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在哪裡?河南可以自稱中原嗎?

2020-12-11 最戶外

古代中國,夏商周三代的國土疆域主要在黃河中下遊地區,西周建立後,認為河南洛陽為天下之中,所謂「八方之廣,周洛為中」。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

所以,中原,狹義上是指以河南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範圍為今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包括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山東中北部、山東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大片區域。

廣義上說,長江以北,長城以南地區都是中原。當與外族對應時,華夏文化地區全都是中原。與之對應的有江南,江東,巴蜀等地域稱呼。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展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尚書》中曾經總結商、周時期選擇都城的原則就是:必須選擇在國土的中央,所以周公興建洛邑,將國都定於此地。

至此,周人自稱中夏,而視四面八方民族為蠻夷戎狄。

此時的中原,就是周人眼中的「中國」:它以洛邑為原點,向四周輻射,包括了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和山東西南部。

這種視角的形成,影響了此後的中國曆朝歷代,比如三國時期,蜀漢僻處四川,這裡並不屬於傳統上的中原地區範圍。

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當獎率三千,北定中原」。這裡的「中原」,顯然不是說諸葛亮北伐的目標就是河南,而是包括長安、洛陽在內的東漢統治區域,即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與淮河上遊以北。

諸葛亮的說法也繼續影響著後來的中國人,比如陸遊在他的千古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中所說的「中原」,也是指的位於北方,淪陷於金朝的大片國土。

當然,歷史上,「中原」的定義有著動態的變化,有的時候並不專指河南省,比如說1644年滿清入主中原,顯然指的不是滿清入主河南,確切的意思是滿清控制了整個華夏大地。

到了今天,中國的範圍已經擴展到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此時的中原已經不能等同於中國。

然而,儘管歷史上的中原含義不斷變化,但是今天中國全部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當中,除了河南,有哪一個省敢自稱「中原」呢?

顯然只有河南!

這裡有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這裡有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出生及生活軌跡,這裡有大部分的先秦文物……

