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07:08 | 浙江日報 | 陳久忍 趙靜
橘子熟了 羅加亮 攝
黃巖是世界寬皮柑橘的始祖地、中國蜜橘之鄉,黃巖蜜橘享譽國內外。黃巖歷來高度重視蜜橘振興工作,尤其是去年以來,黃巖將蜜橘振興提到了歷史責任的高度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柑橘產業規劃以及扶持政策,吹響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集結號。
新增柑橘種植基地6000多畝,吸引浙大環資、桔源地生態、北京達凱瑞等10多家優質工商資本進入,中國柑橘博覽園、中國柑橘博物館、黃巖貢橘園改造提升完成,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著手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一年多以來,黃巖從加強規劃編制、品種改良、招商引智、文化挖掘、品牌宣傳等舉措入手,大力推進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取得了突出成效。
11月17日,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暨浙江黃巖柑橘旅遊節將在黃巖開幕,屆時黃巖將群賢畢至。這個中國柑橘界年度盛會的召開,將為黃巖蜜橘振興增添新的發展動力,助力黃巖柑橘產業再上新臺階。
招商引智 產業發展更有活力
11月初的一個下午,走進位於黃巖區頭陀鎮新界村的柑橘科技園,只見兩臺十幾米長的大型機器特別引人注目。一筐筐橘子,經過滾軸運輸,從類似安檢儀的設備中依次穿過,再從機器另一頭21個不同的出口分別滾落出來,等待裝箱打包。
這是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花了近300萬元,購買的自動分選機。「它們可以根據柑橘的酸甜度、重量、大小、外觀等十幾個指標,將柑橘進行分揀,從而實現差異化銷售。每臺機器每分鐘可以分揀600個柑橘。」 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陶開泉介紹說。
去年,陶開泉投資2000多萬元,在新界村種下360畝蜜橘新品種「紅美人」,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也成為最早入駐柑橘科技園的現代化柑橘種植企業。
隨著台州桔源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台州市和光同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相繼落地,這個位於永寧江北岸、佔地近千畝的柑橘科技園,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展露雛形。該園區採用連棟鋼架大棚栽培,配套了精準施肥系統、數據採集系統、監測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數據顯示系統,應用了水肥一體化、自動化噴藥等技術,通過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柑橘的精準監測、智能管控、質量追溯,成為了黃巖柑橘現代化種植的示範區。
蜜橘豐收 柯偉勝 攝
去年以來,黃巖區密集出臺了《黃巖蜜橘十年發展規劃(2017~2026年)》《黃巖區永寧江兩岸柑橘產業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黃巖貢橘園規劃》等3個柑橘產業規劃,以及一系列柑橘扶持政策,吹響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集結號。黃巖還爭取到3億元的省「兩山」財政專項激勵資金,用於投資田園綜合體、農業旅遊、生態農業等鄉村振興項目,預計5年內可撬動65億元工商資本投資。
黃巖區努力在土地流轉、政策扶助、項目支撐等方面創造良好環境,引進優質工商資本參與黃巖蜜橘產業振興,成為產業轉型的新動力。僅兩年時間,新建柑橘基地6000多畝,引進了浙大環資、桔源地生態、北京達凱瑞、浙江聖佳果、杭州華偉等10多家經營主體,資金、人才和技術隨之而來,一批現代化柑橘基地陸續建成,為產業振興注入活力。
同時,黃巖加強了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部門的合作,與華中農業大學、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成立了柑橘科技同創中心。實施多個科技項目,一大批柑橘專家把黃巖作為柑橘科技基地,引進了水肥一體、智能選果、溫室栽培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黃巖蜜橘品質。
在長潭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寧溪鎮嶺根村山腳下,100多畝柑橘幼苗迎風搖曳。與其他地方不同,這些柑橘苗採用限根種植的方式,種在一個個無紡布袋裡,好像一棵棵盆栽。這裡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植物營養學和土壤生態修複方面專家田生科的研究基地。
今年年初,田生科的《精品柑橘綠色智慧栽培模式構建及技術集成示範》研究項目,在黃巖正式落地。「我們將研究養分吸收對柑橘品質的影響,生態敏感地帶如何控制面源汙染等問題,同時探索建立可推廣的柑橘種植標準化技術體系。」田生科說,嶺根村優良的生態環境,當地政府的貼心服務,以及黃巖出臺的一系列力度很大的扶持政策,讓他最終決定將基地放在此處。
文化挖掘 橘鄉蝶變更有魅力
近日,浙江大學教授葉明兒專程來到台州溫嶺,尋訪世界最早的植物學辭典《全芳備祖》的作者、宋代學者陳景沂的故裡,為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課題搜集素材,用於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是一個大課題,涵蓋傳統技術的創新性、文化習俗演變、對現在技術的影響、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現今面臨的問題等多個方面,需要大量的文化挖掘工作,與古人進行對話。」 葉明兒說,他們計劃在明年3月份,提交申報書和保護發展規劃,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為進一步挖掘蜜橘文化,促進黃巖蜜橘產業振興,今年年初,黃巖著手推進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前期準備工作,申遺文本和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的編制工作委託給葉明兒教授團隊。
中國柑橘博物館 喻躍翔 攝
