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

2020-12-06 瀟湘晨報

2017年8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7.0級地震將美麗九寨撕裂出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口」,一處處美不勝收的景致遭到無情毀壞,叫人扼腕嘆息。此次地震波及四川、甘肅兩省4個市(州)8個縣,災區城鄉住房及交通、通訊、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壞。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災減災工作相關成果。

地震預警

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

「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了《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副主任蘇金蓉介紹,目前該項工程臨近竣工,後期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按計劃推進。與此同時,省地震局正在制定《緊急地震信息發布規則(試行)》地方標準,組織實施《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強化宣傳方案》,為工程投入使用做好充分準備。

此外,省地震局還將與支付寶公司合作開啟「地震」生活號小程序,與電信、司法和大型企業進行接口對接,爭取儘快打通地震緊急信息發布「最後一公裡」。作為項目實施單位,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以11月8日前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年底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全域覆蓋為目標。

斷層普查

率先啟動活動斷層普查各子項目

搞清楚地震活動斷層的分布及活動特徵、危害性,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前提和基礎,為此,省地震局於2018年全面啟動《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作為項目實施的先行區域,阿壩地區的活動斷層普查各子項目率先啟動。截至目前,阿壩斷裂1:5萬地質填圖項目、松潘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阿壩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在2020年底全面完成項目阿壩地區的建設任務。

為保證勘探數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2019年10月,經實地勘探和綜合研究,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辦公室決定將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的第四紀標準鑽孔鑽探深度由原來的500米加深至1000米,成為四川活斷層普查項目第一深鑽。

《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辦副主任、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副院長何玉林介紹,阿壩地區活動斷層的準確位置探測,一方面可為新建重要設施、生命線工程、居民小區等建設工程的布局和選址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有助於對已建在活動斷層上的重要建築設施儘早採取應對措施。

抗震設防

連續兩年開展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情況執法檢查

「九寨溝地震的震害調查結果表明,當地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不足是加劇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原因。」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建築物達到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阿壩制定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制度》,把抗震設防備案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範疇,明確相關部門在工程建設項目論證、選址、設計等環節的監管職責,建立起建築物抗震設防管理長效機制。

在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阿壩將抗震設防工作納入建設工程在線審批平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發改、住建、交通、防震減災等部門建立聯合檢查機制,不定期對在建工程抗震設防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未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降低抗震設防標準、施工質量不達標的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依法進行處理。

阿壩連續兩年開展縣(市)城鎮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情況執法檢查,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從檢查反饋情況,各地較好地貫徹落實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特別是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堅持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防的要求,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得到有效保證。

此外,阿壩防震減災、住建等部門利用防災減災日、科普宣傳月、農民夜校等時機,加強對農村地區群眾的抗震設防宣傳,舉辦建築工匠培訓,提供民房設計圖集,指導落實抗震設防措施,促進農村民居抗震設防工作。

