品種園碩果纍纍,如今,走進中國柑橘博覽園,橘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橘神雕像旁邊,就是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中國柑橘博物館,是柑橘產業的文物史料、收藏、展示、保護、研究和教育中心,也是我國第一座以柑橘和橘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專題博物館。

揮動雙手,可以給屏幕裡的柑橘苗澆水施肥,讓它開花結果;推動顯示屏,可以查看柑橘由來的傳說;從繪有柑橘樹的通道經過,畫上的橘樹會隨之結果……今年以來,黃巖對中國柑橘博物館進行了改造提升,採用了現代互動模式以及最新聲光電技術展覽手段,讓柑橘歷史文化變得更加鮮活,更具魅力。

群賢畢至 柑橘振興更有底氣

在中國柑橘博覽園北面,一座新建的100多米長的人行景觀橋,猶如一片脈絡清晰的柑橘葉,連接起永寧江兩岸傳統和現代的柑橘種植基地。

北岸,是面積1000多畝的柑橘科技園,引進的全是現代化的柑橘種植企業。南岸,是佔地5000畝的中國柑橘博覽園,種植的全是無公害柑橘,其中黃巖蜜橘標誌性品種「本地早」有3000多畝。近年來,中國柑橘博覽園已成了黃巖的一個熱門旅遊地,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慕名前來。而在南城街道蔡家洋村,一個以百年橘樹、千年橘鄉、中華橘源為理念的黃巖貢橘園,已初具雛形,到時將再現城中有橘、河流橘林環抱、處處蜜橘飄香的美麗橘鄉風光。

貢橘園 王敏智攝

黃巖區農林局黨委委員、總農藝師王立宏介紹,黃巖蜜橘的發展進程,大致經歷了特產、量產、優質和特質4個階段。特產階段,黃巖蜜橘作為貢品,供不應求;量產階段,黃巖蜜橘產量,佔據全國蜜橘市場半壁江山;優質階段,實施名果工程,提升品質;去年以來,黃巖蜜橘開始轉型升級,大力打造南城貢橘園、中國柑橘博覽園、長潭庫區柑橘觀光園等幾大柑橘觀光休閒園區,進入了個性化發展的新階段。

然而,這時的黃巖蜜橘雖然獲得了眾多榮譽,在全國柑橘產業的影響力卻在降低。為此,黃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黃巖蜜橘振興提到了歷史責任的高度來抓,在全區掀起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熱潮,以擦亮黃巖蜜橘這一張金名片。

在此背景下,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在黃巖召開,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次年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蜜橘之鄉黃巖的知名度、美譽度,推動黃巖蜜橘振興工作,深化柑橘旅遊融合發展,推動黃巖鄉村振興工作。」黃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這次年會也是檢驗黃巖蜜橘振興工作成效,接受全國各地柑橘界人士檢驗與指導,幫助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再上新臺階的一次契機。

據介紹,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群賢雲集。屆時,高校及研究單位專家學者,來自農業農村部及全國各柑桔主產區的有關領導、專家,以及柑橘種植、銷售、加工企業代表等1000多人,將參加這次會議,就中國柑橘科研、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展開研討,以共同推動我國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開幕式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首席柑橘科學家鄧秀新教授和韓國濟州大學宋官禎教授還將作學術報告。

「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是國內外柑橘專家、業內人士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進展,以及相互學習交流的一次重要的機會,對黃巖乃至浙江柑橘產業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浙江柑橘研究所所長陳國慶說,濃厚的學術氛圍,讓他對這次年會倍加期待。

除了學術交流,本次年會也是業界溝通和企業洽談的重要平臺。台州市黃巖蔡家洋本地早專業合作社是黃巖首批授權使用黃巖蜜橘國家地理標誌的專業合作社之一。合作社負責人林錦榮一直在持續關注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的相關情況,到時他也將參加這次年會。「振興黃巖蜜橘是我們所有黃巖人的願望。希望這次年會的召開,能夠進一步打響黃巖蜜橘的影響力、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蜜橘品質,帶動蜜橘銷售,增加橘農收入。」 林錦榮充滿期待地說。

