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車輪轟轟地駛過,遠去的綠皮火車見證了中國製造

2020-12-18 記攝人間

遠去的綠皮火車

文/姜寶鳳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火車。

因到外省有千裡之遙路途實在太遠,父親放心不下由大哥獨自一人去學校報到,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帶上二哥與我,我們三人一起去送大哥。只所以讓二哥和我也去,我想原因有兩個,一是年過半百的父親大字不識一個,相互有個照應,再一個是順便讓曾未走出過大山的二哥和我坐坐火車,看看外面的光景。

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開學那天從站臺上我們父子四人連拉帶爬好不容易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卻隨即一掃而光。車廂裡比肩繼踵,擁擠不堪,坐著的、站著的、躺著的,每一個角落連個下腳的空隙都沒有;人聲嘈雜,就像煮開了鍋一樣,拉呱說笑的、睡覺打鼾的、孩子哭鬧的,時而伴著列車員「啤酒飲料礦泉水,香菸瓜子火腿腸」歌唱般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空氣燥熱而渾濁,油膩汗漬、菸酒方便麵、臭腳丫子的混合氣味令人窒息。

走之前,還聽在國營廠當業務員經常坐火車出差的一名親戚囑咐道,綠皮火車就是個小江湖,上車後不要輕易與陌生人搭話,看好自己的行李包裹。果不其然,車上的人來自天南地北、形形色色,有扛著編制袋外出打工的莊戶漢;有夾著公文包、穿著中山裝的公家人;有邊啃著燒雞,邊打著大哥大的暴發戶。當然,肯定還混雜著不少的騙子、扒手、小偷等,這些人往往令人防不勝防,要不然才跑出去幾站,就有人嚷嚷著自己的口袋被人用刀片劃了一個大口子。還好的是,大哥的學費,被我母親在我們動身前夜就縫進了父親的內褲裡層了,絕對安全。

其次,綠皮火車還走得特別慢,不管大站小站是逢站必停,且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小站停留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大站有時候能停留半個小時之久。一路上,車輪撞擊著鐵軌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冒著滾滾白煙,喘著粗氣的綠皮火車像一頭疲憊不堪的老牛,慢吞吞地馱著一車人在群山峻岭間穿行,經過三天兩夜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當我們父子四人下車後,不僅個個灰頭土臉,而且耳鳴目眩,腳下無力走起路來宛如喝醉了酒左右搖晃……所以,這趟外省之行,不僅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失望之情,還埋下了畏懼坐火車的恐懼。然而,雖然火車在我心中已不再那麼神秘,但二哥也考到另一個外省的大學後,我亦如母親父親一樣,火車那長長的車廂也從此拖著我長長的思念。

等到我上大學之後,綠皮火車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特快、動車、高鐵相繼成了奔弛在鐵道上的主角,在相比坐飛機的高昂費用和坐公共汽車的長途顛簸,我還是克服了自己的心裡陰影選擇乘坐動車、高鐵。因為,不同以往,在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取得豐碩成果的今天,動車高鐵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前乘坐火車,不談什麼舒適度,也不談快慢,僅「一票難求」就讓人莫可奈何。現在智能網上購票、刷臉刷身份證進出站,讓出行更加方便,不再是冗長的排隊和艱苦的等待。可以說在這短短十幾年,特別是近幾年裡中國高鐵飛速發展,運營裡程世界第一、設計製造技術世界領先。如今,即便是雙休日選擇乘動車、高鐵外出的人們猶如雨後春筍,一小時省內直達,兩小時鄰省直達,三小時跨省直達,四小時飛躍千裡,路網四通八達朝發夕至得以實現,其安全、舒適、便捷、快速、節能、環保的特點正提高著人們的出乘幸福指數。

時代的車輪轟轟地駛過,一往無前,越轉越快,將承載了幾代人的綠皮火車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當世界在一次次側目和驚嘆中國速度、中國製造、中國精神的同時,我們已經擘畫新藍圖,開啟新徵程!

