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嵐山區:建立「4+1」機制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2021-01-08 瀟湘晨報

鄉村治,百姓安。為了改變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日照市嵐山區在源頭化解、體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建立「4+1」調解機制,切實打通法治惠民「最後一公裡」。

向前一步實現全覆蓋

嵐山區堅持「向前一步解決問題」工作理念,把矛盾糾紛調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先手棋」下好下準,最大限度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建實調解機構。聚焦基層調解的突出矛盾,按照「哪裡有矛盾,就在哪裡建調解組織」的理念,在8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並實體運行「警司聯調中心、商會調委會、婚姻家庭調解室、個人品牌調解室」4個專業調解機構,同時,不斷加強法律顧問隊伍建設,形成普惠型結構布局,切實充實鎮級調解工作力量。

完善運行體制。整合各鄉鎮街道綜治、司法、信訪、派出所、法庭等工作力量,成立「大調解工作領導小組」,依託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建立矛盾調處化解中心,統一負責各類矛盾排查、化解以及日常調度、協調、指導、督辦等工作,進一步加強統籌、規範管理,形成調解工作合力。

目前,全區共有區級調解組織3個、鎮級調解組織34個、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421個,搭建起上下銜接、三級聯動的矛盾調處工作格局。

差異配置實現專業化

嵐山區在充分考慮矛盾糾紛類型特點的基礎上,按照「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的原則,凸顯全區法律資源優勢,有針對性地布局4個專業調解機構,提高調解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堅持警司聯動。針對基層派出所接警案件中,民事糾紛佔比達80%的現狀,在鎮級派出所設立「警司聯調中心」,對適合調解的輕微治安案件,通過警務與調解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執法的「剛性」和調解的「柔性」,推動鄰裡糾紛等各類矛盾化解。

注重涉企服務。針對嵐山區民營經濟發達、涉企領域糾紛多發的特點,進一步放大基層商會組織健全的優勢,成立「商會調委會」,把會員企業間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商會內部,改變過去涉企糾紛主要依靠訴訟解決的局面,既降低了時間成本,又保護了企業聲譽。

突出家庭和諧。針對婚姻家庭糾紛佔比逐年上升,已成為最主要矛盾糾紛的現實情況,按照「臨街落地」的原則,在鄉鎮街道司法所設立「婚姻家庭調解室」,對家庭矛盾提前介入,實施就近調解,著力化解「情緒型」「年輕化」糾紛,切實維護家庭和諧、促進社會穩定。

發揮品牌優勢。針對各鄉鎮街道普遍具有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特點,指導鼓勵水平高、素質強,常年紮根基層的法律服務人才,成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個人品牌調解室」,充分發揮優秀調解員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突破傳統調解模式,最大限度化解各類糾紛。

服務延伸實現體系化

嵐山區持續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切實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作用,推動法律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保障群眾矛盾糾紛及時排查、依法化解。

探索標準化模式。按照「一年起步、兩年提升、三年定標」的原則,在黃墩鎮開展試點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標準化模式,制定月例會、入村服務、法治講座、日常管理與考核等環節服務標準,著力培育法律顧問「嵐山品牌」,為矛盾糾紛化解打牢基礎。

推進影響力擴展。落實一線工作法,各鄉鎮街道每月召開一次法律顧問例會,並全部開到村居和社區一線,為廣大居民提供法律諮詢。今年以來,共到36個村居社區召開例會、進行現場法律服務,進一步擴大調解工作在群眾中的知曉度,推動形成「有矛盾先調解」的濃厚氛圍。

提供零距離服務。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法律顧問到各村居開展常態化服務,通過每月不少於8小時的村居走訪摸排,第一時間掌握村居情況,為調處農村土地徵用、家庭鄰裡關係、基層涉農合同等領域的矛盾糾紛提供法律意見,引導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渠道依法解決。今年以來,各村居法律顧問累計提供法律諮詢3500餘人次,參與解決矛盾糾紛350餘件,為實現「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解決在小」目標,築牢矛盾糾紛化解第一道防線。

完善機制實現品質化

聚焦流程再造和效果再現重點環節,優化矛盾調處路徑和流向,讓專業調解機構「吃得飽、吃得開」,法律顧問「幹的好、幹的準」,推動形成「入口可控,出口可調」的矛盾糾紛化解格局。

優化選人機制。擇優選取262名業內調解行家裡手納入「人民調解專家庫」,鼓勵全區59名法律顧問參與調解工作,形成多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人民調解隊伍。

優化激勵機制。突出分類激勵,根據難易程度,將矛盾糾紛案件分為簡單、一般、複雜三個級別,按照「一案一補」的原則,分別給予調解員不同數額案件補貼,充分調動調解人員積極性。制定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考核辦法,對履職盡責、基層評價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另設加分、一票否決項,按照考核等級兌現表彰獎勵和工作補貼,切實提高法律顧問工作規範化水平。

