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編今天就分別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的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又稱為「四藝」,因為是古代文人雅士、上流社會的士大夫修身所必須的技能,所以也被稱為「文人四友」。「琴棋書畫」的說法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張彥遠的《法書要錄》「辯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孫。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琴
琴,現稱「古琴」,也叫作「玉琴」、「七弦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很盛行的樂器,距今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是我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琴的創造者不詳,根據文獻記錄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神農作琴」等各種說法。最負盛名的四大名琴分別是齊桓公的「好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蔡邕(yong)的「焦尾」。
但是琴棋書畫中的「琴」,雖然主要是指「古琴」這一種樂器,但是也可以泛指中國其他樂器,如胡琴、月琴、簫、箏、琵琶、笛等。也就是說,懂音律,會演奏樂器。
棋
棋,在古代主要是指圍棋,少數情況下也可以指中國象棋。圍棋在古代稱為「弈」,意思是「你投一子我投一子」,圍棋的含義是「一種以包圍和反包圍戰術決出勝負的棋戲」。在中國古代,被尊稱為棋聖的共有五位,分別是三國時期的嚴子卿、馬綏明,清代的黃龍士、範西屏和施襄夏。
書
書,書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在中國古代,名家的孩子從小就開始練習書法。書法能夠把書寫者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個性、修養等悄悄地折射出來,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另一方面在古代如果想走仕途,如果書法不好,那科舉的門都找不到。
畫
畫,指的是中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蘸水、墨、彩,在帛或宣紙上作畫的一種中國傳統繪畫。國畫的題材豐富,主要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國畫不僅僅是一種繪畫形式,更是想用藝術來表達一個概念和一個思想。國畫的三種題材其實概括了宇宙和生命的三個方面:山水畫整合人與自然,代表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而花鳥畫表達可自然與人和諧相處;人物畫描繪人類社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