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淺談|漢族人穿漢服就是原罪?瓦解漢族的認同感、自豪感總共分...

2020-12-10 網易新聞

2020

每日一句

世界很大,最公平的分配是常識。

因為種種原因,貶低漢民族及歷史文化的妖風愈演愈烈,筆者經過總結,它們這幾年的手法和套路無外乎以下幾點,分別從血統、歷史、地域、民俗文化等方面變亂主體民族,企圖分化漢族同胞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看看你曾經是否中招。

一、純種漢族不存在,漢族人都有少數血統。

1.北方皆胡人,南方相對純;

相信大部分人聽過這種觀點。本質來說還是企圖割裂南北漢族的認同、以及動搖自身的民族認同。即便是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漢族人南遷,之後南遷的漢族人必然往北方回流,且漢族人嚴守華夷之辨,以和他們通婚為恥。與其說漢族有胡人血統,倒不如說胡人有漢族血統,以地域劃分南北漢族真是無稽之談。漢族不僅僅是文化民族,更是血緣民族。我國1993年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其研究成果和復旦、北大學校學者研究揭示了漢族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純種民族之一,該項成果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發表。這一成果推翻了漢族是融合民族的理論,漢族的基因構成是一個非常單一的民族,說明了漢族來自於同一父系,也就是漢民族的「超級祖先」。且南北漢族父系是同源的,差異僅體現在母繫上,證明南北漢族父系同源,戳破了漢民族僅是「文化民族」的謊言。

2. 漢少通婚的都是少數民族。

民族通婚現象本是常態,但是有人故意放大、歪曲民族間通婚現象。好像只要漢族和他族通婚的後代就只能是他族,「哪怕後代僅有0.01%他族血統就應該是他族」,這種現象說明了造謠者本身對自己民族認同的不自信。「歪曲別人以彌補自身缺陷是人類的常態」,屬於典型的嚴以律他,寬以待己的不良心態。

3. 歷史上蠻夷為漢族帶來新鮮血液。

有人把圖殺當做美化、把戰爭看做局部衝突。對於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和明末人口銳減看作是為漢族輸送血液,美名曰「融合」。最早提出輸血論的是日本人宮崎市定。稱「幾千年之文明已經成熟便喪失活力,開始腐朽。全靠周圍「野蠻民族」及時給中華文化注入樸素的新鮮血液」。這種堂而皇之的侵略理論為日本侵華而開路。國內不良自媒體以及網絡噴壺有樣學樣,什麼狼圖騰、明亡清興六十年等,助長了反華勢力的囂張氣焰。有良知的人應該對此批判,維護人民用鮮血換來的成果,珍惜當下生活。

4. 使用少數民族常用的姓氏的漢人其實是胡人。

有人姓馬、有人姓金、有人姓韋、有人姓李。「那你一定是少數民族吧」「怎麼回事、我是漢族啊」「姓你這個姓的其實都是少數民族」……殊不知馬姓來自嬴、子之上古姓,東漢有大將馬援、金姓源於少昊、韋姓得於彭祖、李姓先祖皋陶。所以,求求你,別再問自己的老姓了,你家老祖可能是內務府下三等包衣漢的後代。

5. 有這個姓的祖先原來是外國人

有些自媒體吹噓自己有外國血統,例如姓安的來自伊朗高原等等。

二、漢族人無歷史,蠻夷才是中華正統。

經過剛才的洗腦你可能已經對自己的漢族身份產生動搖,那麼接下來歷史方面更讓人大跌眼鏡。

1. 知名的漢族歷史人物都是蠻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首先意淫漢族人的始祖「黃帝」。不知從哪裡傳說黃帝其實是雅利安人,伏羲是qin土耳其人等等。劉漢皇室是苗蠻、李唐皇室都是鮮卑人、朱明皇室都是茴人、更有甚者把近代歷史人物也改了民族,案例不勝枚舉,在此不列。

2. 大一統朝代開國者都是蠻夷。

根據網上流傳的「史料」總結出中國各個王朝的來源,請看:

黃帝起源蘇美爾,伏羲來自雅利安; 埃及萬裡建夏朝,通古斯人立殷商; 西戎周國出姬水,後面緊跟苗蠻漢; 司馬廢晉黃白混,鮮卑隋唐一脈傳; 沙坨餘部起宋州,一代天驕創蒙古; 色目來把回明立,紫氣東來是大清; 要問重八哪裡人,請看大韓史書記; 逸仙國籍乃東瀛,孔子西施是朝鮮; 要問何處是華夏?五千年來長江中。

看完了合著歷史沒有我們漢族什麼事……當然,少數人這種千裡送嫁妝、不遠萬裡帶地來投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漢族人學習的。

3. 蠻夷為中華作嫁妝、漢族囿於十八省

「元清嫁妝論」甚囂塵上的爛梗,的確洗腦了一批人。使得元清所犯下的錯誤因為「嫁妝」而一筆勾銷。今天甚至還有人說當今版圖是清朝奠定的,說這種話的人置為新中國流血犧牲的先烈於何地?滿清的那點土地早就被滿清統治者敗壞光了,當今一草一木皆為我中華兒女用鮮血所鞏固和捍衛的。

三、地域黑勢力背後的民族黑

經過血統和文化上的變亂相信很多人已經被洗腦,接下來看似平常的地域黑才是真正的讓我們失去團結,導致親者痛仇者快的惡果,同胞們,請勿地域黑!列舉如下:

1. 挑撥南北漢族矛盾形態
(1)南北身高差
(2)南北語言差
(3)南北古代狀元比例

2. 冒充漢族為極端蠻夷偏護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了,他們特別喜歡用「我是漢族人」為開頭,然後進行著污衊漢民族的醜惡嘴臉,這種人比比皆是,相信大家也深有同感。

3 . 冒充漢族發表極端言論

主要是挑撥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關係,隔岸觀火,企圖坐收漁翁之利,漢族和少數民族同胞堅決要打擊這種分子。

4. 黑化中華起源河南、自古漢地的東北、抹黑西域、兩廣地區

不知從何時起上述地域明顯有跟風地域黑的輿情。河南人傑地靈、華夏文化底蘊深厚,可謂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東北、兩廣都有被負面刷屏的嫌疑。打擊地域黑,人人有責.

四、搶註漢族文化、假託自古以來

(1)你的就是我的

大家發現近幾年漢族的東西被某幾個民族迅速搶註,導致許多原本屬於漢族文化的一部分被少民化。也許宣傳的力度大了假的也會變成真的,漢族同胞在打擊極端勢力的同時更要宣傳漢族文化。

(2)我的還是我的

他們的東西本來就不是華夏,漢族人也不屑和他們爭什麼,但是我們自有的東西必須要去爭取。

五、團結大山襲來,甜棗加大棒並施

(1)漢族人穿漢服就是原罪,忽視其他民族感情?

這點許多同袍深有體會,總之漢族人不能穿漢服,因為中國不僅僅有漢族,你要考慮其他人的感情啊?那麼我要問:你們穿自己服裝的時候考慮我們漢族人的感受了嗎?穿不穿是我的自由,花你家錢了?

(2)為自己民族辯護就是大漢族主義?

我想為我的民族說句公道話,動輒被扣上「大民族主義」的高帽、你可要知道我國根本法後面還寫著「也排斥地方民 族主義」。我為我的民族說話是我的權利,別人無權幹涉。

(3)漢族習俗不是信仰是迷信?

曾幾何時,我們有「敬天法祖」的習俗、我們敬畏天地、不事鬼神。這些流傳千年的習俗變成了迷信、而你們的卻是信仰。

經過這幾步驟,相信漢族小白已經被徹底洗腦。只有深刻揭露反漢者的慣用伎倆,才不會中他們的圈套。對於極端反漢者、反華者的造謠和重傷,漢族同胞和少數民族兄弟千萬不要上當,漢族同胞應有維護自己民族榮譽的精神,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