相關焦點

  • 打響金名片 開發新項目 蜜橘之鄉黃巖打造山水度假城市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蘇軾的詩句展現了「中國蜜橘之鄉」──黃巖的美好景象。  近年來,黃巖圍繞「文創型山水度假城市」的定位,以「中華橘源 逸享黃巖」為品牌,以打造華東「慢輕旅遊」重要目的地為主攻方向,積極改革創新,不斷完善設施,努力打造品牌。  2017年,黃巖召開了首個旅遊發展大會,打響了黃巖旅遊大發展的發令槍。
  • 台州「紅美人」等你帶回家,黃巖蜜桔——世界蜜橘之源
    一方水土育一方特產世界蜜桔之源——台州黃巖台州新佳果紅美人從唐代的皇室貢品,到宋代的「天下果實第一」,再到現代的「中國蜜橘之鄉」,具有1700多年柑橘種植歷史的台州黃巖,而今,這份琳琅滿目的榮譽薄上,又增添了新榮光。2020年,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蜜橘——世界蜜橘之源》藍皮書通過驗收,論證了黃巖蜜橘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蜜橘之源。
  • 【48H生活實驗】地堡*搜羅:約12位小青年去黃巖吃蜜橘住民宿鴨~
    這個周末,去黃巖吃蜜橘住民宿呀,橘子管飽,民宿的位置很美,以上兩樣,統統免費鴨!瑞城的騷年們,48H跨城青年生活實驗,約嘛黃巖某熱心市民:噥,就是那個又黃又圓的鴨外地人:???前半句則是指,黃巖蜜橘的「主打」上層品種——本地早,皮薄易剝、果肉鮮黃、柔嫩汁多、甜酸適口,略帶香氣。
  • 黃巖烏巖頭:從鄉村振興中感受橘鄉魅力
    烏巖頭村始建於清中葉,村內最老的房子有近300年的歷史。2014年,黃巖區委區政府與同濟大學合作,對烏巖頭古村落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依託烏巖頭自然資源、歷史遺存,對古建築進行修繕,大力提升周邊環境,打造以「民國印象、藝術村落、慢生活區」為主題的體驗式旅遊基地。今年2月,全國首家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幹部教育培訓基地——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正式揭牌。
  • 世界蜜橘之源新鮮直送,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上周末,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在台州開幕,已經有許多上海市民登上「上海萬人遊黃巖」暨上海·黃巖旅遊直通車,親身來到台州中國柑橘博覽園中,看7.6萬畝橘林喜迎豐收,品地道黃巖蜜橘甜蜜味道。一口爆汁、兩口留香的新鮮蜜橘,讓上海阿姨爺叔們紛紛讚嘆,終於找到了兒時的甘甜回憶。
  • 黃巖蜜橘開摘,記者實探橘子罐頭工廠
    黃巖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優質柑橘集中產區,黃巖蜜橘更是有「世界蜜橘之源」的美稱。每年採摘季,最忙碌的除了橘農和銷售商,還有當地的罐頭廠。畢竟這種時令性的美味,能夠品嘗的時間有限,做成罐頭有利於保存,更有利於遠銷國外。今年,或許是因為疫情,台州生產的橘子罐頭在國外的銷路非常好。因此,各家罐頭工廠都加足馬力生產。畢竟錯過這一季,就要再等一年了。
  • 浙報整版丨黃巖著力打通綠色轉化通道
    近年來,黃巖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三大目標,以3年3億元的省財政專項資金為槓桿,撬動總投資139億元的29個工程項目,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推動黃巖在高質量發展中跨入「永寧江時代」。
  • 中國蜜桔之鄉浙江黃巖 打造世界蜜桔文化高地
    11月20日,在2020浙江省農博會「農遺良品,黃巖蜜桔」專題推介會上,圍繞橘文化的歌舞表演、傳統曲藝、情景演繹的節目異彩紛呈紛,引人側目,展現出世界蜜桔之源的文化魅力。世界蜜橘之源黃巖,地處浙江黃金海岸中部,生態資源豐富,農業綜合實力雄厚,躋身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行列。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蜜橘之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紫蒔藥之鄉」。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大力提升黃巖蜜桔品牌建設,深挖文化內涵。其獨有的橘子栽培技術——橘墩,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走進溫州文成—— 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2020年12月08日 03:42:0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發起的《大潮起之江 「窗口」看小康》大型移動視頻新聞行動,今天推出第61期視頻,走進溫州文成。
  • 秋季「橘海」飄香,黃巖最甜的橘子都藏在這兒!
    「一年好景君須憶,最是橙黃橘綠時」   秋冬季的黃巖,空氣裡都是甜甜的橘香   黃巖蜜橘,又可以吃啦!!!   台州黃巖·中國柑橘博覽園   「黃巖蜜橘,天下一絕」   來黃巖採摘蜜橘,中國柑橘博覽園是首選。中國柑橘博覽園由柑橘博物館、柑橘觀賞園、黃巖名人館等組成。秋冬季,九曲澄江如練,夾岸橘林似錦,黃橙橙的蜜橘如一個個小紅燈籠,密匝匝地掛在枝頭,繪就一幅橘海風光。
