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麥克阿瑟:準備30-60枚原子彈扔到中國!幾小時後就被白宮撤職
說到二戰中的美軍將領,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麥克阿瑟了,不過我們熟知他最多的原因還是因為韓戰,在這場戰爭中麥克阿瑟在早期確實是打出了一代名將的水準,只可惜在後來因為他的自大以及朝鮮戰場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之志願軍的頑強作戰,才讓這位「驕傲的將軍」遭遇滑鐵盧。
從一名戰爭指揮員的角度來看,麥克阿瑟算得上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不管是在一戰中指揮陸軍第3師同德軍作戰,還是二戰中提出著名的「蛙跳作戰」理論,亦或是在朝鮮半島實施的仁川登陸,都可以看作是他指揮生涯中的幾次經典。只是當韓戰的前期美軍通過仁川登陸後一舉扭轉戰爭形勢,轉而開始反攻的時候,麥克阿瑟的驕傲成為了他最後一戰的敗筆。
當時挑起韓戰的北朝鮮陸軍主力幾乎全部喪失,不得已向蘇聯和中國求救,深知朝鮮半島對我們國防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國家立即組織了志願軍入朝作戰,最終憑藉北朝鮮崎嶇的山地將美軍抵抗住,在經歷了重大的傷亡和損失後同美軍打成平手,並一度將戰線推進到邊境線附近,這段經歷成為了麥克阿瑟一生中最不願被提及的一段,如果不是李奇微後來重新調整了戰術,恐怕聯合國軍的損失要更大一些。
在第二次戰役結束以後,氣急敗壞的麥克阿瑟公然在東京召開記者發布會,宣稱要讓美國空軍準備60顆原子彈,要通過毀滅性的方式將北朝鮮和中國東北摧毀掉,但事實上從之後的美軍戰場表現來看,事情也遠遠沒有到這一步,反而是麥克阿瑟對於名聲的重視讓他在這一刻無法釋懷。
所以索性在幾個小時後白宮就下令撤除麥克阿瑟的遠東軍事負責人職務,改由李奇微擔任,而從他之後的表現來看,這無疑是在1951年之前拯救了聯合國軍。
至於麥克阿瑟被撤職的說法,長期以來都不斷有人在進行探討,分析其背後的原因,聯合國軍在戰場上的失利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真實促使麥克阿瑟下臺的,還是因為美國國內深重的反核戰思想,以及美國政治上的兩黨之間的糾紛,而麥克阿瑟正式時仍總統杜魯門的一個政敵,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失利,正好成為了讓麥克阿瑟「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