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鄉土人才成長於農村,植根於農村,是聯繫群眾、服務群眾、帶富群眾最有效的生力軍。近年來,淮安市洪澤區著力從培養、激勵、使用等層面出實招,促進鄉土人才資源轉化成鄉村振興的新優勢,讓更多的鄉土人才出力出彩、彰顯價值。
多元培「育」,
壯大鄉村振興「主力軍」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洪澤區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實施「鄉土人才素質提升」行動,針對鄉土人才實踐經驗豐富但理論水平不高、創新能力有限的短板,加大培育力度,開展訂單式、專業化培訓。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利用洪澤區電商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農產品銷售實務操作培訓,組織電子商務培訓班6期,幫助農戶學會網絡經營。今年以來,邀請江蘇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9名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12期,切實培育了一批能夠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的「土專家」「田秀才」,形成「能人」帶眾人的良好發展氛圍。
「對鄉土人才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整合農業、人社、金融、科技等部門資源,在項目支持、土地流轉、金融信貸、科技服務、稅費減免等關鍵環節給予保障支持。」淮安市洪澤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韓永勝說道。近年來,洪澤區建立鄉土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優秀鄉土人才創業項目,給予3萬-10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打造了「文坤」葡萄、「淮陰侯」草雞蛋、「蘇畔農園」芡實米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以鄉土人才創業帶動就業。
典型幫「帶」,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鄉土人才活躍在鄉土,是鄉村振興中最具活力的主體,洪澤區積極厚植鄉土人才成長沃土,注重激發優秀鄉土人才的引領作用,爭取一個鄉土人才、帶動一個項目、壯大一個產業。
該區精心組織「土專家」「田秀才」等有種植技術、經營經驗的鄉土人才,通過現場示範、結對培養、以師帶徒等方式,切實把掌握的知識、技術、經驗等傳授給群眾,開闢了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通道」;鼓勵支持鄉土人才牽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各類經濟實體,帶動形成「影響一片、帶動一群、造福一鄉」的產業集群發展效應;組織開展「能人帶動」工程和「結對幫扶」活動,讓鄉土人才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設定先鋒崗、劃定責任田,積極動員鄉土人才爭當美麗鄉村建設標兵。建立『專家+大戶+農戶』三級幫扶體系和『鄉土人才+貧困戶』等結對幫帶合作模式,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發散方式,幫助解決廣大農戶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和困難,引導成效突出的鄉土人才服務基層發展。」該區東雙溝鎮黨委書記邵加成說道。
知人善「用」,
選拔鄉村振興「領頭雁」
善用鄉土人才才能實現鄉土人才的價值。洪澤區充分調動鄉土人才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創新激勵機制,因勢利導,搭建鄉土人才幹事創業平臺,使他們幹事有奔頭、成長有空間、上升有通道。
通過開展鄉土人才傳統技藝展示、職業技能評比、農民創客評選等活動,選樹鄉土人才中的鄉村工匠、文化賢者、科技能人、創新創業典型,加快後備人才培養和鄉土人才梯隊建設。鼓勵各類鄉土人才興辦經濟實體、發展特色農業項目,讓鄉土人才成為產業興旺的「領路人」,大力推動農村鄉土人才隊伍的發展。將擁有農業技術的鄉土人才聘請為村級農技員,按服務天數發放技術服務補助,切實為鄉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機會和舞臺。對思想開明、熱心公益的鄉土人才,積極推薦參與村級民主政治建設;對政治成熟、思想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鄉土人才,推薦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並在評先選優時優先予以考慮。近年來,全區先後有近80餘名優秀鄉土人才擔任村支書、村委會主任,有近220名鄉土人才在村「兩委」班子中任職。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DF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