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都火了,但中國為啥拍不出小豬佩奇?

2021-01-20 南七道

這是創界網的36行系列記錄之二,每一篇告訴你一個行業真實故事,本篇是動畫行業的創業故事。

國產科幻電影一直被觀眾各種吐槽,但隨著流浪地球的上線,這個局面被打破了。為啥製作繁雜的國產科幻都翻身了,我們卻拍不出一部小豬佩奇呢?

小豬佩奇、咪好一家、班班和莉莉的小王國等國外的少兒動畫片,現在幾乎已經成了中國兒童的全部,雖然有了熊出沒、喜洋洋等國產少兒動畫片。顯然,還是沒法和歐美少兒動畫片抗衡。老王(化名)在動畫行業已經工作了15年,見證了各種變遷,在他看來,國產少兒動畫片不行,背後的問題其實很嚴重。

編劇太老:

這裡說的太老,不是年齡,而是心理,動畫編劇心理早衰,甚至80、90後早衰,已經成了大家默認的事實。20多歲自稱老阿姨,是戲謔,也是一種心理的折射。但是我們的早衰和想像力的喪失,其實從小學就開始了,這自然會扯到我們的教育體制。雖然太多事,大家習慣性的甩鍋體制。但優秀動畫編劇的缺失和我們的教育確實密不可分。把問題甩鍋給體制,看上去是很偷懶很慣性,但事實確實如此。

宮崎駿說:「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成熟的情感與廣闊的視野……或者其他認為值得的東西。」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變得成熟和世故的過程。

我們先看看我們小學生的作文是怎麼教出來的。春節時和教育界的朋友聚會,他提到現在最賺錢的培訓,不是英語、數學等,而是語文和作文。

因為很多家長和小孩受手機和碎片信息的影響,長的連續表達的能力在衰退。讓人震驚的是作文的培訓方式:根據敘述文、議論文等不同類型的風格。把好的作文案例找出來,一段段的拆解成模板,每一段說什麼,中心意思是什麼,哪個地方要抒情,哪個地方要議論,哪個地方要引用名人名言,都形成固定格式和方式。然後作答時按模板套用就好了。

這樣下來的作文,即使拿不到高分,也不會太低。至少避免了寫作者因為過度奔放的低分或者零分。其實,這就是現代版本的八股文。

而動畫片在內的文學作品,包括最近大火的流浪地球,最核心的精華就是想像力。這是包括機器和AI都無法取代的核心能力。在愛因斯坦看來,「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而我們在小學期間,就成功的閹割了大部分的想像力和童真。讓丟失了想像力和童真的成年編劇,編出一個受歡迎的動畫片。這無疑是讓從沒有喝過咖啡的唐朝人,來描述咖啡的美味。

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得了一種學習饑渴症,自己不學習,專門給孩子學習,所以我們的動畫也迎合家長需求,很長時間裡都是世故的成年人編好後,給小孩說教的。「小朋友們,通過這集我們學到了什麼知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從小要……」不管是早期的《虹貓藍兔三千問》,還是後續的《豬豬俠》一系列動畫,要麼是強行科普,要麼是硬搞笑。至於小孩喜歡不喜歡,這不重要。因為主要是父母來選擇,而他們大多數標準是寓教於樂。但他們不關心小孩真的樂不樂。

行業太窮:

之前中國的電視編劇集體罷工過一次。主要原因是待遇太差。對影視界而言,目前國內編劇行業的收入相差很大,一線編劇的單個劇本可達幾百萬元,而大多數剛剛入行或者普通編劇,辛辛苦苦寫一部戲,即使火了,也可能就幾萬元,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但是,這和動畫編劇比起來,其實已經好太多了。

國內的動畫編劇,甚至都得不到編劇同行的承認。一個動畫的劇本寫下來,好的可以拿到2-3萬塊,差的只有3-5000塊。如果靠著這個崗位養家餬口,估計全家都會餓死。這導致了整個行業幾乎找不到優秀人才,沒有人,啥事也做不了,只能是流水線的快速包裝、快速生產上線。

