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效應消失 十大「生不動」原因戳中你了嗎?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全面二孩」效應消失,十大「生不動」原因,哪些戳中了你的痛點?

  低生育率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多個調查研究報告顯示,低生育率現象在國內已經普遍化、趨勢化,專家指出,提高生育意願必須要有一系列的公共服務制度安排。

  浙江:放開二胎未能扭轉少子化趨勢

  浙江省統計局、浙江省發改委日前聯合發布了《浙江人口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新時代浙江省人口發展形勢正加快轉變,面臨出生人口下降、人口流動分化加劇、人口老齡化加速、城鎮化比例持續提高等諸多新形勢和新特徵。在今後一段時期,這些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並對新時代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基礎性影響。

  數據顯示,浙江出生人口從2013年的54.9萬人增至2017年的67萬人,2018年回落到62.8萬人,2019年進一步回落到60.9萬人;人口出生率從2013年的10.01‰逐步升至2017年的11.92‰,2018年回落至11.02‰,2019年進一步回落至10.51‰。

  報告指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同時,自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顯提升後趨向穩中有降。根據計劃生育統計報表結果,2017年浙江二孩出生率達到53.37%的歷史新高,但2018年就下降到50.09%。

  報告認為,浙江重新回到適度生育水平難度巨大。一是育齡婦女規模減少。目前的育齡婦女(15-49歲)人群自身大多為獨生子女一代,其中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20-29歲)相當於俗稱「90後」群體,其人數也明顯減少。

  二是生育意願較低。調查顯示,浙江省育齡女性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65個,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4個。

  三是生育成本巨大。根據全國生育意願調查,經濟負擔重排名育齡婦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十大原因之首,其中,浙江省的比重雖然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也達到了46.9%。此外,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認為學前教育支出對他們來說負擔較重。而對於雙職工家庭而言,子女照料和家庭服務嚴重依賴家庭代際支持。

  圖:2017年育齡婦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分布(%)

圖片來源:《浙江人口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

  報告指出,「全面二孩」政策下,浙江常住人口出生高峰已經在2017年出現,預計今後出生率將逐步緩慢下降。「十四五」期間,浙江年均出生人口可能在60萬人左右,比「十三五」時期有所減少。0-15歲常住少年人口總量和比重將緩慢回升後轉為下降,「全面二孩」政策仍然不能扭轉浙江的少子化趨勢。

  同時,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浙江已於2019年超過這一標準。10-15年後,預計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1%-26%,進入超老齡化階段。

  二孩效應減弱後,如何刺激生育

  不止是浙江,其他地區 「全面二孩」效應也在明顯減弱。比如在山東,「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頭兩年裡,山東一度成為「二孩大省」,其中2016年二孩出生佔比超過六成,達到63.3%,遠超一孩。當年山東出生率達17.89‰,全年出生人口177.06萬人,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2017年繼續高出生率,全年出生人口174.98萬人。但到了2018年,出生人口明顯減少至132.95萬人,2019年繼續下滑至118.39萬人。

  今年3月,安徽省統計局發布的《人口發展現狀與挑戰》報告顯示,2019年該省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長人口創40年來新低。報告指出,當前安徽育齡婦女繼續減少,生育意願持續低迷。一是育齡婦女減少。二是生育意願低迷。受養育成本高、託育服務短缺、醫療資源不足、學前教育缺乏等因素影響,適齡生育群體的生育意願在下降。

  陝西省統計局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陝西省人口發展概況顯示,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應減弱,2018年開始,全省人口增長進入穩定期,出生率、出生人口逐漸開始下降。2019年,全省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1.219,比上年下降0.013。2019年,全省人口出生率為10.55‰,比上年下降0.12個千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0.83萬人,比上年減少0.25萬人,連續第二年出生率和出生人口下降。全省人口出生率和出生總量回落,主要受育齡婦女總量規模、年齡結構和生育水平變化影響。