所以,河南自稱「中原」順理成章,理所應當。

最中原:大河之南,古老中原。關注我們,了解家鄉,了解河南,從這裡開始→

相關焦點

  • 「中原」僅僅是指的河南嗎?事實上,古代中原範圍很廣
    在中國古代的史料和典籍中,把今天的河南一帶稱作是「中原」。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難道古代的中原就僅僅是指河南嗎? 其實,據史料記載,中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平原、原野,相對於邊疆地區的對應區域的稱呼即中土、中州;狹義上指河南一帶。
  • 歷史上「中原」與河南有什麼關係?「中原」為何成了河南的代名詞
    古人常將「中國」、「中州」等詞彙用作中原的同義語,認為古代「中原」,係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是華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區域,而中心就是是古豫州(現河南)。於是,文化較先進的華夏族自視文明,自稱「中國」,以別於「四夷」。
  •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中原地區這四個字我們一直都可以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但是究竟哪裡才屬於中原呢?中原到底有多大呢?這估計是所有看見這個詞語的人們的心聲吧!在詞語釋義之中,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狹義是指現今的河南地區一帶。
  • 河南為什麼落後了,中原人出來說兩句,中原能夠再次崛起嗎
    河南,真的是讓人遺憾,她在中國的地位不該如此,遠遠不該如此。我們大名鼎鼎的中原地區,河南可以說是最中心的地帶,中華燦爛的文明從河南傳遍天下。河南,曾經是歷代權力角逐的中心地區,更是中國最繁華的地區。而且河南的古都也是恆絕天下。洛陽號稱十三朝古都,開封也乃八朝古都。
  • 究竟哪裡才是中原!
    古時候中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見中原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何等重要。中原腹地無論農業還是經濟都能為國家提供優質的資源,不光如此,中原還是中華文明的開端,中華文化也在中原生根發芽,早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楚莊王在和周朝使者相交中問到:鼎有多重?
  • 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
    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河南也發現了相當豐富的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文化遺存。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發現不只一處,也不只是少數、若干處的幾件歷史遺存,而是連續的、有規模的歷史遺存。這些都充分表明河南在整個史前文明時期都處於領先地位,也足以說明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2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徵。河南是龍的故裡。
  • 老說中原,但你知道中原是怎麼定義的嗎?真相了
    中原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詞彙,但中原是怎麼劃分的有些小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狹義上的中原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地區,這是就地理位置上來區分;但廣義上的中原則是以文化特徵來區分,因此以華夏族或漢族這一民族形成的文化圈所建立起來的政治、文化、藝術、經濟中心都可泛指中原。我們常聽到說「逐鹿中原」,又或者「得中原者得天下」,又譬如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最大使命就是收復中原,而當時的中原指的是哪裡呢?
  • 河南一雙王炸,中原城市群加入群聊
    但即使是如此之大的群眾基礎,領先一籌的GDP,「第四大城市群」、「經濟增長第四極」的標籤卻從來沒有貼到中原城市群身上,反而是成渝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中原城市群,到底輸在了哪裡? 01 地理中心,為何不是話題中心?
  • 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大學怎麼樣?
    目前河南省的高校以中原開頭的只有一個中原工學院,雖然河南是中原的核心地區,但是以中原開頭的高校目前只有中原工學院歷史上以中原開頭的唯一一個大學叫中原大學,卻不在河南,在武漢,是當年河南大學部分搬遷到武漢籌建,後來中原大學因為各種原因而停辦,這在河南大學歷史上記住是河南相關院系調整到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學院。
  • 河南15|平頂山——中原大佛
  • 中原出彩 河南擔當
    把中原更加出彩的時代責任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頭,我們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責任是信念之基,擔當是力量之源。我們的力量,源自一年前的金秋,在新中國70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勉勵中原兒女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 河南標誌性建築中原福塔:塔高388米,是世界最高的全鋼電視塔
    鄭州高樓大廈很多,只是高度上有所欠缺,超高層大樓非常少,最高的樓是鄭東新區的綠地中心,高285米,63層,為中原第一高樓。鄭州為什麼不向高空發展呢?也許是鄭州地方大,平地多吧,不用建很高的大樓。綠地中心是鄭州第一高樓,中原福塔則是河南第一高塔,也是河南最高的建築,它還有個世界紀錄,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全鋼結構電視塔,為河南又爭了一個世界第一。
  • 客家話真的是中原古音嗎?
    東晉江州在我國南方各地,自稱「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最正宗的古代中原語言」的言論,在各地方媒體是層出不窮。福建某媒體發文稱採訪了某福建文化學者,福建保留了中原古音,閩人乃是古中原人的正統傳人。臺灣省更是厲害,把外人對閩南人的稱呼「福佬」硬解作「河洛」,當成是閩人源自中原河洛地區的證據。
  • 河南公布首版中原文化系列地圖
    新華社鄭州4月5日電(記者王爍)在近日召開的2018年度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會議上,首版中原文化系列地圖對外發布。  首版地圖為「姓氏尋根老家河南」,把起源於河南的78個姓氏發源地標註在地圖上,為姓氏尋根提供直觀展示。另外地圖還附有客家先民遷移路線圖,便於讀者了解古代中原人口遷移狀況。
  • 抹黑搶奪河南歷史文化何時休——中原文化篇
    上篇文章我寫了西方的人抹黑新鄭黃帝故裡,文中提到中原文化被歪曲搶奪,這篇文章小子就說一說「中原」和「中原文化」。說起中原,大家潛意識的就會想到河南,也間接的將中原和河南畫上了等號。其實這是不準確的,準確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平原地區,是以洛陽--開封一帶為中心,包括了河南全部和山西河北南部,安徽江蘇北部,山東西部等地區。
  • 「中原古韻」河南民俗攝影展在雪梨開幕
    新華網7月10日電(王梓喬)「中原古韻——河南民俗攝影展」近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中澳文藝界代表及當地民眾近百人出席。  此次攝影展共展出40幅攝影作品,涵蓋社會、經濟、文化與風土人情,既展現了厚重的中原歷史文化魅力,又彰顯中原文化的新風貌及生機活力。
  • 地處中原優良位置的河南,未來會成為亞洲經濟中心嗎
    以河南鄭州的地理位置,今後30年可以發展成為亞洲經濟中心嗎?如可以,該怎樣發展?中原地區已經沒落了800多年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部崛起,會讓春運人堵人,車堵車的狀態消失,因為中部到各地的各種交通工具都是齊全的,距離也是相對均分的。
  • 中原福塔 全景畫演繹河南(圖)
    中國網河南5月28日電(記者 李曉曼)通過一幅圖就能了解一個省的主要景點,還能讓遊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沒錯,河南省中原福塔中的《錦繡中原》全景畫,涵蓋了全省100多處主要景點,運用高科技聲光電烘託,讓人足不出戶便能領略河南錦繡風光。
  • 古代春秋戰國「中原」指哪裡?為什麼有的諸侯國被稱為「蠻夷」?
    明白了這一點,再結合詩經裡的字句,我們就可以這麼理解:『中原』一詞,最早是周人對自己所在地進行歌頌讚美而「發明」的一種稱呼,是自稱,如同後面的「中國」概念,是「天下之中的國」。 此時我們就可以結合春秋時期地圖來看了。從地圖上看,早期的中原,應該是狹義上的西周王室所在的位置洛邑,即現在的河南附近。
  • 秋天紅葉哪裡最豔,就在少林寺所在地,被譽「中原第一紅」
    秋天,國內楓葉哪裡最美?有人說是北京香山,對南方的我來說,看楓葉要等到冬天,南方的山林雖然深秋,但卻滿眼碧綠,中原河南嵩山是著名名勝少林寺的所在地,滿山遍野,紅葉美麗,遠遠望去,就像鋪著彩色毯子一樣,清新耀眼,嵩山紅葉,20平方公裡是中原地區最大的紅葉林帶,被譽為「中原第一紅」,可與北京香山紅葉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