一個動畫至少需要策劃、編劇、原畫師、攝影、後期、市場推廣、配音、音樂等等多個崗位成員參與,而拍好的動畫片,一般電視臺會按著一分鐘0-500的價格進行採購。有時是0元,就是白送,為了推廣品牌。即使按500元的標準,這連製作成本的一個零頭都抵不上。但即使是這樣的採購,也越來越少。因為電視臺也不行了。

那如何賺錢呢?目前主要是靠網絡平臺。所以很多動畫公司會轉向包括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等網絡視頻平臺。主要是靠著會員制的收費觀看、廣告分成等來獲得收益。很多動畫公司轉而做動畫兒歌等方式來獲利,既然是把這個內容作為一個獲利方式,那麼走量和收益最大化就成了核心。於是可以看到大量粗製濫造的內容出現在各大視頻平臺。比如動畫兒歌,現在熱門的還是《小燕子》、《丟手絹》等50年前的兒歌。也就是說,兒童內容的原創性方面,進展很小。

公司太貪:

公司想做大,理所當然,能理解。但包括中國的少兒動畫公司,在基本動畫內容都沒做好的前提下,喜歡一上來就走多元化、產業化、平臺化等高大全的路線。

很多少兒動畫公司,不是奔著少兒,也不是奔著動畫來的,而是做產業,甚至是做局。

首先,相關政府機構其實對國產動畫曾經給過很大力度扶持。國家廣電總局更是動用行政力量,下發《關於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強制各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即使這樣,依然有85%的動漫企業虧損。同時在資金上也進行大力支持。推出了《熊出沒》的華強文化僅僅在2013年-2015年6月份, 兩年半就獲得了高達16億政府補貼。足見力度之大,但好在還算出了一些內容。但是這樣也引來了很多為了薅補貼羊毛的公司,部分資金最後並沒有起到扶持作用。

其次是為了上資本市場圈錢,講更好的故事。很多動畫公司一上來就會推出包括動畫片和周邊產品,包括、玩具、藥品、食品、服飾、遊樂場等高達幾十幾百種衍生產品和授權商品。但過早多元化其實是過度透支。就像一個餐廳,菜還沒有做好,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營銷、傳播、吸粉、抽獎等花樣上。短期內是有效的,但長期能吸引人的,還是味道。

雖然《小豬佩奇》目前授權產品也有書籍、電影、玩具、文具、食品、衣服、遊戲等等。如金比爾貿易有限公司,是《小豬佩奇》官方授權主線玩具總代理。還有廣東盈峰母嬰與香港山成集團通過IP授權方式推出「小豬佩奇」系列童裝等相關產品。「小豬佩奇夏日遊樂園」主題展在上海虹橋天地等地開幕。但這個IP足足養了有15年的時間。而藍貓等國產少兒動畫片,是一上線就開始了多元化變現。最後的結局也可想而知。