優化工作機制。制定排查匯總、案件分流、聯席會議等8項細則,明確鎮村兩級主體責任,細化調解層面的技術分解和剛性約束。突出案件分析研判,對矛盾糾紛線索進行排查匯總後,區分不同情形和領域,按照類別精準分流到不同調解委員會;對法律關係複雜、涉及多部門的矛盾糾紛,由聯席會議確定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各負其責、共同調處,形成「纂指成拳」「五調聯動」的工作合力,實現「閉環調解」全過程控制。

今年以來,通過「4+1」機制,各級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97次,調解案件570件、成功率達98%以上。目前,全區鎮級調解組織中,已有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8個,商會、漁業糾紛等專業性調解委員會10個、特色調解室16個,進一步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在「4+1」調解機制下,「調委會+法律顧問」模式高效運轉,過去「老娘舅」式的調解,在「遇事找法」的引導下,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實現「小事不出村」的目標打下了制度基礎。

【來源:山東省司法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東日照嵐山區:建立「4+1」機制開創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為了改變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在源頭化解、體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建立「4+1」調解機制,切實打通法治惠民「最後一公裡」。堅持向前一步 實現「全覆蓋」嵐山區堅持「向前一步解決問題」工作理念,把矛盾糾紛調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先手棋」下好下準,最大限度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 嵐山區探索建立「4+1」機制模式——哪裡有矛盾,哪裡就有調解員
    哪裡有糾紛,就在哪裡建設糾紛化解「根據地」。為化解漁業生產流通環節矛盾糾紛,嵐山頭街道和虎山鎮設立了「船老大」品牌調解室;考慮到巨峰鎮是全區交通大鎮,全市第一家交通中隊道路交通糾紛調解室在該鎮設立;在高興鎮,全區第一家退伍老兵調解室成立……幾年來,嵐山區一批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糾紛特點設立的特色調解室,逐漸在群眾之間叫響。
  • 通遼市奈曼旗創新推行「四心合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首創「四心合一」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成為創新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推進平安建設的一把金鑰匙,打造了「解決群眾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高」的「奈曼模式」。目前全旗4個嘎查村被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14個嘎查村評為「全市社會治理紅旗嘎查村」。
  • 黑龍江北安法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意見》,黑龍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堅持黨的堅強領導,將多元化解糾紛工作融入黨委領導和政府負責的社會治理體系中,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糾紛化解大格局,法院從強組織、搭平臺、建機制、推應用四個方面著手,實現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功能互補、良性互動,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提質升級
  • 惠安縣螺陽鎮:「五個機制」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今年以來,惠安縣螺陽鎮認真按照「強基促穩」工作方案,強化措施、精密排查、積極調處,全面提升化解社會矛盾、社會治理水平和服務發展的能力,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以鎮級調委會及公共法律服務站為依託,對全鎮調解資源進行整合,成立了螺陽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逐步實現資源共享,更具專業化的調解格局。
  • 自貢發布消費糾紛在線化解機制 納入市委政法系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將ODR納入市委政法系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 開創全省先河消費糾紛在線化解機制是什麼?「該機制簡稱ODR,是依託全國12315網際網路平臺建立的經營者與消費者消費糾紛和解機制。」自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ODR企業入駐12315平臺後,即可線上線下與消費者面對面和解,也可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督導、交辦下和解糾紛。據悉,ODR機制是消費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拓展和延伸,暢通了線上消費糾紛和解的快速通道,徹底打通了與消費者糾紛調處的最後一公裡,實現消費者、經營者、行政部門的「零距離」。
  • 明月社區建立調解隊,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新路徑
    明月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作為創新社區治理方式,解決居民各類矛盾糾紛的重要工作平臺,中心處配備有完善的硬體設施,設有矛盾糾紛受理窗口、矛盾糾紛調解室、公共法律服務室、談心談話室、心理諮詢室、在線司法確認室等功能站室。
  • 湖州探索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 群眾滿意是答案
    浙江日報「一扇門」,隨時為想「找個說法」的群眾敞開,「門裡」每天都有傾聽、溝通和溫情;「一個窗」,牽起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的各方合力,彰顯治理現代化的決心和智慧。信訪案件是考題。在湖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為人津津樂道——以建設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下稱「矛調中心」)為牽引,做深做實領導幹部下訪接訪,充分運用「智慧大腦」,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群眾滿意是答案。截至目前,全市5個縣(區)都已建成縣級矛調中心。
  • 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德明到平山縣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調研...