相關焦點

  • 遠去的綠皮火車
    姜寶鳳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綠皮火車。 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被車廂裡的擁擠、嘈雜、令人窒息的氣味破壞無遺。
  • 「山茶花」遠去的綠皮火車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綠皮火車。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被車廂裡的擁擠、嘈雜、令人窒息的氣味破壞無遺。
  • 綠皮火車的記憶
    綠皮火車的記憶文/封鴻志「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方便麵,來小夥腿收一下」,突然間刷到抖音視頻裡熟悉的聲音,我的思緒潮湧,看到視頻中熟悉的畫面讓人淚奔,那是一個回不去的時代記憶……綠皮火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因其外表墨綠色(車身通常為綠色底色和黃色色帶的塗裝),而被人們稱之為「綠皮車」,他曾經是中國旅客列車的代名詞,也應景的出現在許多中國電影裡面,諸如前幾年最受歡迎的《天下無賊》,多數的綠皮車因為建造的年代久遠,且多半沒有空調,因此成為了即將被淘汰的老式火車車廂,現在很多地方都已不見綠皮火車的蹤影。
  • 【懷念】那些年,懷來人在4415次綠皮火車上哐當哐當的歲月!
    好不容易落了座,已然是大汗淋漓,熙熙攘攘的火車也稍稍安靜了些。「咯噔、咯噔」車輪與鐵軌摩擦著,顫顫巍巍的啟動開向遠方。最羨慕的就是那些坐在窗邊的客友,可以倚著車座和列車的夾角小憩,也可拉下車窗一邊感受著涼風一邊欣賞風景。
  • 綠皮火車 駛向黃河畔
    綠皮火車開動。久違了車輪在軌道上哐哐嗤嗤地轟鳴,坐在座位上,雙腳和身體隨著震顫,一聲鳴笛嘹亮,火車沿河駛向史家灘站。    偶爾搭乘上這列火車,卻終會在某一站離開,就像時間讓人擁有,也讓人失去。
  • 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坐綠皮火車,即將見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讓我對綠皮火車充滿了好感,也算是對我認識外界的一次啟蒙。高三那年,宿舍窗戶外面是一條忙碌的客運鐵路線。每天下晚自習後,我總能看到一列列燈火通明的火車滿載旅客駛過。
  • 【故鄉情事】綠皮火車(散文)
    我不知道火車裡面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車廂裡都坐著一些什麼樣的旅客,它帶給我極大的誘惑。我總覺得,它有著春天的痕跡,還帶著一些神秘的氣息。當它奔跑起來,在鐵軌上撒歡兒時,仿佛是一條筆直的綠色巨龍,不知疲倦地向前飛馳,瞬間就消失不見,只留下朦朦朧朧的一點點綠還在眼前。火車啊,你帶著我,走出鄉村,走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去吧。兒時的綠皮火車,寄託著我心中最簡單、最樸素的願望。
  • 草埔「驚現」1967年造綠皮火車!電影級大片拍攝絕佳地!
    火車頭鮮豔明朗的橘色讓照片的雜誌風瞬間提升2站臺長長的站臺就像是天然的T臺,走路帶風怎麼拍都好看凹起造型的硬照也是各種slay3車身這裡有4節車身橙紅色的「東風1134」曾經是一臺貨運調機誕生於1992年的它比養蜂還大了3歲而綠色的「東風2207」是一輛客運火車
  • 中國最慢的綠皮火車全新升級,全程11.5元,爆紅全網!
    在時代車輪匆匆疾行的今天,日行千裡不再是夢想,但是在山東,卻有一輛全國最慢的綠皮火車——7053次/7054次列車。它運行在淄博與泰安之間,被網友稱為「最美」小火車。現在更成為很多驢友和莊戶人家的出行「專列」,還數次登上央視等媒體。
  • 登上雪國的綠皮火車,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登上雪國的綠皮火車,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初冬時節 懷著熱切的期盼 我們登上這趟「開往雪國的列車」 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記錄迴蕩在千裡林海不變的鄉音 4184 海拉爾開往滿歸的綠皮火車
