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社區建立調解隊,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新路徑

2021-01-2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 通訊員 李小蘭

明月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於2020年10月正式成立,配有專職工作人員一名,專職調解員兩名。成立以來累計受理市長熱線139條,其中涉及物業管理的66條,受理矛盾糾紛事項23件。明月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作為創新社區治理方式,解決居民各類矛盾糾紛的重要工作平臺,中心處配備有完善的硬體設施,設有矛盾糾紛受理窗口、矛盾糾紛調解室、公共法律服務室、談心談話室、心理諮詢室、在線司法確認室等功能站室。

明月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工作以網格化為基礎,依託網格化管理將工作重心下沉,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實際聯繫群眾,吸納群眾的力量,社區退休老教師組成「老教師聯盟」服務隊,在轄區內育才學校、晨暉幼兒園周邊上下學時間維持秩序,在細節上把關,通過與孩子、家長接觸,摸排家庭矛盾苗頭和鄰裡之間的矛盾苗頭,與社區矛盾調處工作形成合力,明月社區「老教師聯盟」服務隊成為聯繫社區與家庭、孩子父母的橋梁紐帶,發揮了政策宣傳、矛盾預警、鄰裡調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明月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居民因小區內流動商販、物業管理、公共部位維修、房屋質量等訴求多元複雜。針對這些情況,調處中心制定了專職調解員與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網格員結伴巡查機制,採取「三人行一日雙巡入戶隨訪」工作法,發現問題源頭處理;居民通過各網格群反映問題,網格員及時上報矛調中心,專職工作人員和專職調解員迅速開展工作,能當日內解決的決不等到第二日;當日內解決不了的,實地考察了解情況,三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覆,七個工作日內落實解決方案;不斷鞏固和加強矛盾調解工作,努力使調解工作成為化解社區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最堅實可靠的「第一道防線」,以「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為目標,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出積極的貢獻。

社區矛調中心認真研究現階段社區居民間矛盾糾紛的特點和規律,通過「一律兩員兩官+紅色先鋒」調解隊伍綜合運用排查調處、專項治理等手段,認真研判涉及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整合多元力量,在面對專業複雜問題時,及時聯繫社區民警,聯繫律師、法官,由中心聯繫現場調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社區深知居民訴求處理不好就會變成糾紛,在工作中注重強化陣地宣傳,網格員和矛調員上門走訪時,會為居民發放宣傳冊,讓群眾知曉矛調程序、內容和方式,「有矛盾找矛調員」的觀念深入人心。此外,調處中心工作與社區工作緊密結合,加強對重點工作的梳理排查,及時發現和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和苗頭,積極預防因流動商販、環境衛生、供熱等公共事件引起的案件和群體性上訪等事件。

