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餘杭區四大舉措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2021-01-08 瀟湘晨報

12月31日,浙江省地震局對2020年度浙江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進行通報,餘杭區獲本年度浙江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優秀單位。一年來,餘杭區應急管理局圍繞「突出重點、全面防禦;健全體系、強化管理;社會參與、共同抵禦」防震減災工作要求,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防震減災體系不斷完善。

一是抗震設防不斷加強。將城鎮建築抗震設防要求列入基本建設管理程序,落實建築設計圖審查和竣工驗收抗震設防要求,真正對建築抗震設防達到全過程監管。今年以來,參與區級重大項目審查會議12次,對臨平新城、未來科技城等重點平臺的32個重大建設項目提出了抗震設防評審意見,為「平安餘杭」建設把好抗震設防關。根據省廳統一部署,組織住建、交通、文旅、衛健、教育等部門開展建設工程地震安全監管檢查工作,對2009年5月以來建設完成的學校、醫院建設工程,2016年1月以來建設完成的重大建設工程以及2020年1月至10月已通過施工圖設計審查的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落實情況進行自查。

二是安全評價有序推進。根據省發改委等9部門《全面推行區域評估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餘杭區5個省級以上平臺需要開展區域地震評估工作。餘杭應急管理局主動對接省市,積極協調有關平臺,做好區域地震評估協調服務工作。為確保評估工作按期完成,餘杭區應急管理局組織業務培訓會、工作推進會2次,建立進度報送制度,每周調度平臺工作進展情況。截至目前,良渚新城夢棲小鎮免於評估,錢江經濟開發區、未來科技城、餘杭經濟開發區、臨平新城均已完成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提前完成省廳下達任務。

三是平臺維護常中見新。瓶窯地震臺是杭州市現唯一擁有綜合觀測項目的重要地震測報站點,運行中的數位化鑽孔應變觀測項目還是我省首創觀測項目。今年以來,繼續按照環境保護規範要求,明確保護範圍,定期檢查監測設施保護和觀測環境保護工作。同時,代表杭州市成功申報2019年度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陣地效應大大提升。

四是宣傳教育提質增效。餘杭區應急局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應急管理防災減災宣傳計劃,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突出抓好防震減災知識「六進」活動。在「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10.13國際減災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大型宣傳活動,通過現場諮詢、發放宣傳資料和物品、戶外電子屏、手機簡訊等方式進行專題宣傳;投入3萬元經費製作一批防震減災宣傳掛圖、宣傳用品,在機關、學校、社區、鄉村等地發放,推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一步深入人心。