  • ...和《商業前線報》刊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專版,發表...
    【中國駐印度大使:中印關係面臨複雜局面,但友好合作趨勢不應改變】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10月1日,中國駐印度使館在印度主流媒體《印度教徒報》和《商業前線報》刊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專版,發表孫衛東大使國慶賀詞、中國2020年各領域發展成就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等文章,全面宣介中國疫情防控和各領域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上海歆克勒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
  • 井岡「土蜂蜜」 甜蜜「新事業」——井岡山市東上鄉打造「甜蜜小鎮...
    這裡是「甜蜜小鎮」——井岡山市東上鄉。過去,靠山吃山的東上人,守著生態養蜂、古法釀蜜的手藝,日子過得並不盡如人意。如今,他們借船出海、靠大引強,規模化、科學化養蜂,走上了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路子,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甜蜜事業」。
  • 浙報關注丨黃巖:優化營商環境 護航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營商環境不斷淨化優化,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黃巖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聯合區紀委,率先完成了「清廉民企」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及試點創建等工作,並逐步擴大創建範圍,開啟「清廉民企」建設的新階段。目前,已在黃巖智能模具小鎮以及公元塑業集團、精誠時代集團、譽隆科技等10餘家企業開展「清廉民企」建設。今年9月,台州市清廉民企建設現場會在黃巖召開。
  • 浙報專版︱以墾荒精神立心,深度融入長三角 椒江 高質量建設台州新...
    傑克集團高端縫製裝備產業園投產,海正藥業全國首個潛在治療新冠肺炎藥物「法維拉韋」獲批上市,飛躍科創園獲評省5A級數位化小微企業園……椒江正以數字經濟引領製造業升級,以城市經濟引領服務業發展,實現現代服務業與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綜合評價已連續三年居台州第一位。獲批國家級醫藥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省唯一。
  • 浙報深讀丨教授們各顯身手深耕黃巖農村 空心村突圍記
    拍友 王敏智 攝讓教授走進村、留得住11月,黃巖橘子漸次熟了。剛結束一周的課程,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農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田生科,匆匆趕往300公裡外的黃巖深山。經過3年多辛苦勞作,他在寧溪鎮嶺根村的160畝橘樹迎來豐收。
  • 黃巖罐頭:為何能「保鮮」60年?
    產業名片  黃巖的罐頭食品產業起源於1958年,目前主要集聚在黃巖江口食品罐頭園區。黃巖的柑橘、黃桃、枇杷罐頭出口量全國排名第一,為國內四大食品罐頭生產基地之一。  蜜橘、楊梅、枇杷……黃巖盛產的優質水果孕育出了黃巖的罐頭食品產業。以罐頭為代表的「兩水一加」(水果生產、水產養殖和食品、飼料加工業),奠定了台州農村工業化基礎,在經歷過產業沉浮後又重新煥發出蓬勃的活力。不僅黃巖產的柑橘、黃桃、枇杷等水果罐頭源源不斷地銷售到世界各地,而且黃巖人創辦的罐頭企業布局全國各大水果產區。
  • 長三角|一棵開花的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巖實踐
    在距離上海350多公裡的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有一所和同濟大學聯名的「學院」——同濟·黃巖鄉村振興學院。2012年,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主任楊貴慶應邀參與黃巖西部古村落的修復,從此開啟了長達8年多的融合發展之旅。修復的古村落,如何聚集人氣從而撬動產業的發展?
  •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百姓的「空中銀行」 江幹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0-12-08 14:36:23 Tue
  • 臨海:早熟宮川蜜橘喜獲豐收 橘農迎來甜蜜時刻
    浙江在線-臨海新聞網11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露妮)立冬過後,臨海蜜橘的當家品種早熟宮川進入了成熟採摘期,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果園中,全市20.9萬畝柑橘喜獲豐收,橘農們迎來了甜蜜時刻。  在位於邵家渡街道賢居嶺上自然村的山大王柑橘種植基地裡,漫山遍野都種上橘樹,一眼望去碩果纍纍,沉甸甸的蜜橘掛滿了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