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辣招」再現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2020-12-19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緣 周亞霖 香港上一次的「雙辣招」(指2012年10月27日起,香港徵收加強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限制非香港永久居民購買住宅物業)之後,投資客紛紛湧入非住宅市場,非住宅的各種門類交易創下新高。無論是擁有大量物業的個人還是龍頭企業,紛紛涉足非住宅的「拆分」出售,吸引投資者。

2月22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突然推出6項調控樓市措施,其中大量的措施針對非住宅交易。而非住宅籤署臨時買賣合約必須承擔高額稅收這一政策,直接針對買進賣出的短線交易。另外,談及住宅調控政策的疊加,香港有市場人士覺得政策有「趕盡殺絕」的意味。

 拆售

2月18日晚,位於葵湧的雍澄軒酒店突然成為香港地產商、政府和普通市民的焦點。蜂擁而至的投資者和地產代理湧向長江集團中心大堂,搶購「劃時代的地產投資產品」(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語)。

這是長江實業首次將整棟酒店逐間拆售,亦是香港歷史上首次酒店拆售個案。所涉的雍澄軒酒店有360間房,實用面積約50平方米的兩房售價339萬港元,68平方米的三房售價500萬港元,均價比隔壁住宅低10%以上。更關鍵的賣點是,因酒店為非住宅物業,可繞過港府早前出臺的「雙辣招」限制,未來出售時無需繳納高昂的額外印花稅。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介紹指,現時酒店平均月租約1.3萬港元,租金除以售價的回報率約4%,遠高於銀行按揭的2.5%,換言之,投資者貸款購入酒店房間後放租,可錄得正回報。此外,市場心照不宣的是,酒店仍可履行住宅用途,即投資者購入後可自住,相當於用便宜一成的價錢買入住宅。

綜合賣點下,雍澄軒首批放盤的65間房,55分鐘即悉數賣出,第二批近300間房翌日售罄,為近年來一手房「最火速」。

有分析指,長實拆售酒店的做法雖在香港為首例,但亦是得到內地發展商拆售酒店服務式住宅的啟發,這樣便可繞過住宅限購令的影響。

 拆分與摸貨

由於在2012年10月27日起施行的「雙辣招」限制之外,香港拆分商業出售和摸貨轉手(指在正式合約和正式成交的間隙(約1個月至3個月不等),將剛買來的物業再賣出去)一段時間來蔚然成風。

資深投資者尹柏權將2012年10月收購而來的DNA galleria商場(百樂酒店的商業),將部分物業分拆成大約500個迷你商鋪,開售數天便沽清,成交呎價達4萬至6萬元,銷售樓面約7萬方呎。該項目前任東家羅家寶在2010年翻新該商場時,有約150個店鋪。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介紹:在1997年,一個商鋪買過來可以炒七八手,現在短期的交易遠遠沒有1997年頻繁。

而在2013年1月,不同種類的非住宅的交易創下了數月或者數年來的新高: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2013年1月份工業樓宇摸貨買賣合約登記總值11.8億港元,連續三個月均超越十億元高水平,是1995年7月份起有記錄以來首次。2013年1月份寫字樓摸貨買賣合約登記總值7.98 億港元,是2008年2月份錄得8.8億港元後59個月以來次高。

 出招

長江實業的拆售在香港掀起軒然大波,港府關注發展商是否故意繞開調控政策,最主要的是,以酒店來「曲線救國」做住宅的方式是否合法。

香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2月19日表示,雖然雍澄軒地契沒有禁止業權擁有人拆售的條款,但按建築圖則要求,售出後的房間必須繼續用作旅館用途,否則會違反批地條款,強調地政總署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包括收回有關單位。另外,政府同日亦發出新聞稿,強調雍澄軒受《建築物條例》及《旅館業條例》監管,若果業主改劃作非旅館用途,將涉及刑罰,一經定罪,可被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2年。

陳茂波對興趣盎然的投資客「溫馨提醒」後,特別提出,港府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推出新措施。

2月22日下午5點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突然推出6項調控樓市措施,對200萬以上的所有物業(包括住宅及非住宅)都在現在基礎上徵收雙倍印花稅,200萬港元以下的物業印花稅則由100港元調增至售價的1.5%。舉例而言,購入一套500萬港元的住宅,之前需要繳納政府的印花稅金額為15萬港元(稅率3%),現在買家則需繳納30萬港元稅款。

特別的是,港府自2010年11月推出打擊炒賣的特別印花稅以來,多次出招都未涉及商鋪、寫字樓、車位等非住宅物業,之前官員的解釋為「和民生關係不大」,但此次長實打擦邊球拆售酒店,觸動了港府的神經,令雙倍印花稅新政涵蓋非住宅物業。

