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如何?

2020-12-06 上遊新聞

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

地震預警

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

「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四川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四川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將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副主任蘇金蓉介紹,該項工程即將竣工,四川省地震局正在制定《緊急地震信息發布規則(試行)》地方標準,組織實施《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強化宣傳方案》,為工程投入使用做好充分準備。

此外,四川省地震局還將與支付寶公司合作開啟「地震」生活號小程序,與電信、司法和大型企業進行接口對接,爭取儘快打通地震緊急信息發布「最後一公裡」。作為項目實施單位,四川省地震監測中心以年底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全域覆蓋為目標。

斷層普查

為新建工程布局選址提供科學依據

搞清楚地震活動斷層的分布及活動特徵、危害性,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是減輕地震災害的前提和基礎,四川省地震局於2018年啟動實施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作為項目實施的先行區域,阿壩地區活動斷層普查各子項目率先啟動。截至目前,阿壩斷裂1:5萬地質填圖項目、松潘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阿壩縣1:1萬城市活動斷層探查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全面完成阿壩地區活動斷層普查。

為保證勘探數據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去年10月,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辦公室決定將阿壩州1:25萬活動斷層普查項目的第四紀標準鑽孔鑽探深度由原來的500米加深至1000米,成為四川活動斷層普查項目第一深鑽。

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辦副主任、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副院長何玉林介紹,阿壩地區活動斷層的準確位置探測,一方面可為新建重要設施、生命線工程、居民小區等建設工程的布局和選址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有助於對已建在活動斷層上的重要建築設施儘早採取應對措施。

抗震設防

建立建築物抗震設防管理長效機制

「九寨溝地震的震害調查結果表明,當地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不足是加劇地震災害損失的重要原因。」四川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阿壩制定了《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制度》,把抗震設防備案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範疇,明確相關部門在工程建設項目論證、選址、設計等環節的監管職責,建立起建築物抗震設防管理長效機制。

在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阿壩將抗震設防工作納入建設工程在線審批平臺,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發改、住建、交通等部門建立聯合檢查機制,不定期對在建工程抗震設防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未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降低抗震設防標準、施工質量不達標的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依法進行處理。

阿壩連續兩年開展縣(市)城鎮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情況執法檢查,提出整改意見。從檢查反饋情況看,各地較好地貫徹落實了第五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堅持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防。