  從全國數據來看,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的首年即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達1786萬人,創下了本世紀以來的新高。2017年,二孩效應延續,出生人口達到1723萬人,是新世紀以來第三高的年份。但到了2018年,二孩效應明顯減弱,當年出生人口僅為1523萬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從人口出生率看,2019年為10.48‰,創歷史新低。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00後」與「10後」共有32564萬人,而「80後」與「90後」合計為42393萬人。如此算來,本世紀前20年,比上世紀最後20年少出生了10375萬人,減少幅度約四分之一。

  面對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今年以來,包括山西、河南等不少地方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措施。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鼓勵生育要落到實處,對準痛點,真正解決人們「生不起、養不起」等問題。當前,我國不少農村的人口出生率還不錯,但是在大都市,受高房價、高生活成本等因素影響,生育率低了很多。因此,解決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對提高生育率十分關鍵,「提高生育意願必須要有一系列公共服務制度安排。」

  安徽統計局的報告建議,應刺激兩孩生育意願,包括充分保障女性勞動權益,消除就業隱性性別歧視,確保生育權益的落實;建立完善並逐步實施兩孩家庭生育津貼、購房補貼、奶粉補貼、稅費減免、男性陪產假等獎勵和優惠政策;廣泛宣傳「全面兩孩」生育政策,營造良好的生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增強兩孩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讓適齡的生育群體願生、敢生,等等。(林小昭)