「我已經準備好了足夠擋雨的傘,可是卻遲遲沒有等到雨的到來。」正如我們的小朋友,遲遲等不來一部像樣的國產動畫片。

南七道:創界網創始人,我們是關注創業與投資的新媒體

相關焦點

  • 《小豬佩奇》火早了,《流浪地球》正當時,話題口碑才是票房關鍵
    《流浪地球》和《小豬佩奇過大年》同是2月5日(大年初一)新春賀歲檔上映,到現在將近半個月過去了,《流浪地球》票房已經超過38億,穩居票房排行榜第一,且每天還在以單日票房冠軍傲嬌姿勢穩步增長。但是在過年前,「啥是佩奇」可是刷爆了全網的,彼時其熱鬧程度可是遠遠超過了同在春節檔上映的其他一眾明星影片,很顯然,火的只是預告片本身,並沒有帶動正片的票房,陷入了一種「廣告是拍得真好,但是就是拉不動銷量」的尷尬處境。
  • 「社會人小豬佩奇」為啥這麼火?這些套路你不知道……
    導語:「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因為最近這句流行語,原本只是1~5歲兒童偶像的小豬佩奇,迅速徵服了眾多年輕人,成為中國社交網絡的超級IP。一隻粉色的二維小豬,不僅憑藉萌萌噠的外表徵服了2-5歲的兒童,還憑藉獨特的「社會氣息」徵服了一群中國年輕人。小編來告訴你,「社會人小豬佩奇」為啥這麼火!
  • 流浪地球造句大賽 火了,敢不敢來挑戰?
    近日,《流浪地球》持續爆火而片中的一句魔性臺詞也成功將各位網友洗腦「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看著《流浪地球》從電影火到現實導演郭帆表示:感覺怪怪的...然而,這並沒有結束各行各業都玩起了這個梗#流浪地球造句大賽# 正式打響正牌北京交通委(沒有第三)@
  • 硬要給《流浪地球》挑刺兒的話,刺兒在哪?
    這個春節檔,《流浪地球》異軍突起,早早的終結了各種票房懸念,不光上演了逆襲登頂的好戲,更是在影片質量和觀眾口碑的持續發酵下,朝著50億的票房紀錄衝擊。俗話說:「雞蛋裡挑骨頭」。已經如此優秀的影片,硬要給它挑刺兒的話,筆者認為是以下幾個方面。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如果說近幾年最火的中國作家和作品,那應該首數劉慈欣和他的代表作《三體》。憑藉《 三體 》成為雨果獎的首位亞洲獲獎者。即便是拍攝過多部經典科幻電影,在深入了解《三體》後,他也認為這部令全球痴迷的小說拍成電影的難度非常的大,改編主題複雜的《三體》是個不小的挑戰。如果真的要拍,也需要按照6部電影的體量去拍,才足以展現出小說所描述的場景的深度和廣度。
  • 多部電影春節上映票房火爆 《流浪地球》票房破14億
    今年春節檔延續了往年喜劇加動畫的類型格局,《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三部電影主打喜劇片受眾,《小豬佩奇過大年》《熊出沒·原始時代》兩部動畫電影則主打兒童及家長受眾群。  今年春節檔的一大亮點就是科幻題材首次集中亮相,兩部改編自劉慈欣科幻小說的電影備受關注。一部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國首部大成本製作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大年初一,吳京「復活」了?
    《流浪地球》的爆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劇本、演員都沒得挑,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科技大片。而就在昨日,導演郭帆即將拍攝《流浪地球2》的消息傳遍網絡,《流浪地球》的官方微博也發布了相應海報官宣,聽聞已經開始拍攝了。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能分多少?難怪《三體》他不想拍
    難怪《三體》他不想拍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首日突破2億,兩天4億,三天6億,六天17億,33天46億…… …… 《流浪地球》上60映天,票房已經突破46億,累計觀看人數在3月25日就已經突破1.5億人 。
  • 《流浪地球》:重識普世主義
    反觀《流浪地球》,筆者認為其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完美表現出了某些中國的普世主義價值觀,沒錯,簡稱「普世價值」。一提到普世價值,大多數人腦中首先出現的就是「自由、民主、人權」,準確來說,這個叫「美式普世價值」,或者叫「新教倫理主義的普世價值」,其中還要把「民主」摘出去,因為民主在冷戰時是蘇聯的普世價值,自由才是美國的。連漢斯·摩根索和薩繆爾·亨廷頓這種大咖都認為西方文化的普世主義並不靠譜。
  • 《流浪地球》太空艙拍攝花絮被曬出,原來「失重感」是這樣拍出來
    自從《流浪地球》熱播以來,最近大家一直在討論這部電影的話題。不得不說在上映前誰也不敢相信它會獲得這次賀歲檔的冠軍,而且還是和那麼多的熱門電影進行競爭。其實在首映當天,《流浪地球》的票房並不是很高。再者國產科幻作品一直以來都不被大家看好,畢竟國內的特效製作和國外有著很大的差距,而且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國外的科幻特效,所以國產科幻並沒有什麼市場。然而萬萬沒想到在首映當天《流浪地球》成為了一匹「黑馬」獲得了很高的口碑,大家的目光漸漸被它給吸引住了。就這樣《流浪地球》憑藉著口碑的熱度,讓它的票房直線上升。