上述6項調控新政中,政府針對非住宅物業還出了一招:之前非住宅物業在徹底完成交易後,才需繳納印花稅,現調整至在籤署臨時買賣合約時,便需要繳納(新做法和住宅物業一致)。換言之,炒家之前炒賣工商鋪的零稅務成本優勢不在,取而代之的是1.5%至8.5%的印花稅成本,消息甫出,即有工商鋪減價求售,和準買家放棄訂金觀望。

 後市

政府出招,究竟會對香港的樓市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黃良昇認為:現在歐美貨幣泛濫,香港的利率只有2%,大部分人購買物業只是為了投資保值,和1997年是不一樣。這些政策還是會被市場逐漸消化。因為投資物業還是有3.5%左右的收益。現在政策剛出來,還沒辦法知道非住宅的交易數量下降了多少以及對住宅交易量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還需要觀望幾個星期。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稱:工商鋪及車位成交量預計會大幅減少,由先前估計約29000宗成交減至21000宗。受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交投全線下跌影響,故調低今年整體物業成交預測至91000宗,或會只較2003年僅錄得約87000宗的表現略佳。

美聯工商鋪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黃漢成介紹,美聯物業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自2010年SSD(加強版印花稅)推出後,整體住宅註冊量由2010年136912宗跌至2012年的83144宗,跌幅近4成;相反,由於資金仍要尋找出路,轉投非住宅物業,故工商鋪及車位交投由2010年24670宗升30%至2012年32161宗,當中1000萬元以下的工商鋪物業註冊量於去年亦錄得24.6%的升幅。摸貨註冊量方面,住宅摸貨亦由2010年的2279宗減至2012年僅51宗,可見住宅炒家已近絕跡。非住宅摸貨則由2010年1223宗勁升逾1倍至2537宗。然而,隨著針對工商物業及車位的新辣招推出後,預料非住宅摸貨註冊量將全線下跌,非住宅市場炒家將步住宅市場炒家後塵,數目將大幅減少。

2012年工廈物業摸貨交投表現最佳,達1276宗,其次是商鋪,達644宗。然而,針對摸貨的新辣招對工商鋪物業打擊甚大,由於工商鋪市場之入場費較住宅為高,逾億元之工商鋪物業放盤比比皆是,一旦措施生效,工商鋪物業摸貨或需繳最高8.5%印花稅後,加上其他手續費,交易成本可達約10%,或已超過平均回報,摸貨活動即時變得無利可圖。

黃漢成預料,工商鋪摸貨交投量將應聲下挫,並預計工商鋪及車位成交量亦將跌近30%。惟由於工商鋪市場供求仍然失衡,其價格則有望平穩發展。

此次新辣招並非只針對工商鋪,而住宅也受到波及。稅費的疊加,似乎讓這次辣招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驚呼:「港樓要崩了!」

市場人士還認為:無法迴避的一點就是,稅費的不斷疊加和貸款政策的改變,使得在香港買房變得更加地沉重。

美聯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表示,在春節後二手成交量從低位回升之際,遭到政府再度出招影響,導致2月23日至24日二手屋苑交投持續在低位徘徊,並較去年10月份政府出招後錄得的13宗為低,反映市場籠罩觀望情緒,並令市場流通量續處低位。雖然是次政府出招後大部分業主未有明顯減價,個別業主則叫價態度軟化,輕微擴大議價空間。而準買家入市態度趨審慎,現時入市以用家以及首次置業人士為主。

美聯集團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黃子華表示,本港政府近年多次出招控制樓市,次數越來越密,自2009年10月開始,連同是次新辣招,政府已推出9項壓抑需求的措施,包括收緊按揭成數、推出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等,影響範圍越來越廣。事實上,BSD(買家印花稅)推出至今不足4個月,成效仍有待發揮,而今年1月份的成交上升只是購買力釋放,但近日成交量亦有回落之勢,故政府目前再度出重招,樓市連環服重藥,恐惹後遺症。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認為,此輪調控,還涉及提高貸款政策的改變,新的壓力測試,是假設息口上升三釐後,供款佔入息比率仍維持六成以下水平,無疑將入市門坎大大提高。除非能夠實時增加首期以降低按揭成數,或拖長供款年期,減少每月供款支出以通過測試,否則置業人士可能需要轉投銀碼較細(總價較低)的單位入市。上車客(首次置業)要增加額外首期並非容易事,因此相信選擇拖長供款年期的人士會較多。今年一月份平均還款年期維持於300個月(即25年),換言之尚餘不足五年便觸及監管指引的30年上限,惟新措施推出將促使部分置業人士選用較長按揭還款年期,屆時平均按揭還款年期將會重拾升軌,或再創歷史新高。

