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底撈、西貝公司為漲價發表致歉信引發了廣泛的輿情討論,關於企業此時漲價的合理性和此事件的公關應對有著不少爭議,此次小編帶大家回顧此次漲價事件,希望給大家處理類似事件提供參考。
漲價事件全了解:
01
漲價(海底撈、西貝、喜茶、奈雪)
4月初,各大餐飲公司重新營業,「開啟報復性消費」的顧客發現,不少餐飲企業漲價了,而這次漲價輿情反饋聲量最高的餐飲企業,分別為海底撈、西貝、喜茶和奈雪。
海底撈:多位網友在微博發布消息稱,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且菜量變少。北京一位食客稱,其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吃一頓,人均220+。
西貝莜麵村:有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除了海底撈,西貝也於近期悄悄漲價了,西貝外賣訂單上土豆牛肉條價格已上升至80元,並稱「西貝漲價貴得離譜,且價格一路飆升,相比西貝,海底撈真的是『毛毛雨』」。
喜茶: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有媒體走訪部分喜茶門店以及通過喜茶點單小程序發現,確實有不少單品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了2元。例如,喜茶於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新品「豆豆波波茶」,價位從25元漲至27元。而幾款常規產品,例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產品的價位,亦分別在原來25元、30元、28元的基礎上漲了2元。
奈雪的茶:奈雪的茶雖未出現產品大規模漲價的情況,但仍有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例如產品「霸氣草莓」的價格已由2019年的28元漲至29元,而此前賣28元的「霸氣芝士黑提」目前已無售賣,類似的產品「霸氣芝士草莓」、「霸氣芝士葡萄」的售賣價格仍是28元。
02
首次回應(海底撈、西貝、喜茶、奈雪)
海底撈:4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海底撈公共關係部方面回應菜品價格上漲一事稱,受疫情和成本上漲因素的影響,海底撈確實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西貝莜麵村:對於漲價的質疑,西貝莜麵村表示沒有漲價。
喜茶:4月9日消息,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如「奶茶波波」「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產品的價位在原來25元、30元、28元的基礎上漲了2元。對此,喜茶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一共才五款產品漲價,而且是因為原料成本上升才調整的價格,和疫情也沒有必然關係。
奈雪:4月9日消息,對於調價的原因,奈雪的茶表示,是受到近期優質原料價格變化和物流成本波動影響。
03
再次回應(海底撈、西貝、喜茶、奈雪)
海底撈:4月10日下午,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西貝莜麵村: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其微博也對漲價事實致歉。稱:「這個時候漲價不對。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賈國龍表示,2月1日起,西貝莜麵村上海及周邊8個城市的18道外賣菜品價格上漲1-10元不等。4月6日起,上海12家門店的25道堂食菜品,上漲了1-10元不等。全國其他374家門店的堂食價格沒變。5月31日前,在全國59個城市386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
西貝後續通過媒體採訪再作回應。楚學友表示說,這是一個感性決策,我們非常在意顧客在疫情結束後、重新回到市場消費時的感受。在情感上,我們不想讓顧客覺得疫情剛一結束,就宰他們一刀。雖然復工復產已經開始,但「復消費」還沒有出現。西貝目前的客流只有去年同期的54%,意味著銷售額減少了一半。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原料、人力成本的上升,漲價是必由之路,只是需要在需求價格彈性中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顯然目前未到時候。
喜茶、奈雪:不再回應,不降價。
04
其他品牌參與(麥當勞、肯德基、蜜雪冰城、美團外賣)
在這波漲價事件當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個品牌,還有一些品牌也或多或少波及或參與到事件當中,我們來回顧一下它們的表現吧。
麥當勞:麥當勞在4月5日當天推出了半價全家桶優惠券,全家桶僅需39元,此舉引發用戶瘋狂搶購。4月6日大批消費者前往麥當勞點餐。由於活動太過火爆,麥當勞小程序出現了大面積崩潰,出現了無法下單的情況。
肯德基:可能是受到麥當勞半價桶的刺激。肯德基也辦起了類似的活動。4月14日,肯德基推出會員專享吮指原味雞半價桶正式上線,限時憑券專享。雖然不少用戶吐槽優惠力度不大,但是依然有不少人下單購買,同樣也導致多個平臺服務崩潰。據悉,該半價活動主要是為了慶祝肯德基吮指原味雞誕生80周年,肯德基WOW會員可在「我的卡包」中查看「會員專享原味雞半價桶」優惠券,活動持續至4月19日。