【來源:川報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
    索 引 號 008450030/2020-05788 關 鍵 詞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四川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張家界地震局秦健局長一行來我市考察防震減災工作
    9月4日,張家界市地震局局長秦健一行來益陽考察交流防震減災工作。座談會上,市應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建華對秦健局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應急管理部門地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開展情況。市地震局局長李光明對益陽市縣地震機構設置、防震減災科普基地運行情況、地震科普工作開展情況和地震現場工作隊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盡介紹。之後,秦健局長對張家界市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介紹,雙方對工作中好的做法和難點問題展開了交流和討論。隨後,張家界市地震局一行還實地考察了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展廳、益陽市地震臺。
  • 省地震局檢查組赴績溪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
    12月10日至11日,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一級主任科員成業明率檢查組赴績溪縣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現場檢查工作,績溪縣應急局負責人陪同檢查。在縣瀛洲中心小學,檢查組通過查看科普宣傳設施、查閱學校申報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相關檔案、詢問學校防震減災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予以肯定。檢查組強調,防震減災意識要及早樹立,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體作用,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忘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科普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學校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良好防震減災學習氛圍。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陳傳慧總工程師一行首先為訓練基地的官兵們送去了《城鄉地震應急避險手冊》、《前兆宏觀異常現象》、《地震科普知識300問》等地震科普資料,並仔細講解了地震產生機理、地震三要素、常見地震災害情況等地震科普常識。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驗收專家組到我市開展2020年省級防震...
    2020年12月1、3-4日,以省地震局震害防禦處二級調研員、副處長歐超壽為組長,省地震局火山監測與宣教中心高級工程師徐曉楓、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三級主任科員黃晶晶、美蘭區教育局主任科員王榮組成的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驗收專家組,到我市對2020年申報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海口市第二中學
  • 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西安市地震局多措並舉提升幹部職工防震減災業務能力
    西安市地震局高度重視幹部職工業務水平的提高,多途徑開展專業知識學習培訓,努力打造專業素質過硬的防震減災工作隊伍。12月,邀請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正高級工程師申文莊研究員,從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地震災害應急管理與危機處置、地震災害現場應急處置等方面,為市地震局全體幹部和區縣、開發區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有關人員進行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與應急處置業務工作視頻培訓,進一步提升地震災害應急處置水平,為做好全市地震災害隱患排查與風險評估打牢了業務基礎。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通報四川九寨溝地震最新情況—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市)(北緯33.2,東經103.8)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0公裡。
  • 杭州市餘杭區四大舉措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12月31日,浙江省地震局對2020年度浙江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進行通報,餘杭區獲本年度浙江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優秀單位。一年來,餘杭區應急管理局圍繞「突出重點、全面防禦;健全體系、強化管理;社會參與、共同抵禦」防震減災工作要求,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防震減災體系不斷完善。
  • 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出席「8·8」九寨溝地震三...
    2020年8月7日,四川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應急救援處、科學技術處、監測中心、預報中心5個單位近40名黨員同志共同開展「紀念『8·8』九寨溝地震3周年」座談會暨主題黨日活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預警項目臨時黨支部書記張永久出席本次活動並講話。
  • 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來我市參觀考察防震減災...
    近日,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一行5人來我市防震減災科普館參觀考察,市科技局地震辦負責同志陪同。考察組一行參觀了「感受展區」「地震知識展區」「科學防禦展區」和「尾廳」四大展區,並體驗了地震體驗屋、不同場景模擬避震演練等互動展項。
  • 湖北省政協參觀湖北省地震局科技創新成果展廳和防震減災科普展廳
    12月17日,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郭躍進率部分湖北省政協界、科協界委員,在漢開展「2020科普行」界別活動,參觀了湖北省地震局科技創新成果展廳和防震減災科普展廳。郭躍進指出,湖北省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普展廳是湖北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建好用好湖北省防震減災科普展廳對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公民防災減災意識具有重要意義。郭躍進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3周年
    「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四川省地震預警項目總工、研究員蘇金蓉介紹,目前該項工程臨近竣工,後期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按計劃推進,實施組在技術上攻堅克難,力保項目順利完成。與此同時,四川省地震局抓緊制定《緊急地震信息發布規則(試行)》地方標準,組織實施《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強化宣傳方案》,強化地震預警科普、防震減災法治宣傳,為工程投入使用做好充分準備。
  • 三明市地震局積極開展2020年全國科普日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9月22日上午,由三明市科協牽頭主辦的2020年三明市暨三元區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在三元區巖前鎮舉行,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市地震局等19個機關單位和企業單位共同參與啟動儀式。活動現場,三明市地震局工作人員設立諮詢臺,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地震搖搖怎麼辦》《農村民居抗震設防指南》等宣傳資料和宣傳品500多份,現場接受社會公眾關於地震應急避險技能、法律法規等防震減災知識諮詢5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 肥西縣舉辦2020年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校園防震減災工作,12月4日,肥西縣應急管理局聯合縣教體局舉辦2020年肥西縣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此次培訓邀請了省地震局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汪丹丹授課,全縣各中心學校、中學、縣直校園、九年一貫制學校、民辦學校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二章 防震減災規劃  第十二條 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國家防震減災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後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防震減災規劃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防震減災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