(註:轉自:漢文化研究,以上圖文版權及活動解釋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漢服微資訊 | 帶您了解更多漢服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族之所以叫漢族,不只是源於漢朝那麼簡單,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精神內核。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漢族為什麼叫漢族?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 漢族為什麼被稱為漢族?與這條河流有關,這裡是漢族的發源地嗎?
    漢族為什麼被稱為漢族呢?其實與漢水有關!那是不是因為漢族起源於漢水流域,才被稱為漢族呢?下面我們來詳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長江是中國的第一長河,也是亞洲第一長河,長江有眾多的支流,那麼在長江之上最大的支流是哪條河流呢?是漢江!
  • 雲南規定公職人員上班須穿民族服飾,漢族卻尷尬了:我穿啥
    按規定,相關公職人員每周上班期間至少穿2天民族服飾。該消息一出來,網友們便炸開了鍋。大部分人都覺得這個規定挺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畢竟,它既能弘揚民族文化,也能突出民族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旅遊。然而畫風一轉,網友們卻紛紛為漢族擔憂起來:漢族該穿啥呢?
  • 日本人穿和服,朝鮮人穿韓服,為什麼中國人平時不穿漢服
    嗶乎君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說的是周星馳的乾女兒徐嬌穿漢服被誤認為模仿日本人而被罵,徐嬌據理力爭認為中國人就應該穿中國的民族服裝。大家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日本人在傳統節日時會穿上他們的和服。而朝鮮族也會穿上朝鮮服,但是唯獨我們國家並沒有穿漢服的傳統,今天嗶乎君就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我們現在很難看到有人穿漢服。
  • 漢服和古裝的區別,別再搞混了!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想起了我們的漢族民族服飾:漢服,但大部分的人很容易弄混古裝和漢服,或者就覺得它們是同一種,還有人會覺得漢服就是漢朝時的服裝,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漢服和古裝的區別,別再搞混了哦!
  •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光人數就有一個億,漢語說得難懂卻十分好聽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都是穿著漢服的小姑娘,可能剛開始我們還會認為她們是在拍電視劇,但是現在的時代已經不同了,人們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復古化,並且西塘的漢服文化節也吸引了不少的目光,說明穿漢服已經是我們當今時代的潮流了。
  • 苗族姑娘為什麼不情願嫁到漢族?這樣一個習慣,漢族人沒有
    苗族姑娘為什麼不情願嫁到漢族?這樣一個習慣,漢族人沒有就好比說,他們所穿著的衣服,他們的衣服基本上是存在著一些不同顏色的紋理,並且衣服的上面還繡著各種各樣的圖案,小編覺得苗族的服飾跟我國古代唐朝時的漢服十分的相似,但是在現如今的生活當中,漢服是基本上不會有人所穿上的,但是苗族自己的裝扮從古一直流傳到了現如今,由此可見,這一個民族的文化習俗有多麼的身後。
  • 孔府舊藏:真正的明制漢服,我們漢族人的服飾!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歷經幾千載,發展出了不同的款式,但其基本形制:交領右衽、中縫和繩系等終究沒有變化。作為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由於經歷了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造成了幾百年的中斷,如今重新身著漢服,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漢族人保種系列之二」什麼是漢族,我們為什麼稱作為漢族
    但是現在這樣的漢族我們還有民族認同嗎?>這就是漢族人的文化載體但是就這些事都容易實現說漢語的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好好說漢語我之前參加過一個著名企業大會我就叫它神仙會吧就是他們的董事會請很多專家務虛會談我去了之後看見很多大
  • 漢族是世界上一個失去了本民族服裝的民族,這位清朝皇帝曾想恢復漢服
    韓國人、日本人在節日慶典的時候,都會身穿本民族傳統的服裝,中國的少數民族在重大節日也會身穿本民族的服裝。而中國的漢族則是一個失去了本民族服裝的民族。(明代的官服)(穿和服的日本姑娘)有的學者認為,漢服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因為從漢唐至明清,漢族人的服裝總是在不斷地發展。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但是漢服絕對不是一個虛無的概念,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詞彙。漢服就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應該以明朝的漢服為標準樣式,為什麼我們要選擇明朝的服飾為漢服的標準樣式呢?