【來源:餘杭區應急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山區應急管理局榮獲2020年度全省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相萍 通訊員 姜俊傑 煙臺報導  2020年,福山區應急管理局採取多項舉措,完善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
  • 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驗收專家組到我市開展2020年省級防震...
    考評專家組現場實地查看了申報學校的地震應急避險場地、緊急疏散指示標識、科普宣傳欄、地震科普場所等硬體設施,隨後認真聽取了各申報學校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情況匯報,並按照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考評評分標準逐條查閱資料考評打分。
  • 南湖生態城防震減災安全有保障
    南湖生態城防震減災安全有保障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開發建設南湖生態城,是唐山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平臺。隨著各項工程的加快推進,廣大市民對南湖生態城開發建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許多市民把投資、居住和創業的目光投向了這塊沉寂多年的土地,但也有一些市民對這個特殊的區域心存疑慮。近日,就有市民致電我局,諮詢南湖生態城區域地質條件是否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在這裡生產生活安全是否有保障。作為職能部門,我局有義務、有責任就此從專業角度向廣大市民作出說明。
  • 呈貢區總工會多舉措開展防震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職工群眾防震減災意識,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提升防震減災能力,呈貢區總工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防震減災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集中宣傳有效力。日前,區總工會以普及防震避震與應急救護知識為主要內容,在洛龍湖公園開展防震減災集中宣傳活動,通過現場講解、發放防震減災宣傳資料等方式,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 防震演練 安全「童」行!清平幼兒園開展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為切實加強幼兒園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全體師幼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12月11日上午,清平幼兒園組織全園教職工和幼兒開展了「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一、演練之前先部署為了將演練活動做實做細,12月10日在二樓會議室召開演練工作部署會,按照科學詳細的活動方案,安排定位定崗,明確工作職責,熟悉演練流程和演練路線,全力以赴做好安全導護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等防震減災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 桐城市政協組織開展防震減災外出考察活動
    為促進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快推進應急避難場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學習借鑑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包括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在內的防震應急水平,11月12~15日,桐城市政協組織市科協、地震局、自規局等部門負責人為考察組赴安徽省壽縣、五河縣及山東省郯城縣考察防震減災工作。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主席胡豔凌率隊,市政協教科衛體委負責人參加。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張家界地震局秦健局長一行來我市考察防震減災工作
    9月4日,張家界市地震局局長秦健一行來益陽考察交流防震減災工作。座談會上,市應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建華對秦健局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應急管理部門地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開展情況。市地震局局長李光明對益陽市縣地震機構設置、防震減災科普基地運行情況、地震科普工作開展情況和地震現場工作隊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盡介紹。之後,秦健局長對張家界市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介紹,雙方對工作中好的做法和難點問題展開了交流和討論。隨後,張家界市地震局一行還實地考察了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展廳、益陽市地震臺。
  • 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來我市參觀考察防震減災...
    近日,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一行5人來我市防震減災科普館參觀考察,市科技局地震辦負責同志陪同。考察組一行參觀了「感受展區」「地震知識展區」「科學防禦展區」和「尾廳」四大展區,並體驗了地震體驗屋、不同場景模擬避震演練等互動展項。
  • 會理縣召開2020年地震應急桌面演練暨防震減災工作專題會議
    專題會議現場12月10日,會理縣召開2020年地震應急桌面演練暨防震減災工作專題會議。此次演練模擬綠水鎮內發生4.6級地震時的情景。縣防震減災服務中心向應急總值班室發出震情通報,並簡訊通知縣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到指定地點開展地震應急處置工作。第二部分:應急響應。啟動預案,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按照《會理縣地震應急預案》,在接到震情信息通報後第一時間趕往指定地點開展地震應急處置工作。應急救援隊伍集結後,根據災情及救援組織開展情況,進行決策部署,啟動《會理縣地震應急預案》,實施四級響應,安排地震應急處置工作。第三部分:應急結束。
  • 省地震局檢查組赴績溪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
    12月10日至11日,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一級主任科員成業明率檢查組赴績溪縣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現場檢查工作,績溪縣應急局負責人陪同檢查。在縣瀛洲中心小學,檢查組通過查看科普宣傳設施、查閱學校申報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相關檔案、詢問學校防震減災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予以肯定。檢查組強調,防震減災意識要及早樹立,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體作用,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忘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科普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學校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良好防震減災學習氛圍。
  • 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1月24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抗震減災工作的重點是城市,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災的3項要求和5項任務,並確定了烏魯木齊等3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抗震城市並要求開展相關的抗震工作。這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工作由單體建築抗震發展到考慮整個城市綜合抗震防災的新階段。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災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了《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推進安全風險管理 築牢防震減災防線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李良軍 李月紅 鄭麗婷)為了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強化全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10月19日,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組織全校全年級開展了「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的防震減災主題班會。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本次活動氣氛熱烈,效果良好,達到了增強官兵們防震減災意識和提升地震應急避險和響應能力的目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7號主席令)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能力。
  • 肥西縣舉辦2020年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校園防震減災工作,12月4日,肥西縣應急管理局聯合縣教體局舉辦2020年肥西縣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此次培訓邀請了省地震局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汪丹丹授課,全縣各中心學校、中學、縣直校園、九年一貫制學校、民辦學校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通州:新華街道開展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講座
    近日,為進一步推動「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災情預報體系,健全防震減災機制由通州區地震局與防災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在新華街道如意社區活動室如期開展。如意社區「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知識講座現場講座由防災科技學院資深老師進行講解,圍繞「認識地震」、「地震災害」、「減輕地震災害」三大板塊進行,分別向居民講解了中國地震的特點、地震災害和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地震災害。講座中還介紹了地震監測預報、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建築物抗震設計以及地震應急演練的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
  • 餘杭區多舉措推進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近年來,餘杭區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建設創新餘杭這一總目標,堅持實施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增強科技支撐作用,深度融合發展產學研合作,全面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強化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集聚科技創新人才、營造創業創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