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的桐鄉大地,春潮激蕩。
大項目落地有聲,新產品迭代升級,各地紛紛在對標「賽馬」中求突破。
桐鄉洲泉是聞名浙北的工業重鎮,在今年的首個工作日,嘉興市委書記張兵便來到這裡,問需於企,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浙江京馬電機有限公司負責人當場表示,新一年產值要努力實現30%增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春天的腳步,卻沒有影響企業發展的目標和規劃。洲泉鎮黨委書記姜偉國說,隨著全鎮148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當前,全鎮上下正攜手並進,念好「特」「新」「合」三字訣,同時間賽跑、攻堅闖關,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特」:做精做強,差異化戰略拓市場
化纖對桐鄉經濟舉足輕重,也是洲泉的優勢產業。目前,桐昆、新鳳鳴這兩家全球最大的化纖企業都集聚在洲泉,告別產能擴張的路徑,兩家化纖企業都在是加快技術、產品的迭代升級,向創新要效益。
「提供優質纖維,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新鳳鳴集團給自己定下的目標。眼下正逐漸照進現實。年產120萬噸智能化、低碳差別化纖維項目就是推動夢想走進現實的一個抓手,目前項目一期即將投入生產,達產後預計實現銷售73億元。「相比較普通的圓孔絲,我們拉出異形絲的難度更大,但它的柔軟度也更好,還抗靜電、阻燃、吸汗等,現在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中益化纖總經理助理文家東說。
相隔百米,桐昆集團的新項目也快馬加鞭往前趕工,不久後,一座化纖行業的標杆智能工廠將拔地而起。總投資近20億元的恆超項目,主打智能化、差別化、綠色化、集約化等,承載桐昆集團產品結構優化的重大使命。項目現場總指揮沈建倫介紹,項目採用國產化大容量柔性化聚合技術、聚酯熔體直紡技術、智能製造技術以及綠色製造技術,採用聚紡一體化工藝,預計在今年9月實現投產,將引領行業的發展和提升。
洲泉製造邁向差異化藍海。雙箭橡膠是國內輸送帶行業的單打冠軍,通過開發了陶瓷、索道、管狀等多用途輸送帶,不僅拿下國家「一帶一路」烏茲別克斯坦橡膠工廠援建項目,還與奧地利多貝瑪亞公司合作開發出索道輸送帶。目前,雙箭橡膠連續9年在國內行業綜合排名第一、位居全球前列。京馬電機專注研發製造交直流家用電機、汽車電機、工業電機等系列產品,成為海爾、三星、松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配套生產商。這段時間,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影響,海外訂單有所減少,國內市場訂單量反而明顯上升。京馬電機有限公司企業製造部部長毛黎軍介紹,3月份企業的直流電機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0%。
「新」:多元融合,實現1+1>2的嬗變
豬場建在花園裡,這看似有點夢幻,洲泉華騰牧業卻做到了。
深處鄉間的嘉華牧場,經過多年發展,儼然一座生態景區。
生態循環的濃鬱氛圍,一進門,便直觀感受到了。「瞧,我們養魚的水很乾淨吧,是豬尿製成的。想不到吧!」華騰牧業總裁辦主任詹天球說,他們引進歐洲生態養殖模式與技術,實行生豬的全綠色生態化養殖。
持之以恆堅持綠色生產,換來企業騰飛的機遇。受疫情影響,網上銷售受到追捧,自2月開始,華騰集團無抗生素生態豬肉網銷量呈爆發式增長,從原先一天幾十單增長到上千單。
擴大的還有華騰的產業版圖。目前,華騰已經有嘉華牧場、石灣牧場、茅坪牧場和安吉牧場四個牧場,預計今年出欄量10萬頭左右,2021年嘉善牧場、餘杭牧場、崇明島牧場、青田牧場也即將投入使用,屆時總出欄量將達到28.5萬頭。
在發展的道路上,華騰不滿足於單一的養殖業模式,便建立了以生豬養殖為基礎的豬舍裡莊園,將休閒、觀光、旅遊融於其中,通過增設展示區、養殖區、蔬菜種植採摘區等區塊,創新牧旅融合發展,實現了1+1>2的嬗變。園區接待旅客輻射長三角地區,每日人均參觀人次在1000人左右。
華騰在不斷發展自身技術成為行業標杆的同時,一直在探索「華騰模式可複製化」的途徑,未來華騰將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降低養殖成本並推廣給更多養殖戶,讓華騰模式推廣至各地,帶動整個行業革新。華騰首家無人牧場展示館將於今年完工,將作為科普基地,向大眾展示華騰養殖模式和技術,讓更多人了解華騰,讓更多牧場採用華騰模式,讓華騰成為一種標準。
立足洲泉、花開全國,華騰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洲泉產業正往結構更優、效益更好的方向邁進。
「合」:政企攜手,凝聚澎湃動能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活水源頭。在洲泉,無論是工地上林立的塔吊,還是來回穿梭的卡車,或是黨員幹部冒雨活躍一線的身影,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這裡正在與時間賽跑,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
一根輸送帶鏈全球。走進雙箭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一棟新的廠房映入眼帘,裡面是4條嶄新的鋼絲繩芯輸送帶生產線,正在井然有序地開展試生產。
「這個項目達產後,我們今年擴產能穩增長的信心更足了。」雙箭橡膠副總郎洪峰說,新建設的生產線是公司年產1000萬平方米鋼絲繩芯輸送帶項目,總投入2.5億元,全部達產後,今年輸送帶產能將提升到6000多萬平方米,可為公司新增3.5億元的銷售收入。
項目跑得快,離不開政府的貼心服務。新項目二期工程目前也已動工,它屬於整個項目的配套部分,涉及到24畝新增建設用地,在供地前遇上桐鄉推出「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公司在3月17日提交項目申請材料,桐鄉市環保、經信、發改等8個部門便立即把「服務直通車」開到企業,現場踏勘項目,加快了項目辦證速度。3月30日,一次性拿到了新項目的不動產權證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四張證,實現拿地即開工。
「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郎洪峰說,項目的如期推進,緩解了產能緊張問題,更提振了信心。眼下,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六月。
同樣,東莞珂爾默製造技術有限公司投資的五軸數控工具機裝備項目也在加速推進,項目總投資10億元,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6.5億元。據悉,該項目將聚焦高端裝備和先進位造,在洲泉鎮建設國內產能最大的五軸數控工具機生產製造基地和國家級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示範基地。
「雖然我不到現場,卻有人給我跑腿代辦,項目推進速度之快超過我預期。」珂爾默公司負責人伍大松感慨道,項目在年前籤約後,從拿地摘牌、辦理環評能評等一系列複雜手續,都是通過洲泉鎮政府從中協調解決。暖心服務,堅定了企業投資洲泉的信心,珂爾默把公司總部、研發中心都搬到了洲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