原標題: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
    年底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全覆蓋 發布機構 四川日報 發文日期 2020-08-10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支付寶上將開通「地震」生活號「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
    日前,省地震局發布九寨溝地震後防震減災工作3年情況報告,從地震預警、斷層普查、抗震設防、隱患整治等多個方面,梳理了九寨溝地震三年來防災減災工作相關成果。地震預警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省概算投資6605萬元,啟動實施了《四川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 四川將在年內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
    王競 四川在線記者 黃大海11月25日,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我省將在年內實現四川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目標。自國家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四川省地震局加快項目建設、加大合作力度,加快形成公共服務能力,穩步推進各項工作。截止目前,臺站建設完成率已達88%,其中800多個一般站已投入試運行,整體運行率基本穩定在90%以上。預警中心已初步具備數據處理功能並投入試用。預警終端部署完成率達94%。市縣轉發平臺已覆蓋全省所有市州、85%的區縣。
  • 「中國之聲·連線」四川將在年內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
    主持人:今年年內,四川省將實現地震秒級預警全域覆蓋。截至目前,臺站建設完成率已達88%。預警系統建成後,最快5秒就能向公眾公布4級以上地震預警。詳細情況我們連線總臺央廣記者韓民權。主持人:四川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有哪些進展和成效?來介紹一下。
  • 四川青川5.4級地震:地震預警系統提前56秒向成都預警
    人民網成都9月30日電(王軍)9月30日14時14分,四川青川發生預警震級5.4級的地震,由廣元市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減災所)參與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此次地震,預警震級5.1級,大陸地震預警網給成都市提前56秒預警,給廣元市提前19秒預警。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九寨溝7級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縣城01 地震預警,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烈度速報「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該項工程將建立地震臺站觀測、數據處理、通信網絡、緊急地震信息服務、技術支持和保障5個子系統,建設地震臺站221個,恢復受損臺站,彌補臺站空區,提升區域監測預警能力;建成地震緊急信息服務平臺及技術支持與保障阿壩分中心、九寨溝服務站,在中小學校、應急單位和部分政府機構設置地震預警終端,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全面提升當地地震緊急信息服務能力,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
  • 美麗九寨「安全」歸來——紀念2017年「8·8」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3周年
    災後恢復重建的九寨溝縣城01 地震預警,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烈度速報「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被列為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應急廣播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全面提升當地地震緊急信息服務能力,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為當地政府應急指揮決策、公眾逃生避險、工程緊急處置、地震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對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 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2020年8月8日是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3周年紀念日。來自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四川省地震局的最新消息說,歷經近3年的災後恢復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面恢復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 北京將建大震風險預警 地震後5至10秒超快預警
    原標題:地震後5至10秒發超快預警    「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發布發生6至7級地震確保傷亡不大、城市不癱    昨天,北京市地震局發布本市「十三五」時期防震減災規劃。規劃目標提出,確保北京地區一旦發生6至7級地震,傷亡不大、城市不癱、社會不亂。發生7級以上地震,基本實現首都核心功能不受太大影響。
  • 中國京津唐地區地震預警系統實現互通
    目前,京津唐三地的地震預警系統實現跨區域數據共享,具備相互預警能力。  北京、天津、唐山位於中國華北地震區,地處北西向構造帶和北東向構造帶的交匯處。2012年底以來,河北唐山市、天津市已先後建成並啟用地震預警系統。而京津唐地震預警系統均採用由該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 與地震波搶「秒」:國家地震預警系統在福建試運行!預計年末面向全省發布預警信息!
    四川九寨溝地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同時引起關注的還有四川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本次地震並提前數十秒發出預警咱們福建沿海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一部分掌握科學 預警地震就是對生命安全的重視!福建臺網對全省地震的監測能力達到1.0級,震後10秒內產出地震預警信息;震後1分鐘產出地震自動速報信息;震後5分鐘產出地震烈度速報信息;對發生在臺灣地區的破壞性地震,能在震後30秒內提供地震預警信息,福建沿海城市至少有50秒以上的預警時間,這在全國省級臺網中走在前列。
  • 四川成都發生5.1級地震,大陸地震預警網提前8秒預警
    IT之家2月3日消息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今日00時05分在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還發生了5.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地震被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成都市民已提前8秒收到了地震信息。
  •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 年底將建3000個監測臺站
    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四川臺站分布圖(央廣網發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供圖)央廣網成都4月29日消息(記者劉濤)4月29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下稱「減災所」)宣布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開建。到2020年底,大陸地震預警網在四川省內的地震監測臺站將達到3000個。第二代大陸地震預警網的「全國提升計劃」也將於近期發布。地震預警是基於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利用地震傳感器及相關技術系統建立地震預警網,在地震發生時全自動地向還未受波及的用戶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預警的行為,能夠減少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
  • 2019年國內地震正式速報比2018年減少88秒
    在2019年,中國地震局的地震速報時效和精度不斷提升,國內地震正式速報平均用時572秒,比2018年減少88秒;自動速報平均用時111秒,比2018年減少22秒;自動速報震級平均偏差0.21級,相比2018年精度提高22%。 如何完善地震預警覆蓋?地震部門開展測震臺網、地球物理臺網規劃編制,推進全國地震監測臺網頂層設計。實施100個地震臺站標準化改造。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後 四川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再回眸
    今天是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12年來,四川直面多震災的嚴峻形勢,著力提升全省地震災害綜合防範能力,成功應對處置了2次7級、2次6級和70餘次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事件,奮力奪取了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偉大勝利,最大限度地減輕了地震災害損失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提供了抗震救災的「四川實踐」。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今天06 時 38 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 5.1 級地震,隨後又發生 2.2 級地震。有多名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微博顯示,天津提前23秒收到06:38 河北唐山4.8級左右地震的預警信息,預估烈度2.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