    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劉德明帶隊,省委政法委專職委員杜維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郭運興及河北省市域社會治理成員單位聯絡員、河北省各設區市縣政法委分管領導到平山縣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調研指導工作。平山縣委書記董曉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盧佔軍、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於輝陪同調研。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這是舒城縣利用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的有利契機,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利用各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能、資源,藉助信息化指揮系統,把好矛盾糾紛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集中力量,聯合化解。
  • 紡織路街道:落實矛盾多元化解機制聯動構建平安和諧防線
    ,為加快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新力量。加強常態化排查,按照「定期和集中排查相結合」原則,實行街道每月、村(社區)每周、基礎網格每天一次常態化排查制度,建立排查化解臺帳,限時解決,每月一次排查收集矛盾糾紛信息,在特殊時間節點開展集中排查,分類登記、匯總建檔,牢牢把握矛盾化解的主動權。聚焦群眾訴求比較集中的物業、交通安全等領域,建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推動調解工作「關口」前移,實現效能倍增。
  • 吳興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八裡店分中心日前啟動
    2018-10-31 14:10 | 吳興時訊近日,在吳興區八裡店鎮,吳興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八裡店分中心正式啟動,開展受理各類糾紛等工作,把調解工作與服務送到社區門口,方便群眾需要,維護社會穩定。此次分中心的揭牌啟動是吳興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和八裡店鎮貫徹落實中央以及省市關於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制機制建設精神的又一創新舉措,更是進一步推進法治吳興建設,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成功實踐。吳興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自2016年啟動以來,通過近三年的實踐,這項工作已碩果纍纍,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髮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5:27 來源:中新網湖北 劍拔弩張的八兄妹終於握手言和,一家人的糾葛被化解,親情得以維繫。  自老河口警方全面推行「一核四融五進」「一居(村)一警(輔)」「一村一法律顧問」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以來,社區民警聯合居委會(村委會)解決了諸多因宅基地、贍養老人等糾紛案事件,切實為廣大群眾解決生活難題。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1673起,化解率達94.74%。
  • 我市舉行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
    為切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1月14日下午,我市舉行溫州市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據悉,截至去年底,我市縣級矛調中心共接待群眾14.76萬批次、19.13萬人,受理事件總數87356件,化解數86215件、化解率98.69%,去年前三季度考核位列全省同類地區第一。去年以來,我市堅持把縣級矛調中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著力定架構、建機制、強功能,構建資源集成、數據引領、多元化解、一站服務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
  • 「矛盾多元化解 社會多元共治 」王修林帶隊赴省高院調研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6日訊 今天,圍繞「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主題,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林帶領社會法制委員會調研組,赴省高院開展調研座談。調研組一行看現場、聽匯報,與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民政廳、省衛健委、省信訪局有關負責同志,及基層法院、調解組織代表進行協商交流,結合我省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提出對策建議。王修林指出,各部門單位矛盾化解工作站位高、舉措實、亮點多、成效好,要認真梳理總結經驗做法,及時修訂完善有關立法。
  • 【踐行楓橋經驗】矛盾糾紛一站了 多元化解顯成效
    阿拉善左旗公安局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機制」
  • 構建「黨建+矛調」機制!南湖夯實社會矛盾化解體系建設
    近日,在嘉興市南湖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的及時處置下,一起因企業經營困難導致的工資拖欠糾紛得以成功化解,老闆表示將通過拍賣資產的方式,努力在一個月內將20.4萬元的工資打到員工帳上,而企業員工也對老闆的處境表示理解,不再就經濟違約金等提出要求
  • 新平縣新化鄉創新三級書記抓信訪矛盾糾紛化解機製成效顯著
    針對信訪事項多、信訪積案複雜、矛盾糾紛頻發、越級上訪常現、歷年矛盾糾紛久拖未結等現實問題,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新化鄉研究制定《三級書記抓信訪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通過加大協調推動力度,領導帶頭下訪,壓實主辦和協辦責任,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教育等多種手段調處矛盾糾紛,力求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目標
  • 番禺區探索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
    近年來,番禺區積極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不斷完善轄區調解、仲裁、行政複議等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番禺區依託廣州南站的區位優勢與廣州仲裁委員會的仲裁領域影響力,區政府與廣州仲裁委籤訂合作備忘錄,在番禺區設立廣州南站(萬博)商事仲裁調解中心。
  • 聊城市司法局調研組來東昌府區司法局 調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志鵬 通訊員 許東亞 聊城報導近日,聊城市司法局副局長張冰一行四人到東昌府區司法局調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在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張冰一行詳細查看了中心的硬體建設情況,參觀了綜合調解室、行政調解室、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室、速裁審判庭等功能室,並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談,全面了解了東昌府區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工作的開展情況,對東昌府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建設和工作情況給予了肯定,並對中心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