「一從溫臺包貢後,洞庭羅浮俱避席」,黃巖蜜橘品質優良,被古人譽為「天下果實第一」。其中的秘訣之一,就是黃巖先民創造性發明的黃巖蜜橘築墩栽培技術。
永寧江與靈江在黃巖三江口交匯,潮漲潮退,鹹淡衝融,俗稱「鹹淡衝」,使得這裡的土壤富含有機質和礦質養分。但古代,永寧江兩岸由於地下水位高,雨季常遭遇洪澇災害。黃巖先民們創造性地發明了築墩栽培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
所謂柑橘築墩栽培,即冬季用河泥築成土墩,春季再把橘苗定植上去,以缸瓦片阻根、枸頭橙砧木,蓄淡排鹹,不僅降低了橘樹的地下水位,而且通過洪水淡水交替灌溉,來提高果實糖度和品質。
「黃巖發明的築墩栽培技術,創造性地將不利的地理環境轉變成全新的栽培方式,這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值得大力傳承保護。」葉明兒說。
據了解,黃巖蜜橘築墩栽培技術不僅為我國柑橘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還直接促進了世界柑橘產業的發展。這一點,在《第一屆國際柑橘會議論文集》中就有記載:「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仿照中國浙江省黃巖1000多年前的栽培方法在海邊作墩栽培。」
黃巖柑橘種植歷史已有1700多年,橘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一直以來,黃巖都十分重視橘文化的挖掘和宣傳工作。黃巖建造了柑橘業的金名片中國柑橘博覽園和中國柑橘博物館,每年定期組織柑橘旅遊節、橘花節等節慶文化活動,延續千年來橘農們「祭橘神」「放橘燈」「種橘福」等傳統習俗,促進橘產業、橘文化、橘旅遊共生共榮。尤其是今年以來,除了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正按照4A景區標準打造中華橘源田園綜合體、中國柑橘博覽園、黃巖貢橘園項目,改造提升中國柑橘博物館,努力把黃巖打造成柑橘產業的文化高地。
詠橘碑林錯落有致,橘神鵰塑飄逸有神,柑橘品種園碩果纍纍,如今,走進中國柑橘博覽園,橘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橘神雕像旁邊,就是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中國柑橘博物館,是柑橘產業的文物史料、收藏、展示、保護、研究和教育中心,也是我國第一座以柑橘和橘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專題博物館。
揮動雙手,可以給屏幕裡的柑橘苗澆水施肥,讓它開花結果;推動顯示屏,可以查看柑橘由來的傳說;從繪有柑橘樹的通道經過,畫上的橘樹會隨之結果……今年以來,黃巖對中國柑橘博物館進行了改造提升,採用了現代互動模式以及最新聲光電技術展覽手段,讓柑橘歷史文化變得更加鮮活,更具魅力。
群賢畢至 柑橘振興更有底氣
在中國柑橘博覽園北面,一座新建的100多米長的人行景觀橋,猶如一片脈絡清晰的柑橘葉,連接起永寧江兩岸傳統和現代的柑橘種植基地。
北岸,是面積1000多畝的柑橘科技園,引進的全是現代化的柑橘種植企業。南岸,是佔地5000畝的中國柑橘博覽園,種植的全是無公害柑橘,其中黃巖蜜橘標誌性品種「本地早」有3000多畝。近年來,中國柑橘博覽園已成了黃巖的一個熱門旅遊地,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慕名前來。而在南城街道蔡家洋村,一個以百年橘樹、千年橘鄉、中華橘源為理念的黃巖貢橘園,已初具雛形,到時將再現城中有橘、河流橘林環抱、處處蜜橘飄香的美麗橘鄉風光。
貢橘園 王敏智攝
黃巖區農林局黨委委員、總農藝師王立宏介紹,黃巖蜜橘的發展進程,大致經歷了特產、量產、優質和特質4個階段。特產階段,黃巖蜜橘作為貢品,供不應求;量產階段,黃巖蜜橘產量,佔據全國蜜橘市場半壁江山;優質階段,實施名果工程,提升品質;去年以來,黃巖蜜橘開始轉型升級,大力打造南城貢橘園、中國柑橘博覽園、長潭庫區柑橘觀光園等幾大柑橘觀光休閒園區,進入了個性化發展的新階段。
然而,這時的黃巖蜜橘雖然獲得了眾多榮譽,在全國柑橘產業的影響力卻在降低。為此,黃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將黃巖蜜橘振興提到了歷史責任的高度來抓,在全區掀起了黃巖蜜橘產業振興熱潮,以擦亮黃巖蜜橘這一張金名片。
在此背景下,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在黃巖召開,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這次年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蜜橘之鄉黃巖的知名度、美譽度,推動黃巖蜜橘振興工作,深化柑橘旅遊融合發展,推動黃巖鄉村振興工作。」黃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這次年會也是檢驗黃巖蜜橘振興工作成效,接受全國各地柑橘界人士檢驗與指導,幫助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再上新臺階的一次契機。
據介紹,2018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群賢雲集。屆時,高校及研究單位專家學者,來自農業農村部及全國各柑桔主產區的有關領導、專家,以及柑橘種植、銷售、加工企業代表等1000多人,將參加這次會議,就中國柑橘科研、生產、加工、營銷等環節展開研討,以共同推動我國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開幕式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首席柑橘科學家鄧秀新教授和韓國濟州大學宋官禎教授還將作學術報告。
「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是國內外柑橘專家、業內人士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進展,以及相互學習交流的一次重要的機會,對黃巖乃至浙江柑橘產業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浙江柑橘研究所所長陳國慶說,濃厚的學術氛圍,讓他對這次年會倍加期待。
除了學術交流,本次年會也是業界溝通和企業洽談的重要平臺。台州市黃巖蔡家洋本地早專業合作社是黃巖首批授權使用黃巖蜜橘國家地理標誌的專業合作社之一。合作社負責人林錦榮一直在持續關注中國柑桔學會學術年會的相關情況,到時他也將參加這次年會。「振興黃巖蜜橘是我們所有黃巖人的願望。希望這次年會的召開,能夠進一步打響黃巖蜜橘的影響力、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蜜橘品質,帶動蜜橘銷售,增加橘農收入。」 林錦榮充滿期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