蜜雪冰城:一向以性價比為主打特色的蜜雪冰城,藉機自我營銷了一把。在其官方微博表示,面對上漲原材料和不變的房租,蜜雪冰城也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還是不漲價。
除了餐飲企業,餐飲平臺美團外賣也遇到了漲價的質疑。
此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公眾號上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相關文章,指出美團外賣向餐飲企業收取的高額外賣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
美團外賣在4月13日作出回應,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 5 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 2019 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 2 毛錢,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
4月14日凌晨,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外賣專委會再次發出說明,表示美團外賣在回應中公布的某些數據並不準確,同時對美團外賣的返傭政策提出質疑。對於美團外賣在回應中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專委會引述海豐縣小餐飲行業協會的報告稱,當地正式成員商家166家,其中共有約120家已經上架美團外賣平臺,但2019年無一家商戶的佣金抽成低於20%。
4月18日,美團外賣與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達成共識,發布聯合聲明。聲明提到,美團充分尊重餐飲商戶和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與廣大餐飲商戶開展友好協商、平等合作,尊重餐飲商戶自主選擇線上各類平臺;支持餐飲商家自主運營私域流量的多渠道發展,美團將全面開放配送平臺服務予以對接。此外,美團將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範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自聲明發布之日起)。同時,美團支持參與廣東省各級政府和協會組織的餐飲業促消費活動,配合省市商務部門共同打造「網際網路+美食」模式,通過線上美食節、「食在廣東」品牌推廣等活動,打造廣東特色餐飲品牌,並與廣東省、市、區餐飲行業協會多方加強信息互聯互通,為行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雙方未來將建立日常溝通機制,全力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環境,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在此,小編將此次事件涉及品牌及其處理方式整理成圖表如下所示:
輿論觀點:
此事件中不同的觀點態度錯綜複雜,各有道理又相互對立。小編整理觀察發現輿論觀點主要針對以下幾點產生分歧:
1、企業是否應該採取漲價的手段?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從海底撈漲價也看到了餐飲行業的發展趨勢,頭部企業趁勢而為進行漲價,在消費端,漲價對消費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響。但對於消費能力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海底撈的粉絲、重度消費人群是中等偏上的消費人群。所以漲6%其實對於這些消費群體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對企業來說,利潤將會有所提升。疫情對中國的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分化器,也是淘汰洗牌的加速器,頭部企業依託自身的綜合實力、抗風險能力、品牌力等紅利擁有漲價的話語權、定價權。但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可能是進行促銷活動,所以分化的趨勢將非常明顯。
而對漲價不理解的消費者,認為海底撈相比中小餐企來說,已經獲得了輸血——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已給予海底撈信貸資金21億元。這些網友質疑:「一方面要政府補貼免租哭窮,一方面還漲價,難道不是應該降價促銷?」
不過更多的消費者傾向於理性,不少人持「你有漲價的自由,我有不去的自由」的觀點。
2、漲價後,消費者是否仍然選擇光顧消費?
關於這點不少媒體和機構發起了投票,從投票結果上顯示,更多的消費者不願意光顧這些漲價的企業。
關於奶茶,有61.9%的網友投票表示會被漲價勸退,31.3%的網友投票表示會減少喝奶茶的次數。
海底撈方面,剛曝光漲價時,約有78.8%的網友投票表示不會再去海底撈消費。在海底撈降價道歉後,仍有37.4%的網友投票表示不會再去消費,認為海底撈此次降價道歉貼心的有30.3%,21.2%的網友表示不論漲價與否都會去消費。
3、企業此次為漲價道歉是否能挽回受損的形象?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譚浩俊發文評價:
無論是海底撈還是西貝,選擇在這個時機漲價,都是不明智的,是錯誤的,甚至是無良的。企業遇到困難,各級政府從政策、資金、資源等方面予以支持,目的就是要讓企業「活下去」,對穩定經濟增長、居民就業等提供強大支撐。可是,企業卻用漲價來「回報」居民、「回報」的關心,實在太不應該。
而無論是海底撈還是西貝,這一聲道歉,是無法挽回因為漲價失去的聲譽和信譽的,也是會在消費者心裡打下不太好的烙印的。消費者喜歡海底撈和西貝,就是因為其良好的服務以及價格優勢,如果因為一時的利益需要,置消費者的利益於不顧,就必須會破壞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損害自身在消費者當中的形象。更何況,其他餐飲企業都沒有採用漲價的方式。自然,兩家餐飲企業的行為,也就等於是一種帶有自殺因子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值得其他企業警示的。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同樣也是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陳歆磊先生發文表示:
企業要漲價,最好有個好的說辭,而通常最好的理由是成本上漲。如果海底撈和西貝成本上漲,需要漲價,它們應該首先考慮成本的上漲是否足夠大,以至於即使有負面影響也必須漲價。而一旦決定漲價,那麼溝通非常重要。企業應該明確告訴大家成本上漲了多少,因此不得以漲價多少。這種公開透明的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顧客的負面心理。
資深公關人士點評:
關於漲價事件,小編此次也邀請資深公關人士,談談對於此事件的看法。
萬能的大叔 知名公關自媒體 《刷屏》作者
「萬能的大叔」對海底撈的道歉信給出了專業的解讀,提煉出道歉信的3個核心信息:1、漲價的鍋,管理層背,道歉!2、恢復原價。3、自提業務有69折的折扣。三個信息是一個連環扣,道歉是態度,恢復原價是行動,強調折扣是動銷策略。因此,這是一個有態度、有行動和有策略的道歉信。
危機公關,重點不是說了什麼,而是不說什麼,其實,反過來看這句話也是成立的,特意說了什麼,也是重點。
不過這次公關參與的痕跡是有點重的,主要是因為海底撈主動提到了折扣,這是一個策略性很強的描述。此外,這份道歉信,在公關上還有一個不小的問題,就是消費者都熟悉的套路:價格沒漲,但份量少了。然而海底撈的微博小編,並沒有及時且正面回答網友的相關留言,這是一個表述的漏洞。
吳加錄 資深公關人 《成為公關高手》作者
海底撈的公關部較好的參與了業務,獲得了高層的授權,在漲價前做好了公關預案,密切關注漲價後輿情的變化。當發現輿情嚴重,已經傷害到品牌時候,果斷採取行動,重新贏回了大眾的信任。唯一美中不足是,對於那幾天吃了高價海底撈的客戶,沒有做「賠償」。如果「賠償」就更完美了。海底撈可以用邀請那段時間的消費回來退款,或補償優惠券的形式,這樣形象會更好。相信會有不少老顧客會放棄退款,同時還會吸引新消費。海底撈的主動改正「錯誤」,公關效果好還有一個因素是時效,如果時間太長了,這個改正的效果不會太好。
相比之下,西貝就是時間有點久,是在海底撈之後兩天。大概是西貝沒想到海底撈會這麼快就把價格改回去,而且還道歉了。這兩天,西貝公關部在猶豫,西貝的高層在核算成本。但耽誤的時間,讓西貝的行為變成了「東施效顰」。同期還發生了一個事情,美團被廣東33個餐飲協會公開指責佣金太高「吸血」。但很遺憾,美團沒有學習海底撈。公關最後也沒有發布聲明,只是找了一圈美團「洗白」自己不是高佣金。最後依靠推出返還部分優質商戶佣金的方式,和廣東協會「和解」。在疫情期間,餐飲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很多企業現金流斷裂、生存難以為繼。此時作為平臺公司,美團的責任是缺失的,這樣「不了了之」的方式,無論在行業在公眾心裡,這個結果都不理想。
再反觀海底撈,作為頭部餐飲企業,雖然也遭受重創,但敢於「改正錯誤」。這個格局就比美團高。因此,海底撈一貫的公關策略,「知錯能改」,而且快改的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作為大品牌,在這類事件上的危機公關,應該向海底撈學習。
編者小結:
縱觀此次的「漲價事件」,小編觀察輿情發現,雖然多數消費者和網友有能夠理性的理解企業漲價的苦衷,但在感性上仍無法接受企業出於正當理由(疫情虧損和生產成本上漲)上漲的決定。在事件中的各媒體發起的投票可看出,大多數人都投向了不消費。
小編以為這背後有兩種心態。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人的收入明顯下滑,此時的心態對價格更為敏感。另一方面,消費者也了解餐飲行業因為疫情正處於困難時期,難免會把去餐廳消費當做變相支持餐廳的行為,此時餐廳漲價便會讓消費者以為自己的好心被利用了。因而事件發生同時,「報復性漲價」成為一時的熱門詞彙。
最後,小編覺得特殊時期,人們的心態也會特殊起來,變得敏感易動,那些平日裡正常的措施難免會造成出乎意料的反應,這次的漲價事件值得每一家企業引以為戒,小心謹慎。
本文數據來源:梅花網MICE輿情監測整理搜集
掃描以下二維碼填表下載《梅花網2020年新基建觀察報告》
梅花網MICE輿情監測cis.meihua.info(MICE全稱: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 For Enterprise)是基於梅花網廣告監測及新聞監測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輿情負面監測、公關信息收集、市場戰略及完全定製化信息的一站式管理解決方案。
MICE定製服務自2008年起長期穩定服務客戶逾1000家,行業分布於化工、金融、地產、醫藥、快消、教育、媒體娛樂等,典型客戶有上海華特迪士尼、平安集團、凱德集團、陶氏化工、歐萊雅、星巴克、新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