  • 高鐵時代的綠皮火車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 這是第3693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劉子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被遺忘的綠皮火車多年沒坐綠皮火車了,時代偉大,被誇贊的總是高鐵,但綠皮火車(及普通火車)依然承擔著三分之一的客流和絕大多數的貨運,綠皮火車依然在發揮著客流、物流上的重要作用。時代不能因為發展高鐵就放棄綠皮火車,我們也不能因為坐慣了高鐵,就不見綠皮火車依然散發的、無可替代的活力。
  • 綠皮火車,便是旅行的意義
    無論是拍火車,乘火車,還是類似剛才這樣在火車上與人搭訕或者被搭訕,我都喜歡。此刻我正坐在K872次列車上。我的起點是貴陽,終點是重慶。從一座山城開往另一座山城。這是一趟K字頭的快速列車,也是全路中為數不多的綠皮火車。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輛綠皮火車
    當高鐵時代呼嘯而來,城市之間的距離越拉越近之時,在湖南懷化,依然有四趟沒有空調、沒有軟座和軟臥、逢站就停的綠皮「慢火車」。它們穿行在大山深處,為沿線的菜農、果農、居民、鐵路職工和學生慢下來,它們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它們是7269/7270、7272/7271、7266/7265、7275/7274/7273次列車!
  • 4條綠皮火車線路攻略,帶你回到悠揚舊時光
    然而眼前只有我乘坐的這趟從重慶開往遵義的綠皮火車,一長串草綠色的老式車廂孤零零地停靠在站臺前,在偌大的火車站裡顯得格外落寞。2006年位於龍頭寺的重慶北站投入使用後,大量旅客列車轉至新站,菜園壩火車站逐漸變得門庭冷落。
  • 綠皮火車開出「民生」風景線
    6月18日,紅網記者深入採訪的報導《湖南最後的慢火車①|7272次:沒有這趟車 我們會窮一輩子》引爆朋友圈,不少網友在回味兒時乘坐綠皮火車「美好記憶」的同時,紛紛給這一道流動的「風景線」點讚。時代高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如今,馳騁在神州大地的高速動車組讓天塹變通途。
  • 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鐵路大提速見證改革開放的中國速度
    中國網記者 金慧慧 攝中國網12月14日訊(記者 金慧慧)在許多80年代出生的中國人的記憶中,綠皮火車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長途旅行幾天幾夜都要在火車上度過。而對於90後來說,綠皮火車已成為歷史,高鐵取而代之,成為主流出行方式,且高鐵所達之處實現了朝發夕至。
  • 八零後的綠皮火車,我的時代標誌——老印象
    小鎮是時代的產物,是個五臟俱全的彈丸之地。有石油、糧庫、林業局、煤場,因為這些產業的崛起,也帶動了當地經濟,那是蓬蓬勃勃的九十年代。東北小鎮不比南方小鎮,沒橋、沒水,也沒那份嫻靜的屋舍儼然,印象裡很「野生」,橫七豎八,生命力旺盛。
  • 11327公裡,從太平洋到北極圈的火車漫遊之旅
    當輕點滑鼠代替了鴻雁傳書,噴氣式飛機代替了馬車,我們仍然渴望著能如古代神話中說的那樣,縮地成寸,四翅一扇二十八萬裡,並對這種速度生出一種幾乎五體投地的膜拜。在這樣的時代,火車旅行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地熱愛火車,誰願意晝夜不停聽著車輪駛過鐵軌的咔嗒咔嗒聲,忍受著糟糕的飲食和沒有wifi的環境,只為從一地移動到另一地。
  • 綠皮火車故事會:遠方除了遙遠真的一無所有嗎?
    記者|林上 黃晗奕 楊濱澳 張若欣 李詩涵 李雋仁編輯|夏澤君綠皮火車是人們賦予普通客運列車的名字。更多時候,我們把那些視野中不疾不徐駛向遠方的橄欖綠列車都稱為「綠皮火車」,把那些未知的目的地統稱為「遠方」。
  • 行攝市井|穿行在賀蘭山中,乘坐綠皮小火車來一次「時光之旅」
    咣當咣當......已有了些年頭的車輪依舊不停地轉動。載著一節節車廂從銀川市內緩緩駛向賀蘭山大山深處。這趟旅程中,許多乘客為了找尋童年記憶,開啟他們的尋根之旅。坐在火車上,望向窗外。周圍街景不停地變換,從繁華地貌朝著北方駛去,眼前出現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樓、街道,商店,讓人恍惚間覺得,進行了一場時空穿梭。銀川至汝箕溝的7524次列車目前已運行48年,沿著賀蘭山脈蜿蜒而行,海拔相差1000多米。作為平汝鐵路線上的唯一普客列車,這列平均時速僅三四十公裡的火車成為老一輩大武口人過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