相關焦點

  • 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被調查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賈華傑 張曉暉 日前,多位消息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確認,因捲入成都當地一起案件,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已被有關部門要求協助調查。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汪俊林大概於12月13日被相關部門問話,隨後與公司失去聯繫。
  • 巴斯夫強化亞太區組織架構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3月12日,德國巴斯夫宣布,強化亞太區的組織架構,任命侯宇哲為大中華區業務兼亞太區職能部門總裁;任命Gops Pillay為南亞和東亞、東協地區、澳大利亞/紐西蘭業務總裁;任命董善勵女士營養與健康部門總裁。
  • 最佳伴侶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熊曉/文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爵士自稱是一位「新聞工作者」,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稱他為「成功的傳播者」可能更準確一些。這件事雖然讓雙方都不太痛快,但卻是體育比賽由「新聞」轉向「娛樂」的分水嶺。不管是對電視還是對奧運會來說,這都是一個轉折點。1958年,仍然處在經濟困境中的國際奧委會終於將奧運會的電視版權寫進了《奧林匹克憲章》,申明奧運會現場直播是娛樂內容,國際奧委會是其轉播權的惟一擁有者。無論私人電視臺還是電視網都可以播報奧運新聞,但是直接引用奧運會的現場內容不得超過3分鐘。
  • 今生今世難團圓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張愛玲經濟觀察網 書評人 張晶 香港的朋友講起,此書上市不過半月,不僅高居各大書店排行榜首,不少書局更是掛出售罄的牌子,一時一書難求,而有人更將其稱為中國的《追憶逝水年華》。一個逝去之人的遺作,尚能掀起如此熱潮,可叫這些在世作家顏面何放?一個朋友不禁感嘆。這句話雖讓人唏噓,卻經不起細推敲。世易時移,總要還原到歷史背景去看。
  • 倫敦中國味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九十九年香港的租賃,帶給英國人的不光是口袋裡的豐足,還有舌尖上的享受。中國的各種絕學向來不外傳,廚房裡的秘密更是關乎身家性命,若不是大廚們自願移居到海外,這西方人想像中的東方美味可能還只是傳說。從香港嫁接而來的廣東菜,從此在英國開枝散葉,縱使材料仍有局限,在血統上,在技術上,都堪稱正宗。較之對岸巴黎人所吃越南人燒的偽中餐,倫敦人的餐桌上卻有一份貨真價實的優越,誰說英國食物總比不上法國呢?
  • 陶傑其人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香港四大才子」。個人出身&教育陶傑出身左派報業世家,1949年父母由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父親曹驥云為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母親常婷婷為編輯;外祖父常書林為《珠江日報》記者。弟弟曹輝在中資公司工作。年輕時在香港灣仔長大。自幼接觸古典文學,中學時開始投稿,作品發表在《新晚報》。曾以散文《屋之輓歌》奪得1976年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冠軍。
  • 鑊氣 - 鑊氣-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有位香港廚師黃永幟說:「其實新派粵菜又好,傳統粵菜又好,都是要講究三個字,夠鑊氣!什麼叫夠鑊氣?其實好簡單,就好比炒碟牛河,芽菜夠爽脆,河粉夠幹身兼條條上色,最緊要的是上桌要熱辣辣!這才叫夠鑊氣!」要有鑊氣,非用鐵鍋猛火快攻不能達到。去香港或廣州的大排檔吃飯,轟轟巨響兼火光熊熊中,廚師把鐵鍋中的菜拋向空中,鍋中時時猛竄起一條火焰,對沒有見慣的人來說,聲光效果實在震撼。
  • 曼昆交棒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根據哈佛大學的教學計劃,這是唯一一門開設給所有本科生的經濟學通識課。由於大部分修課學生此後並不會選修經濟學的專業課程,因此這門課的內容就會成為他們對整個經濟學的全部認知。EC10的歷史十分悠久,《哈佛紅》曾專門有過一篇文章對這門課程的歷史進行過介紹。
  • 膨脹的購物中心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楊婷婷/文  幾天前中央六套重播了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我打開電視時正看到徐靜蕾在銀泰中心裡揮金如土,鏡頭快速切換,每一個鏡頭裡她都是全新的形象。這一招不新鮮,在珍妮弗·安妮斯頓的最新電影《Just Go With It》裡,安妮斯頓被他的老闆帶到商場改變形象,整個一小段故事都發生在精品店裡,當然Jim-my Choo為了讓男女主角在電影裡說出他們的全名,應該花了不少錢。 購物中心作為時尚電影電視裡最常見的場景出現,足以說明它在當下城市人群的生活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 王室的婚禮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有評論說,經濟危機下的英國皇室,在不得不節衣縮食的同時,也需要這樣一場慶典來給低迷的英國經濟「衝喜」,並藉此重塑王室的正面形象。英國王室希望藉機喚醒一下英國國民共同的國家認同、價值觀和生活信念,或者乾脆說,凝聚一下英國、大英國協臣民對王室、對君主立憲制的認同感。