  • 《小豬佩奇過大年》讓人失望,票房啞火!
    春節前估計大家都點開過一個視頻《啥是佩奇》,這段短視頻頂著「王思聰都點讚了」的名頭,刷爆朋友圈,導演張大鵬也隨之走紅。《啥是佩奇》是動畫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宣傳片,按照宣傳片的火爆程度,正片票房應該也很理想。
  • 吳京因《流浪地球》再次招黑,真替他不平!
    可以想像,很多惡意評論行為,已經不只是個人行為了。就因為從吳京的《戰狼2》開始,他們痛恨吳京借電影宣揚愛國情懷來圈錢,他們鄙視吳京太虛偽竟然逞英雄赤手空拳打敗了歐美人。而到了《流浪地球》,還是吳京在關鍵時刻撐起大局,犧牲自己、化作英雄拯救了整個地球。
  • 導演郭帆昨天在杭州透露: 《流浪地球》會拍續集 在電影中被熔巖...
    「《流浪地球》會拍續集!」今年春節檔最大的贏家——《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昨晚9點半現身新遠國際影城,心情看起來超好的他,爽快地跟杭州影迷說,《流浪地球》會有第二部,在電影中被熔巖毀滅的杭州會重新登場! 不過,四年前開始拍這部電影時,郭帆曾「喪氣」地說過:「我們很可能就是前浪,結局就是死在沙灘上。」畢竟,這樣的國產科幻片,還是中國影史第一次。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筆者覺得《流浪地球》達到了同樣的感官高度:從經歷海嘯、冰封三百米高的上海市,到地球臨近木星時紅眼風暴「君臨天下」的畫面,都令筆者目不轉睛。
  • 今年春節檔票房58億收官:《流浪地球》登頂,誰是大贏家
    《流浪地球》:北京文化的帽子戲法20億元可能只是個開始,觀眾對這顆「小破球兒」有更多期望,目前貓眼專業版對該片的票房預測達到了51億元,如果實現這一數字,那麼《流浪地球》將超越2018年春節檔冠軍《紅海行動》成為中國影視票房第二高的作品,僅次於《戰狼2》的56.8億元。
  • 春節檔戰報:三天票房總和超30億,誰還記得小豬佩奇?
    三日票房總和超30億,《瘋狂的外星人》領銜第一梯隊 歷年來春節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電影市場全年中最具潛力的檔期。今年於大年初一同日開播的影片共有8部,分別為:《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熊出沒·原始時代》《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廉政風雲》。
  • 《流浪地球》:鮮明中國風,開闢中國科幻電影新紀元
    幾十年後的地球,面臨著毀滅的危機。太陽極速衰老膨脹,最終將吞噬地球。為了挽救人類,世界各國空前團結起來,他們組成了聯合政府,制定了一個宏大而悲壯的計劃:「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上建設了上萬個行星發動機,利用發射推力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帶著地球去流浪,去尋找另一個適合生存的「太陽系」。
  • 《流浪地球》導演親自手繪哪吒,預祝《哪吒》超越《流浪地球》
    截止目前,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以突破46.16億,距離中國影史票房第二的《流浪地球》僅差3900萬!確實是這樣,早在十幾天前,《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就在微博中暗示,祝賀《哪吒》的海報早就做好了,可見這一整個劇組都對《哪吒》抱著強烈的喜愛啊。與《流浪地球》相似,能在國產電影不擅長的領域中做出一部十分優質的作品,不管是觀眾還是電影從業者都會發自內心的激動的。
  • 《流浪地球》重映版上線,新增11分鐘劇情,給你不一樣的觀感!
    影片於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首映,內地總票房高達46.86億,位居內地票房第三名,全球票房則近7億美元,「小破球」成了一個爆款IP。影片將只發行數字3D版,全片時長增加12分鐘,增加內容除了片尾花絮和舊素材,還補充了新視效新情節。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電影市場受到重創。新片都在觀望不敢輕易上映,只能靠老片復映過渡。
  • 能否超越《流浪地球》?劉慈欣《全頻帶阻塞幹擾》要拍電影了
    能否超越《流浪地球》?劉慈欣《全頻帶阻塞幹擾》要拍電影了 紅星新聞11月4日消息,據國家電影局2020年5月立項公示顯示,根據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改編的電影已經通過了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