下一步,明月社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還會根據形勢發展,在抓好傳統的鄰裡、家庭、物業等常見性矛盾糾紛調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矛盾調解工作領域,並根據矛盾調解工作的不同特點,加強對專職調解員的業務素質培訓,不斷提高矛盾調解水平,增強矛盾調解效果。為促進社區、社會和諧有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日照市嵐山區:建立「4+1」機制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為了改變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日照市嵐山區在源頭化解、體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建立「4+1」調解機制,切實打通法治惠民「最後一公裡」。向前一步實現全覆蓋嵐山區堅持「向前一步解決問題」工作理念,把矛盾糾紛調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先手棋」下好下準,最大限度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建實調解機構。
  • 山東日照嵐山區:建立「4+1」機制開創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
    為了改變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在源頭化解、體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建立「4+1」調解機制,切實打通法治惠民「最後一公裡」。堅持向前一步 實現「全覆蓋」嵐山區堅持「向前一步解決問題」工作理念,把矛盾糾紛調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先手棋」下好下準,最大限度把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 司法部:新時代社會矛盾糾紛呈現三大變化
    &nbsp&nbsp&nbsp&nbsp法制網北京4月27日訊(記者 王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矛盾糾紛發生了很多新變化,主要體現在矛盾糾紛主體多元化、類型更加多樣、調解難度加大三個方面。」在今天上午司法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副部長劉振宇作出上述表示。
  • 矛盾化解在家門口 鹿城首個鎮街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成立
    遇到矛盾糾紛不用愁,去仰義街道辦事處找專業「和事佬」來協調處理。8月18日,鹿城區仰義街道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下稱矛調中心)正式掛牌運行。據了解,這是鹿城區首個鎮街一級建設的矛調中心。中心秉承「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工作理念,探索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村(社區)全科網格上下聯動左右協調工作新格局。今後,大到上百萬元勞資糾紛,小到鄰裡間垃圾桶擺放矛盾,都可以到仰義街道矛調中心尋求幫助。
  • 三明:這裡有支「後生仔」調解隊
    桃源鎮面積大,人口多,群眾居家從事農林種植,由此引發的土地糾紛、房屋建築糾紛和經濟糾紛,經常困擾著社會維穩。2019年8月,鎮黨委推行「後生仔」調解隊工作機制,通過年輕人的作用去影響信訪戶,化解了許多矛盾和積案。
  • 山東淄博「八大工作體系」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樣板
    我們就是要把居民當家人,把社區當家建,為居民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讓居民回家『得心應手』。」以「小工程」搭建社會治理「大舞臺」,解決市域社會治理中的難點痛點賭點問題,淄博市走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淄博市是山東省第1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之一,為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品牌,我們以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社會治理模式為方向,科學謀劃了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智慧治理、實體化綜治平臺、多元化矛盾化解、立體化安全風險防控、法治化保障、常態化督導考核、全域化組織領導等『八大工作體系』,進一步明確路徑、繪製藍圖,全力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市,努力把淄博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最有安全感的城市
  • 通遼市奈曼旗創新推行「四心合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首創「四心合一」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成為創新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推進平安建設的一把金鑰匙,打造了「解決群眾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度高」的「奈曼模式」。目前全旗4個嘎查村被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榮譽稱號;14個嘎查村評為「全市社會治理紅旗嘎查村」。
  • 「五室合一」助力陽西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再上新臺階
    為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機制,及時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各類矛盾糾紛,助力社會和諧穩定,陽西縣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工作創新為載體,構建「五室合一」基層社會矛盾糾紛聯調機制,主動防範風險,全力化解矛盾,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 宜興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矛盾糾紛快速處置,這樣的變化源於近期宜興官林鎮啟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探索。據了解,該鎮在我市率先建立基層智慧治理「綜合體」,以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為載體串起三大中心,形成以綜治中心為「腦」、社會穩定信息研判中心為「耳目」,網格化管理中心為「手足」的基層治理網絡構架,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老河口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 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髮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5:27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9日電 (李蔚然 程洪佳 任攀園) 為了繼承父親留下的遺產,兄弟姐妹不顧親情鬧得不可開交,近日,在湖北老河口社區民警的耐心調解下,幾方最終握手言和,重續親情。
  • 關於對我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建設的思考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體制變革不斷深化、社會利益格局不斷調整,社會矛盾糾紛呈現糾紛主體多元化、糾紛類型多樣化、利益訴求複雜化等特點,對現有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提出了新的挑戰。蘇仙區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工作作為維護社會和諧、深化平安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不斷探索糾紛隱患化解途徑,著力構建「大信訪、大調解、大穩定」工作格局,建立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人民調解組織網絡,組建了人民調解員隊伍,全區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212個,人民調解員1171名(其中專職人民調解員33名),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立道路交通、醫療衛生、資源林糾、婚姻家庭、城建城管、拆遷安置、
  • 黑龍江北安法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在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納入全市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成立了「北安市矛盾糾紛化解中心」,設立在北安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三樓。成立了以政法委書記為組長,公檢法司信訪負責人為副組長,行業部門、鄉鎮街道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全市矛盾糾紛的排查預警、分析研判、調處化解、督辦考核等職責,協調指導社會各方資源,共同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形成了「黨委領導、政法委牽頭、「社會參與、多元並舉、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
  • 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東莞長安兩個「訴源治理示範社區」揭牌成立
    在揭牌儀式上,葉絢麗表示,構建「訴源治理示範社區」,積極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長安人民法庭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以探索創建「訴源治理示範社區」為抓手,充分發揮法庭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及解決社會矛盾工作中的優勢作用,為實現社區糾紛數量和增幅雙下降的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推動本土矛盾糾紛就地化解!龍崗法院與南灣街道聯合成立深圳首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通訊員 張建國建立健全訴源治理長效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又有重大創新。此舉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戰略決策和部署,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打造「源頭治理、訴調融合」的訴源治理南灣模式,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推動本土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實現人民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更加通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更加有效,訴訟案件逐年穩步下降,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我市舉行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
    為切實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1月14日下午,我市舉行溫州市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針對起初矛調中心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我市立足平臺功能定位,強化系統思維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建立信訪部門牽頭的信訪接待和矛盾糾紛調解前端平臺,以及政法委牽頭的司法服務和綜合處置後端平臺,使得信訪接待、矛盾調解到綜合處置、司法服務全盤統籌聯動。
  • 「宿松縣」加強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社會綜合治理創新顯成效
    宿松縣千嶺鄉歷來重視社會矛盾調解,加強源頭治理,創新綜治維穩工作方法,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社會綜合治理效果明顯。中心設立便民服務受理總臺、視頻會議室、社區戒毒室、社區矯正室、信訪接待調解室、鄉賢工作室、法律服務站等標準化實施,實現一站式服務。按照信訪接待、登記、受理、分流、辦理、回復、答覆等各工作流程開展,確保信訪維穩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拓展工作思路,開展網格化管理。
  • 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
    圍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金昌人堅持黨建引領,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大膽實踐,先行探索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徑、新模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提升志願服務能力,強化社區自治能力,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形成了金昌特色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模式
  • 【「一站式」建設】北安法院「四項措施」強力推進社會矛盾糾紛...
    ,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糾紛化解大格局,法院從強組織、搭平臺、建機制、推應用四個方面著手,實現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功能互補、良性互動,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提質升級,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在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納入全市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成立了「北安市矛盾糾紛化解中心」,設立在北安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三樓。
  • 「甘泉縣公安局」改革創新謀發展 銳意進取爭一流|社會治理多元化...
    >今年以來,甘泉縣公安局以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統領,立足全縣社會治安實際,結合部省市公安機關「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的安排部署,轉變工作理念,堅持預防為主,變過去被動應對為主動出擊防範化解風險的警務新機制,創新「1234+N」工作舉措,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多元化解暨「百警連萬家」活動,健全完善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努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河北峰峰礦區:化解矛盾糾紛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積極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形成了預防和化解並重,政府治理與社區自治並舉,訴訟與非訴訟方式並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提升了市域社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