  • 中國女孩穿漢服被嘲笑,網友:這就是我們喜歡在日本穿和服的原因
    但是一些年輕人還是比較理解的,而讓很多網友不解的是,這位中國女孩穿漢服不但沒有被大力稱讚,反而還被嘲笑,而有網友表示:這就是我們喜歡在日本穿和服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呢?據了解,這位女孩女孩走在路上,隨便問了幾個人知不知道,自己穿的這一套衣服是什麼?但是問了好幾個人之後,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得出來。其實這位女孩穿的衣服應該叫做:漢服。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
  • 中國最「純正」的漢族,可能是這個古老族群,語言無法理解
    ,也可以讓自己的知識和眼界得到增長,還可以讓生活的壓力得到緩解,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一共有56個民族,漢族是人口最多的,而少數民族是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習俗和特色服飾,而一般少數民族對於這些是比較看重的,但其實漢族也是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服飾也不是像現在這樣,很多人覺得唐裝是曾經漢族的服飾,其實不然,唐裝之所以現在這麼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受到潮流的影響,漢族的服飾並不是唐裝。
  • 他們是純正的漢族人,人口高達1億,說正宗漢語,雖然難懂但好聽
    現今在大街上已經不難發現,穿著美麗漢服的女子,前些日子西塘漢服文化節也吸引了許多人,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於周朝定型,漢朝時根據四書五經形成了完備的冠服體系。
  • 母語不為漢語卻認同漢族,海南80萬臨高人究竟算不算少數民族?
    不過,由於地處邊塞,開發較晚,所以現在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海南的特殊性,比如海南的漢族比例相對比較低,全省900萬人中漢族僅佔83%,島上的原住民黎族也佔相當比例,此外還有苗族、壯族等族。而且,海南島上的漢族很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也是大陸移民和本地土著混血而來的後裔。
  • 這裡的人被稱正宗漢族人,說的話全國最難聽懂,卻是標準古漢語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人是最多的。可讓人遺憾的是,其他民族在逢年過節之時都有自己 的傳統服飾,而唯獨人口最多的漢族沒有。在路上我們抓十個人有九個都會說自己是漢族人,不過他們並不是最純正的漢族人。最純正的漢族人另有其人,不過他們的語言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懂的。
  • 為什麼韓國人可以大方的穿韓服,中國人穿漢服的人卻很少?
    為什麼韓國人可以大方穿韓服,但是中國人卻不能大方的穿漢服?可可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很多同袍將漢服只是當作異裝興趣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喜愛漢服,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抱著對「異裝」的樂趣,而不是真正想要去了解傳統文化。
  • 漢族在臺灣的發展與演變
    漢族在臺灣的發展與演變 時間:2006-03-01 09:23   來源:   以文化人類學來區分,臺灣的民族主要分為臺灣原住民族與漢族。其中,漢族有可分為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和馬祖人。
  • 漢文化以及漢服知識的基本介紹,常見漢服款式又有哪些?
    首先漢服其實是漢族民族傳統服飾的一個統稱,而並非漢朝時期的服裝,所以說大多數人對於漢服還是有一定程度誤解的,常穿著的漢服款式可以分為以下這幾種:曲裾、直裾、高腰襦裙、圓領袍衫等。現如今我們看到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其實就是學習了我們古代的這一款漢服。在漢服中流行最為普遍也是最多人穿著的,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入群了,有群它是一種特定的女子服裝,在每個朝代呢基本上都是basic的款式。也就是現如今服裝設計之中經常提到的基本款式。
  • 漢朝之後我們才叫「漢族」,那之前叫什麼?僅兩字,聽著很霸氣
    最近一段時間,漢服突然火了起來,許多漂亮的小姐姐穿上美麗的漢服出現在街頭巷尾,仿佛一個個仙子一般。當然了,與漢服一起而來的,還有漢服的歷史,以及我們民族的名字——漢族。大家都知道,由於漢朝的時候漢武帝建立了偉大的功勳,為我們民族塑造了不朽的功業,所以後來我們這個民族就叫漢族,我們穿的衣服就叫漢服。
  • 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人試圖將360年前一直主導中國社會的漢服帶回新時代。  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其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