相關焦點

  • 「全面二孩」為何沒有引起共鳴,生不動是怎麼回事,原因戳中痛點
    首先先來看一下浙江省,根據數據顯示,浙江出生人口的數量,從2013年到2017年確實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到2018年時就開始有所回落,到2019年時回落的速度更為明顯,這也讓很多人覺得比較好奇,在多年之前國家不允許生育,但是人們想盡一切方法都要偷偷的生育,可是現在國家響應二胎政策,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選擇放棄生二胎呢?這是什麼原因?
  •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_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
    在年輕的父母中間,大家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還生嗎?特別是那些曾經擔心「等不起」的「70後」夫妻,更是喜大普奔。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呢?全面二孩什麼時候落地呢?  ·什麼時候可以生二孩?  ——別著急,政策「落地」尚需時日  全面放開二孩的消息,對很多想生兩個孩子又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家庭來說,是幸福來得太突然了一點。有人很開心地問:那我現在開始準備生可以嗎?還是要請大家稍安勿躁,從中央宣布決定,到政策具體落地,還要有一段時間。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專家稱「二孩課」成學前教育新趨勢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二孩政策效應消退,專家卻呼籲開放三孩,年輕人:用花唄養娃嗎?
    為了解決新生斷崖式下降、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我國在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起初生育率在政策刺激效應明顯,但好景不長,從以下數據中可以發現二孩政策效應正明顯消退。二胎政策剛實施時,新生人口達到1786萬,相比2015年提高了131萬,創2000年新高。
  • 一半以上育齡家庭拒絕生二孩!鄭州全面放開二孩5年,為啥遇「冷」?
    如果人生可以重做選擇,你還會選擇生二孩嗎?5年前,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長達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告終。5年後的今天,第一批二孩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又是否如大家所想,社會上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呢?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在各級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部分二孩家庭中進行了走訪。
  • 全面二孩落地時間_全面二孩或元旦起實行
    >全面二孩落地時間_全面二孩或元旦起實行2015-12-18 15:11: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這進一步證實了此前關於全面兩孩落地時間表的報導。預計修訂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也將與全面兩孩政策在同一天生效。  ·地方提前預備  今天上午,收到一份由廣東省某市下屬社區發出的通知。這份12月16日發出的通知稱,按照省市通報會精神,新的人口和計生法(包括全面兩孩政策)將於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全面二孩出臺前,好幾個團隊在做二孩出生人口預測,包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口發展與研究中心等,但後來在國家衛健委編寫的《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中,那份總報告基本上採納了其他團隊的結論,如果按照那個總報告的預測,實際出生人口差的有點太遠了。不管是預期性的指標還是約束性的指標,我們就看一個數字:實際出生人口。
  • 全面二孩背景下人口生育意願影響因素研究綜述
    鑑於單獨二孩的效果不明顯, 2015年底我國又放開了全面二孩政策以進一步促進生育。全面二孩政策預計將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掀起嬰兒潮, 每年新增200萬至300萬名新生兒, 屆時我國每年的新生兒總數將達到1 800萬至2 000萬, 總生育率將接近更替水平。
  • 廣東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時間最新消息一覽
    廣東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時間最新消息一覽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擬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對此廣東省衛計委昨日表示,《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配套文件起草等相關工作進度不影響全面二孩在廣東正式實施的時間
  •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河南每年預計多生6萬至7萬人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全面放開二孩後,全國符合再生育條件的夫婦有近一億對,比起「單獨二孩」政策,此政策的社會響應度會大很多。據澎湃新聞,人口學專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黃文政表示,「全面二孩」實施後可能在2017年出現生育高峰。他預測,「全面二孩」每年帶來的新增人口在300萬~800萬之間,估計中值為500萬。
  •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 廣東一51歲媽媽也想博"二孩"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 廣東一51歲媽媽也想博"二孩" 2015-12-01 14:35:56」諮詢人數大增  廣州日報訊 (記者霍澤凱 通訊員張秋芳)「全面二孩」政策宣布已經過去約一個月了。
  • 全面二孩政策之後,生育率持續下降:要不要生二胎,不只是錢的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這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為維持我國人口的可持續發展,防止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細花建議「取消生育三孩以上的處罰政策」,之前還有人提議「放開三胎」。
  • "全面二孩"這1年:廣州多生1個買房成本最高增43萬
    網易房產報導 「全面放開二孩」出臺已滿1周年,在這1年裡,國內包括姚晨曹鬱、大S汪小菲、李安琪李小鵬等明星夫婦紛紛帶頭響應政策。但對於「生不起」的普通中國人,「全面放開二孩」對提升出生率真的有用嗎?
  • 全面二孩「催生」無果,專家提議2021放開「三胎」,能「助生」嗎
    為了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危機,國家已經於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並積極鼓勵與引導只有一個孩子的夫妻生育二孩。然而,從新生兒出生數量及出生率來看(2019年新生兒出生率為10.48%,為歷史新低!出生數量為1465萬,遭遇「3連跌」),二孩政策的功效並不明顯。
  • 人口專家建議放開三孩政策,如果放開了,你打算繼續生嗎?
    當初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時候,人口專家們預計新生嬰兒數量將大幅度增加。畢竟在很多專家眼中,中國人是最喜歡生孩子的。實際上確實也沒錯,20多年前我們見過「超生遊擊隊」,20多年後還能見到有人生11個孩子的新聞。
  • 專家建議儘快放開「三孩」政策,你願意生嗎?
    任澤平建議,從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放開生育。任澤平表示: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
  • 關於二孩,你真的有準備嗎?
    來源:新浪財經文/趙妤初我們常常說到的「二胎政策」其實叫做「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是中國實行的一種計劃生育政策,規定符合條件的夫婦允許生育「二胎」。因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為多孩時,不可生第二胎。2015年中共全會公報二胎政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二孩政策已經實施了這麼多年,很多媽媽在擁有了一個孩子後又希望可以再要一個孩子,可是關於是否要第二個孩子,媽媽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 全面放開二胎:明年一季度能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被視為是中國自從1980年開始實施「一胎化」以來,中國人口政策最重大的改革。官方數據顯示,實施「單獨二孩」以來,全國符合政策條件的夫婦有1100多萬對。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請的只有169萬對,佔比為15.4%。  近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現階段,全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9000萬對。
  • 李克強回應全面放開二孩時間表:正在進行全面評估
    李克強回應全面放開二孩時間表:正在進行全面評估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15-03-15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 官方報告:「全面二孩」政策仍然不能扭轉浙江的少子化趨勢
    這份報告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生育水平下降不是新問題,但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背景下,如何推動生育水平適度提升,保持一定的出生人口規模,存在巨大挑戰。重新回到適度生育水平難度巨大的原因包括:一、育齡婦女規模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