  • 臺北氣,藝博會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王雋有20年歷史的臺北藝術博覽會於2012年11月8日在臺北世貿展館舉行,這是主辦方首次將藝博會移至11月舉辦,參展畫廊共150間,來自全球15國,光是開幕首夜就有誠品畫廊、也趣藝廊創下九成銷售紀錄,更有索卡畫廊、赤粒藝術、新畫廊、新時代畫廊、沁德居、維嘉畫廊、尊彩藝術中心、長流美術館長以及來自香港的世界畫廊、de
  • 鐵道上的奇蹟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網 曾榛/文 「從鹿兒島出發的櫻花號列車時速是260公裡,而和從博多出發的燕子號時速也是260公裡,兩車擦肩而過時會出現奇蹟——兩車交匯時會產生巨大的能量,看到交匯瞬間的人可以像看到流星一樣實現許願
  • 發行渠道——餐廳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鑫宇賓館鑫路健身中心鑫晨嶽茶藝鑫百盛物業薪族美容美髮新遠閣健身俱樂部新九龍川菜新靜酒樓新鼎頤蟹老宋香鍋蟹老宋火鍋斜陽居迷宗菜小西天小肥羊小土豆美食城小肥羊連鎖店小肥羊祥記燕翅鮑湘鄂情三裡河飲食廣場湘鄂村灑樓香婆婆火鍋城香滿樓香辣蟹
  • 奧特萊斯真偽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芳潔 奧特萊斯,這一舶來品正在中國遍地開花。魚龍混雜的現實,給這個詞帶來一抹尷尬的色彩。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奧特萊斯是零售行業裡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不是掛個牌子就可以叫奧特萊斯的,也不是在所有區域都能成功運行奧特萊斯,這取決於多方面因素。
  • 韓國: 跨越時空的逍遙遊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上帝之島——濟州島     濟州島曾被美國新聞周刊稱為」上帝之島」是韓國最大的島嶼,島中央是通過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海拔1951米的韓國最高峰———漢拿山。它是韓國首選的度假地,尤其是現在這個季節,海洋性氣候的濟州島正是好時候.遊客可以在這裡的美麗的海灘上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也可以在迷人的火山 景觀周圍漫步。
  • 奔赴俄羅斯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21年,經歷了俄羅斯從蘇聯解體後的一片廢墟到普京上臺對俄羅斯經濟進行整合,再到高油價帶來的經濟快速發展,一直到如今深陷困境的俄羅斯。經過多年的積累,王國欽的公司已經成為聖彼得堡最大的華人公司,他的公司擁有6000畝的土地,他說:「我一有錢就買土地。」他看重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初對國民的承諾,從2000年第一次擔任總統,普京承諾,給每一位俄羅斯公民增加一平方米的住房面積。
  • 冬日鍋趣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最著名的是重慶,廣東人喜歡吃海鮮火鍋,最近開發出來的,蘇杭一帶以當地杭白菊為主料的菊花火鍋,雲南的滇味火鍋,特色是爽口的時鮮菌菇,此外,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等,堪稱寒冬裡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冬日裡的最愛。愛不愛火鍋,實在是一道人群區分的經典測試題。不愛吃火鍋的人,多半有一點疏離的孤獨人格,熱衷火鍋的,無論表現得多麼冷酷,其實心中都有一小簇跳動的熱情火苗。
  • 夏日冰激凌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童木/文 無論是唐朝時的冰酥山,還是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大帝的DIY冰果甜點,總之冰激凌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風靡全世界。還有一說,31種口味與品牌商標中的「31」這數字,出自於專業廣告公司之手:1953年時芭斯與羅繽僱用了卡森-羅伯斯廣告(Carson Roberts Advertising,今日奧美廣告(Ogilvy & Mather)的前身)替他們規劃品牌包裝,並由該廣告公司建議使用31種口味的概念,設計出日後廣為人知、繪有粉紅色及棕色波點、使用馬戲團風格字體的品牌商標。
  • 菜市場的文藝復興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香港是個華洋交匯城市,街市裡東西南北口味雜陳:印度咖喱葉黃姜、泰國香茅魚露、北方川椒茴香、歐陸迷迭香九層塔,五味紛紛嘈嘈切切如一罐子老醬缸。頑固的廣州人也差不多,他們不愛在超市買菜,他們只愛他們的街市!轉角的那一家海鮮魚檔的老闆熟手熟腳地殺魚;肉檔老闆更好,會建議你如果要煲豬骨湯的話,就買筒骨,要做鼓汁蒸排骨就非小排莫屬。
  • 繽客中國變陣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仝麟閣 10月18日,國際老牌在線旅遊平臺(OTA)「Booking.com(繽客網)」發布了其旅行趨勢預測。根據其調查發現,73%的中國旅行者渴望擁有從行程規劃、行李追蹤、到機酒預訂「一站式」的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